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生ppt课件(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γ-羟基丁酸钠
5s/2h
无明显呼吸和循环抑制,肝肾毒性低,下颌松驰,能耐受气管插管和镜检
无镇痛作用,迷走神经兴奋,心动过缓和呼吸道分泌物增加,降低血清钾浓度
常用静脉麻醉药(二)
三 肌肉松弛药
作用原理和分类 肌肉松弛药在神经肌肉结合部位对神经冲动干扰方式的不同: 1.去极化肌松药 2.非去极化肌松药
主要缺点
硫喷妥钠 thiopental)
30s/5min
全麻诱导迅速可靠,单次注射苏醒快,脑血流减少,颅内压下降,可以使脑氧耗量减少,价格便宜
心搏出量减少,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反复注射体内蓄积,无镇痛作用,诱发喉和运气了管痉挛
丙泊酚(propofol)
30s/5min
是从停止追加全身麻醉药到病人意识完全恢复正常的时段。
复合全身麻醉(balanced anesthesia)是指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全身麻醉药复合应用,彼此取长补短,以达到最佳临床麻醉效果。 复合全身麻醉分为:静脉复合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吸入复合麻醉
靶浓度控制输注
注射器 微量注射泵 靶控输(target-controlled infursion,TCI) 手工 机械化 自动化 不准确 准确
代谢率 (%)
血/气
油/气
脂肪/血
氧化亚氮
0.47
1.4
2.3
105
0.004
地氟醚
0.42
18.7
30
7.25
0.02
七氟醚
0.62
53.9
55
1.71
2~3
异氟醚
1.4
94
52
1.15
0.2
安氟醚
1.91
98.5
36
1.68
2~5
三、体温异常
1.体温升高 2.低温
四、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麻醉苏醒延迟
麻 醉 准 备
全身麻醉的维持
1.5~2(iv)
0.3~0.4(iv)
起效时间
1min
30~60s,5~8min
30~40s
30s
维持时间
15~20min
4~5 min
3~5 min
副作用
喉痉挛 强碱性
颅压、眼压 幻觉,恶梦
循环、呼吸抑制 局部刺激
肌震颤(43%)抑制皮质功能
清除率[ml(kg·min)]
3.4
16~18
30~60
MAC(肺泡最小有效浓度):是指某种吸入麻醉药在一个大气压下与纯氧同时吸入时,能使50%病人在切皮时不发生摇头、四肢运动等反应时的最低肺泡浓度。
吸入麻醉药在体内的转运 挥发罐 O2、N2O 吸气管 肺泡内 入血 (A血) 全身(CNS) 分压差 高 低
吸入麻醉药
常用吸入麻醉药
理想的吸入麻醉药物要求如下: 1.不燃烧、不爆炸;2.在室温容易挥发; 3.麻醉强度大;4.体内代谢少; 5.血溶解度低,可控性好,诱导、苏醒快速; 6.不增加心肌的应激性,能与肾上腺素同用; 7.使肌肉松弛;8.能抑制过强的交感神经活动; 9.对呼吸道无刺激性,有支气管扩张作用; 10.对心肌无明显抑制;11.不致脑血管扩张; 12对肝肾无毒性。
催眠,无镇痛
抑制 暂停,解痉
抑制 暂停
硫喷妥钠
氯胺酮
普鲁泊幅 (异丙酚,丙泊酚)
依托眯酯
CNS
催眠
催眠
循环系统
心肌抑制(++) 血管扩张
抑制(+) 轻度扩张
呼吸系统
抑制,痉挛
无抑制
临床应用
诱导
诱导,维持, 基础麻醉
诱导,维持, 短小手术
诱导
用量(mg/kg)
4~6(iv)
1~2(iv),5~10(im)
TCI时,麻醉科医师将决定病人药动学参数的主要决定因素,如年龄、体重和性别等,所选择的静脉麻醉药;所需要血浆药物浓度输入注射泵。TCI的注射泵将根据已嵌入的相应群体药动学参数和医师所要求的血药浓度,自动实施注射速度不断变化的输注方案,使血药浓度尽快达到预计的浓度并维持之。
麻醉苏醒
全身麻醉分三个阶段:
麻醉诱导 麻醉维持 麻醉苏醒
麻醉诱导
从开始给全身麻醉药到病人意识完全消失的这段时间,对于行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现一般指从开始给全身麻醉药到完成气管插管这段时间。
