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蛋白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蛋白生物学是生物学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三大学科,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三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一、分子生物学1. 概念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生物分子的组成、性质、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转移和表达等基本问题。
2. 研究内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基因表达调控机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等。
在实际应用中,分子生物学还涉及到基因工程、DNA克隆、PCR技术等领域。
3. 发展趋势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分子生物学在新药研发、疾病诊断、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
未来,分子生物学将继续在生物科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健康和生存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细胞生物学1. 概念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细胞的起源、结构、功能、代谢、增殖和分化等基本问题。
2. 研究内容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涉及细胞的形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增殖和凋亡等。
细胞生物学也与组织学、生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
3. 发展趋势细胞生物学在生物医学、生物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细胞治疗、干细胞技术、肿瘤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细胞生物学将继续深入研究细胞活动的机理及应用,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三、蛋白生物学1. 概念蛋白生物学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功能及其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蛋白质的合成、折叠、修饰以及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等基本问题。
2. 研究内容蛋白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蛋白质质量控制、蛋白质在细胞内外的运输和定位等。
蛋白生物学还涉及蛋白质工程、蛋白质药物研发等应用领域。
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及其组织、细胞和分子层面上的
生物学现象和机制的学科。
它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过程背后的分子机制。
在分子生物学中,研究者关注的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分子。
他们研究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
们在细胞内的相互关系。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它包括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以及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过程。
此外,分子生物学也涉及
到进化、遗传学、生物工程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多样且不断发展。
常用的方法包括
DNA测序、PCR、蛋白质电泳和基因工程技术等。
这些方法使得
研究者能够深入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它们对生物体的
影响。
总体而言,分子生物学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解决疾病和推动生物技术和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生物分子的组成和相互作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进化和机制,为人类的健康和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从广义来讲,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主要对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进行研究。
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是将DNA片段或基因在体外经人工剪接后,按照人们的设计与克隆用载体定向连接起来,转入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信号转导:是指外部信号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传到细胞内部,并激发诸如离子通透性、细胞形状或其它细胞功能方面的应答过程。
转录因子:是指一群能与基因5′端上游特定序列专一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强度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表达的蛋白质分子。
功能基因组:又称后基因组,是在基因组计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主要研究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指导人们充分准确地利用这些基因的产物。
结构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科学和信息科学重大交叉的前沿学科,它依靠计算机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快速高效计算、统计分类以及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的预测。
染色体:是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棒状可染色结构,由染色质构成。
染色质是由DNA、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染色体是一种动态结构,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明显不同。
C-值(C-value):一种生物单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矛盾(C-value paradox):基因组大小与机体的遗传复杂性缺乏相关性。
核心DNA(core DNA):结合在核心颗粒而不被降解的DNA。
连接DNA(linker DNA):重复单位中除核心DNA以外的其它DNA。
DNA多态性: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主要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和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两类。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4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组成。
又由于4种核苷酸的差异仅仅是碱基的不同,因此又是指碱基的排列顺序。
分子生物学概述

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最终确
定了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5’
2、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1956年,Kornber在大肠杆菌的无细胞提取液中实
现了DNA的合成,并从E.col中分离出DNA聚合酶;
1958年,Meselson与Stahl的实验证明,DNA复制 时 DNA分子的两条链先行分开。他们用15N重同位 素及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证明了DNA的复制是一种半 保 留复制。
