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信息及其获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
与常规的环境质量监测目的不同。 常规监测主要是为了正确掌握环境质量的现状,并从长期积累的监测资料中考察出环境质量的历史性变化规律。 环境评价中的环境监测目的除了掌握环境质量现状外,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借助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预测出在人类社会行为作用后的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监测
污染源调查
此处添加小标题

此处添加小标题

污染源调查
意义
掌握污染源的类型、数量及其分布。 掌握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通过污染源评价,确定一个区域内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提出污染控制和治理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在环评中,通过污染源调查可以了解环境污染历史和现状,并以此预测环境污染发展趋势。污染源调查是环评工作的基础。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图
(一)监测项目
排放主要污染物、超标污染物、 常规监测项目、有害物质、细菌指标
(二)监测范围与布点
污染物种类和扩散条件
(三)监测频率
枯、平、丰 环境质量监测——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
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图
环境质量监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一)监测项目(重金属、微量元素、农药等) (二)采样单元 靠近污染源密 (三)布点方法 网格布点法、对角线布点法 梅花形布点法、蛇形布点法 (四)采样点深度 表层(0~20m)底层(20~40m)
SO2排放浓度= SO2排放量/烟气量=388(mg/m3)
烟尘排放浓度= 烟尘排放量/烟气量=11.7(mg/m3)
例题:燃烧过程的污染物计算
污染源评价
污染源评价的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为污染治理和区域治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等标污染负荷法
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
产生量G=B×S×80%×2
1
排放量G‘=G× (1-η)
2
燃煤烟气中烟尘的计算
3
产生量G=B×A×df
4
排放量G’=G× (1-η)
5
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计算
有一台往复炉,年耗煤量2万t,煤的含硫量为0.81%,灰分为22%,装有脉冲式布袋除尘器,采用炉内喷钙干法脱硫。求全年的SO2及烟尘排放量。 已知:可燃硫占90%,往复炉烟气中烟尘占灰分量的20%,除尘效率99.6%,脱硫效率60%。 烟气排放量3.0×108m3/a。
例:某次环境评价的污染源调查中,在调查范围内的,主要工业废气污染源5家,调查结果详见表1。试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污染源评价。 表1 工业废气污染源调查表
序号
单位名称
废气量 (万Nm3/a)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t/a)
SO2
烟尘/粉尘
1
××镇医院
680
12.2
3.0
2
××镇政府
1580
23.8
5.9
农业污染源调查
城市居民人口 (2)城市居民用水和排水 民用燃料 (4)城市垃圾及处理方法
生活污染源调查
噪声 (2)汽车尾气
交通污染源调查



