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 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
——《华阳国志·蜀志》 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保障了 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使成都平原成 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思维导图
战
国 战国七雄
时
期
的 商鞅变法
社
会
变 化
都江堰
社会大动荡
秦
国
政治大变革
完 成
统
战国经济发展 一
牛刀小试
战国时期的 经济发展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自学自探:根据教材整理下面的思维导图
冶铁技术提高 牛耕进一步推广
推动农业发展
促进社会分工
促进手工业和 商业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铜冰鉴
猪形酒具盒
双镰铁范
彩漆竹席
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日益发达,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 财,有的富比王侯。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整理表格
——《战国策·秦策一》
不畏强权,勇于改革, 公平无私,严格执法等。
商鞅方升 商鞅变法时颁行的标准量器
商鞅变法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 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
结合两则材料,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 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 奠定了基础。所以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马陵之战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 增兵减灶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战国七雄
结合教材指出战争性质的变化,归纳战争的特点?
时期 战役 交战国
双方兵力
持续时间 伤亡数 性质
春秋 城濮之战 晋、楚 8到9万——11万
1天 约2万 争霸
战国 长平之战 秦、赵 30到50万——40到50万 3年 约65万 兼并
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诸侯国如何保证 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呢?
国富兵强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战国时的各诸侯国 势力此消彼长,魏、楚、 齐、秦、赵、燕、韩先 后通过变法或改革崛起, 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 据优势地位。
富国强兵之路
秦孝公 商鞅变法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楚悼王 吴起改革
燕昭王 乐毅改革
齐威王 邹忌改革
魏文侯 李悝改革
A 府之国”。材料描述的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牛刀小试
D 3.下表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表中措施( )
诸侯国 名称
部分措施
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 商鞅变法
韩昭侯 中不害改革
商鞅变法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概况: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
舌战群臣舆论宣传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出 生于卫国,“少好刑名之学”。入秦 后,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崛起,但相关措施 也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引起他们对 商鞅的仇视。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 陷,起兵反抗,兵败被杀。商鞅虽死, 但他制定的新法在秦国继续得到推行。
立木为信取信于民
商鞅变法
根据商鞅变法内容思考其作用。不同身份支持变法措施连线。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政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治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参政
集权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有
利于社会稳定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确立土地私有制
1、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
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
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
鞅变法( B )
A.建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废除特权
2、“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
学习目标
1、通过识读地图,知道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了解战国时期战争 的特点及重要战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作用,认识商鞅变法使秦国 逐渐强大起来;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知道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都江堰的功能和意义, 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时空线索
东周
夏 商 西周
前770-前476
春秋
前475-前221
战国
视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频 导 入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以及商鞅变法,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经
富国 济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提高生产积极性,有利于
统一度量衡
封建经济发展
强兵 军
提高军队战斗力,利于新兴
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地主阶级通过军功途径参政
农民 士兵 地主
商鞅变法
从下面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 “治秦”具有什么特点?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时间 公元前256年 人物 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地点 四川成都的岷江 工程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
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等。
①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②20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 影响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世界 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 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春秋到战国诸侯国发生了什么变化?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个? 三家分晋
赵魏韩取代了晋国
田氏代齐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七雄
观察《战国形势图》
1、指出战国七雄的位置。
齐楚秦燕赵魏韩 西 东南西北到中间
2、指出战国时修筑长城 的诸侯国。
秦赵燕齐楚魏
北 东
南
战国七雄 看视频了解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以及典故?
