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习题精选资料含答案解析Ⅴ9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范本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习题精选资料含答案解析Ⅴ938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单选题-1
脘胁胀痛,吞酸嘈杂,常见于
A肝火犯肺证
B心肝火旺证
C肝脾不调证
D肝胃不和证
E肝肾阴虚证
【答案】D
【解析】
肝胃不和证临床常见胸胁胀满,善太息,胃脘胀满作痛,暖气吞酸,嘈杂或呕恶,苔薄黄,脉弦。
一般以脘胁胀痛,吞酸嘈杂为辨证要点。
➢单选题-2
患者连续几日食用火锅,症见口腔黏膜溃疡,灼痛明显,伴失眠溲黄,大便秘结;黏膜表面有黄白色假膜,周边红肿。
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患者应被诊断为
A口疮
B尿频
C癃闭
D疮疖
E白喉
【答案】A
【解析】
从患者的症状上判断,患者属于口疮。
➢单选题-3
内含朱砂的中成药
A服用牛奶、蛋清、豆浆、药用炭等
B以土茯苓煎汤饮
C以生姜捣汁、鲜芦根捣汁内服
D可用肉桂煎汤或甘草煎汤饮服
E以白萝卜或白菜捣烂取汁加糖频服
【答案】B
【解析】
本组题考查含毒中药中毒的基本救治原则。
其中马钱子及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中毒解救可用肉桂煎汤或甘草煎汤饮服;蟾酥及含蟾酥中成药中毒解救可用生姜捣汁、鲜芦根捣汁内服;雄黄及含雄黄的中成药中毒解救可用牛奶、蛋清、豆浆、药用炭等;含朱砂、轻粉、红粉等的中成药中毒解救可用土茯苓煎汤饮。
➢单选题-4
属于疾病名称的是
A阴阳学说
B整体观念
C辨证论治
D五行学说
E经络学说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单选题-5
主司调畅情志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D
【解析】
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气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津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单选题-6
可抑制胃蠕动及排空延长某些药物在胃内滞留时间的中药是
A乌梅与阿司匹林
B乌头散与头孢拉定
C石膏和四环素
D麻黄与呋喃唑酮
E大黄与利福平
【答案】E
【解析】
影响药物透过生物膜吸收: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如鞣质、药用炭、生物碱、果胶及金属离子等易与西药结合或吸附,特别是以固体形式口服的西药,可导致某些药物作用下降。
含鞣质较多的中药有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等,因此中成药牛黄解毒片(丸)、麻仁丸、七厘散等不宜与口服的红霉素、士的宁、利福平等同用,因为鞣质具有吸附作用,使这些西药透过生物膜的吸收量减少。
➢单选题-7
某女,年过六旬,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不思饮食,活动后诸症加重。
舌淡苔薄,脉虚无力,诊断为虚劳,证属
A桂附地黄丸
B四物汤
C附子理中汤
D四君子汤
E沙参麦冬汤
【答案】B
【解析】
虚劳-血虚 [症状]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面色萎黄,口唇、爪甲色淡,妇女月经量少。
舌质淡,脉细。
[治法]补血养肝 [方剂应用]四物汤(熟地黄、当归、川芎、芍药)加减。
[中成药选用]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十全大补膏(丸)。
➢单选题-8
服用藿香正气丸宜选用的“药引”是
A姜汤
B米汤
C盐水
D黄酒
E芦根煎汤
【答案】A
【解析】
生姜具有散寒、温胃止呕作用,可用生姜切片煎汤作为“药引“,如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等可用姜汤送服,以增强疗效。
➢单选题-9
冲脉为
A血海
B气海
C髓海
D胞胎
E约束诸经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奇经八脉基本功能的掌握。
冲脉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任脉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并主持妊养胞胎。
➢单选题-10
里实热证的症状
A盗汗
B自汗
C战汗
D大汗
E绝汗
【答案】A
【解析】
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谓之盗汗,多因阴虚而致。
阴虚则阳亢,阳热亢盛,蒸发阴津而为汗,故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颧红、口咽干燥等症。
➢单选题-11
某女,35岁。
胃痛胀满,嗳腐恶食,矢气后痛减,医生辨为饮食停滞,治宜选用的中成药
A虚寒证
B实热证
C虚热证
D瘀血证
E痰湿证
【答案】B
【解析】
红舌:舌色深于正常舌,称为红舌。
