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通信线路设计文本方案及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设计说明 (1)
1.1 概述 (1)
1.1.1 工程概要 (1)
1.1.2 设计依据 (1)
1.1.3 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 (1)
1.1.4 设计范围和分工 (1)
1.2 主要工程量 (2)
1.3 工程投资与技术经济指标 (3)
1.4 光缆路由 (3)
1.4.1 光缆路由 (3)
1.4.2 自然及交通条件 (5)
1.5 光缆选型、光纤及光缆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5)
1.5.1 本期工程各段光纤衰减计算 (5)
1.5.2 光缆的选型 (5)
1.5.3 光纤主要技术参数 (5)
1.5.4 光缆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结构及主要技术性能 (6)
1.5.5 光缆线路施工验收指标 (7)
1.6 光缆线路敷设安装 (7)
1.6.1 一般要求 (7)
1.6.2 杆路建筑标准 (8)
1.6.3 架空光缆的敷设 (10)
1.6.4 管道光缆线路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12)
1.6.5 埋式光缆线路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12)
1.6.6 局内光缆引入安装 (13)
1.6.7 光缆的接续安装 (13)
1.6.8 光缆线路防护措施 (14)
1.6.9 施工安全要求 (15)
1.7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7)
2 预算编制 (18)
2.1 编制依据 (18)
2.2 工程投资分析 (18)
2.3 有关费用的取定标准及计算办法 (19)
2.4 预算表格 (20)
(1) 工程预算总表(表一)………………………………………...…………GL-DX
(2)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预算表(表二)…………………….........…………GL-GCF
(3) 建筑安装工程量预算表(表三)甲……………………….....…………GL-GCL
(4)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机械使用费预算表(表三)乙………………...………GL-JX
(5) 建筑安装工程仪器仪表使用费预算表(表三)丙………………...……GL-YB
(6) 国内器材预算表(表四)甲(国内主要材料表)…………..………..……GL-ZC
(7)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算表(表五)甲…………………………..…………GL-QT 3 图纸
1 设计说明
本设计为《2013年GSM无线扩容配套传输XX接入光缆线路工程》第10册《XXXX》,本项目MIS编号为:XXX。
1.1 概述
1.1.1 工程概要
为贯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新跨越”战略,更好的落实中国移动XX 公司“打造精品网络”工程的要求,及时有效的响应和支撑市场,经省公司研究决定实施中国移动《2013年GSM无线扩容配套传输XX接入光缆线路工程》。
根据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光缆敷设方式主要采用架空和管道敷设方式,施工测量为94.003公里;敷设GYTS-24B1.3 长度为97.188公里(其中架空光缆89.982杆公里,管道光缆6.027沟公里,墙吊光缆0.075皮长公里,钉固光缆1.072皮长公里,桥架光缆0.31皮长公里),本次工程总投资1420691.00元。
1.1.2 设计依据
(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有限公司XX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2013年8月24日下达的《GSM无线扩容配套传输XX接入光缆线路工程设计委托书》。
(2) 根据XX移动《关于2013年2月GSM无线扩容配套传输XX接入光缆线路工程》的立项批复。
(3) 设计人员赴现场勘测搜集的相关资料。
(4) 建设单位和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
1.1.3 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
1.1.4 设计范围和分工
1.1.4.1 设计范围:
本设计负责《2013年GSM无线扩容配套传输XX接入光缆线路工程》第10册《XXX》所属XX市光缆线路的敷设、安装和防护。
1.1.4.2 设计分工:
本设计负责机房ODF架、综合机柜ODM子架或光缆终端盒(含光缆终端盒)以外线路部分,ODF架和综合机柜(含ODF或综合柜)至传输设备部分由设备册另行设计。
1.2 主要工程量
表1.2-1 主要工程量
1.3 工程投资与技术经济指标
本设计工程投资与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3-1