三、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重组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2、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3、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4、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研究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基因组:指某种生物单倍体染色体中所含有基因的总数, 也就是包含个体生长、发育等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 遗传信息的整套核酸。
功能基因组:又称后基因组,是在基因组计划的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它主要研究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 和功能,指导人们充分准确地利用这些基因的产物。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Dulbecco R于1986年在美国 《 Science 》杂志上发表的短文中率先提出,并认为这是加快 癌症研究进程的一条有效途径。
主要的目标是绘制遗传连锁图、物理图、转录图,并完成人类 基因组全部核苷酸序列测定。测出人体细胞中24条染色体上全 部30亿对核苷酸的序列,把所有人类基因都明确定位在染色体 上,破译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
里程碑的发现
Watson 和 Crick 在前人的基础 上,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 模型。
1962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Watson JD和Crick FHC的“双
5’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崭新的科学,由于它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在未来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并阐述它的重要性:一、什么是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分子水平生命现象和自然关系的新科学。
它使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利用化学、物理和生物技术,探讨以分子和最小细胞为基础的生物学过程。
分子生物学以DNA、RNA、蛋白质和其他分子结构为框架,结合生物信息学,解析各种生物过程及其分子机制。
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子生物学有许多研究方法和工具,主要包括基因测序、分子标记、克隆技术、蛋白质分析、遗传学和定量PCR的技术。
(1)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是分子生物学研究最常用的技术,它是一种可以分析DNA片段顺序和检测DNA表达状态的技术。
(2)分子标记:分子标记是将一种活性体与另一种它可能与之具有共同性质的生物活性体混合,以产生一种可检测的化学反应的技术。
(3)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是指利用可重组DNA技术在一个宿主上复制目标DNA片段、克隆它们作为载体的技术。
(4)蛋白质分析:蛋白质分析是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流式细胞仪等分析仪器,研究蛋白质结构、凝胶电泳分析、质谱分析以及免疫学方法等技术来检测蛋白质结构和性质的方法。
(5)遗传学:遗传学是指研究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基因间相互作用及其在不同生物间的进化变异,以及它们在适应性演化中的作用的学科。
(6)定量PCR:定量PCR是指使用定量PCR技术研究DNA序列,利用荧光基因特异性引物和特异序列来检测、建库和定量分析DNA。
三、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性(1)分子生物学能够探究生命的奥秘;(2)通过分子生物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遗传基因是如何影响人类生理和心理行为;(3)分子生物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展机制,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分子生物学也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微生物培养;(5)分子生物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实现转基因动物生物学研究和创新生物材料研究。
分子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广义即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狭义即在核酸与蛋白质水平上研究基因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基因的突变与交换的分子机制。
2.拟等位基因:紧密连锁,控制同一性状的非等位基因定义为拟等位基因。
3.DNA:作为主要的遗传物质,从结构上讲,它是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以极性相反,反向平行的方式,由氢键连接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4.变性:两条核苷酸链逐渐彼此分离,形成无规则的,线团,这一过程称为变性。
5.复性:已发生变性的DNA 溶液在逐渐降温的条件下,,两条核苷酸链的配对碱基间又重新形成氢键,恢复到天然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复性。
6.碱基的增色效应:随温度升高单链状态的DNA分子不断增加而表现出A260值递增的效应被定义为碱基的增色效应或DNA的减色效应。
7.变性温度或Tm值:通过对不同DNA分子变性S曲线的分析,将增色效应达到最大值一半的温度定义为该DNA分子的变性温度或Tm 值8.间隔基因: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由若干外显子和内含子序列,相间隔排列组成的间隔基因。
9.外显子:指DNA上与成熟mRNA对应的核苷酸区,段,或结构基因在DNA中的氨基酸编码区,或间隔基因中的非间隔区。
10.内含子是指结构基因中可转录但在mRNA成熟之前,又被剪切的核苷酸区段,即DNA与成熟mRNA中的非对应区,或结构基因在DNA中的氨基酸非编码区,或间隔基因中的间隔区。
11.R环:当一条RNA分子与其DNA分子中的一条互补链配对,同时将另一条DNA链排除而形成的环状结构被称为R环。
12.极性突变:在一个操纵子中,与操纵子基因毗连的结构基因发生终止突变后,它除了影响该基因本身产物的翻译外,还影响其后结构基因多肽的翻译,并且具有极性梯度的特征。
13.DNA复制:是亲代双链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等相关酶的作用下,分别以每条单链DNA分子为模板,聚合与模板链碱基可以互补配对的游离的三磷酸脱氧核糖核酸dNTP,合成出两条与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子代双链DNA分子的过程。
分子生物学完整版

非编码的中度重复序列,在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SINE--Alu家族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最广泛的中度重复序列,平均长度约300bp,拷贝数30~50万,均匀地散布在整个基因组中。
低度重复序列(2-10次)每一种在基因组中的重复次数为2~10,多为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存在复杂的RNA加工反应,包括切割,顺式-,反式-剪接,RNA的编辑和降解。
某些重复序列的核苷酸顺序不完全相同
单拷贝序列(single copy sequence)
在基因组中只存在一个拷贝,复性最慢。
编码真核生物绝大部分蛋白,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
基因家族(gene family):一组功能类似、结构具有同源性的基因。
细胞器基因组
1950s,为了解释某些表型特殊的遗传方式,提出了extra-chromosomal genes。1960s早期(1962年〕,Ris and Plant通过电镜首次证明叶绿体中含有DNA,用DNA酶处理,超薄切片的2.5~3.0m的纤丝消失,进一步在电镜下观察到环状DNA分子。几乎所有的真核生物有线粒体基因组;所有的光合真核生物含有叶绿体基因组;一般来讲,细胞器基因组DNA呈环状,也有线状(一些真核微生物酵母等的线粒体基因组都呈线状;有的环状和线状并存,叶绿体中还有小环DNA分子存在.
