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手抄报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手抄报内容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
为了更好地展现春节的魅力,制作一份精美的春节手抄报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下是为您提供的丰富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一、春节的由来
春节的历史悠久,传说早在尧舜时代就有过春节的习俗。
但一般认为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公元前 104 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春节定在正月初一,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二、春节的习俗
1、扫尘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
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同时,将“福”字倒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4、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5、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6、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7、压岁钱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三、春节的美食
1、饺子
饺子是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2、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
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3、汤圆
汤圆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
4、鱼
春节吃鱼可是有讲究的,因为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
四、春节的传说
1、年兽的传说
传说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乡亲们像往年都忙着收拾东西准备逃往深山,
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
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
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
上山躲避的好,但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
去了。
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
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
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
人们同时还发现
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
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
这风俗越传越广,就成
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2、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
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
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
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
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
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
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天长日久,
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
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
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
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
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
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
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
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
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
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五、春节的诗词
1、《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除夜》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六、春节的意义
春节是中华民族团圆的节日,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相聚、欢庆,传承着家族的血脉和文化。
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假期,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让远方的游子归心似箭,让亲人间的思念得以慰藉。
春节也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对新的一年的展望。
在这个时刻,人们回顾过去的得失,制定新的目标和计划,充满希望地迎接未来。
同时,春节的各种习俗和活动,如舞龙舞狮、庙会等,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总之,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值得我们永远传承和发扬。
希望以上这些春节手抄报的内容能够帮助您制作出一份精彩的手抄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春节这个传统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