表1.3-1 工程投资与技术经济指标
1.4 光缆路由
1.4.1 光缆路由
本工程光缆路由经设计人员现场实际勘测,并征求建设单位意见后而确定。
光缆线路路由优先选择移动现有管道及杆路或电力沟道、电力杆路等,尽可能降低光缆线路投资成本,便于今后的维护工作。
本工程设计共新建26段光缆线路见表1.4-1
表1.4-1 光缆线路段落表
光缆敷设具体路由:
(1)
1.4.2 自然及交通条件
本次工程光缆线路大部分在XX城区及郊县施工,交通方便,但施工环境复杂多变,施工协调难度较大。
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原有网络安全和人员安全。
注意环境保护工作。
1.5 光缆选型、光纤及光缆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1.5.1 本期工程各段光纤衰减计算
本工程新建光缆光纤衰减指标为式1.5.1计算值。
(aj
)
β(1.5.1)
⨯
+
=2
N
L
f a⨯
+
其中:
β为光纤链路的传输损耗,单位为dB;
L为光缆线路光纤链路长度,单位为km;
f a为设计中所选用的光纤衰减常数,单位为dB/km,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9771.3—2008)光纤衰减常数的平均值计算;
N为光缆接头数,按设计的光缆配盘表中所配置的接头数量;
2为光缆线路终端接头数,每端1个;
j a为设计中根据光纤类型和站间距离等因素综合考虑取定的光纤接头损耗系数,单位为dB/个。
”作为技术参考,光纤衰减数值=0.35dB/公里×9.926公里=3.47dB,接头损耗为
0.06dB/个×5个=0.30dB,中继光纤链路传输衰耗为3.77dB。
1.5.2 光缆的选型
光缆采用GYTS-24B1.3型号的光缆(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钢-聚乙烯粘接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
1.5.3 光纤主要技术参数
本工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9771.3—2008)G.652.D单模
光纤,技术参数见表1.5-1
表1.5-1 G.652.D光纤主要技术参数
1.5.4 光缆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结构及主要技术性能
光缆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主要指标应符合表 1.5-2规定。
表1.5-2 光缆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主要指标
注1:接头盒内盘留光纤长度≥2×0.4米,盘留带松套管光纤长度≥2×0.8米,盘留光纤的曲率半径,对光纤(1310nm 1550nm波长)不应产生附加衰耗。
注2:接头盒两侧的光缆金属构件具有电气性能可断可连的功能。
1.5.5 光缆线路施工验收指标
本工程光缆线路施工验收指标按表1.5-3进行。
表1.5-3 光缆线路施工验收指标
1.6 光缆线路敷设安装
1.6.1 一般要求
光缆的敷设安装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YD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的表1.6-1的规定。
表1.6-1 光缆最小弯曲半径
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光缆配盘
①按设计盘长合理安排光缆使用地段,使光缆接头数量最少,余缆最短。
②光缆规格与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光缆布放端别的确定
本工程光缆线路东侧、北侧为A端,西侧、南侧为B端。
(3) 光缆重叠与预留
本工程光缆敷设安装的重叠、增长和预留长度见表1.6-2
1.6.2 杆路建筑标准
(1) 按照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本工程设计对杆路做以下要求:杆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物的距离应满足表1.6-3要求表1.6-3 杆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离表(单位:m)
注:在地域狭窄地段,拟建架空光缆与已有架空线路平行敷设时,若间距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可以杆路共享或改用其他方式敷设光缆线路,并满足隔距要求。
(2) 立杆
①本工程应按设计确定的杆高和路由施工。
本工程选用8米水泥杆、8米木电杆为基本杆高,施工图中未标注的均为8米杆。
②架空光缆杆路电杆洞深应符合表 1.6-4的规定,洞深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
表1.6-4 电杆洞深标准(m)
注:本表适用于中、轻负荷区新建的通信线路。
