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方法再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简称《概论》)课因课程性质的缘故非常容易不受大学生欢迎,要想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内容的丰富至关重要。

为什么经常有教师和学生感慨,“思政课是最受欢迎的也是最不受欢迎的”,奥妙尽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取舍之中。

本文主要探讨教学方法问题。

结合课程内容,许多教师采取了案例式教学、问题讨论式教学、专题式教学、辩论式教学、通俗化教学、情感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但教学的效果却并不相同,有些教师并没有因为教学方法的改革而获得教学的成效。

而有些教师却因改革而获得满堂喝彩,原因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既要讲科学与规范,又要重艺术与创新。

”[1]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有没有结合实际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以下几点:
1案例式教学应结合学校特点
案例式教学是许多《概论》课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但经过多年与其它高校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笔者了解到,教师们的案例一般都是时事或历史事件。

这是值得肯定的教学方法。

我们也非常重视,为此,我们教学团队订购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案例分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案例与实训教程》、《理论热点面对面》等案例资料,并将之运用于课堂教学。

但仅此是不够的,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历史事件已过于陈旧,现代的大学生对这些事件感觉有些遥远,因而兴趣也不大。

其次,一些教师的时事并没有随着时事变化而变化,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时事的信息量过大,过于复杂,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准确把握其性质,并运用于课堂去说明问题。

因此,教师们的案例式教学,应是在坚持和完善上述方法的同时寻求新的亮点。

比如,案例结合学校特点的方法。

因笔者所在学校是汽车类知识教育的高校,所以在案例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和特色进行案例式教学,为此订购了《中国汽车报》、《东风公司汽车报》、《汽车杂志》、《汽车之友》、《汽车时代》等期刊杂志,将其中的信息、事例穿插于教学,比如我们在讲授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问题时,我们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现状、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丰田汽车刹车门事件等阐述了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根本出路;同时介绍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产业前景、关键核心技术以及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优势和面临的问题,这就和学生的专业背景紧密地结合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辩论式教学要让每个学生参与
《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在辩论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非常适宜辩论。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把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甚至困扰大学生思想的“热点”问题,设计为辩论题目,先在课堂内部,后在课堂之间展开辩论赛,并评选出最佳辩队和辩手,记入平时成绩。

这种辩论式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认可,由于论辩时学生要运用学过的原理加以分析论证,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现实热点问题的认识,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反应力、思维能力、论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开拓了学生理论视野,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境界。

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问题是大部分教师是按传统的辩论方法,只是让一小部分学生参与到辩论中,这对于一般是大班的思政课堂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这是教育不公平的体现,这一小部分学生是得到了锻炼,学会了思考或掌握了某些知识,可是大部分学生又从中有多少受益?因此,笔者以为,辩论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

为此,笔者有如下的设计:
不论学生有多少,将其一分二,一边正方一边反方,然后让他们自己推荐,或毛遂自荐,选出每方主辩人与总结陈词人各一人,总共选出四人即可。

整个辩论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各方主辩人陈述本方观点;第二阶段,叫自由辩论阶段,这一阶段所有学生均可发言,这是最关键的;第三阶段,各方总结陈词人总结本方观点;最后教师评论。

辩论赛完后,所有辩论中发言的学生均有平时成绩奖励,奖励多少依据辩论时的表现来评判。

这样,所有学生都可因辩论赛而受益,课堂也将相当热烈,效果显著。

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应在辩论赛开始前至少一个星期给学生布置任务,并且要求所有学生都去查找资料。

3问题讨论式教学也应提前准备
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法之一,而“启发式教学思想是科学教学方法的基本指导思想。

”[2]因此,《概论》课教师大多会运用到的这种教学方法,也经常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但问题在于,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问题讨论式教学是可以在课堂中随时提出并随时组织学生讨论的。

在笔者的教学经验交流中,经常碰到持有这种观点的教师。

这种方法有优点,就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即时反应能力与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但也极易出现的现象是,教师的问题一提出,下面长时间都是鸦雀无声。

因为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即使站起来说上一段话,也大多难以讲到问题的关键。

因此,问题讨论式教学也要提前布置,不能因为问题小而忽略。

在一个章节讲完后,应给学生布置下次课可能要讨论的问题。

这事实上,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去预习,因为现在严重的现实是,大学生上思政课之前几乎是不预习的。

当然,问题讨论式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许多方面都应注意。

如:组织学生讨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时,我们的具体步骤:一是,教师在前一次的课堂上就应讲清讨论的目的,要求学生弄清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及发展过程,联系实际想想自己应如何在学习生活中讲就实事求是,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二是,给学生下达任务,要求他们在阅读教材,查阅参考书和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发言稿;三是,教师检查讨论准备情况,检查讨论发言稿,确定重点发言学生;四是,具体组织课堂讨论,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发言,对发言的学生进行鼓励性点评,做好发言记录,要掌握讨论的原则和方向。

最后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阐明正确的观点,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出努力的方向。

讨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使理论具体化,观点问题化,过程互动化,结论自助化的效果。

但问题是教师绝不能简单处理之。

4专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专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非常喜好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专题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结合时事政治,设置了若干专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外交政策与建设和谐世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科学发展等专题。

受到的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但在进行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中,笔者有如下体会:(下转第221页)
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课教学方法再探
周江平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摘要】关于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方法的讨论是个经久不息的话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该课教学中的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应进一步完善,如应将案例式教学结合学校特点,辩论式教学要让每个学生参与,问题讨论式教学也应
提前准备,而在专题式教学中一些细节问题不容忽视。

