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词阅读《黄鹤楼》《萨蛮黄鹤楼》含答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黄鹤楼》《萨蛮黄鹤楼》含答案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凉州词三首(其一)
【唐】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①,应驮白练②到安西③。
【注释】①碛(qì)戈壁、沙漠。
②白练:白色的绢。
这里泛指丝绸。
③安西:地名,贞元六年为吐蕃所陷。
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首联交代地点及事由,描写自己轻车简从,要经过属国前往边疆慰问将士。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C.《凉州词三首(其一)》的前两句写了边城阴沉昏暗的雨景,同时有力地暗示了边城的骚乱不安、荒凉萧瑟。
D.张籍想起往日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而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被吐蕃所控制,骆驼商队再也不能到达安西了,不由生出了无尽的沉痛之情。
14.请根据下列诗句,结合两组诗句
......探究“雁”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寄托的情感。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一)》
【答案】13.A 1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像“归雁”一般进入胡天,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边城暮雨雁飞低”仰望边城上空,阴雨笼罩,一群大雁低低飞过,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解析】1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A.有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意思是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并不是“要经过属国”;
故选A。
14.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意思是。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诗人以“蓬”、“雁”自比,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抒发了内心的激愤抑郁和孤寂落寞。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意思是边地小城正下着濛濛细雨,北飞的大雁不得不降低飞行的高度,而刚刚生长出来的芦笋却在雨中争先恐后地茁长。
此句写眼前景物,同时点出了所写的地点、时间、天气、季节,描写边城的荒凉萧瑟,暗示边城人民在胡兵侵扰下不得安宁的生活。
这里的“雁飞低”与王维诗中的“归雁”虽都涉及雁,但情感内涵有所不同。
在这首诗中,“雁飞低”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它营造了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
同时,通过“边城暮雨”与“雁飞低”的结合,诗人传达了边塞的荒凉与寂寥,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人的孤独与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