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测量作业规范[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测量作业规范
1. 目的
为了规范本公司所有产品测量取点位置统一,确保各段测量手法有效拉通,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概述
适用于前期开发测量段、注塑测量段、涂装测量段、组装测量段、IQC来料测量段、委外加工的供应商测量等。

3. 产品测量遵循准则
3.1什么时候取最大点最小点?
3.1.1当内外长宽边为直线时,应取最大最小点;
3.1.2当内外长宽边为圆弧时取最大点,如图纸有指定分段测量位置按图纸要求测量。

3.2当测量产品有披锋\断差时应该如何取点?
3.2.1所测量位置若有披锋,披锋小时去披锋测量,披锋大时,需记录含披锋与去披锋两个值,且备注清楚;
3.2.2所测量位置若有断差时,需记录含断差与去断差两个值,且备注清楚。

3.3产品测量定位治具使用时机?
3.3.1带有弧面无法直接定位测量的产品、由于产品结构受限出模后易变形需要靠矫形类的产品均需要治
具定位完成测量;
3.3.2所有有开发制作定位治具的机型,在测量尺寸时一定要使用定位治具定位测量,比如后壳\电池盖上
下装饰件\有弧面的产品等,在测量筋位高度、溢胶台阶高度、BOSS柱/热容柱高度等定要利用定位治具协助测量,严禁用铁块任意粘不知是不是平面的地方测量。

3.4华为项目测量前期测量FAI及CPK时,三大件外长、外宽尺寸都需用投影测量,制程测量时也都需要
用投影测量,且请注意以下测量要求:
3.4.1前壳/后壳/电池盖外形测量准则:
3.4.1.1当外长宽边理论为直边,图纸只标注一段时,则需测量最大值和最小值;
3.4.1.2当外长宽边理论为直边,图纸只标注多段时,则按图纸要求多段测量(同时也需要测量最大最小
值);
3.4.1.3当外长宽边理论为圆弧,图纸只标注一段时,则测量最大值;
3.4.1.4当外长宽边理论为圆弧,图纸标注多段时,则按图纸要求分段测量。

3.4.2前壳TP长宽测量准则:
3.4.2.1当TP内长、内宽边为直边时,图纸标注一段或多段,都需测量最大值和最小值(测量根部避开R角
位置);
3.4.2.2当TP内长、内宽边为圆弧时,图纸标注一段,则需测量一段最大值;
3.4.2.3当TP内长、内宽边为圆弧时,图纸标注多段,则需按图纸要求分段测量。

3.4.3前壳LCD长宽测量准则:前壳LCD内长测量一段最小点,内宽测量一段最小点,若有特殊要求的客户
或机型按测量示意图测量。

3.4.4后壳电池仓内长宽测量准则:后壳电池仓内长宽测量分两种情况;
3.4.4.1可拆卸式电池:内长需要按图纸测量扣顶端到对面直边最小值、内宽测量最大最小值;
3.4.4.2不可拆卸式电池:内长宽测量最小值管控。

3.4.5塞尺/针规使用准则:
3.4.5.1运用塞尺测量产品时,应测量产品周圈记录塞尺通的那片最大值数据;
3.4.5.2测量孔径,用针规测量孔径只需记最终录通的那支针规数据,也就是间接测量出孔的最小值。

3.4.6转轴孔\侧键孔测量准则:转轴孔径什么情况下用PJ(投影),什么情况下用PG(针规)?
3.4.6.1通孔尺寸只要公司有相应规格的PG(针规)就要用PG测量,盲圆孔尺寸如圆孔深度很浅如1.5MM以
内用PJ(投影仪),大于1.5MM用PG;
3.4.6.2当转轴孔为正方形孔时用PJ(投影),当孔径为长方形孔时,小径用PG(针规),大径用PJ(投影)
测量。

3.4.7按键孔测量:测量(半框)按键孔时,什么时候取最小点,什么时候取交点,切点?
3.4.7.1当按键孔内边为直边时,若产品无变形或向内变形应取最小点;
3.4.7.2若产品向外变形时,应测量最大点和最小点两个数据,且备注按键孔变形;
3.4.7.3测量(全框)按健孔时,前期长度方向统一用投影测量,宽度方向用针规逐边测量,输出最小位置
通的数据,然后在报告后面备注“T通”,后期量产后需要做专用通止规测量(首件需要投影测量)。