主热证。
热盛则气血涌甚,反映于舌质,故呈现红色。
可见于里实热证,也可见于阴虚内热。
➢单选题-12
面赤多见于
A阳气不足
B营血亏损
C阳气暴脱
D脾胃气虚
E虚阳上越
【答案】B
【解析】
面部呈现白色的临床意义:若㿠白白而虚浮,多属阳气不足,淡白而消瘦,多为营血亏损。
若急性病突然面色苍白,常属阳气暴脱的证候。
➢单选题-13
极易生虫的药材
A麦冬
B硼砂
C肉桂
D佛手
E生姜
【答案】A
【解析】
泛油习称“走油“,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受潮或贮藏保管不善时其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泛油是一种酸败变质现象,影响疗效,甚至可产生不良反应。
含油脂多的饮片,内部油脂易于溢出表面而造成走油现象。
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含挥发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挥发油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加速外移聚集,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形成泛油变质,如当归、苍术等;另一种为含脂肪油的饮片,其泛油是因其中的脂肪酸变为游离脂肪酸后才会溢出表面,随后在外界作用下分解、腐败,发生变质,如柏子仁、桃仁、杏仁等。
另外,含糖量多的饮片,常因受潮而造成返软而“走油“,如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单选题-14
五行中反向克制为
A相生关系
B相克关系
C相侮关系
D相乘关系
E以上均不是
【答案】C
【解析】
相乘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相侮则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五行间相克关系的异常。
➢单选题-15
咳嗽无力,短气自汗,证属
A肾不纳气
B肾肺两虚
C心肾阳虚
D心肺两虚
E肺脾两虚
【答案】E
【解析】
肺脾两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肺脾两虚证临床常见久咳不已,短气乏力,痰多清稀,食纳减少,腹胀便溏,甚则足面浮肿。
苔白舌淡,脉细弱。
➢单选题-16
孕妇禁用的中成药是
A人参归脾丸
B麝香保心丸
C防风通圣丸
D生脉饮
E香砂养胃丸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中国药典20xx版》中规定的妊娠禁用慎用中成药。
防风通圣丸是妊娠慎用中成药。
➢单选题-17
可见较多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还可见红细胞管型,该病症属于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肾病综合征
C慢性肾盂肾炎
D急性肾盂肾炎
E急性肾小球肾炎
【答案】D
【解析】
本组题考查尿沉渣管型。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见较多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还可见红细胞管型;②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见较多细、粗颗粒管型,也可见透明管型,偶见脂肪管型、蜡样管型和宽大管型;③肾病综合征:常见有脂肪管型,容易见细、粗颗粒管型,也可见有透明管型;④急性肾盂肾炎:少见有白细胞管型,偶见有颗粒管型;⑤慢性肾盂肾炎:可见较多白细胞管型、粗颗粒管型。
➢单选题-18
对阴寒内盛的实寒证,最宜采用的治法是
A阴中求阳
B以寒治寒
C用寒远寒
D寒因寒用
E寒者热之
【答案】E
【解析】
本题考查对正治法则的掌握。
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法则。
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寒者热之,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方药来治疗。
➢多选题-19
中西药联用的优点是
A降低成本
B协同增效
C延长药物体内的代谢时间
D提高药物吸收率
E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答案】B
【解析】
中西药联用的优点包括:协同增效、降低毒副反应、减少剂量。
➢多选题-20
既病防变的基本原则
A重视精神调养
B加强锻练
C人工免疫
D控制疾病传变
E避免病邪侵害
【答案】A
【解析】
未病先防,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则和方法。
(1)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①重视精神调养。
②加强身体锻炼。
③注意生活起居。
④人工免疫。
(2)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①药物杀灭病邪。
②讲究卫生。
③避免病邪侵害。
④防范各种外伤。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