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步步高第八章 微考点6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
2.(2019·合肥一中质检)一定温度下,某电解质水溶液中H+和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引起c点向b点变化
B.该温度下,往溶液中加水,a点所有离子浓度都降低
C.该温度下,加入CH3COONa可能引起由b点向c点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该溶液可能引起由c点向d点变化
3.(2019·陕西渭南质检)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 、b 、d 三点处K w 间的关系:b>a>d
B.100 ℃,将pH =2的稀硫酸逐滴加入等体积pH =10的稀氨水中,溶液中c (NH +
4)
c (NH 3·H 2O )减小,充分
反应后,溶液达到b 点
C.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 4Cl 固体,可从a 点变化到c 点
D.加热浓缩a 点所示溶液,可从a 点变化到b 点 4.(2019·梅州模拟)T ℃时,向浓度均为1 mol·L
-1
的两种弱酸HA 、HB 中不断加水稀释,并用pH
传感器测定溶液pH 。
所得溶液pH 的两倍(2pH)与溶液浓度的对数(lg c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已知:①HA 的电离常数:K a =c (H +
)·c (A -
)c (HA )-c (A -)≈
c 2(H +
)
c (HA );②p K a =-lg K a 。
A.酸性:HA>HB
B.a 点对应的溶液中:c (HA)=0.1 mol·L -
1,c (H +
)=0.01 mol·L -
1
C.T℃时,弱酸HB的p K a≈5
D.弱酸的K a随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增大
5.(2019·安顺适应性检测)已知常温时HClO的K a=3.0×10-8,HF的K a=3.5×10-4。
现将pH 和体积都相同的次氯酸和氢氟酸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pH随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Ⅰ为次氯酸稀释时pH变化曲线
B.取a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次氯酸的体积较小
C.a点时,若都加入相同大小的锌粒,此时与氢氟酸反应的速率大
D.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
6.(2019·广西钦州质检)常温下,浓度均为1.0 mol·L-1的HX溶液、HY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稀释后溶液的pH随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X是强酸,溶液每稀释10倍,pH始终增大1
B.常温下HY的电离常数约为1.0×10-4
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点大于b点
D.消耗同浓度的NaOH溶液体积:a点大于b点
7.(1)pH=5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500倍,则稀释后c(SO2-4)与c(H+)的比值为________________。
(2)25℃时,将体积V a,pH=a的某一元强碱与体积为V b,pH=b的某二元强酸混合。
①若所得溶液的pH=11,且a=13,b=2,则V a∶V b=________________。
②若所得溶液的pH=7,且已知V a>V b,b=0.5a,b值是否可以等于4 ________(填“是”或“否”)。
答案精析
1.B [A 项,向水中加入稀氨水,NH 3·H 2O 电离出NH +
4和OH -
,c (OH -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错误;B 项,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 4,NaHSO 4电离出Na +
、H +
和SO 2-
4,c (H +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温度不变,K w 不变,正确;C 项,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 3COONa,CH 3COONa 电离出CH 3COO
-
和Na +
,CH 3COO -
与H +
结合成弱酸CH 3COOH,c (H +
)降低,平衡正向移动,错误;D 项,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将水加热促进水的电离,K w 增大,pH 减小,D 项错误。
] 2.C
3.D [水的离子积K w 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 w 增大,温度:b>a =d,则三点处K w 间的关系:b>a =d,A 错误;100 ℃时K w =10-
6×10-
6=10
-12
,将pH =2的稀硫酸逐滴加入等体积pH =10
的稀氨水中,c (NH +
4)c (NH 3·H 2O )=K b (NH 3·H 2O )c (OH -
),c (OH -)减小、K b (NH 3·H 2O)不变,则c (NH +
4)c (NH 3·H 2O )增大,充分反应后,氨水剩余,所得溶液呈碱性,故溶液不能达到b 点,B 错误;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 4Cl 固体,NH +
4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而a 、c 点溶液均呈中性,故不能从a 点变化到c 点,C 错误;图中ab 直线上各点溶液均呈中性,加热浓缩a 点所示溶液,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 (H +
)、c (OH -)均增大,故可实现a 点到b 点变化,D 正确。
] 4.D
5.B [常温下K a (HClO)<K a (HF),酸性:HClO<HF,曲线Ⅰ的pH 改变值大于曲线Ⅱ的pH 改变值,曲线Ⅰ为HF 稀释时pH 变化曲线,A 项错误;a 点HClO 溶液和HF 溶液的pH 相同,a 点c (HClO)大于c (HF),取a 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 溶液,消耗HClO 溶液的体积较小,B 项正确;a 点HClO 溶液和HF 溶液的pH 相同,即a 点两溶液中c (H +
)相等,此时与相同大小的锌粒反应的速率相等,C 项错误;酸溶液中OH -
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根据图像b 点溶液的pH 大于c 点溶液的pH,b 点溶液中c (H +
)小于c 点溶液中c (H +
),b 点对水的电离的抑制小于c 点,b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 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D 项错误。
] 6.B
7.(1)1
10
(2)①1∶9 ②是
解析 (1)稀释前c (SO 2-
4)=10-
52 mol·L -1,稀释后c (SO 2
-4)=10-
52×500
mol·L -1=10-8 mol·L -1,c (H
+
)稀释后接近10-7
mol·L -1
,所以c (SO 2-4)c (H +)=10-8
mol·
L -
110-7 mol·L -1=
110。
(2)①混合后溶液pH 为11,说明碱过量,则10-3
=10-
1V a -10-
2V b V a +V b
,可得V a V b =1∶9。
②由pH =a ,得c (H +)=10-a ,c (OH -)=10-14
+
a
,再由pH =b ,得c (H +)=10-
b ,强酸强碱恰好中和时10
-14+a
×V a =10-b ×V b ,V a V b
=1014-(a +
b ),由于
V a >V b ,故a +b <14,又由于b =0.5 a ,可推知b <14
3,又知pH =a 为强碱,则a >7,故b =0.5a >3.5,
所以3.5<b <14
3,故b 值可以等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