分子生物学
The Coming of Wisdom With Time
Though leaves are many, the root is one
Through all the lying days of my youth
I swayed my leaves and flowers in the sun;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内分子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对于基因和蛋白质的研究,为我们对生物体内的生命活动以及人类疾病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要是从分子层面探究生物体的组成和功能。
在分子生物学的视角下,生物体被看作是由各种复杂的分子组成的。
这些分子包括核酸(DNA和RNA)、蛋白质、细胞膜和其他生物分子。
通过研究这些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内的一系列生物过程,如DNA复制、基因表达、蛋白质合成等。
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DNA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DNA是三个硝基酸组成的核酸分子,它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会通过复制过程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分子。
这种DNA的复制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
通过研究DNA的结构和复制机制,分子生物学家可以理解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维持。
分子生物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是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物体最重要的功能分子之一,它在细胞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分子生物学研究了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机制,以及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定位和降解过程。
通过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分子生物学家可以揭示蛋白质如何参与细胞和组织的功能调节,进而理解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除了DNA和蛋白质,分子生物学还研究其他类型的分子。
例如,分子生物学研究了细胞膜的组成和运输机制,了解了细胞如何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交流和物质交换。
此外,分子生物学还研究了一些小分子信号物质,如激素和信号分子,它们在细胞间的通讯和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
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例如,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以快速复制DNA,并且已经成为了基因工程和基因诊断的关键技术。
基因测序技术则使得我们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DNA的序列信息,进一步推动了基因组学和遗传学的发展。
现代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分子基础的学科,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
它以计算生物学、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为工具,研究生命体的分子结构、功能和调控,涉及到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多个领域。
现代分子生物学以干细胞研究、蛋白质研究、基因修饰、新药研发等方面的应用为重点,是生物技术、新医药研究等领域的基础。
分子基础分子是生命的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从分子水平深入了解生物现象。
参与生命过程的物质主要分为两类:生物大分子和小分子。
生物大分子包括核酸、蛋白质、多糖和脂质等;小分子包括氨基酸、核苷酸、糖和脂类等。
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由核苷酸组成。
一个核苷酸分子一般由一个五碳糖、一个氮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构成。
核酸通过氢键等作用力使互补氮碱基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
其中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信息的主要承载体,RNA(核糖核酸)参与到生物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蛋白质是功能最多、最广泛的生物大分子。
它们是由氨基酸以特定序列组成的线性聚合物,通过特殊结构的折叠和化学反应展示出各种特殊的生物功能。
蛋白质在细胞代谢、信号传导、运输、酶催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多糖是由单糖或多种糖基单元以化学键逐级形成的大分子多聚体,包括淀粉、糖原、纤维素、果胶、壳聚糖等。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
20世纪50年代,James Watson和Francis Crick根据X射线衍射数据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的遗传机制。
20世纪60年代,蛋白质的研究方兴未艾,克隆技术的发明为蛋白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20世纪70年代,分子生物学进入到了高峰期,分子克隆研究和核酸杂交等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子生物学进一步振兴。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举足轻重,它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而有力的支持。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更好地应对社会的发展挑战。
1. 什么是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基于分子机理的一门研究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
它针对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开展着关于生命体系的基本性理论研究,从而推动了现代生物学研究与新技术的广泛发展。
2.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分子生物学重点研究的方向主要有生物分子,比如:DNA、RNA、蛋白质、各类酶等,还有一些生物信号分子,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有关生物的调控机制。
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技术包括:实验室基本手段、测序技术、分子结构定位技术、细胞和分子影像技术、计算生物学等,这种独特的技术使分子生物学成为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