③在杆路施工时,直线线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的中线上,电杆的中心线与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于50m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木电杆内移值为200-300m,终端杆应向拉线侧倾斜100-200mm。
(3) 拉线
本工程终端杆拉线比吊线程式大一级;线路偏转角深在13米以内时,拉线与吊线程式相同;线路偏转角深在13米以上25米以下时,拉线采用比吊线规格大一级的钢绞线;线路偏转角深在15米以上时,吊线终结,并设顶头拉线,顶头拉线选择比吊线大一级的钢绞线。
抗风杆装置应采用一层双方拉线,拉线程式为同杆上吊线中最大的一种吊线程式;防凌杆装设一层四方拉线,其侧面拉线程式与同抗风拉线、顺线拉线为7/3.0mm钢绞线。
城市道路上与乡村路边的拉线需装醒目的拉线保护管。
工程中(终端杆除外)采用拉线抱箍和吊线抱箍分设的方法。
抗风杆和防凌杆拉线(城区除外)隔装数为8根杆一处抗风杆、16根杆一处防凌杆。
(4) 杆路建设原则
本工程属轻负荷区,杆距在75米以内时按50米杆距施工要求对待,不必采取任何加固措施;杆距在75米至100米采用7/2.2吊线,同时电杆做7/3.0
顶头拉线;杆距在100米至150米采用7/2.2吊线,同时电杆做三方拉线,顶头拉线用7/3.0钢绞线,双方拉线采用7/2.2钢绞线。
杆距在150米至500米做辅助吊线,正吊线采用7/2.2钢绞线,辅助吊线采用7/3.0钢绞线。
(5) 架空吊线
①架空吊线的坡度变更≥20%时,应加装仰角辅助装置或俯角辅助装置。
②本工程按轻负荷区考虑吊线程式。
③吊线程式、质量、强度必须符合规定,在跨越公路时,每一处安装过路警示牌一块(带荧光)。
④光缆吊线每隔300-500米利用电杆避雷线或拉线接地,每隔1公里左右加装绝缘子进行电气断开。
1.6.3 架空光缆的敷设
按照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本工程设计对架空光缆做以下要求:
(1)架空光缆架设高度应满足1.6-5要求
表1.6-5 架空光缆架设高度表
名称
备注
名称
备注
(2) 架空光缆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满足表1.6-6要求
表1.6-6 架空光缆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表
注1:供电线为被复线时,光(电)缆也可以在供电线上方交越。
注2:光(电)缆必须在上方交越时,跨越档两侧电杆及吊线安装应做加强保护装置。
注3:通信线应架设在电力线路下方位置,应架设在电车划接线的上方位置。
(3) 本工程架空光缆的布放严禁出现扭曲、浪涌、拖拉、背扣等现象。
(4) 光缆盘留支架的安装:光缆盘留支架分为两种,一种为接头两侧盘留,另一种为基站室内盘留架。
盘留架在安装时应安装牢靠、平整,光缆盘留圈应圆滑并固定牢靠。
(5) 光缆接头盒安装在电杆附近的吊线上。
光缆接头盒安装必须牢固、整齐,两侧必须作伸缩预留。
(6) 光缆在吊线上的固定采用光缆挂钩,坡度变更大的地段采用电话皮线绑扎方式。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要求光缆布放顺畅、平整、挂钩及绑扎间隔要均匀,整齐划一。
光缆靠杆处要留有0.2米余弯并用软管保护固定。
(7) 光缆与架空电力线路交越时从电力线下方通过,并在交越部位采用三线交叉保护套作绝缘处理。
(8) 挂钩的间距为500mm,允许偏差±30mm,光缆在电杆两侧的第一只挂钩应各距电杆500mm,允许偏差±20mm,且光缆挂钩改为皮线绑扎。
一条光缆采用Φ25mm挂钩,两条光缆采用Φ35mm挂钩,三条光缆采用Φ45mm挂钩。
1.6.4 管道光缆线路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1) 施工时管孔应进行必要的清理,清理干净后方可穿放光缆。
(2) 子管伸出人孔壁20cm为宜,子管端头用塞子封堵,管孔端口用塑料堵头固定。
子管在管孔内禁止有接头,不可少放子管或假放。
(3) 管道光缆敷设按人工布放考虑,光缆宜采取整盘布放,非确有困难无法穿放而开断光缆,原则上不准许随意开断光缆增加接头。
为减少布放的牵引张力,整盘光缆布放时可由中间向两边布放。
(4) 敷设后的光缆应紧靠人孔壁,用Φ34/28子管保护,并用电话皮线绑扎于托板上光缆在人孔内的绑扎要牢固,平直、安全、美观,原则上不与其他光缆交叉、扭绞,不能误伤其他光缆。
(5) 为便于维护,识别光缆。
每人孔内光缆应挂2块标志牌,所用挂牌应选用质地坚硬耐腐,不易生锈的材料制作。
牌上的字迹应清晰、整齐、一目了然,不易被潮湿退去。
(6) 光缆接头盒在人(手)孔内宜安装在常年积水水位以上的位置,并采用托板或其他方法承托。
1.6.5 埋式光缆线路敷设安装技术要求
(1) 直埋光缆的敷设采用人工挖沟采用Φ40/33mm硅芯管保护,直埋光缆的埋深标准应符合表1.6-7。
表1.6-7 硅芯塑料管道埋深要求
1.6.6 局内光缆引入安装
(1) 进局光缆应在走线架上排放整齐,不交错,不上下穿越或蛇行缠绕;引上转角的曲率半径应符合规定,光缆固定后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光缆直径的10倍。
(2) 进局光缆的外护层应完整,无可见的损伤,进线室的光缆应按规定要求做好编号和相关标志。
(3) 光缆成端根据终端设备的配置,合理固定光缆,光缆余长部分应在进线室或机房中适宜位置盘放,安装在光缆预留架上。
(4) 光缆在ODF架成端时,光缆内的金属构件和金属护套与防雷地线接触良好,接地线严禁成螺旋型布放。