3.4.8高度尺寸测量准则:
3.4.8.1测量高度尺寸时,产品需在自然状态下按就近原则点对点测量。

现我公司有常规三丰高度,三丰低
测力高度规两种测量高度仪器,在选择运用仪器时,需考虑测量仪器的压力是否会让产品受到压
力以致变形影响测量数据;
3.4.8.2测量材质偏硬的部件高度可选用重力高度规测量(如TP与外观面高度,TP与LCD高度,分型面与外
观面高度等)测量中每条边各取3个点测量,点共12点,记录最大值和最小值。

华为项目在测量LCD 高度尺寸只需记录一个最小值;
3.4.8.3测量材质偏软的部件高度应选用低测力高度规测量(如弹片高度、导电泡棉高度、软胶硅胶高度
等)按就近原则测量。

3.4.9分型面平面度测量:当分型面平面较窄时测量分型面平面度,需全部用塞尺测量,请注意以下几种
情况,为统一全尺寸及制程测量手法,后续类似以下三种分型面平面度将不再制定测量规范,若有疑问,请务必参照《测量方案》或《测量工具定义》测量:
3.4.9.1若有两头不平,可用铁块将平面垫起,避开两头再用塞尺测量;
3.4.9.2当平面有高出分型面扣位时,将扣位削除再用塞尺测量;
3.4.9.3当产品四周边皆为平面且并无扣位高出时,请直接用塞尺测量;
3.4.9.4当分型面平面有足够宽度,且四周边有扣位高出时,请按测量规范用投影测量。

4. 测量工具选用准则
测量工具选用准则


尺寸类型选用工具测量选定工具
1 定位柱、热熔柱、螺母柱等
--外径类
首选:二次元
次选:卡尺
2 定位柱、热熔柱、螺母、TP、LCD框、
孔槽深度、台阶高度
--高度类
高度规、低测力高
度规
3 通孔、较高盲孔、摄像头孔、转轴方
孔、转轴圆孔、按键孔宽、较高螺母
孔内径、圆槽 ---孔类
首选:针规
次选:二次元
4 TP /LCD框/电池仓 --长宽类二次元/2.5次元
5
侧键长、音量键长、电源键长
--长度类
二次元/2.5次元
6 外形尺寸(Z向同一平面)--长度类首选:二次元/2.5次元
次选:卡尺
7 外形尺寸(Z向高度差)--长度类二次元/2.5次元
8 内部结构、位置度尺寸 --长宽类二次元/2.5次元
9 硬件胶厚,硬件壁厚
--厚度类
首先:千分尺
次选:二次元/2.5
次元
10 扣位,插骨尺寸
--Y\Z向尺寸
二次元+标准块
11 软胶产品尺寸/软胶高度/导电胶高度
--厚度类
二次元/低测力高
度规
12 M1.2/M1.4/M1.6螺纹孔
--牙孔类
螺纹规+针规
13 平面度
--平面度类
塞尺/2.5次元
14 侧键孔位置度尺寸等类似侧面位置度
尺寸
--位置度尺寸类
二次元+三菱镜
5. 主要部件测量实施细则
5.1 前壳重点尺寸测量实施
常见前壳测量取点遵循准则
类型图片2D要求测量取点测量实施
长短边为直边结构1.外长外宽测量最大最小值;
2.TP内长内宽测量最大最小值;
(测量过程中治具定位、TP内长宽取点位置根部避开R角位置。

)
长边为直边短边为圆弧1.外长\TP长度应取最大值管控或分段三段管控;
2.外宽内宽测量最大最小值; (TP内长宽取点位置根部避开R 角位置。

)
长短边为圆弧结构1.外长\TP长度应取最大值管控或分段三段管控;
2.外宽内宽测量最大最或分段五段管控; (TP内长宽取点位置根部避开R 角位置。

)
5.2 电池盖重点尺寸测量实施
常见电池盖测量取点遵循准则
类型图片2D要求测量取点测量实施
长短边为直边结构1.外长外宽测量最大最小值;
2.电池盖内长内宽测量最大最小值;
3.侧键孔长取最大值,宽取最小值。