4.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优势
分子生物学由于研究内容与视野狭窄,研究领域较为集中,可以更加深入地把握各种生物分子的功能、结构、变化过程,从而更加有效地应用于实际的科研工作中。
5. 分子生物学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为各类疾病的治疗、疫苗的开发和药物研发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它能够揭示病原体的分子机制,并根据改变这种机制而设计出新药物;它还为科学家研究一些病毒性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进而开发出抗病毒疫苗。
此外,分子生物学为植物育种和动物育种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来源,可以帮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分子生物学

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1956-58年Anfinsen和White根据对酶 蛋白的变性和复性实验,提出蛋白质的 三维空间结构是由其氨基酸序列来确定 的。1958年Ingram证明正常的血红蛋白 与镰刀状细胞溶血症病人的血红蛋白之 间,亚基的肽链上仅有一个氨基酸残基 的差别,使人们对蛋白质一级结构影响 功能有了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对蛋 白质研究的手段也有改进,1969年Weber 开始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 蛋白质分子量;
(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 以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 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 里程碑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建立 和发展的黄金时代。DNA双螺旋发现的最 深刻意义在于:确立了核酸作为信息分 子的结构基础;提出了碱基配对是核酸复 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从而最 后确定了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为认 识核酸与
蛋白质的关系及其在生命中的作用打下了 最重要的基础。在此期间的主要进展包 括: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在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同时,Watson 和Crick就提出DNA复制的可能模型。其 后在1956年A.Kornbery首先发现DNA聚合 酶;1958年Meselson及Stahl用同位素标 记和超速离心分离实验为DNA半保留模型 提出了证明;1968年Okazaki(冈畸)提 出DNA不连续复制模型;1972年证实了 DNA复制
S.Furbery等的X-线衍射分析阐明了核苷酸 并非平面的空间构像,提出了DNA是螺旋 结构;1948-1953年Chargaff等用新的层 析和电泳技术分析组成DNA的碱基和核苷 酸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提出了DNA碱 基组成A=T、G=C的Chargaff规则,为碱 基配对的DNA结构认识打下了基础。
分子生物学

第十节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一、学科性质及研究范围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是一门由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微生物等学科融汇发展而派生出来的边缘学科,它试图运用物理学和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阐明生命活动的规律,以达到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分子生物学中的所谓分子,一般系针对生物大分子而言,主要为核酸和蛋白质。
糖蛋白和糖脂也是大分子物质,它们在细胞的构造和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对它们的研究也应该看成为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关系密切。
但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重于研究生物分子,尤其是小分子,如氨基酸、葡萄糖、脂肪等的转变和新陈代谢过程,而后者着重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还有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分子间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分子生物学不仅必须逐一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各别结构,还应该从更高层次来研究其组织和相互作用。
各别结构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如核酸的碱基顺序和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测定等,这些知识是本学科的基础,也是今后长期的研究任务。
细胞乃由无数结构各异的生物分子精巧建造而成,这个高度复杂的结构体系,即所谓超分子结构体系,绝不是它的组成成分的简单加和。
当分子与分子以某种方式结合时,就会表现出原有分子所不曾有的崭新性质和功能。
水和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转变成糖,而糖的性质和水及二氧化碳根本不同。
同样,核酸由四种核苷酸,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构成。
核苷酸和氨基酸都是小分子,并不表现出任何生命物质的特征,但是一旦许许多多核苷酸或氨基酸连接成为核酸或蛋白质时,其性质就出现了从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飞跃。
就一个细胞来说,细胞核中的DNA 与组蛋白共同构成染色质,染色质又和为数众多的功能复杂的非组蛋白相互作用;在胞质内存在着三大类RNA间的互相作用以及RNA和蛋白质问的相互作用;生物膜系统将细胞空间分隔成各种功能区域,它们由类脂质(包括糖脂)和蛋白质(包括糖蛋白)共同组成一种嵌镶流动的膜结构,这里涉及到类脂质和蛋白质以及多糖链间的组织和相互作用。
分子生物学(共19张PPT)

04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氨基酸通过肽键连 接形成多肽链,即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
多条多肽链组合在 一起,形成蛋白质 的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 单位是氨基酸,共 有20种常见氨基酸 。
多肽链经过盘绕、 折叠形成二级结构 ,主要形式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等。
在特定条件下,蛋 白质可形成四级结 构,由多个亚基组 成。
发展历程
