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18.2电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功率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测量灯泡的明亮程度,体验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过程提高设备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功率。
难点:分析实验数据,从中得出规律。
三、教具准备
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2.5V)、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干电池二节,导线若干。
(全班二人一组,共准备28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手持台灯,将台灯亮度调节由暗变亮,提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并让学生猜想灯由暗变亮的过程中,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是否跟电功率有关?如果想要得到证实,就通过测小灯泡的电功率来验证。
2、提问测电功率原理 P=IU,要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必须测两个量:电流和电压。
(二)引导设计实验
1、学生观察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小灯泡,上面写着“2.5V”的字样,提问是什么意思?引出额定电压的概念,要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引导学生设计出电路图。
2、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应该选用哪些实验器材?实验中是靠什么仪器来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的?它是怎样调节的?
3、教师演示一个“2.5V”的小灯泡在电压6V的情况下被烧毁,问:如果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太高,会有什么后果?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实际电压不能过高于额定电压。
我们可以测一测,是额定电压“2.5V”的1.2倍电压即3V电压下的小灯泡的电功率,和低于“2.5V”的2V电压下的电功率,看看灯泡的亮度与功率有何关系?
4、引导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若学生设计的表格不太完整,教师可适当加以补充。
(三)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1、引导学生讨论在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③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要根据提供的电压合理选择,两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接正确。
2、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操作。
(四)启发讨论,总结规律
把一组学生的实验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分析讨论:电压、电功率与亮度的关系。
引导总结出规律:
1、当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即:
U
实=U
额
P
实
=P
额
2、当实际电压大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即:
U
实>U
额
P
实
>P
额
3、当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即:
U
实<U
额
P
实
<P
额
(五)巩固练习
1、本实验中如果所用小灯泡上标有“6.3V”字样,那么实验时电源电压应怎样选择?说出你的理由,相应的电压表量程怎样选?电流表量程可用什么方法来确定?
2、一位同学在测量时得到如下数据:
通过以上数据处理,你有何发现?
3、某同学在实验时得到如下表格,该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都正确,你能指出他设计表格的错误吗?
(六)讨论、评估和交流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反思一下,在实验中哪些环节可能出现错误,容易出现误差?在设计操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掌握的不太好?
(七)整理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