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10、保护土壤》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土壤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贡献。
反而人类的许多行
为是破坏土壤的,及造成严重的后果。
2、通过观看视频黄河水变黄的现象,能设计实验探究水土保
持方法。
3、知道自己如何保护土壤,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教学方法:
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实验,知道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学习方式: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实验准备:
黄河的录相、破坏土壤图片、实验记录单、装有土的盒子、木块、装有土和草的盒子、两个水槽、两个木块、两个喷壶、各4组。
教学关键:
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知人类对土壤的破坏活动,及造成的严重后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最近我们和土壤交上了朋友,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粮食)为动物提供了什么?(栖息地)为植物提供了什么?(养料和水分)土壤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应该保护土壤。
(板书10、保护土壤)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录相:黄河录相。
)谁能告诉老师这是哪里?(黄河)。
2、组织交流
(1)通过刚才的观看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出:1)黄河水很急。
2)黄河岸边没有树。
3)黄河水很混。
4)
黄河水很黄。
(2)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1)黄河旁边的树都哪里去了?2)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3)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二、指导猜想:
我们不妨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
学生猜想:
1)可能是人类过渡砍伐,把大树都砍掉了。
2)可能是过渡放牧花草受到伤害水土流失严重。
2、引出实验
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到底黄河水变黄了是不是与植物有关?你能利用你身边的材料来证明这一现象吗?
三、动手探究实验
1、认识实验材料
学生说出实验材料:
生1装有土和草的盘子、装有土的盘子、水壶,水、水槽、木块。
生2(补充数量)一个装有土和草的盘子、一个装有土的盘子、两个水壶,两个水槽、一个木块。
谁还有新的发现
生3我发现水壶里的水一样多、盘子里一个有小草,另一个没小草。
你们观察得太仔细了,其它小组的实验材料和他们的一样吗?(一样)2、组织比较。
接下来我们应怎样用这些材料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在小组内说
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了讨论,自行设计。
生:(1)把AB两个方盘倾斜放入水槽内。
(2)、用水壶浇水。
(3)观察AB水槽内流出水的颜色。
3-4名同学说方法,你的主意很好,还有不同意见的吗?(学生一致同意)
师课件出示实验步骤温馨提示。
在实验之前请小组长给成员分工。
(记录员1、洒水员2、端盘员2、调节木块高度的)
3、组织进行实验。
水土流失对比实验:
相同条件:两个盒子大小、长短相同,倾斜角度相同。
铺的土同样厚。
喷的水同样多。
不同条件:两个盒子高度一样,使用喷壶高度一样水流一样。
(温馨提示)
4、进行实验
现在咱们开始进行一组对比实验(师巡视指导)。
通过实验学生观察:有草的一盒土少水清,无草的一盒土多水混。
3-4名学生说结论。
师小结:有草的一盒土少水清,是因为草根把土壤锁住了,形成了一个保护层,所以流到的水槽的水相对比较清。
无草的一盒土多水混,没有植物根的保护就比较混。
老师有一种想法,实验过程中如果将水流变大,冲到水槽内的沙会怎样?(多)
真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现在问题解决了吗?让生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生:1黄河岸边植被破坏,土壤疏松,大量泥土冲进河里。
生:2
土壤遭到破坏……
5、师实验小结
出示课件:解说黄河上游是著名的黄土高原,高原上植被遭到破坏,泥土松软,当暴雨来临时,水将大量黄土冲进黄河内,导致黄河水变黄。
你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生:植树造林)师:植树造林、固定土壤,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办法,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破坏土壤的现象无处不在!
四、实践应用
1.把你调查的资料说给大家听听。
资料:人类如何破坏土壤的?(学生收集在班内读)
破坏现象:
(1)滥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2)城市垃圾、工业废渣和各种废水都会跟土壤发生接触,将污染物向土壤转移。
(3)大气中的污染物也会通过重力沉降和随降水进入土壤,酸雨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4)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三废物质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间接地进入土壤,就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5)目前全球平均约有5-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荒漠化。
(6)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7)口香糖的残迹十分难消除,难分解,对环境污染大
(8)塑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它上百年不能自然分解,焚烧会产生有毒气体
(9)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2.孩子们真不愧是生活的有心人,课前老师也搜集了破坏土壤的现象(课件出示图)
(1)过度放牧造成严重的草场沙化
(2)土壤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由植被破坏造成
(4)城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使土质恶化
3、大家想一想,人类不停地破坏土壤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预测结果、(3-4名说)
小结:同学们人类这样无止境的破坏地球上的土壤将会越来越少,那我们将没有地种,就不会有食物吃,后果不堪设想,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现在你眼前土和小草属于破坏土壤的现象吗?下课后请小组长把他们放回大自然好吗?让我们来做个保护土壤的计划好吗?
粘贴黑板上呈现树形
1)多植树造林
2)尽量控制过渡放牧
3)保护森林植被退耕还林
4)减少白色污染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5)成立环境宣传小组
6)我要为“植树造林,保护母亲河”活动捐出我的压岁钱。
7)成立一个红领巾植树小组
8)制造绿肥
9)做保护土壤的小卫士
10)做一个保护土壤的宣传员
11)保护森林资源
12)合理规划利用土地
五、教师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土壤资源的缺乏,学会了保护土壤的常识。
希望孩子们把这些知识讲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听,让他们也加入到保护土壤的行列中来。
六、教师板书:
10保护土壤
保护植被
减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