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下《降落伞》优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降落伞》教学设计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黄塍镇中心小学张玉美
教材简析:
本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操作、研究降落伞的机会,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在科学课和实际生活中,获得的有关力和运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增进参与意识和交流意识。
教材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要学生通过观察降落伞,分析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第二部分,要学生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动手制作降落伞并进行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降落伞的下降速度有快有慢,引出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第三部分,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在作出假设的同时,提醒学生控制好研究中的变量,是获得科学、准确结论的关键。
第四部分,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汇报交流,最终形成科学的结论。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现有的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2、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3、知道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和重物的质量有关。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究出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制作一个性能良好的降落伞。
设计理念:
小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说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作出解释或结论,并进行表达与交流。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习得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课的设计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做出假设、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探究性的活动中收集、整理信息,最终寻找到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快慢的因素。
设计思路:
观看降落伞降落视频,感性认识降落伞在下降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动手制作降落伞,在试飞测试过程中发现降落伞的下降速度有快有慢,引出降落伞的下降速度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假设,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激发兴趣,拓展延伸,课后继续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的更多问题。
教学准备:
制作降落伞所用的材料:细线、大夹子、中等夹子、小夹子、胶带、餐桌用塑料薄膜台布(规格30cm×30cm;40cm×40cm;50cm×50cm )、秒表、降落伞图片。
教学过程:
一、探讨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1、观看降落伞从空中下降的录像。
2、讨论并交流降落伞在下降过程中的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1)刚才我们观看了降落伞从空中下降的录像,现在想一想,降落伞为什么能安然无恙的把人从空中带到地面上呢?
(2)讨论、交流、汇报。
(3)小结:降落伞之所以能将人稳稳地带到地面上来,是因为它在下降的过程中,既受到重力的作用,又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在这里,空气阻力的作用对人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3、在图片上用箭头标出降落伞受到的地球引力和空气阻力。
(1)学生在图片上用笔标出降落伞的受力情况。
(2)组内交流;实物投影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了解并认识降落伞,分析降落伞的受力情况,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准备。
)
二、动手制作并测试降落伞
1、制作降落伞
(1)同学们,我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玩具降落伞?
(2)观看录像,学做降落伞。
(3)刚才我们观看了录像。
想一想,制作降落伞时要注意些什么?(线段从四个角下垂道结的长度应相同)
(4)动手制作降落伞。
①设计制作方案并交流。
②学生制作降落伞,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2、室外试飞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有序走出教室》(活动前线强调纪律)
(2)学生试飞测试并观察降落伞下降的情况。
(3)把观察到的现象和你的疑问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求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
本环节就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制作并测试降落伞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不同的降落伞下降速度不同,为下文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提供了研究的课题。
)
三、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快慢的因素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放飞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
(下降速度有快有慢)
2、师:同学们想一想,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生:讨论交流。
(线长、材料、伞的面积大小、重物的质量大小等。
)
3、对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快慢的因素进行测试
(1)小组设计探究降落伞下降速度快慢的方案
①填写方案表格
②填写方案表格
③组内交流,选出一种设计方案。
④投影展示各组的设计方案。
⑤教师有意识的推选两种设计方案(与面积有关;与质量有关),并将学生分成两大组。
(几个小组探究伞的面积与下降速度是否有关;另外几个小组探究重物的质量与下降速度是否有关)
(2)课外分组活动,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快慢的因素。
(3)课内汇报交流,投影展示各组的探究结果。
(4)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本环节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进行设计的。
)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快慢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线长、材料、风力、天气情况等,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有目的的选择研究。
(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远离高压线,最好有家长陪着。
)
(设计意图: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帮助它们不断扩展对周围的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
这一教学环节正是基于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这一理念进行设计的,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从多方面探究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
)
板书设计:
5 降落伞
面积
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质量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