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西藏高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加强西藏高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
作者:庞晓勇
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26期
摘 ;要:西藏高校通过对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民族团结的思想武器,增强其思想防线,意义重大。
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强化西藏高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
关键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强化措施
一、西藏高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现阶段,西藏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十分必要。
一方面,西藏高校学生已成为面临着严峻的民族团结形势。
建国以来,西藏地区在整体上获得了一定的稳定,然而,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依然活跃,尤其是其在国外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各种分裂及反华舆论、恐怖暴力活动日益猖狂。
而近年来,西藏高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自身问题需求改进。
西藏高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很多亟需改进之处。
现阶段,西藏高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很多高校教师多局限于传统教材内容,没有将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发展、宗教演变、新藏地方史等基本相关知识向衔接,更没有通过深入分析或解读当前国内外政治形势等来丰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进而在无形中导致民族分界等狭隘思想的滋生,使得民族团结教育效果不强。
同时,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观念落后,马克思理论知识不牢固,民族团结教育科研水平不高,无法使学生充分信服。
面对分裂势力多样化的渗透方式对比下,其教育手段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有些教师缺乏必要的民族宗教知识,或者本民族意识过于强烈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抵触。
另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保障机制无法落实使得教师们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遭到很重的打击。
二、加强西藏高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对策分析
1.加强高校学生民族团结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发挥高校教育在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西藏高校通过有意识、针对性的民族团结教育获取与分裂势力斗争的主动权,及时分辨出在民族、宗教等名义掩盖下的各种分裂渗透举动,消除其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和侵蚀,巩固高校学生反分裂的思想防线,坚定其反分裂信念,帮助学生掌握进行民族团结的思想武器。
为此,一方面,西藏高校应当加强对高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教师素质的控制,尤其是在聘用环节。
高校应当选拔和聘用那些具备牢固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具备一定宗教及西藏民族知识,师德良好,拥护祖国和民族统一的高素质民族团结教师,并合理配置师资人员数量和结构;另一方面,西藏高校应当加强民族团结教师的培训和约束激励。
应当更加重视对民族团结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工作,根据本校民族团结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民族团结教师培训和再学习计划,加大在培训和再教育上的资金、人力等投入
力度,帮助民族团结教师巩固自身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及强化。
同时,西藏高校应当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教师教育工作及创新的积极性,并通过对其教学工作、知识及技能的评价帮助其更好的认识教育工作中的薄弱之处,还可以将其教学活动与薪酬、晋升等挂钩,鼓励和表扬民族团结教育中业务水平高、理论知识牢固的教师,组织教师间开展教学经验、知识等交流学习活动,进而为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2.多途径完善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教学效果
首先,西藏高校进行民族团结教学活动时,应当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反分裂教学模式下,西藏高校民族团结教学内容通常局限于传统教材,且缺乏详实的案例等素材的支撑,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为此,西藏高校应当在采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创新研发适合本校实情的民族团结教学校本课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及宗教知识、祖国及公民意识等加入教学内容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宗教等观念,增强其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
同时,教师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时,应当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手段的束缚,积极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引进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灵活形象的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民族团结知识的积极性,而且为学生创造了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
其次,加强对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关怀和重视。
西藏高校中有不少学生是来自偏远、落后的贫困地区,其在学习及与同学的交往上更容易产生自卑、封闭等不良心理,进而更容易走入思想误区,而分裂势力通过资助等手段实现对高校学生渗透是一个主要手段,西藏高校应当通过提供生活及学习物质及精神等各种形式的帮助,为其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增强其心理素质。
最后,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在民族团结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西藏高校开展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能力,为此,在强调高校民族团结师资力量作用的同时,西藏高校可以在学生之中选取思想素质较高、政治觉悟高、组织及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学生干部,引导其在同龄学生间进行各项民族团结知识及思想的传播,发挥其自身作用和力量,进而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加强西藏高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抗击分裂势力的重要力量。
通过对西藏高效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可以帮助高校学生认清分裂势力的真实意图和目的,加强关于民族、宗教和国家的认识,提高其政治鉴别力,强化民族团结意识,巩固其思想防线,与分裂势力坚定的进行长期的斗争,进而成为维护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的主要坚实力量。
参考文献:
[1]单学平.关于西藏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民族团结规律和教育的思考[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1:10-12.
[2]张浩.西藏高校政治辅导员在反分裂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教书育人,2013,36:38-39.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