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三暮四》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爱狙①,养之成群。
能解狙之意,狙亦得②公之心③。
损其家口④,充狙之欲⑤。
俄而⑥匮⑦焉,将限⑧其食。
恐⑨众狙之不
驯⑩于己也,先诳(11)之曰:“与(12)若(13)芧(14),朝三而暮四,足(15) 乎?”众(16) 狙皆起而怒(17) 。
俄而曰:“与若芧,朝(18) 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庄子•齐物论》
【注释】:
①狙(j 口):猴子。
②得:懂得。
③心:心意。
④口:口粮。
⑤欲:欲望,要求。
⑥俄而:一会儿,不久。
⑦匮:不够。
⑧限:减少。
⑨恐:恐怕。
⑩驯(x u n):驯服,顺从,听从。
(11)诳(ku a ng):欺骗,瞒哄。
(12) 与:给。
(13) 若: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
(14)芧(x u ):橡粟,一种粮食。
(15)足:够。
(16)众:所有的。
(17) 起而怒:一起生气起来。
怒:恼怒,生气。
(18) 朝:早上。
【练习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章中的意思
(1) 能解狙之意(了解、理解)(2) 损其家口(损失、减少)
(3) 充狙之欲(满足)(4) 众狙皆伏而喜(驯服、服服帖帖、趴下)
2、养狙之人是怎样使猕猴们满意的呢?(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原来早
晨三粒芧晚上四颗芧,后来早晨四颗芧,晚上三颗芧。
总量没有变,只是调整了一下早晚的量。
3、从本文中你收获了什么道理?
答:* 要善于透过事物表面现象看清本质,因为不论形式有多少种,
本质只有一种。
* 看问题不要只停留在表面,应该看到其实质。
【译文】:
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他很喜欢猕猴,养了一大群猴子,他能理解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也能够了解宋公的心思。
那人减少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欲望。
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猴子们吃橡粟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们不听从自己,就先瞒哄猕猴们:
“(我)给你们橡粟,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猴子们一听,都站
了起来,十分恼怒。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给你们橡粟,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够吗?”猴子们听后都服服帖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