第23课江南地区的开发1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一)课标要求: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逐步开发。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二)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北方人口南迁
难点:南北朝局面的形成;南朝政权频繁更迭的原因
学习过程与指导:
〔阅读教材〕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认真阅读教材,看书时用笔标出你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内容,看完书之后,要求大家合上书本,回顾你记忆中的本课内容。
采点布点
北方人口南迁东汉末年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
南迁人口的分布益州荆州扬州闽江流域岭南地区影响
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
手工业的发展丝织品灌钢法造纸业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
商业番禺成为海外贸中心
再读教材(大约2分钟)
快速提问(5分钟)
①自三国后到东晋南朝时期,为什么会发生人口南迁呢?(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
这样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
②人口南迁到什么地方呢?(益州荆州扬州闽江流域岭南地区)
③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有什么作用?(一是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有利于垦辟荒地;二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④为什么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由于北方的长期战乱,造成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增加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
的开发和发展。
这是继春秋、秦汉以后,江南地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和发展。
并对我国南北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平衡,以及在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
⑤江南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⑥江南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了北方)
处理问题(约15分钟)
1、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
这样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南迁人口主要集中在益州、荆州、扬州、闽江流域、岭南地区。
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北方南迁的农民达九十万之多,占北方总人数的八分之一。
这就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南渡的人民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北方人民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
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用粪来作肥料。
牛耕得到推广。
麦菽在江南开始推广栽植。
适宜于旱作的区种法也开始在江南推行。
水利灌溉系统,也在过去的基础上推广和整理。
东晋时,在曲阿(今江苏丹阳县)立新丰堰,溉田八百余顷;在吴兴乌程县(今浙江吴兴县)筑荻塘,溉田千顷;在会稽句章县(今浙江余姚县东南),修复汉时旧堰,溉田二百余顷。
钱塘江西岸有柳浦(今浙江杭州市东南候潮门外江千)埭,钱塘江东岸有西陵(今浙江萧山县西北20里西兴镇)埭,曹娥江东岸有南津埭(今浙江上虞县梁湖堰),曹娥江西岸有北津埭(今上虞县曹娥堰),均遏水为埭,作水楗数所,以为水位高低调节之用。
劳动人民在湖沼的四周筑堤塘,湖面缩小,无数良田被开垦出来。
新开辟的湖田土壤肥沃,收获的稻米比一般稻田高得多。
正是由于大量北人南迁,给南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南方经济得到了开发,南方经济开始繁荣起来,逐渐赶上了北方。
2、江南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的条件?
①由于南方战乱相对较少,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
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利,再次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经济的发展没有被打断。
②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
④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的发展。
⑤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越。
南方地理位置好、交通发达,而且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优越,而黄河流域开发后过度砍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串联评价〕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长达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
在这期间,北方处于政局动荡,战争不断,分立混乱的局面。
南方地区相对稳定,又因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江南经济等到开发。
面江南六朝是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为唐宋全国经济重心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