长边为直边短边为圆弧1.外长\五金装配面内长测量最大值或分段三段管控;
2.外宽内宽测量按图纸测量上下两头;
(此种产品中间位置无支撑,易变性不做管控。

)
长短边为圆弧结构1.外长宽应最大最小值管控;
2.头尾塑胶件宽度要单独管控;
3.点胶配合面需要管控段差。

4.五金侧键孔长测量最大值,宽测量最小值。

6. 测量工具使用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要求
常用测量工具使用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要求


工具名称使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
1 使用前检查:
1.是否有校准合格标签且在有效
期内;
2.重复归零是否正常;
3.测量爪尖是否有磨损碰缺;
4.卡尺滑动是否顺畅。

使用过程中,右手需要戴上手
套,预防手心出汗或油污弄脏读
数感应条导致数据跳闪,读数出
现误差;
使用完后,将卡尺测量端面分开
约1CMM,然后锁紧顶部调节螺
母,关闭电源,放入卡尺盒子里
面。

2 使用前检查:
1.是否有校准合格标签且在有效
期内;
2.重复归零是否正常;
3.测量柱形端面是否有磨损碰
缺;
4.扭动旋钮滑动是否顺畅。

使用过程中,先用纸片或无尘布
清洁测量端面,然后重复三次归
零,确认正常后方可使用;使用
完毕后将千分尺测量端面分开
约1CMM,然后缩紧右侧旋钮,关
闭电源,放入卡尺盒子里面或指
定区域。

3 使用前检查:
1.是否有校准合格标签且在有效
期内;
2.重复归零是否正常;
3.每天用量块点检精度是否合
格;
4.设备升降装置滑动是否顺畅。

使用过程中,先用无尘布清洁测
量大理石平台,然后检查安装测
针是否紧固,预防松动导致测数
不准确,测量过程中要确保动作
轻微,不要震动或碰撞到该设
备;使用完毕后关闭电源,清理
好零配件。

4 使用前检查:
1.是否有校准合格标签且在有效
期内;
2.重复归零是否正常;
3.每天用校正镜片校正精度确保
合格;
4.检测设备X\Y\Z轴移动是否顺
畅是否顺畅。

使用过程中,先用无尘布清洁测
量玻璃平台,测量过程中要确保
动作轻微,不要震动或碰撞到该
设备平台;使用完毕后关闭测量
软件及电脑电源。

5 使用前检查:
1.是否有校准合格标签且在有效
期内;
2.设备“自动回零”是否正常;
3.设备紧急停止按钮是否正常有
效;
4.检测设备X\Y\Z轴移动是否顺
畅是否顺畅。

使用过程中,先用无尘布清洁测
量玻璃平台,测量过程中要确保
动作轻微,不要震动或碰撞到该
设备平台;使用完毕后请需要将
测头移至安全区域,避免碰撞到
镜头导致设备精度失效。

6 使用前检查:
1.是否有校准合格标签且在有效
期内;
2.检查针规是否有生锈磨损;
3.检查是否有未按规定孔区域放
置,避免用错规格,导致误判。

使用过程中,右手需要戴上手
套,预防手心出汗或脏污粘在针
规上,导致生锈;
使用完后,将针规放入卡尺盒子
里面,避免丢失或生绣;
定期保养针规,打油防锈处理。

7. 支持文件
序号文件名称
1 产品测量管理规范
8. 相关文件
上层/上下游接口文件文件编码
/ /
/ / 9. 记录的保存
记录名称
移交
责任人
保存
责任人
保存场所归档时间保存期限
到期处
理方式
测量室产品测量报告测量员
测量工
程师
品质保证部-测量中心即时归档五年回收作废
仪器量具履
历卡计量管理

测量工
程师
品质保证部-测量中心即时归档五年回收作废
日常点检表测量员测量工
程师
品质保证部-测量中心即时归档五年回收作废
10. 文件拟制/修订记录
版本拟制/修订责任人拟制/修订日期修订内容及理由批准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