从20世纪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 的发现开始,分子生物学经历了 飞速的发展,成为现代生命科学 中最为活跃和前沿的领域之一。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DNA、RNA、蛋白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 物大分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和调控机制。
研究任务
揭示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 互作用机制;阐明基因表达调控的分 子机制;探索生物大分子在生命过程 中的作用和意义。
转录因子
01
真核生物中存在大量转录因子,它们与DNA特定序列结合,激
活或抑制基因转录。
表观遗传学调控
02
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方式,改变染色质结构,影响
基因表达。
microRNA调控
03
microRNA是一类小分子RNA,通过与mRNA结合,抑制其翻
译或促进其降解,从而调节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发育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发育过程,而分子 生物学则揭示了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和调控 的分子机制。
02
DNA的结构与功能
DNA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 和碱基组成。
DNA的碱基
DNA的双螺旋结构
分子生物学课件(共51张PPT)

蛋白质局部主链的空间结构, 包括α-螺旋、β-折叠等。
三级结构
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 相对空间位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即整条肽链每 一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四级结构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组 成的一类结构,每一条多肽链
都有完整的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功能与分类
结构蛋白:作为细胞的结构,如膜蛋白,染色体蛋白等 。 酶: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
01
分子生物学以生物大分子为研究对象,揭示生命现象的分子基
础,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分子生物学推动生物学的发展
02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学的研究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
深入,为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03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存
。
表观遗传学调控
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和DNA 甲基化等方式来调控基因表达
。
05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氨基酸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共有20 种标准氨基酸。
肽键
连接氨基酸之间的主要化学键。
辅基与辅酶
某些蛋白质还包含辅基或辅酶, 以辅助其功能的发挥。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一级结构
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重组DNA分子的构建和 筛选
PCR技术及其应用
01
02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引物的设计和选择
03
04
PCR反应体系和条件优化
PCR技术在DNA扩增、突变 分析、基因分型等领域的应用
基因克隆与基因工程
《分子生物学全套》ppt课件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子水平研究生 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主要 关注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 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和调控等过 程。
分子生物学特点
以分子为研究对象,阐明生命现象的 本质;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生命 科学的发展;实验技术手段不断更新 ,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分子生物学发展历程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内容
包括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DNA损伤与修复、基因表达的调控、蛋白质 组学的研究以及疾病产生的分子基础等。
研究方法
包括基因克隆与表达、蛋白质分离与纯化、PCR技术、基因敲除与敲入、高通 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等。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得分子生物学研究更加深 入和广泛。
阔前景。
下一代测序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应用
下一代测序技术原理
基于大规模并行测序的原理,一次可对数百万至数十亿个DNA分 子进行测序。
测序数据分析
包括序列比对、变异检测、基因表达量分析等,以揭示基因组的结 构和功能。
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
在疾病诊断、个性化医疗、物种鉴定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发挥重要 作用。
非编码RNA与疾病关系
非编码RNA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相关,如肿瘤、心血管疾 病等,可作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非编码RNA研究前景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发展,非编码RNA研究 将更加深入,为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合成生物学在分子生物学中应用前景
合成生物学概念及研究范畴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旨在通过设计和构造新的生物部件、系统和机器来理解 和操控自然生物系统。
RNA产物。
影响因素
包括DNA模板的序列和 结构、RNA聚合酶的活 性和选择性、转录因子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解释:分子一般指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即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为研究基础,来研究生命活动的本质与规律。
2、医学分子生物学(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人体和疾病相关生物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从分子水平上开展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的一门科学。