战国七雄
议一议:当时的民众对连绵不绝的战 争有什么感爱?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
材料一:《孟子·离娄上》中评价战国时期 兼并战争的残酷性,说当时“争地以战,杀 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 最渴望国家统一安定。
战国时的各诸侯国势 力此消彼长,魏、楚、齐、 秦等先后崛起,在当时的 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
——《华阳国志·蜀志》 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保障了 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使成都平原成 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思维导图
战
国 战国七雄
时
期
的 商鞅变法
社
会
变 化
都江堰
社会大动荡
秦
国
政治大变革
完 成
统
战国经济发展 一
牛刀小试
战国时期的 经济发展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自学自探:根据教材整理下面的思维导图
冶铁技术提高 牛耕进一步推广
推动农业发展
促进社会分工
促进手工业和 商业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铜冰鉴
猪形酒具盒
双镰铁范
彩漆竹席
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日益发达,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 财,有的富比王侯。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整理表格
——《战国策·秦策一》
不畏强权,勇于改革, 公平无私,严格执法等。
商鞅方升 商鞅变法时颁行的标准量器
商鞅变法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 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 被处死。
结合两则材料,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 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 奠定了基础。所以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马陵之战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 增兵减灶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战国七雄
结合教材指出战争性质的变化,归纳战争的特点?
时期 战役 交战国
双方兵力
持续时间 伤亡数 性质
春秋 城濮之战 晋、楚 8到9万——11万
1天 约2万 争霸
战国 长平之战 秦、赵 30到50万——40到50万 3年 约65万 兼并
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诸侯国如何保证 在兼并战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呢?
国富兵强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战国时的各诸侯国 势力此消彼长,魏、楚、 齐、秦、赵、燕、韩先 后通过变法或改革崛起, 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占 据优势地位。
富国强兵之路
秦孝公 商鞅变法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楚悼王 吴起改革
燕昭王 乐毅改革
齐威王 邹忌改革
魏文侯 李悝改革
A 府之国”。材料描述的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牛刀小试
D 3.下表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表中措施( )
诸侯国 名称
部分措施
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 商鞅变法
韩昭侯 中不害改革
商鞅变法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概况: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
舌战群臣舆论宣传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出 生于卫国,“少好刑名之学”。入秦 后,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崛起,但相关措施 也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引起他们对 商鞅的仇视。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 陷,起兵反抗,兵败被杀。商鞅虽死, 但他制定的新法在秦国继续得到推行。
立木为信取信于民
商鞅变法
根据商鞅变法内容思考其作用。不同身份支持变法措施连线。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政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治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参政
集权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有
利于社会稳定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确立土地私有制
1、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
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
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
鞅变法( B )
A.建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废除特权
2、“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
学习目标
1、通过识读地图,知道战国七雄形成的过程,了解战国时期战争 的特点及重要战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作用,认识商鞅变法使秦国 逐渐强大起来;认识到变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曲折性。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知道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都江堰的功能和意义, 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家国情怀)
时空线索
东周
夏 商 西周
前770-前476
春秋
前475-前221
战国
视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频 导 入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以及商鞅变法,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经
富国 济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提高生产积极性,有利于
统一度量衡
封建经济发展
强兵 军
提高军队战斗力,利于新兴
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地主阶级通过军功途径参政
农民 士兵 地主
商鞅变法
从下面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 “治秦”具有什么特点?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时间 公元前256年 人物 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地点 四川成都的岷江 工程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
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等。
①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②20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 影响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世界 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 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想一想,都江堰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春秋到战国诸侯国发生了什么变化?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个? 三家分晋
赵魏韩取代了晋国
田氏代齐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七雄
观察《战国形势图》
1、指出战国七雄的位置。
齐楚秦燕赵魏韩 西 东南西北到中间
2、指出战国时修筑长城 的诸侯国。
秦赵燕齐楚魏
北 东
南
战国七雄 看视频了解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以及典故?
战国七雄
议一议:当时的民众对连绵不绝的战 争有什么感爱?他们最渴望的是什么呢?
材料一:《孟子·离娄上》中评价战国时期 兼并战争的残酷性,说当时“争地以战,杀 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反对战争,希望结束战争。 最渴望国家统一安定。
战国时的各诸侯国势 力此消彼长,魏、楚、齐、 秦等先后崛起,在当时的 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