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
物料衡算法 M=Pi+Ri+Bi+Wi 排放系数法 实测法 燃料燃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二氧化硫产生量、排放量的计算 燃煤烟尘产生量、排放量的计算
等标污染负荷 Pij(109m3/a)
等标污染负荷 Pj(109m3/a)
污染源负 荷比Kj(%)
污染源 位次
SO2
TSP
××镇医院
81.3
10
91.3
0.22
5
××镇政府
158.7
19.7
178.3
0.43
3
××镇胶合板厂
104
55.3
159.3
0.39
4
××镇热电厂
8412
1116
9528
23.12
3
××镇福利胶合板厂
8680
15.6
16.6
4
×34.8
5
××镇钢铁公司
1244722
2169.3
5035.8
合计
1286562
3482.7
5396.1
等标污染符合法评价污染源
各污染源和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及污染负荷比见表1。 表1 废气污染源评价结果表
企业名称
环境质量监测——声环境质量监测
(一)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 (二)布点方法(厂界达标)
思考题
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交通源)? 燃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排放量的计算。 如何进行污染源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有哪些? 常规环境监测和环评中的环境监测有何异同?
环境质量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
(一)监测项目 (TSP、PM10、SO2、NO2、CO、光化学氧化剂等) (二)监测范围与布点(等级) (三)监测频率 一级每季监测一次 二级冬、夏、春(或秋)三次 三级1、7月两次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图
环境质量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一)监测项目 河流、湖泊等 (二)监测范围与布点 污水排放量、河流大小 河流断面垂线、采样点(河宽、水深;湖泊深) (三)监测频率 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
第一小节
环境质量及评价
2 环境评价信息的获取
资料收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预测、专家咨询以及模拟试验等。
获取方式:
02
环境评价信息是指赋予评价指标以一定的数值,以便进行模型运算。
环境评价信息是开展环境评价的基础。
01
污染源定义 能够产生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分类 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 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土壤污染源+…… 点源+线源+面源
评价公式
等标污染负荷 等标污染负荷比 (第j个污染源内部污染物排序) (评价区内第i种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比)
评价结论确定
添加标题
评价区内污染物的等标负荷比Ki排序,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物定为主要污染物。
添加标题
评价区内污染源的等标负荷比Kj排序,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源为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源。
67.33
11.12
0.78
20.76
100.00
污染物位次
1
3
4
2
解答:
环境特征调查
环境背景调查 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现状调查方法 收集资料法 现场调查法 遥感调查法
(二)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自然环境调查 ——地形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生态、资源 社会经济环境调查 ——人口、经济结构、 工农业、交通运输、科技文教卫生 人体健康调查 ——基准资料、死亡回顾、健康状况
污染源调查方法
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企业和项目概况
添加标题
工艺调查
添加标题
能源、水源、辅助材料情况
添加标题
生产布局调查
添加标题
管理调查
添加标题
污染物治理调查
添加标题
污染物排放调查
添加标题
污染危害调查
添加标题
发展规划调查
添加标题
工业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调查的内容
农药使用情况 (2)化肥使用情况 农业废物 (4)农用机械使用情况
1、区域污染源调查 印发各种调查表,召开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座谈会,到现场调查、访问、采样和测试等。 (1)普查(2)详查 2、具体项目的污染源调查 (1)排放方式、排放规律调查 (2)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 (3)对主要污染物进行追踪分析 (4)污染物流失原因分析
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的制定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确定监测项目
影响大、监测准、有标准
确定监测范围
不同的环境评价任务的监测范围差异很大, 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工艺流程、评价等级
确定监测频率
监测周期(污染物排放、环境要素—时间影响)
确定监测点位
扇形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
污染 源 位次
COD
SS
挥发酚
Cr6+
毛巾厂
9.84
0.35
0.12
0.97
11.28
49.19
1
农机厂
3.98
1.00
0.02
7.83
7.83
34.15
2
家用电器厂
1.62
1.20
0.04
0.96
3.82
16.66
3
等标污染负荷Pi
15.44
2.55
0.18
4.76
22.93
100.00
污染物负荷比Ki (%)
解答:
评价公式
等标污染负荷 等标污染负荷比 (第j个污染源内部污染物排序) (评价区内第i种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比)
例题: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污染源
污染物
COD
SS
挥发酚
Cr6+
评价标准
150
200
0.5
0.5
企业名称
等标污染负荷 Pij(109m3/a)
等标污染 负荷Pj 109m3/a
污染源 负荷比 Kj(%)
2
××镇钢铁公司
14462
16786
31248.0
75.84
1
等标污染负荷Pi
23218
17987
41205
100.00
污染物负荷比Ki (%)
56.35
43.65
100.00
污染物位次
1
2
由表可见,××钢铁公司等标污染负荷比最大,为75.84%,其次是××热电厂,为23.12%。各污染物中,SO2污染负荷最大,占总污染负荷的56.35%,TSP占43.65%,是评价区的主要废气污染物。
SO2产生量=20000×0.0081×0.9×2=291.6(t/a) SO2排放量=产生量×(1-0.6)=116.64(t/a) 烟尘产生量=20000×0.22×0.2=880(t/a) 烟尘排放量=产生量×(1-0.996)=3.52(t/a)
解答:
怎样求两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还缺少什么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