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勺子上的哈哈镜教案【含教学反思】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勺子上的哈哈镜教案【含教学反思】
1. 活动目标
本活动旨在让大班幼儿了解光的反射原理,并通过制作“哈哈镜”体验光的折射、反射、聚焦等现象。
2. 教学准备
•陶土或者粘土
•小贝壳、彩色小石子等装饰材料
•真空保鲜膜
•能反射光线的用品,例如:铝箔、塑料镜等
•勺子
•手工工具
•黑板、彩色粉笔
3. 教学流程
3.1 导入环节
通过播放短视频《哈哈镜的魔法》等视频或者图片,引导幼儿向老师描述看到的现象,鼓励幼儿多说、多问、多探究,多猜测有关光的运动和特性的问题。
3.2 基本原理
老师在黑板上大字标题“光的反射与折射”,再在板上画出阳光照射球面的图像,引导幼儿明白光的反射与折射原理。
3.3 亲手制作哈哈镜
步骤:
•给每位幼儿一个小勺子,让幼儿粘土将其表面按照自己心意进行装饰。
注意装饰后的勺面要光滑,这样映射出来的像会清晰些。
•把装饰好的勺子倒置放在桌上。
•将真空保鲜膜平铺在勺子的凹陷部分。
•用手轻轻按压真空保鲜膜,让它紧贴在勺子上。
•将勺子与真空保鲜膜一起掰曲,直至勺子变形。
•最后,拿起哈哈镜,让幼儿体验其背后的有趣体验。
3.4 拓展环节
3.4.1 进一步的探究
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哈哈镜分别对准不同的光源,观察变化,并尝试解释现象。
3.4.2 共享成果
鼓励幼儿在小组内积极交流自己剪影的欣赏体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老师适时点评,引导幼儿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自己的大胆猜测。
4. 教学反思
4.1 教学优点
本次科技活动采用“体验性教学”的方法,培养了幼儿的探究趣味和抽象思维能力,既降低了学习难度,又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积累了原材料的再用价值。
4.2 教学不足
因为本次体验时间较长,且需要相当高的灵巧程度,故有些幼儿在过程中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况,因此建议老师在活动前,对照每位幼儿的能力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布置。
4.3 改进方案
一方面,在活动之前,应考虑到幼儿的接受程度,设置适宜难度的任务。
另一方面,教师在纪律灵活教学上应更加亲近幼儿,给幼儿足够的关注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