3、载体(vector ):是能携带靶DNA(目的基因)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或表达的DNA分子。
4、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仅适于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和扩增。
5、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能使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转录和翻译的载体。
6、质粒的复制子:质粒DNA中能自主复制并维持正常拷贝数的一段最小的核酸序列单位。
7、噬菌体(phage)是比细菌还小得多的微生物,和病毒侵犯真核细胞一样,噬菌体侵犯细菌,也可以认为它是细菌里的“寄生虫”。
它本身是一种核蛋白,核心是一段DNA,结构上有一个蛋白质外壳和尾巴,尾巴上的微丝可以把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菌内。
8、溶菌生长:λ噬菌体感染细菌后,λDNA通过粘性末端而环化,并在宿主中多次复制,合成大量基因产物,装配成噬菌体颗粒,最后裂解宿主菌。
9、溶源生长:λDNA整合到宿主染色体基因组DNA中与之一起复制并遗传给子代,但宿主细胞不被裂解。
10、插入型载体(insertion vector):每种酶只有一个酶切位点。
如λgt系列,适用cDNA克隆。
λ噬菌体载体11、置换型载体(replacement vector ):有两组(成对)反向排列的多克隆位点,其间DNA序列可被外源基因取代。
如EMBL系列,适用基因组克隆12、穿梭载体:是一类既能在原核细胞中复制又能在真核细胞中复制表达的载体。
分子生物学

操纵子:原核生物中由一个或多个相关基因以及转录、翻译、调控原件组成的基因表达单元。
内含子:一个基因中非编码DNA片段,它分开相邻的外显子,内含子是阻断基因线性表达的序列。
外显子:是真核生物基因的一部分,它在剪接后仍会被保存下来,并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被表达为蛋白质。
弱化子:原核生物操纵子中能显著减弱甚至终止转录作用的一段核苷酸序列,该区域能形成不同的二级结构,利用原核微生物转录与翻译的偶联机制对转录进行调节。
顺式作用元件:是指与结构基因串联的特定DNA序列,是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它们通过与转录因子结合而调控基因转录的精确起始与转录效率,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与可诱导元件等,它们的作用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顺式作用:顺式作用元件对基因表达起调控作用的过程。
增强子:增加同它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的DNA序列,因为它能强化转录的起始,又称强化子。
反义RNA:为大肠杆菌编码许多小分子mRNA,它们能也不同的mRNA结合,从而在翻译水平上正调控与负调控,可能关闭SD序列与释放SD序列,由于这些小分子通过与反义RNA进行碱基配对结合来行使功能。
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重叠基因有多种重叠方式。
常见于细菌与噬菌体的基因组中。
核糖开关:mRNA一些非编码区的序列折叠成一定的构象,这些构象的改变应答于体内的一些代谢分子,从而通过这些构象的改变达到调节mRNA转录的目的回文序列:双链DNA中的一段倒置重复序列;两条链从5 ‘到3 ‘方向阅读序列一致,从3 ‘到5 ‘方向的序列一致转座子:插入序列,复合型转座子。
效应:引起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产生染色体畸变,引起生物进化魔斑核苷酸:细菌生长过程中在缺乏氨基酸供应时产生的一个应急产物。
主要是三磷酸鸟苷合成的四磷酸鸟苷与五磷酸鸟苷。
主要功能是干扰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的专一性,诱发细菌的应急反应,帮助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得以存活。
分子生物学(完美版)

分子生物学绪论一、学科定义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物结构和功能,研究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和揭示生命过程的基本活动规律的学科。
主要是指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
二、研究对象、主要内容1. 对象:从广义的讲:蛋白质及核酸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都属于分子生物学的范畴。
2. 主要内容我们学习的基础分子生物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DNA 、染色体及基因组(分子生物学的物质基础)DNA 的复制与修复(遗传信息的世代传递,确保其精确的机制) 基因重组(生物变异与进化)RNA 的生物合成(遗传信息传递中的转录过程,转录后的加工)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遗传信息传递中的翻译过程,遗传密码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的时序表达;3~4万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是否意味着只有3万种蛋白质) DNA 操作技术(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基础、工具)三、发展简史1.理论基础阶段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深层的理论与实验科学,它必须在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的深度后才逐渐形成。
尤其得益于细胞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
2.形成发展阶段由于核酸化学的发展,1953年美国科学家Watson 和英国科学家Crick 在前人的基础上(Chargaff, Wilkins 及Franklin 等),提出了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为充分揭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铺平了道路(即本课程中第二章的基础)。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据统计从1910年到2001年,约50多人次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及生理医学奖。
3.未来发展阶段就基因组研究来说,它遵循的基本思路是: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
四、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位置1.分子生物学是从生物化学发展出来的一门科学。
2.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关系密切,曾认为分子生物学主要是E.coli 的分子生物学。