【关键词】高校;《概论》课;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周江平(1979.09—),男,湖南洞口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接第161页)管学生工作的书记、资助专员、年级长、各班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二级学院资助管理队伍。

加强对二级资助管理队伍的培训,提高一线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积极主动性,配合学校做好院系资助工作。

3.2利用绩效评价机制对二级学院资助工作进行考评,激励二级学院工作的积极性二级学院对二级学院资助工作进行的绩效考评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二级学院资助工作及工作成效进行的综合评价。

通过建立包括工作指标、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在内的学
生资助工作评估体系,对二级学院进行绩效考评。

例如通过落实学校
资助制度和政策情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管理、奖、助学金评审
和管理、助学贷款工作、勤工助学、资助经费筹措与管理、政策宣传与诚信教育、日常管理、工作成效等各项工作指标对二级学院进行考评,
从而提高二级学院对资助工作的积极性,做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3利用二级学院作为主阵地,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充分利用二级学院对各班级大力宣传资助政策,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资助政策活动。

向学生宣传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和有关金融信贷知识,并积极组织学生配合学校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各学院组织开展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活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特别是建立和完善贷款毕业生档案,加强诚信监督,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
重要内容纳入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受助思源、获奖思
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教育受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教导受助学生
充分利用国家资助政策,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完成学业,将来进入社会后真正懂得感恩国家、反哺社会。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
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2.[2]常军胜.广西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问题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9(9):97.[3]张明敏.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教文汇,2010(1):172.
[责任编辑:丁艳](上接第171页)Theory &Its Appl.15(2)(1999):74-83.[6]Tan J,Fang Y,Newton-Thiele’s rational interpolants [J].Numerical Algorithms.24(2000):141-157.
[7]Schneider C,Werner
W.Some new aspects of rational interpolation [J].Math.
Comp.47(1986),no.175:285-299.[8]Berrut J.-P,Trefethen,L.N.Barycentric Lagrange interpolation [J].SIAM Rev.46
(2004):501-517.[9]王仁宏,朱功勤.有理函数逼近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曹明明
]
是大学师生的专用信息服务场所,而是要把它看作是一种公共的信息资源,作为纳税人的中国公民,有权利共享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积极地去分享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

有了这两方面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就有了意识形态的保证。

3.2文献信息资源的报障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势必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量带来一定的压力,而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访经费是很有限的,不可能因为读者数量的增加增加经费。

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如何能以充足的信息资源满足广大读者的信息需求,这就给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挑战。

高校图书馆一方面集中本馆文献资源,把平时流通率较低的文献资源盘活,因为高校师生的阅读需求和社会读者的阅读需求是不同的,把这些文献资源用于社会读者。

另外,在购置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时,适当考虑社会读者的
阅读需求,这是保障文献资源的主要力量。

还通过文献资源联盟建设,
把社会文献用于社会读者服务。

3.3处理好各种关系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存在着多种利益关系的协调,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第一是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高校图书馆向社会读者服务,可以适当地收取费用,这些费用的收取,最主要的去向还是要用在图书馆文献的购置,设备的更新,以便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取得更好地社会效益。

第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高校图书馆在向社会提供服务初期,在文献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肯定
是相对紧缺的,但是图书馆向社会提供服务,就是要用有限的文献信息资源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利用自身的价值产生最大的社会支持。

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平衡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要服务好当前的读者,更要使自己具体长期服务的能力。

三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图书馆的发展依赖于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高校图书馆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高校图书馆应处理好服务学校师生
和服务社会读者的关系,为当地的文化建设做好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服务,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大力的支持,更需要高校图书馆内部的创新。

只要从服务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出发,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一定会为社会的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

[1]刘慧敏.面向中小学生服务: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拓展点[J].现代情报,
2013(4):140-142[2]张东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利弊因素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189-191.[3]
弓运泽,杨路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服务问题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
济,2011(22):21-23.[责任编辑:曹明明](上接第135页)首先,应注意妥善处理本课程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交叉重复内容的关系。

大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是不同的四批老师上。

而问题是四门课中有一些内容是交叉重复的。

比如《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里面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是相似的。

《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里面也有一小部分内容是相似的。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是专题讲解,则必有深度,有深度则必然讲到问题的各个方面,因此,内容的重复讲解极易出现。

这是一定要注意的。

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四门课的任课教师一定要相互讨
论、交流。

不是说一个教师讲了,另一个教师就不能讲,而是教师互相
之间要知道对方讲到什么程度,以便对症下药,不至于让学生反感。

其次,注意专题与专题之间的承接的关系。

作为一本教材,其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因此,一个专题不应该是孤立的。

一定要找到专题与专题之间的关系,要让学生感觉到各个专题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整体。

因此,专题的设计时,就一定要搞清楚,设计该专题的原因是什么,要说明什么问题,而这个专题与前面和后面的专题是什么关系,并且要跟学生讲清楚,让学生能清晰的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再次,讲授与互动的关系。

设计了专题,绝不代表就只能用讲授式的教学法,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专题里更应该有问题、讨论,甚至辩论的设计环节,这样,专题的讲解才能更深入,也才会更有效。

因此,用专题式设计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注意讲授与互动的并存。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38.[2]易红郡、刘春花等.教育学教程
[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219.
[责任编辑:刘帅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