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一模 作文“路” 评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则材料:俞敏洪面对媒体说的话:在
别人走过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久,比别人走得
更远„„
一、题意理解——抓关键词 三则材料围绕的中心点是“路”,三个材 料主要是谈论“如何走出成功的人生之路”的中 心话题。写作时应始终在“路”的范围内展开。 “路”理解为道路、途径、出路、门路 等; “路”可以是自己或别人(包括企业、社会、民 族、国家等)的路; “路”可以是过去走过的,现在正在走的,未来 的发展之路; “路”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 关键要明确你一定要写清楚所走的是一条什 么路,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
引用——名句引入法 成才的环境
鲁迅先生在《最先与最后》中指出,中国一向少有 失败的英雄,“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仍然 坚持跑到终点的竞技者,见了这种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 看客,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这话说得好,然而,我们有多少人有鲁迅先生这样 的认识呢?
争而无憾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生有限,“争”则无 憾矣。 争,本就是自然与社会的基本法则。万木争荣,大 地一派生机;千鸟争翔,天空无限活力。群雄争锋,演 绎出多少战争经典;百家争鸣,催生几多文化奇葩„„ 争,是奇迹人生的恒动力。 人可以平凡而不可以平庸。偶尔平庸也不可怕,可 怕的是永远甘于平庸。且让“争”的意识从你灵魂深处
翻过。花开又花落,年轻的你请扪心自问,
是否做到了无愧于心?
★最好的开头——开门见山
1、直接从“人生”、“生活”、“生命” 等话题谈起;
2、明确全文的中心观点,单刀直入。
五、行文结构——欣赏《走好自己的路》
小学时,路在脚下,初中时,走自己的路,让别人 说去吧;现在,要把别人走过的路走得更久、更远。属 于每个人自己的路都是不同的,唯有走好自己的路,借 鉴别人走过的路才能走得更久、更远、更精彩!(明确 中心观点) 走好自己的路,是一种执着的高度,更是一种取舍 的大度。(从“是什么”的角度入手阐述分论点)海明 威选择的路就如自己的硬汉形象一般不达巅峰誓不罢休。 他经过商,参过战,著书立说,为了向朋友证明,他用 勇闯“上坡路”的执着实现了写作的飞跃,《老人与海》 实现了他的诺贝尔文学奖 梦。相反的是刘墉,他一直 主张人应该走“下坡路”,“每个人都要学会下山!” 因此在事业达到巅峰之际他辞去了工作,潜心著书,这 是一种取舍的大度!无论什么路,走好自己的路才能问 心无愧。(分论点——举例——小结)
2.第二则材料的关键语句是“走自己的路,让别 人说去吧!”意思是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路就要坚 持走下去,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深层意思是要坚定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想法、 信念、选择、人生道路等;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不为权威、传统等所左右。我们走的是一条正义 之路,那么不管路上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坚 持走下去,尽管让别人说去吧; 如从逆向的角度写作也属于正常情况,如 “我们如果自己走的路是一条歧路、歪路,那就 不是一味让别人说去吧!而是要理性地看待自己 走的路,谦虚地听取别人说的话。”
36分以下:
最低分:
2人
31.5分
8人
18.5分
平均分:
40.07
39.54
1班 杨海青(43.5) 黄恺勉(44) 林晓婷(43.5) 连 凡(44.5) 张美纯(44) 2班 姚晓丹(43.5) 邱 洁(45.5) 郑孟芸(43) 姚冰华(43) 林美玲(43) 郑晓楠(43)
第一则材料:《西游记》中片尾曲的歌词: 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第二则材料:但丁的话:走自己的路,让 别人说去吧!
走好自己的路,关键在于“立”与“破”之间的权 衡,“破旧立新”才是真正的智举。(从“怎么做”的 角度阐述)这就要求未免勇于开拓创新去书写我们自己 的路。沃尔玛公司一改以往公司提拔员工之常态,公司 的骨干精英们大多数是从6星期的培训计划中提拔上来 的,这样保证了员工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发 展,无独有偶,中国乒坛的“养狼计划”也是一个创举。 为了让运动员时刻有拼劲,有竞争的压力感,他们毫不 吝啬地将绝技悉数传给外国运动员,这样在拥有相同绝 活的情况下更能激发运动员“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潜力, 也让中国乒坛得以长久傲立世界乒坛之中,他们都善于 创新,把握好立破,所以让自己的路走得更精彩!