3.与遗传学的关系,均涉及到遗传信息的载体及传递过程,为相辅相成的学科。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1 什么叫分子生物学?它包括哪些内容?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分子生物学是指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事实上它包括了生物学的诸多方面。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学科,是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主动地改造和重组自然界的基础学科。
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1.核酸分子生物学2.蛋白质分子生物学3.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生物学2 DNA的复性复性:在一定条件下,变性DNA 单链间碱基重新配对恢复双螺旋结构,伴有A260减小(减色效应),DNA的功能恢复。
3 半保留复制:DNA的复制是将两条亲本链分开,每一条作为合成新链的模板,按碱基配对的规则合成新链,子代DNA的双链中一条是原来的链,另一条是新合成的链,所以称之为半保留复制。
4 何谓DNA的半不连续复制?•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复制是连续进行的,这股链称为前导链。
•另一股链因为复制的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不能顺着解链方向连续延长,这股不连续复制的链称为后随链。
复制中的不连续片段称为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
•前导链连续复制而后随链不连续复制,就是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5 何谓逆转录?常见的逆转录酶主要有哪些?逆转录:RNA指导下的DNA合成作用,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催化下,由dNTP聚合成DNA的作用,新生DNA分子存有RNA基因组的信息。
逆转录酶:又称为反转录酶,为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逆转录酶是多功能酶,有三种酶活性:1. 逆转录活性:即以RNA为模板合成DNA2. RNase活性:水解RNA:DNA中的RNA3. DNA pol活性:以DNA为模板合成DNA6 遗传重组的类型:1.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2.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3.转座重组(transposition recombination);4.异常重组(illegitimate recombin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双螺旋膜型。
3、巴巴拉·麦克林托克发现转座。
4、2006年,Fire和Mello发现RNA干扰,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1、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两大部分。
2、染色体中DNA的包装过程:(核小体→螺线管→超螺线管→染色体)①核小体的形成是染色体中DNA压缩的第一阶段。
核小体的组成:组蛋白+200bp DNA。
核小体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并伴有H1在核小体在外边,直径10nm。
②将200bp的DNA分子(2nm)缠绕在核小体外,从68nm压缩到10nm中,压缩率1/7③六个核小体形成一个螺线管,压缩率1/6,直径30nm④螺线管形成超螺线管,压缩率1/40,直径4000nm⑤超螺线管形成染色单体,压缩率1/53、DNA的结构:(1)DNA的一级结构:指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
(2)DNA的二级结构: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相平行盘绕所成的双螺旋结构。
(3)DNA的高级结构: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转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
(1)B-DNA构象特点:①A-T丰富的DNA片段常呈B-DNA构型;②脱氧核苷酸在外侧,碱基在内侧;③链间形成的有螺旋状凹槽构成:大沟、小沟(沟用来接收Pr 的结合);④相邻碱基对平面间距0.34nm,结构重复周期3.4nm,双螺旋直径2.0nm;⑤磷酸二脂键链接核苷酸;6)脱氧核糖环平面基本与纵轴大致平行(2)A-DNA构象:DNA模板链与转录所得RNA链间形成的双链,双链RNA之间形成的构象也是A-DNA 构象。
(3)Z-DNA构象特点:①12个碱基一圈,比A构型紧;②只有一个螺旋沟,难于蛋白质结合;③重复的结构式二核苷酸;④碱基不再中央,外圈的碱基难被化学物质结合识别5、DNA的复制:(1)方向:5’→3’(2)原料:①拓扑异构酶;②解旋酶;③单链结合蛋白(SSB);④引物合成酶;⑤DNA聚合酶;⑥连接酶(3)特点:DNA半保留复制和DNA半不连续复制:(4)方式:DNA半保留复制、DNA半不连续复制、双向复制6、DNA修复:(1)错配修复:保存母链,修正子链。
识别新合成链中的错配并校正DNA子链。
(2)切除修复:①碱基切除修复;②核苷酸切除修复7、DNA的转座:或称移位,是由可移位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现象。
8、转座子:存在于染色体DNA上的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
分类:插入序列(IS)、复合型转座子9、玉米中的控制因子:Ac-Ds系统,即激活-解离系统:Ac能够自主转座,形成不稳定基因突变,使Ds因子活化、转座。
Ds属于非自主因子,解离因子,当Ac存在时导致附近结构基因失活和表达水平的变化。
10、转座作用的机制:转座可被分为复制型和非复制型两类。
第三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1、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个阶段。
2、转录:拷贝出一条与DNA链序列完全相同(除了T→U之外)的RNA单链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核心步骤3、翻译:以新生的mRNA为模板,把核苷酸三联遗传密码翻译成氨基酸、合成多肽链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最终目的。
4、启动子:是指确保转录精确而有效地起始的DNA序列,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上游顺式作用元件之一。
5、转录单元:是一段从启动子开始至终止子结束的DNA序列,RNA聚合酶从转录起点开始沿模板前进,直到终止子为止,转录出一条RNA连。
6、增强子,或强化子:一种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
7、原核生物的启动子包括-10区-与35区,-10区与-35区的最佳距离大约是16-19bp。
8、真核生物mRNA特点:(1)mRNA的5`端存在“帽子”结构(甲基化鸟嘌呤);(2)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具有多聚A尾巴9、真核生物mRNA 作用:(1)“帽子”结构作用:①有助于翻译的开始:与核糖体小亚基相结合;②保护mRNA不被降解,半衰期长;③成熟产物运输过程中的必需物质;④促进转录(2)多聚腺苷酸尾巴作用:①穿过核膜所必须的部分;②提高mRNA的稳定性;③与翻译有关10、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类型: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和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类型11、RNA的编辑:是某些RNA,特别是mRNA前体的一种加工方式,如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导致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的改变,因为经过编辑的mRNA序列发生了不同于模板DNA的变化。
