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港黄海码头项目施工控制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丰港黄海码头项目施工控制测量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大丰港黄海码头项目地理位置、施工现场环境条件,
通过对现场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控制点的布设位置、控制网的布设方式及采取的GPS静态观测方式,最终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得出控制点数据。
关键词:黄海码头项目控制网 GPS静态网型同步网
1 工程所处位置及现场施工条件
本工程位于江苏省沿海地区中部,大丰市海岸,东傍“西洋深槽”,地理坐标为
33°17′N、120°48′E。
港区水路北距连云港120n mile,南距上海港280n mile;陆路
西距大丰市25km,距盐城75km。
码头项目工程为新建1个5万吨级散货泊位、2个5万吨级
通用泊位和相关配套设施.
码头为高桩梁板码头占用岸线长度为825m,引桥、引堤总长度约6.3km。
本工程位于黄
海海域处于东亚季风影响范围,季节变化明显,施工受海上风浪及台风等恶略天气影响较大。
本项目中合同约定的我方施工范围为引桥及码头平台,长约3.3km的引堤按照建设单位与当
地政府相关协议为政府修筑工程。
在我方项目管理人员入场之后,引堤项目仍处于筹备阶段
项目招投标等工作均处于停滞状态,然而按照合同工期及与建设单位相关约定,我方将在缺
少引堤作为支援平台的状况下在远离海岸3.3km处开始进行引桥施工,这也增加了本项目的
施工及先期进行的控制测量的难度。
2 控制网设计及控制网的布设
测量工作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先建立控
制网,然后根据控制网进行碎步测量。
本项目中由于测区范围较大,且建设单位
提供的控制点距离施工现场距离较远,使得传统的导线测量无法适应于本项目,
故在本项目中采用GPS静态方式进行控制网测量。
2.1 GPS控制测量技术设计
2.1.1 测区情况分析
收集和分析测区地理情况及已有的测绘成果成图资料,通过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数据的复测可获知控制点的质量情况,所设置的坐标系和高程、中央子午线位置。
在本项目中建设单位共提供4个控制点E003、E004、E020、E021,以上4点均为GPS E级点(点位图如下所示),其中E003、E004为高程已知点,采用新北京54坐标系,高程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高程。
控制点复测结果见表1:
表1 控制网复测
经复测得出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精度符
合规范要求能够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2.1.2 控制网网型设计
控制点的位置和网型可在1:1-5万比例尺的国家基本图上进行设计。
GPS网点并不以点间通视为必要条件,在GPS网图上选取点位宜密度适当、分布均匀包围整个测区,点位选定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按需要选定点位,再来组织网型,为便于观测和使用,GPS 点宜选在交通方便易于到达的地方,图上设计的仅是概略点位,在实地选取时可在图上初选点附近选择合适点位。
2.2 控制网的布设
2.2.1 控制网布设原则
(1)选择已有的控制点资料,新布设的控制网应尽量与原有的平面控制网相连。
GPS所测得的三维坐标属于WGS84世界大地坐标,为了将其转换成国家或地方坐标至少需要两个以上已知控制点。
(2)利用已有水准点联测GPS点高程,由于我国高程系统采用的是正常高程系统,其起算面为似大地水准面,而GPS点位高程为大地高,其起算面为参考椭球面,为将大地高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正常高系统,应在GPS网中施测或重合若干几何水准点,应用数值拟合法拟合出测区似大地水准面,内插出其他GPS 点高程异常并确定出其正常高高程。
(3)GPS网虽不要求点位通视,但应有利于常规测量方法进行加密控制时应用。
(4)GPS网应通过一个或若干同步观测环构成闭合图形,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2.2.2 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GPS控制测量全部采用相对定位方法,所以必须使用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同步观测点之间构成同步观测边,又称基线,GPS控制网
几何图形就是由基线相连接构成的整体图形。
GPS网由同步网(环)和异步
网(环)组成。
同步网(环)
即由同步观测边所构成的几何图形,异步网(环)即由在不同时段观测出的
多个同步网相互连接构成的GPS网。
GPS同步网之间的不同连接方式决定了异步网不同的网型结构,同步网之间
通过四种连接方式构成异步网,即点连式、边连式、混连式和网连式。
在大丰港黄海码头项目控制测量起始阶段,经过网图选定与现场踏勘严格遵
循控制网布设原则,围绕施工现场共布设7个加密控制点分别为K1、K2、K3、K4、K5、K6及K7,7点均匀分布,包围整个测区。
至此控制点选取工作顺利完成,本
项目控制网共由11个控制点组成,其中4个已知点(即由建设单位提供的4个GPS E级点)7个加密点。
由于控制点数量较多,为便于进行控制网观测同时提
高观测效率,及观测数据的质量和精度,项目部经研究决定投入6台GPS接收机
采用网连式的同步观测方式进行GPS控制网的静态观测。
(控制网点位图如下)GPS网精度等级为E级。
3 GPS基线结算解算与基线向量平差
GPS基线解算与基线向量平差是对静态观测数据的最终处理,基线的解
算与基线向量平差均是通过相关的GPS数据处理软件来进行的。
笔者在这里就不
再赘述。
在大丰港黄海码头项目中笔者采用了中海达HGO数据后处理软件进行观
测数据的处理。
最终得出控制坐标点数据见表2:
表2 控制点坐标数据
4 结束语
测量是工程的眼睛,控制测量又是工程测量重中之重,因此从内业收集现场资料及现场踏勘选点开始一切都要严格按照测量规范标准进行,才能建立合格的施工控制网,为后续施工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GBT18314-2009).《全球定位测量系统(GPS)测量规范》[S].
[2] 于周中.应用GPS技术的工程测量控制网建设思路[J].科技创新导报2009.(35):78
[3] 吴江南.GPS工程测量技术应用体[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12):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