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小迟教案优秀范文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小迟教案优秀范文教学设
计
《小池》是七言绝句,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好了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古诗两首小池教案优秀范文教学设计一
说学生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处于6-7 岁之间,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
并且在朗读方面需要很好地训练。
所以必须巩固学生的积累知识情况,并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训练。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三维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认识“池惜阴晴柔露”6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理解诗的内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说重点
以朗读和背诵作为基本训练形式,让学生通过反复吟诵来逐步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感受自然景色的美丽可爱,接受美的熏陶。
说难点
指导学生透过字面意思挖掘诗句背后的意蕴,感受到古诗文字和2 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力。
说教法
1、朗诵法
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创造主动感知、积极思考、体味成功的机会。
在引导学生品词读句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边读边感知作者的情感,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图景,边读边品味语言文字的滋味,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情感。
使课堂里书声琅琅,议论纷纷。
运用图片,音乐,动画等美学手段,使整个课堂里洋溢着美育气氛,使学生在接受语文教学时同时受到美育的熏陶。
2、电教法
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
人们在接受信息时,无论如何强调调动所有感官的必要性都不为过。
这节课,教师打通了学生接受信息的多条渠道。
运用电教法,抓住了学生获得信息的主渠道--视觉。
通过边看边读、边听边考察,使信息更加便捷地进入到学生的大脑;
另外,还通过教师的语言与优美的乐曲等中介手段,使信息的传入渠道更加多元。
当信息通过多种渠道立体地进入到学生的大脑时,你还担心美丽的乡村美景不在学生的脑海中吗?
说学法
1、感情朗诵法
这首诗极富艺术力。
情溢言表,在流畅,动人的景物描写中寄予情思,而这种情思,正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
但这种情,诗中并没有直露地抒发,全部寄于字里行间,那么,要抓住这种情,只有读,通过学生感情朗读,让他们在自己的朗读中去领会,会胜过老师重三叠四地讲解,同时还起到了训练朗读能力的作用。
2、想象意境法
这首古诗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
诗中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着力描绘了夏初小池的美丽可爱。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意境美,就要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诵、听音乐朗诵等多种形式反复体会诗
歌的语言和意境,要边读边想象,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感受到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真正领略到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读出赞美、愉快的感情。
3、小组合作法
联合国文教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不用老师教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自主学习,这很重要,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
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自主识字,初探诗意。
总之,在一年级古诗教学中,我们主要应该抓住朗读这个关键点。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师生共同感悟语言,品词析句,并做好课外延伸训练。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小池说课稿的内容。
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古诗两首小池教案优秀范文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三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春天来到时小池塘的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感受小池塘的明丽。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画笔、白纸。
四、教学过程:
(一)接题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本课插图。
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
2.板书:小池塘,你觉得小池塘美吗?
3.指导读题。
把课题美美地读一读。
4.春天来了,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想去小池塘边看一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语:姐姐吹了一口气水波一只气球鲜红芦苇睫毛倒映白鹅珍珠
(2)你觉得小池塘最美的地方是哪儿?选一句读给大家听。
(三)诵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一段。
(2)多媒体显示小池塘中水波闪动,池塘边的芦苇随风飘动的画面。
(3)小池塘像什么?哪儿像?读读课文,想想画面,同桌相互交流。
(4)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读给大家听一听。
相机指导读好“轻轻”、“一闪一闪”、“长长的”等词。
教师通过适时巧妙的评点,如:“多么温柔的春风姑娘”,“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这只大眼睛十分明亮”等,不露痕迹地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春风的温柔,池水的清亮,芦苇的细长,感受小池塘的美。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在这只“大眼睛”里,能看到些什么呢?多媒体显示:白天和晚上小池塘中的倒影。
(1)教师配乐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边听边观看画面。
(2)白天,这只“大眼睛”里能看见什么?晚上呢?
(3)你觉得这只“大眼睛”看到的景物美吗?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听。
其余学生闭眼静听,想象画面。
3.第三自然段。
4.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彩的世界倒映在小池塘里,把小池塘装点得格外漂亮。
让我们拿起书,把小池塘的美景看个够吧!
