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六校联考(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运用(19分) (共4题;共19分)
1. (4分) (2018九上·东营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站在黄山山顶上,眼观云卷云舒,耳听八面松涛,更闻仙乐冉冉,一切尘间扰攘________、名缰利锁、宠辱得失俱化为乌有。

这境界与缘分多么让人留恋忘返,却又是如此可望不可jí________。

2. (9.0分)(2017·盐田模拟)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①晨兴理荒秽,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 。

(李商隐《无题》)
③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④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⑥________,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
⑦登临吴蜀横分地,________。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⑧“济世”一直是历代文人的人生标杆。

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了豪迈的用世之情;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出人生多歧但不甘消沉的执着;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则充满虽已辞官仍关心民族命运的赤子之情。

3. (3分) (2017八上·深圳期中) 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 . 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B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 .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风的帆。

D . 风太大了,地都被揭掉了一层皮。

4. (3分)下列有关名著《格列佛游记》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 . 《格列-佛游记》中,英国人格列佛出海前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慧骃国。

C .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绳技来选拔官员的。

D . 格列佛在“慧骃国”有一番奇特的经历。

其统治者是有理性的、公正而诚实的马,供马驱使的对象叫耶胡。

二、阅读理解(38分) (共5题;共38分)
5. (3分)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 . 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 . 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 . “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6. (3.0分)名著赏读,按要求答题。

(1)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火光烘烘腾起,再一遍,更着百倍;又一遍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文段节选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文段中的A指的是_____(人物),请再简写一个与A相关的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传》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里面有108将梁山英雄好汉,请写出你喜欢的两位好汉的名字和绰号及他的英雄故事。

名_________绰号_________英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

名_________绰号_________英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

7. (10.0分)(2020·上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沃夫卡和祖母
阿·阿克谢诺娃[前苏联]
原先沃夫卡和他的父母住在北部的摩尔曼斯克。

三年前,他母亲不幸病逝。

他父亲是位船长,经常出海,无法关照他,好心的邻居把小沃夫卡接到自己家里住。

后来,父亲决定把他送到乡下祖母那里去度假。

开始,他并不太喜欢祖母。

沃夫卡已习惯于所有亲朋好友都娇宠他,可这位祖母却并不溺爱他。

就在第一天,沃夫卡扭伤了脚,疼得他号啕大哭了好久。

但祖母却平静地说:“别哭啦!你又不是小孩子!”说完,就让他去商店买面包。

沃夫卡只得去了。

他把面包买回来,往桌上一扔,说道:“给你面包。


“你这是干什么,怎么这样说话?”祖母生气地说。

沃夫卡也不答话,扭头就去睡觉。

他嘴上说不想吃饭了,心里却在想,祖母肯定会来问他,并会逼着他去吃晚饭。

但祖母什么也没问,也没叫他去吃晚饭。

早晨起来,沃夫卡还得打水,买面包,然后到地里帮祖母干活。

沃夫卡对这一切老大不痛快。

有一次,他对祖母说:“您写信让父亲来接我回去吧!”
“没关系,你会习惯的。

”祖母答道。

“我要把这一切都告诉我父亲。

我为什么整天干活?我现在是放假,我应该休息,可我却整天干活。


“别人都在干活嘛,你又不是小孩子。

“可我才上二年级!我不过才9岁。


“所以我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

我9岁的时候,早就下地劳动了。


但沃夫卡还是赌气不再好好干活了。

他想,如果他干得很糟,祖母也就不会再让他干了。

有一天,他没去商店,
晚上祖母说:“今天我们不吃晚饭了。

因为没有面包吃。

”结果沃夫卡只得饿着肚子去睡觉。

当祖母明白过来后对他说:“这是无济于事的,你还要住在这里,而且也会喜欢上你的祖母。


沃夫卡生气地瞪着她,一句话也没说。

有一天,沃夫卡跟他的好朋友维佳谈起了他的祖母。

可维佳却对他说:“你还不了解她,她可是个无所不能的人。

村里的人谁都非常敬爱她。

她懂很多,甚至还会治病。

我们有个邻居有一次头疼得很厉害,吃什么药都不管用。

而你的祖母很快就用草药把他治好了。

“她还会干什么?”沃夫卡兴致勃勃地问道。

“什么都会,”维佳答道,“她能识别所有的草木,她还特别善于洞察人们的内心世界。


“这倒是,”沃夫卡说,“她总能知道我在想什么。


有一次,沃夫卡和祖母一起到大森林里去。

祖母在森林里如入家门:每一棵小草,每一棵树木都成了她的老相识。

祖母告诉沃夫卡各种各样的小草:瞧,这棵小草专治头痛病,那棵小草专治心脏病。

“你怎么会知道这些的?”沃夫卡问。

“我在乡下住了一辈子,我的母亲特别熟悉这些草木,是她告诉我的。


“奶奶,那你是怎么把那个人的病治好的?”沃夫卡决心问个明白。

“什么人?”
“你们村上的,他头疼得很厉害,吃什么药都不管用。


“我已经记不得了,”祖母说,“怎么治好的?你看到了吧,我知道头疼时吃那种草药管用。


“那吃药为什么不管用呢?”
“因为他并不相信他能康复。


“那他相信你吗?”
“是的,我把草药给他并告诉他,过三天就会好的。

重要的是他信任我。


现在,沃夫卡已经喜欢上了祖母,他决心也做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现在,祖母让他干什么,他都乐意去干。

他喜欢祖母不像小孩子那样娇惯他。

几天过去了。

从摩尔曼斯克拍来一封电报,祖母看了电报说:“嘿,这下你该高兴了!”
“父亲要走吗?”
“不是父亲要走,而是你要走。


“为什么?”沃夫卡问道。

“因为你父亲希望你回去。


“那剩你一个人怎么办?”
“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到我这儿来;如果不愿意,就说明你祖母不怎么样。


