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大米中无机砷国际标准的制定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大米中无机砷国际标准的制定规范
摘要:通过对无机砷国际标准的起草背景和制定目的进行概述,介绍了大米中无机砷国际标准制定过程及成果。

在制定规范时还考虑了砷的生物富集、迁移和转化规律,并且将砷的毒性分为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蓄积性,根据安全性评价结果,对砷在食品中的最大允许量进行了确定。

关键词:国际标准;大米中;无机砷;毒性一、前言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食品中无机砷限量的标准,同时还对如何确定最大允许残留量给出了推荐的科学依据,使得世界各国对砷制品都能有相应的控制措施。

虽然,我国目前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标准,但是由于食品种类繁多、加工工艺不同,很难找到国际上统一的限量值,而且各国食品添加剂法规标准互不相同,也没有统一的限量要求。

为此,制定一个高效、可操作的砷残留限量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1.2国内外研究现状无机砷是有毒元素,目前已知它具有蓄积性和致癌性。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有机砷污染物会导致亚临床病变,如神经系统症状、免疫力低下等。

随着近年来对砷中毒的研究发现,某些食品中的无机砷或可改善生理功能的有机砷可引起人体疾病,甚至致癌。

因此,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砷,研究新型的无机砷抑制剂,从而减少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砷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之一,砷的主要来源为土壤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物的代谢物、工业废弃物、动物粪便及植物有机体的腐烂。

砷存在于土壤和水中,在植物叶子、木材、烟草及粮食中都有较高的含量。

通常情况下,环境中的砷来源于各种
有机物质,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排放的环境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氟、汞、镉、铅等元素在空气中、土壤中、粮食中都有较高的含量。

另外,目前使用的含砷农药、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和抗菌素、治疗皮肤病的原料及防霉剂等均是人体中砷的来源。

根据无机砷在食品中的含量要求,无机砷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剂量内,才能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美国、日本等都颁布了一些法规,对食品中无机砷的含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我国制定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143, 87)规定,粮食中的无机砷最大允许量为0.002mg/kg,这个量远远小于实际使用中的含量。

而且由于标准的局限性,所以导致了标准与国际接轨困难,给企业提供了很多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