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月 17 号我校组织了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月考试卷由高二教师提供。

整套试卷共40 道单选,每题 1.5 分,共 60 分。

四道综合题,共 40 分。

本次月考题题量大、思维量大,多为高考变式题,综合性强,高、中、低分配合理。

虽然难度大,但学生考出来的成绩较为理想。

具体分析如下:
必修三主要是学习区域地理,理论概括性强,有空“、大”的特点,且多为案例分析。

本次月考试卷出题落实到具体区域,重点突出区域的特征、区域的差异性、区域的比较。

例如选择题 3、4、 5 题,考查区域的比较,出错率较高,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学生初中地理知识的欠缺,区域定位不准,无法解题。

5、 6、 7 题,考查区域的特征,我国西北地区的去处特征是干旱,解题时紧紧围绕干旱来做。

8、9 题考查区域的差异性,灵活的同学可以参照班内张贴的地图册,迅速定位,错题率不高。

15 题考查必修一原理性知识,很多同学不会做。

期中考试后要着重复习必修一,提炼主干知识,把知识讲深、讲透、讲全。

近年来,高考的演变趋势是:要求用题目中的材“料、地图、数据”获取的信息答题,而不是用记忆中的结论来答题,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成为高考的热点。

本次月考考试注重
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的读图、读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试题难度相对较大,部分学生因读图、读题能力差,导致分数相对较低。

地理对图象的考查主要四个方面:坐标图象、饼状图、关联图以及地理事物演变图。

例如 13、 14、41 题,错误率较高,主要原因学生孤立地看待地理事物的阶段,抓不好审题,用词不准确,要点不全。

一些题目如 10、11、12 题,认真读图就可以获取正确答案,而学生恰恰缺乏读图能力。

41 题反映工业、农业的变化。

43 题关联图的考查,实为考第二单元的可持续发展。

43 考查黄土高原的基础知识,充分反映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44 题考图像判读,该题实为高三一轮检测题,错题率较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差,材料三着重考查学生做综合题的能力。

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从材料中可以得知,外力作用可从材料中推出。

限制翡翠石料出口的原因,解题思路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回答。

1
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能力的立意要以知识点为前提。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落实双基,重点知识讲清讲透,并做好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2
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学生在主观题中失分较多,原因就在于时间紧任务重,平时训练少巩固率低,导致学生做题审题不清,角度不明,技巧不熟,表达不畅,所以,今后要教学中要加强训练,课上精讲多练,课下增加练习量。

3
在课堂教学中,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

在平时,给他们更多的关心、督促和引导。

4
作业有显性作业和隐性作业,有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对于学生的课内和课下作业要严格要求,尽量做到面批面改。

对于其他的作业类型如记忆类作业,也要及时检查。

5
地理课需要一定的知识点记忆为基础。

可以让学生默读、朗读、互背等各种方法相结合。

注重理解性的记忆,温习式地记忆。

选择题主要是教学生如何理解题意抓住中心,找准关键词,正确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学会灵活运用排除法、逆向法、因果关系法等解题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

对于主观题,要指导学生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知识与材料相结合,答题要注重序号化、要点化,做到清楚工整,条理性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