沃夫卡想对祖母说,他非常爱她,但什么也没说出来。

他站在那儿,泪水夺眶而出。

(1)“没关系,你会习惯的”,小说中祖母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最不可能的一项是()
A . 我不会娇惯你的
B . 我不在意你怎么跟你父亲说
C . 我不在乎你爱不爱我
D . 你会改变的
(2)下面两个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他把面包买回来,往桌上一扔,说道:“给你面包。


②祖母在森林里如入家门:每一棵小草,每一棵树木都成了她的老相识。

(3)小说写沃夫卡跟他的好朋友维佳谈话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4)小说的主人公是沃夫卡还是祖母?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8. (11.0分)(2020·河池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河道,河道
罗铮
①小河睡得早。

月上柳梢头,鼾声均匀响起,整夜不息。

②小河醒得也早。

天蒙蒙亮,身体里的毛细血管插满了水桶,铁的,塑料的,红的,绿的,蓝的。

映在河里的面孔青涩,秀气,睡眼惺忪。

返回的路上,河水上下颠簸,晃醒整座村庄。

走完了这道程序,一天便正式拉开帷幕,砍柴,洗漱,做饭,喂鸡,种田等环节方能陆续开启。

③小河真的小。

仅仅三四米宽,任何一张地图上都不会出现蛛丝马迹。

细碎的鹅卵石密布,水与石头撞击出条条波纹。

三两枯枝四仰八叉。

水流清澈见底,浅到孩子们嬉戏玩耍,根本用不着大人看管。

④小河没有方向。

它来自何方,去往哪里?我不止一次问过乡人,每次都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

它就像一个过客,忽然间出现在村头,默默流向村尾,又不知所终。

我只知道,它的到来,浇灌了数百亩粮田,养活了四百多户村民,淘米,洗菜,浣衣,洗澡,做酒,样样不可或缺。

⑤小河也没有名号。

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村民,怎么就没有想起给小河安个名号?抑或曾经有过,却又不便记忆而被自然淘汰?
⑥尽管如此,小河的威望依然十足。

虽然地理位置偏于村南,但它足以堪当全村的中心。

村里的每一个人都与小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男人们下工路上,掬一捧水往脸上一浇,疲乏顿减。

女人们三五成群蹲在河边,边在搓衣板上搓洗,边闲话村头逸事。

孩子们追逐打闹,没一会儿准蹦进河里,头发上水花飞溅。

它流淌着一批又一批童年、中年和老年,每个人从小到大的历程,记下的,忘却的,在小河的密码库里统统可以找到。

⑦千百年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着。

一代又一代罗氏、黄氏后裔从小河旁进进出出,或衣锦还乡光耀门楣,或富甲一方腰缠万贯,或庸碌无为平淡一生,或寒衣素食惨淡度日。

⑧亭台楼阁,山川河流,但凡稍有名气,总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纵情歌咏。

可是,小河名不见经传。

它也有精美的发饰——岸边的竹林排开一道墨绿的幕帘,风一吹,竹叶飒飒做响。

或许在久远的古代,小河拥有更加宽阔的流域,能把青黛色绵延的山峦收紧,浮出阔叶林的斜影。

但仍然不足以吸引诗人的脚步。

它没有任何怨言,静静地
蜿蜒,九曲十八弯,滋养着村庄的代际更替与喜怒哀乐。

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淙淙流淌的小河,没有人知道它的河道究竟是何走向。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任岁月仓皇,我自沉静。

它全方位印刻着村庄的春夏秋冬,映射着子丑寅卯等各个时辰的衣着,装载着晴雨雪雾的雄奇瑰丽,暗藏了大量的古老因子,早已超越了“器”的局限,从一个提供基本生存物料的源头,升华为整村人的精神图腾。

它已经化成血液,在所哺育的众多身体里长久寄存,时不时汩汩冒几个泡,异乡的游子便乡愁四溢。

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河流是生物学,也是社会学,更是哲学。

游走于丛山密林之间,每逢开阔地,便散落鎏光的村舍。

全村的生命得以发育,健壮,洗礼。

它的沉默,潜藏着丰厚的生命之道。

⑪村庄的夜,黑得纯粹。

一缕月色笼罩四野。

万籁俱静。

唯一的声响,是水。

平缓,有力。

我听出了生命的生生不息。

如果说每个生命都是观摩世界的一个切面,那么整条河道将是怎样的集大成者。

⑫河道,河道,谜之河道。

(1)千百年来,流经村庄的是一条怎样的小河?请简要概括。

(2)阅读下列语句,按句子后面括号内的要求作答。

①天蒙蒙亮,身体里的毛细血管插满了水桶,铁的,塑料的,红的,绿的,蓝的。

(分析划线词的含义)
②它已经化成血液,在所哺育的众多身体里长久寄存,时不时汩汩冒几个泡,异乡的游子便乡愁四溢。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加以赏析)
(3)文章结尾为什么再一次描写村庄的夜色?请简要分析。

(4)文章第⑧段为什么提到“亭台楼阁,山川河流”?
(5)文章为什么说“河流……更是哲学”?请简要分析。

9. (11.0分) (2019九上·平定月考)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
②去国怀乡 ________
③宠辱偕忘 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 . “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 . 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 . 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三、作文(40分) (共1题;共43分)
10. (43分) (2020七上·奉化期末) 标题:我就是那个男孩(女孩)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文章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19分) (共4题;共19分)
1-1、
2-1、
3-1、
4-1、
二、阅读理解(38分) (共5题;共38分)
5-1、
6-1、
6-2、
7-1、
7-2、
7-3、
7-4、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三、作文(40分) (共1题;共43分)
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