引用——古诗切入法 答案 如果有人问:“春天是怎么样的?”有人 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 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 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的,世界千 变万化,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哪一个才是你心中 的答案呢? 于是,我开始寻访春天的答案。
4、提问切入法 脚下的路是对历史的因袭,亦是对回归生命 本真的一种拷问,历史终成镜鉴,谁的成功可以 复制?在大谈成功学的今天,回归脚下的路,不 拘脚下的路,将是对历史最好的回顾,对过去最
诚挚的交待。(《脚下的路》57分之结尾)
无愧于心
成长的车轮在无情的岁月中无声地辗 过,枯黄的树叶在深秋萧瑟的寒风中悄然 飘落,青春的记忆像日历一样被一页页地
2013汕头一模作文讲评
一、统计【60分】:
一班: 最高分: 45分以上: 40-44分: 36-39分: 44.5分 0人 25人 18人 二班: 45.5分 1人 24人 16人
36分以下:
最低分:
9人
24分
5人
22分
平均分:
38.72
39
一、统计【60分】:
七班: 最高分: 45分以上: 40-44分: 36-39分: 46.5分 3人 37人 14人 八班: 47.5分 6人 27人 23人
二、关于材料的解读 1.第一则材料关键语句是“路在脚下”,表层意 思是“道路就在人的双脚之下”“道路要靠人用 双脚走出来”。要以“勇于付诸行动,敢于迈出 步伐走向属于自己追求的理想的远方” 为基本 表达。 以下的立意符合题意: ①要踏踏实实付诸行动; ②要敢闯敢于开拓; ③要靠自己去走; ④人有选择自己道路的自由,要选择好自己的人 生之路。
3.第三则材料的关键语句是“在别人走过的路上, 比别人走得更久,比别人走得更远„„” “在别人走过的路上”强调借鉴、继承别人 走过的路。“走得更久,走得更远”强调对所走 之路执着坚持,心怀远大梦想,勇于开拓创新。 意思是要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比别人走得 更久更远。写作时关键是怎样才能比别人走得更 久、更远。比如,比别人走得更久需要毅力,比 别人走得更远需要智慧等。 另外,“别人走过的路”也可以理解为一 条失败之路。因此,别人走过的路能给我们起到 警醒、警示的作用,它能使我们不重蹈别人覆辙, 走得更久、更远„„
2、比兴切入法
黄鹂不似鹦鹉般学舌,羡心地唱着自己的歌,方显 其动听;梅花不似群花般春日斗艳,羡心绽放在严酷的 寒冬,方就其傲然;雄鹰不似群鸟集群飞翔,羡心驰骋 在自己的天空,方成其苍劲。
鲁迅曾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 路。生存在这繁华喧嚣的时代,许多人内心挣扎着在走 自己的路与走别人的路的选择之间,走别人的路,前方 平坦安全;走自己的路,前方一片迷茫雾霭。定眼可见, 那别人走的路分明被踏成了广场,走自己的路,方得一 片柳暗花明。
(《唱自己的歌,走自己的路》54分)
示例:
折断的翅膀
蓝天、白云,苍鹰展翅飞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我 们惊叹于苍鹰那和谐自然的飞翔时,是否想到了它那双 强有力的翅膀?没有翅膀,苍鹰恐怕是永远飞不起的。 人,是智慧的人。他的心灵长着一对翅膀,凭着 那对翅膀,穿梭在茫茫人海中,不至于迷茫,不至于失 望,也不至于众叛亲离,在漫漫人生路途中寻找生命的 真谛。那双翅膀便是诚信,拥有它,你便拥有超然达观 的人生。拥有它,你就不会在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中迷 失自己;拥有它,你就不会在色彩缤纷的社会中失去方 向。 我没有见过断翅的鸟儿在天空中年飞翔。 我也不相信失去诚信的人能够辉煌灿烂。
7、将提示语的整段话照搬为文章的第一段, 文章没有主旨中心。
8、字数不够,字迹潦草、模糊。
850字=36分以上
四、关于开头和结尾 1、排比引入法 我们希望,脚下的路能一直平坦;我们希 望,脚下的路能够走得更长更长,我们希望, 脚下的路能够通往心之所向„„然而,人生之 路,变数无穷,获得伴随着放弃,欢笑伴随着 泪水,重生伴随着死亡„„但是,我的朋友, 成功与失败于每个人的机遇均等,每个人脚下 的路都未可卜测。我们,不能去祈祷现实更有 利于我,而应该拥有走路的智慧。因为,主角 是我们自己。(《走路的智慧》50分)