12、核酶: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靶位点RNA分子,通过催化R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剪切底物RNA分子,从而断裂基因的表达。
分类:根据不同的核酸具有的催化功能分为:剪切型核酶、剪接型核酶。
第四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mRNA到蛋白质1、遗传密码的性质:(1)密码的连续性;(2)密码的简并性;(3)密码的通用性与特殊性;(4)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相互作用2、tRNA的二级结构:三叶草型; tRNA的三级结构:L型3、tRNA的种类:①起始tRNA和延伸tRNA;②同工tRNA;③校正tRNA4、无义突变:一个核苷酸的改变可能使代表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UAG、UGA、UAA),使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合成无功能的多肽或无意义的多肽。
5、错义突变:结构基因中某个核苷酸变化,使得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变成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
6、氨酰-tRNA合成酶: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tRNA结合的特异性酶。
AA-tRNA合成酶既要识别tRNA,又要能识别氨基酸它对两者都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7、真核生物核糖体结构:真核生物核糖体体积较大,降解系数为80s,相对分子质量为3.9~4.5x103KDa。
由60s和40s两个亚基组成,RNA占3/5,蛋白质占2/5,,60s亚基(5sRNA、28sRNA、5~8sRNA),40s亚基8、原核生物核糖体结构:原核生物核糖体较小,沉降系数为70s,相当分子质量为2.5x103KDa,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rRNA约占2/3,蛋白质约占1/3,50s亚基(5sRNA、23sRNA),30s亚基(16srRNA)9、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步骤:(1)氨基酸活化(2)肽链的起始、伸长、终止(3)新合成多肽链的折叠和加工。
10、在真核生物中,起始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在原核生物中,起始氨基酸是甲酰甲硫氨酸。
11、原核生物翻译的起始:(1)30SrRNA和50SrRNA相分离(2)30S小亚基先与mRNA模板相结合(需要识别SD序列)(3)30S小亚基再与fMet-tRNA Met(甲酰甲硫氨酸-氨酰tRNA)结合(4)30S小亚基与50S大亚基结合12、真核生物翻译的起始:(1)40SrRNA与60SrRNA相分离(2)40S小亚基首先与fMet-tRNA Met结合(3)40S小亚基mRNA模板相结合(无需识别SD序列)(4)40S小亚基与60 S大亚基结合成80S·mRNA·Met-tRNA Met起始复合物13、蛋白质前体的加工:(1)N端fMet或Met的切除;(2)二硫键的形成;(3)特定氨基酸的修饰;(4)切除新生肽链中的非功能片段。
14、蛋白质转运分类:(1)翻译-转运同步机制运输:依赖信号肽;(2)翻译后运转机制运输:依赖传导肽第五章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上)——DNA、RNA及蛋白质操作技术1、重组DNA技术:又称基因工程,将不同的DNA片段(如某个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预先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
2、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能够识别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的序列,并由此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内切酶。
3、基因工程技术路线:(1)获得目的基因和载体。
(2)切割、连接新的重组DNA分子。
(3)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并在细胞中复制遗传。
(4)对转化子筛选和鉴定。
(5)对获得外源基因的细胞或生物体通过培养,获得所需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
4、核酸凝胶电泳有2种: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凝胶电泳中,加入适量溴乙啶(EB)染料对核酸分子进行染色。
5、细菌转化:一种细菌菌株由于捕获来自供体菌株的DNA而导致性状特征发生遗传改变的过程。
6、感受态细胞:处于易于接受外源DNA的细胞状态的细胞。
7、细菌转化的方法:电击法、CaCl2法8、CaCl2法原理:将快速生长的大肠杆菌置于低温(0℃)预处理的低渗CaCl2溶液,使细胞膨胀,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极易于外源DNA相黏附并在细胞表面形成复合物。
此时在将该体系转移至42℃下做暂时的热刺激,外源DNA就可能被细胞吸收。
进入细胞的外源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
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出带有外源DNA分子的阳性克隆。
9、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技术。
(1)原理:是DNA体外合成放大反应,根据细胞分裂中DNA的半保留复制机理。
其基本反应步骤为:①模板DNA的解链(变性)②引物与模板DNA相结合 (退火)③DNA合成(延伸)④循环(2)反应体系:模板DNA、PCR引物、dNTP、DNA聚合酶(3)反应参数:①高温变性:94℃或95℃②低温退火:50℃③适温延续:72℃,10、实时定量PCR:利用带荧光检测的PCR仪对整个PCR过程中扩增DNA的累积速率绘制动态变化图,从而消除了在测定终端产物丰度时有较大变异系数的问题。
11、荧光染料SYBR Green I:激发波长520nm,只能与DNA双链结合,并且只有在与DNA结合时才能被激发出荧光。
缺点:只能识别DNA双链而不能区分不同的DNA双链分子。
12、TaqMan探针:是一小段被设计成可以与靶DNA序列中间部位结合的单链DNA(一般为50~150bp),并且该单链DNA的5’和3’端带有短波长和长波长两个不同荧光基团。
13、Ct值:产物荧光强度首次超过设定阈值时,PCR反应所需的循环数。
其大小与原始模板成反比。
14、基因组DNA文库:把某种生物的基因组全部DNA序列切成适当大小,分别与运载体组合,导入微生物细胞,形成克隆,这样的克隆片段的总汇成为基因组DNA文库。
15、总RNA的提取: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是异硫氰酸胍-苯酚抽提法。
试剂:Trizol试剂,由苯酚和异硫氰酸胍组成。
作用:破坏细胞结构,使存在于细胞质及核内的RNA释放出来,并使核糖体蛋白与RNA分离,还能保证RNA的完整。
16、RNA浓度测定:通过OD260和OD280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