(四)画画说说,积累内化
1.小池塘多美呀!让我们拿起彩笔来画一画。
2.根据图画指导背诵。
向好伙伴介绍你的画。
3.小池塘还会映出些什么?在图上添一添。
并用“-------------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式说一说。
(五)识写结合,学习生字。
1.读本课生字,认识3个偏旁。
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的字形?小组内讨论。
3.教师指导“气”的最后一笔要有弹性;“女”字旁要长而窄,第三笔改为提;“鱼”字旁最后一笔也改为提。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小池塘说课稿的内容。
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古诗两首小池教案优秀范文教学设计三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池上》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
2、能认识古诗中5 个生字;
3、会写2 个生字:首、采。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2 个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识读5 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略)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我
们要通过4场比赛来完成,首先我们来比比谁能把古诗的字音读得准确。
二、比赛一:朗读古诗。
(第一次“先学后教” )
(一)先学1、生轻声拼读。
2、生自己练读。
3、个别示范朗读: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二)后教1、指名读,纠错正音。
2、齐读易错音。
3、赛读古诗。
三、比赛二:
学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 古诗咱们能够读准确了,第二场比赛咱们来比比看谁最快地记住古诗中的会认字。
首踪迹浮萍
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能把古诗读得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1、自由读后,想一想诗句意思。
2、同桌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及时反馈。
重点理解“偷采、不解”
4、入情入境想象朗读古诗,思考:古诗里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五、比赛四:比写字(第四次“先学后教” ) 现在咱们比比谁能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得不仅正确,而且美观。
(一)先学
1、生观察二个字在田字格里的结构,位置并书写笔顺。
2、指名说笔顺。
3、齐书空笔顺。
4、指名上台板书会写字,其他学生练写在书上。
5、台下学生观察台上学生板书的。
(二)后教
6、指名上台纠正,并说出正确与美观。
7、师生评议(对不对,好不好)。
8、师范写。
9、生再描红书写。
10、展示比赛。
六、当堂训练:
1、书写2 个会写字,并组词。
2、试背诵古诗。
七、板书设计
12、古诗两首池上偷采不解
古诗两首第二课时《小池》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小池》;
2、能认识古诗中7 个生字; 会写5 个生字。
3、认识偏旁“水” 、采字头。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5 个字;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正确识读7 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示标这一、揭题示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略)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我们要通过4 场比赛来完成,首先我们来比比谁能把古诗的字音读得准确。
二、比赛一:朗读古诗。
(第一次“先学后教” )
(一)先学
1、生轻声拼读。
2、生自己练读。
3、个别示范朗读: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尤其要注意平翘舌音的问题,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二)后教1、指名读,纠错正音。
2、齐读易错音。
3、赛读古诗。
三、比赛二:
学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 古诗咱们能够读准确了,第二场比赛咱们来比比看谁最快地记住古诗中的会认字。
泉流爱柔荷露角
1、生自己练读。
2、同桌相互检测。
3、指名读并口头组词。
认识偏旁“水” 。
4、同桌互查并组词。
5、识字比赛。
四、比赛三:理解古诗(第三次“先学后教” )
能把古诗读得流利,更重要把古诗读懂
小池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
2. 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准备电脑制作小池作景、小荷、蜻蜓、词库等软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学过很多古诗,你还记得哪首,请你给大家背一背。
这些古诗韵律优美,语言简洁,好读又好记,大家都喜欢读古诗,今天我们要再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小池》,板书题目。
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
二、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学习要求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 1. 了解诗人生平。
2. 理解题目意思。
3. 学会生字新词。
演示课件诗人介绍、全诗图文、字义词库。
三、检查自学情况。
1. 小池的作者是谁? 他是什么朝代的人?
2. 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 你知道小池的意思吗? 这首诗写了小荷花池什么季节的景色?
3. 诗中有几个生字? 示柔字,这个字读作什么? (1) 柔是什么结构? 怎样拆分,编码是什么? (2) 柔可以组哪些词? 在诗中组的什么词? (3) 柔有四种意思,晴柔的柔选哪种字义比较合适?
(4) 把柔字打三遍,再用柔字组两个词。
4. 再读古诗。
看还有没有不懂的词。
四、同学们前面三个要求学得不错,请大家继续按下面的要求学生。
理解诗句意思。
抽读要求。
1. 请一个同学朗读全诗,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想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演示课件。
2. 写泉眼诗人是怎样写的? 演示课件。
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 惜是什么意思? 谁舍不得谁? 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指
导读出舍不得的语气。
3. 作者又是怎样写树阴的呢? 读第二行,演示课件。
树
阴照水怎样理解? 晴柔刚才同学们学生字已经理解了,爱晴柔又怎样理解? 谁喜欢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呢? 这行诗是什么意思? 指导读出喜欢的语气。
4. 小结: 这两行诗写了小池周围的景物--泉眼和树阴。
作者把泉眼和树阴写得像人一样懂得感情,其实是融进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喜爱) 请同学们把两行诗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舍不得和喜爱的语气。
5. 写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样写的呢? 读三、四行,演示课件。
这两行诗写的是小池里的景物。
小荷指什么? 才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嫩和荷叶刚露出什么? 蜻蜓就怎样? 早和才诗
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
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起来这两行诗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 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怎样读才能表达出生动、有趣的情景呢? 指导朗读。
6. 把四行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注意诗句中内容之间的联系。
(自己说,互相说,当众说)
7. 总结: 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够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
难怪诗人要把这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
五、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下面我们再通过感情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来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感情。
出示第五个学习要求: 体会诗人感情。
1. 认真听范读,注意哪些地方有停顿,哪些地方有重音?
课件演示。
2.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计算机里的导读要求练读。
3. 抽读评价。
4. 背诵全诗。
六、小结学法。
今天我们按照这五个学习要求一步一步的学习理解了全诗,体会了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今后同学们学习古诗都可以用这种学习方法。
古诗两首小迟教案优秀范文教学设计相关*:
1.三下语文古诗两首教案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