(5) 局内光缆的布放应整齐美观,走线架上的光缆应绑扎牢固,光缆在走线架上绑扎点间隔应不大于1米。
(6) 局内光缆与敷设光缆同型号,局内光缆采用阻燃带缠绕,以达到阻燃的目的。
1.6.7 光缆的接续安装
(1) 光纤熔接前,应仔细核对束管色谱、纤芯芯序,严格按照同束管,同芯序进行熔接,熔接后的光纤接头衰耗应满足表1.6-8要求;熔接完成后光缆接头盒内应放入防潮剂和由接续员签名的接续卡。
表1.6-8 光纤接头衰耗限制
(2) 光缆加强芯在接头盒内必须固定牢固,金属构件在接头处应呈电器断开状态。
光缆接续前应核对光缆端别、光纤纤序。
(3) 光纤熔接后采用热缩套管保护,光缆预留在接头盒内应保证足够的盘绕半径,并无挤压、松动。
1.6.8 光缆线路防护措施
(1) 防雷
①光缆接头处两侧金属构件不作电气连通。
②局站内光缆金属构件应在成端时接防雷地线。
③光缆线路应尽量绕避雷暴危害严重地段的孤立大树、杆塔、高耸建筑、行道树、树林等易引雷目标。
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消弧线、避雷针等措施对光缆线路进行保护。
④架空光缆吊线间隔接地。
⑤雷害特别严重地段应装设架空地线。
⑥光缆内的金属构件,在局(站)内或交接箱处线路终端时必须做防雷接地。
(2) 防强电
本工程光缆不含金属线对,不考虑强电线路的干扰影响,同时由于单盘光缆间的金属护套,加强芯等金属构件因防雷需要已在接头处电气断开。
将强电线路感应电动势积累局限在单盘光缆上。
因此不需要采取其他强电防护措施。
(3) 防机械损伤
光缆线路穿越铁路和主要公路时应尽量垂直穿越。
施工中应当保证光缆外护套的完整性,防止光缆打背扣和受外力的冲击造成的损伤。
1.6.9 施工安全要求
(1)线路勘察施工人员应注重勘察时的人员和车辆安全,在高速公里及桥梁涵洞等危险地段和位置工作时,应穿反光背心等警示服,带警示牌。
上、下人(手)井、地下室和上楼、上杆时作好安全防范措施,尤其应注重盖回人(手)井盖和防护板。
(2)线路勘察施工人员应注意设置勘察现场安全标志。
在下列地点工作时,必须设立信号标志,白天用红旗,晚上有红灯,以便引起各种车辆注意。
①道路拐角或公路转弯处
②有碍行人或车辆通行处
③跨越马路架线需要车辆暂停止时
④已经揭开的人(手)孔处,必要时可设围栏,并有专人警戒或请交通民警协助,以保证安全。
(3)线路施工人员在野外勘察施工,需要按照以下操作规程操作。
①在铁路、桥梁及有船只航行的河道附近测量时,不准使用妨碍火车、船只通行的信号标志。
②测量路上如遇有河流,在未弄清河水深浅时,不准趟水过河。
③查勘测量过程遇有地势高低不平的地方,严禁跳跃,以防跌撞扎伤。
在山岭上攀登,应注意周围环境的情况,不准站在有裂缝易松动的地方或不牢固石块的边缘上。
查勘过程中严禁坐在高处无遮拦的地方休息,防止坠落。
④在林区、草原或荒山等地区进行查勘测量时,严禁烟火;如遇客户或协作单位人员用火,应予以劝止;确需动用明火时,应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制订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测量过程中需进行树木砍伐的,应征得相关部门或树木所有人的同意;必要时请主管部门协助解决。
⑤在山区勘察时,应准备好常用药品,并穿长裤,设法扎好裤脚,尽量避免在密集草丛中行走,防止蛇、蚂蝗等叮咬;在鞋面上涂上一层肥皂可以有效吓阻蚂蝗。
在炎热或寒冷天气在野外勘察作业必须注意防暑、防寒。
⑥在高压线下方或附近进行查勘时,查勘人员的身体距高压线及电力设施最小间距应保持:IKV 一35KV的线路为3米,35KV以上下路为5米。
(4)线路施工人员在人孔内及电缆地下室勘察施工,需要按照以下操作规程操作。
①开启人孔(地下室)盖前,应在人孔(地下室)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
示标志,如:围栏、红旗等,作业完毕,确认人孔盖盖好后再撤除。
启闭人孔盖应用开启钥匙,防止受伤。
②进入人孔(地下室)查勘应遵守:必须先通风10 分钟后,确认无易燃、有毒、有害气体后再下孔作业,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通风方式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排风布及排风扇,布面应设在迎风方向。
③人孔(地下室)内如有积水,必须先抽干;抽水时抽水机的排气管不得靠近孔口,应放在人孔外的下风处。
作业人员下人孔时必须穿防水裤和胶靴。
④在人孔内查勘时,人孔外应有专人看守,随时观察人孔内人员情况。
发现人孔(地下室)或电缆管道存在有害或易燃气体时,千万不要用明火,不要进入现场。
⑤查勘期间应保持不间断的通风,并使用仪器对人孔(地下室)内气体进行适时检测;查勘人员若感觉不适应如头晕,呼吸困难,必须立即呼救,并迅速离开人孔,待采取通风措施后再查勘。
⑥向人孔(地下室)内查勘人员传递工具,用具时,必须用绳索拴牢,小心传送。
上,下人孔(地下室)时使用的梯子必须放置牢固,不准把梯子搭在人孔内线缆上,严禁查勘测量人员蹬踏光、电、线缆或线缆托架、托板等附属设施。
⑦尽量避免下雨天时在人孔内勘察,不得已时,应在人孔上面设置挡雨器具。
⑧人孔内严禁吸烟,严禁任何人将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带进电缆地下室或人孔内。
1.7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与电力、公路、城建、地方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联系办理好有关手续。