三、考场存在的问题:
1、套作比较严重,不少学生将爱心、诚信、忠心、 梦想、毅力、执着、变通、创新等话题都套用到 本次作文之中,因而不少文章分析说理显得牵强。
2、行文侧重点偏离或点题扣题的意识不强。 3、行文不够集中,中心不够突出。有的考生为了 确保不脱离材料,把材料中的三个观点都罗列在 文章当中,态度暧昧。且东拉西扯,文章没有一 个明确的中心。这样的文章虽不至于离题,但也 绝对不会得高分。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们可以这样立意: 1、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要勇于付诸行动,敢于
迈出步伐走向属于自己追求的想的远方;
2、理性地看待自己走的路,谦虚地听取别人说的 建议; 3、善于以别人走过的路作为借鉴,让自己走的更 久、更远。
立意参考: 1.不管别人怎么正确地说,关键是自己正确地去 做(实践)。 2.不管是走自己的路还是走别人走过的路,关键 是要走正确的路。 3.走别人走过的正确路,会比别人走得更久(更 远)。 4.看清方向不走弯路。 5.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也是别人走出来的。 6.在正确的路上正确地走,走得更久(更远)。 7.善于借鉴自己和别人。 8.走自己的路,需要别人评说。 9.路在别人的脚下。 10.道路决定命运
走好自己的路,才能披荆斩棘,拥有“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魄力。(从“为什么”的角度阐述分论点) 走好自己的路首先要学会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曾说 过:“只会执著于不该执著的事的人是愚蠢的!”正是 因为认清自己去更好地走好自己的路,李白放弃“高力 士脱靴,贵妃研墨”纸醉金迷的生活,“一生好入名山 游”;鲁迅弃医从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 子牛”;金庸弃商从文,“大侠气魄惊天地、泣鬼神”; 钱学森弃文从理,成为国人至敬的“导弹之父”„„认 清自己才能更好走好自己的路,披荆斩棘,“三百六十 行,行行出状元”才能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 气魄。(分论点——阐述——举例——小结)
3、引用切入法(合理利用材料) 俞敏洪说:“其实只要是路,就已经被人 走过,我们要做的是比别人走得更久,更远。” 是的,我们要做的,是在普通、平凡的路上,在 他人走过的路上走得更久,更辉煌。 (《老路走出新风景》55分)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感慨道:很多人 希望自己成功,想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其实只要是路,就已经被人走过了,我们是应该 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久,比别人走 得更远。 (《脚下的路》57分)
6、素材储备情况不佳。 没有好的事实论据就很难写好议论文,许 多学生要么没有素材,全文内容空洞,要么一个 素材撑到底,两个素材打天下。李白、陶渊明这 类老素材依然是年年岁岁花相似。还有素材同质 化现象严重,乔布斯的苹果依然很多。有的学生 作文素材只有感动中国的人物。素材储备情况相 当的单一,所以文章往往难以让人耳目一新,从 而影响了成绩的提升。
4、学生思维的深度不够。一方面体现在说理未能 充分展开,学生的文章普遍立足于讲述一个个故 事,而未能深入阐述自己对人生路,对社会、民 族国家的发展之路的认识过程;另一方面未能站 在社会、民族国家的高度展开阐述,而是多讲述 名人成功的例子。因而,本次作文比较优秀的文 章相对较少。 5、举例分析能力弱。有一部分学生在考前准备了 一些素材,在考场上不分青红皂白地把事例堆砌 入文中,他们把议论文当成了故事会,在其中流 水账式阐述人物故事,忘了自己为何举例,文章 为何观点服务,更说不上如何详略处理素材,说 不上如何分析素材。他们往往两到三个论据堆砌 到文中,点题一下就完事了。而且这部分学生没 有很好地建立起议论文的写作结构意识,对论据 排列和衔接过渡都没有全盘统筹,随性而为,文 章显得稚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