麻醉维持
是从病人意识消失到手术或检查结束或基本结束,停止追加全身麻醉药这段时间。
吸入麻醉药的分配系数和MAC值
药名
分配系数
MAC
氟烷 2.3 来自224 62
0.77
15~20
甲氧氟烷
13.0
825
61
0.16
常用吸入麻醉药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比较
吸入麻醉药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氟烷
对呼吸道无刺激,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价格便宜
可致氟烷相关性肝炎,麻醉诱导和苏醒缓慢
恩氟烷
苏醒较平稳
可能诱发癫痫,对肾功能有潜在损害
异氟烷
扩张血管适用于控制性低血压
高浓度可能导致心肌性缺血
七氟烷
对呼吸道无刺激
在钠石灰中不稳定
地氟烷
麻醉加深和苏醒迅速
呼吸道刺激性强,兴奋交感神经
氧化亚氮
对循环抑制轻,对呼吸道无刺激,麻醉诱导和苏醒快
麻醉作用弱,使用高浓度时易发生缺氧,增加体腔的积气
二 静脉麻醉药
抑制轻,镇痛强
苏醒时常有不愉快的梦幻、恐惧、及情绪改变,交感神经兴奋,有心肌抑制作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抑制咽喉反身;脑血流量,耗氧量和颅内压增加。
依托咪酯 (etomidate)
30s/10min
对循环系统几乎无影响,无明显呼吸抑制,降低脑血流和颅内压。
无镇痛作用,注射后可出现肌震颤,反复给药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10~20
清除半衰期(h)
11.6
1~2
0.1~1.5
2~5
抑制(+++)BP HR 血管扩张
抑制(+)BP HR 血管阻力
10~15min
常 用 静 脉 麻 醉 药 的 比 较
静脉麻醉药
麻醉辅助用药
静脉麻醉药
单次给药后(起效/苏醒时间)
主要优点
应用肌松药的注意事项
1.在给予肌肉松弛药之前,要有实施人工或机械控制呼吸的准备。 2.肌肉松弛药不是麻醉药 3.肌肉松弛药只松弛骨骼肌,对平滑肌和和心肌无直接作用 4.拮抗药的应用 5.评估肌肉松弛药物的残留作用
肌肉松弛药
四 麻醉性镇痛药
吗啡 芬太尼 舒芬太尼 雷米芬太尼
第二节 全身麻醉的实施
全身麻醉
麻醉药经过呼吸道吸入或静脉、肌肉注射进入人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驰,这种方法称为全身麻醉。 可逆性 顺行性
第一节 全身麻醉用药
一、吸入麻醉药 血/气分配系数:在密闭的容器内,吸入麻醉药的分压在血液相和空气相相等时,容器内血液中该吸入麻醉药的浓度与空气中该吸入麻醉药的气态体积浓度之比。
连续注射后无体内蓄积,清醒完全彻底,脑血流、耗氧量和颅内压下降,有镇吐和抗瘙痒作用
心搏出量减少,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无镇痛作用,注射局部麻醉
咪达唑仑midazolam)
30s/17min
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顺行性遗忘,无术中记忆,中枢性肌肉松弛
呼吸抑制,无镇痛作用,降低血管阻力和血压
联合麻醉
联合麻醉(combined anesthesia)指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麻醉方法,来维持麻醉。
第三节 全身麻醉的常见并发症 及处理原则
一、呼吸系统并发症 1.呼吸抑制 2.呕吐与误吸 3.呼吸道梗阻 4.急性肺不张
二、循环系统并发症
1.低血压 2.高血压 3.心律失常 4.心脏骤停
常用静脉麻醉药(一)
静脉麻醉药
单次给药后起效/苏醒时间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氯胺酮 (ketamine)
静脉注射,60s/20min, 肌肉注射,150s/30min
具有镇痛作用,支气管扩张,易保留自主呼吸,意识与感觉分离现象,因此称之为“分离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