(2) 在杆路加(合)挂时,和电力线交越段落施工时,要和电力部门做好协商工作,尽量在断电情况下进行施工,时刻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3) 在公路上方地段施工时,应注意下方公路上的行人及行车,以避免伤人。
(4) 过电保护超越强电线路长度最少为2米,高压线路应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长度调整,以保证光缆线路及人身安全。
(5) 光缆在ODF架或光交接箱成端时,端子由上至下,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提高ODF架利用率。
(6) 施工过程应注意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减少对农田,植被的破坏,保护好施工周边的生态环境。
(7) 设计未尽事宜,请按有关规范执行。
2 预算编制
本预算为《2013年GSM无线扩容配套传输XX接入光缆线路工程》第10册《XXX》设计预算。
2.1 编制依据
(1) 工信部规[2008]75号关于发布《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及相关定额的通知。
(2) 工信部规[2008]75号关于发布《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配套文件《通信建设工程费用定额》。
(3) 工信部规[2008]75号关于发布《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配套文件《通信建设工程施工机械、仪器仪表台班定额》。
(4) 工信部规[2008]75号关于发布《通信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的配套文件《通信建设工程预算定额》第四册通信线路工程。
(5)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2002]10号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
(6) 原信息产业部规[2003]13号关于通信线路工程中电缆、光缆费用计列有关问题的通知。
(7) 信规函[2007]16号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
(8) 工信厅通[2009]22号关于停止计列通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费和工程定额测定费的通知。
(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有限公司集采的材料价格和部分费率取定的特殊要求。
(10) 设计依据施工图设计及说明。
2.2 工程投资分析
本工程总投资为1420691.00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为1081346.00元,占总费用的74.83 %;工程建设其它费为284703.00元,占总费用21.32%;预备
费为54642.00元,占总费用3.85%。
技工工日为3147.90工日,普工工日为2037.81工日,总工日为5185.71工日。
2.3 有关费用的取定标准及计算办法
(1) 器材运杂费按100公里以内计列。
(2) 建设工程监理费按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件执行,取费标准为工程费×3.3%。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调整通信工程安全生产费取费标准和使用范围的通知> 》( 工信部通函〔2012 〕213 号)安全生产费= 建安费×1.5% 。
(4) 本工程建设单位管理费:参照财政部《基建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执行。
工程总概算在1000万以下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总概算×1.5%,本工程计算时用总预算代替上式中总概算。
(5) 大型施工机械调遣费和施工队伍调遣费都不记取。
(6) 本工程夜间施工增加费以及工程干扰费按50%计列。
(7) 光缆在杆路附挂时,新设光缆挂钩按30%计列。
(8) 赔补费
综合赔补费:(本工程50%为乡镇区域施工):600元/公里×94.003公里×50%=28200.90元
混凝土路面赔补费:260元/平米×2.4平米=624.00元
水泥花砖路面赔补费:220元/平米×66.6平米=14652.00元
绿化带路面赔补费:80元/平米×65.4平米=5232.00元
立杆和拉线赔补费:35元/坑× (239条+85杆)=11340.00元
合计:60048.90元。
(9) 勘察设计费
①勘察费:[60970+(94.003-50)×1000]×80%=83978.4元
②设计费:1081346×0.045=48660.57元
勘察设计费合计:83978.4+48660.57=132638.97元.
(10) 资源录入费施工测量94.003公里×200元/公里=18800.6元2.4 预算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