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学教育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f2bc1d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8.png)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经典教育逐渐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不仅可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面对如何实施国学经典教育,中职学校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浅谈。
一、开设国学经典课程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开设不同形式的国学经典课程,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课程,让学生在系统学习国学经典的培养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还可以邀请国学大师或专家学者来学校讲授相关课程,增加学生接触国学经典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二、修订教材,注入国学元素中职学校的教材应当及时进行修订,注入国学经典元素。
在语文课教材中,可以适当增加国学经典的诵读和解读内容,在文学鉴赏中关注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邃思想。
在历史课程中,应该不仅着力讲解历史事件、人物,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思想、文化的连续性和鲜明特色。
三、开展国学经典主题活动中职学校应当积极策划和组织国学经典主题活动,如国学经典朗诵比赛、国学经典知识竞赛、国学经典文化周等,让学生通过活动的方式参与国学经典,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思想的博大精深。
学校还可以联合当地的文化机构或相关机构,组织学生参观国学经典文化古迹,体验传统文化的历史与风采。
四、深化全员师资培训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中坚力量。
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国学经典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深化对国学经典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和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学校可以上级学院或专业机构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国学经典教育研修班,加强全员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实际指导能力。
五、整合资源,多方合作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1c7f227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7.png)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随着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学经典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国学经典教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探讨中职学校在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中的实施路径。
一、提高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国学经典教育是中职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中职学校中普遍开展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积极的社会影响。
首先,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其次,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
最后,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成长成才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加强国学经典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保障,需要保证教师资历和教学经验,同时具有优秀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思想。
中职学校应招聘经验丰富、热爱教学、有扎实文化知识和深厚国学功底的教师,组建国学经典教育专家和名师团队,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加强专业实践和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三、建设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体系中职学校应针对国学经典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应包含经典著作、论语、孝经、弟子规和唐诗宋词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课程教学应注重实效性和互动性,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讲授经典故事、分析经典内涵、让学生学习和朗读经典著作等。
四、加强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中职学校应建立国学经典教育的学科评价体系,考核和评价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掌握程度和应对能力。
同时,应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国学经典教育的教学标准、考试制度和教师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评聘机制,鼓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推动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实践的持续深入发展。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需要认识到其重要性,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教学管理和评价,逐步推进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552c968a26925c52dc5bf07.png)
陕西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
S HAANXI RTVU J OU RNAL
S p e. 3 0, 2 01 5 V0 1 .1 7 No . Z
第l 7卷
增 刊
【 教育论坛】
关 于高职 院校 国学 教育的几 点思考
王 馥 庆
(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公共 管理系 , 陕 西 西安 7 1 0 1 1 9)
2 0世纪末 , 随着人类 肉体赖 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以及人类心灵赖以栖居的精神家园的严重破坏 , 许多教 育工作者就开始尝试着在学校传承国学教育思想 , 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关注并实施 国学教育 , 例如 , 我国第
一
个 国学研究室就是 1 9 8 4 年在深圳大学里开设的。近年来 ,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展现对传统文化的重
读, 举统文化起着推波助澜 的作用 , 国学教
育在 中 国教 育 界讨 论愈 加激 烈 。
国学的复苏 , 不仅是继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 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重要举措 。虽然 目前高职 的国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 , 其教育体系还不具有系统性 , 并且 国学教育
【 摘
要] 高 职的国学教育还处于探 索阶段 , 其教 育体 系还不具 有系统性 , 并且 国学教育课 程体 系的构建 中还存在
着不少 问题 , 但 国学课程在 培养学 生的道 德修 养、 情感 品位 、 文化鉴 赏 能力和 文化认 同感 方面具 有不 可替代 的作
用。本 文就 高职国学教育 的意义、 存在 的问题及 开展 国学教育 的对策展开 系统论述 。
课程 体 系 的构 建 中还存 在 着不 少 问题 , 但 国学课 程 在培 养 学 生 的道 德修 养 、 情感 品位 、 文 化 鉴 赏能 力 和 文化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3f18a3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b.png)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不够,需要继续扩充等等。
【背景介绍】如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地位,国学经典教育在中职学校中的实施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仅仅依靠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而国学经典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国学经典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通过国学经典教育的开展,中职学校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中职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背景介绍】部分到此结束。
1.2 意义和价值国学经典教育在中职学校中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符号,是历史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根和灵魂。
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水平。
通过学习经典著作和传统文化,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国学经典教育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中职教育的转型和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设立国学课程设立国学课程是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第一步。
通过设立国学课程,学校可以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他们了解和尊重祖国的文化传统。
国学课程的设立还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在设立国学课程时,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办学特点,结合国学经典教育的要求,确定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dc4cf3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6.png)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中职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智力、情感、体育、美术等全方面发展学生来看,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
最近,人们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是如何让中职学生接受国学经典教育。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首先,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教育目标和计划。
确立目标和计划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关键。
教育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核心目标,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导向。
在制定计划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
应该注重在不同阶段的学生中共同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整合资源中职学校要开展国学经典教育,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红色文化馆、民间文化艺术团体、社区文化中心、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应成为我们的优先资源,除此之外,还需积极借助网络和社交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
要利用好各种宣传和普及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艺术比赛、文艺演出、文艺发表、读书分享会等。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推动国学经典教育的关键力量。
他们需要具备深厚的学识和教育经验,能够活跃教学氛围,带领学生闻、思、议、谈、行。
中职学校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不断加强教师的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学校还应积极吸引有国学经典教育背景和基础的人员,为中职的国学经典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和灵气。
四、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国学经典教育不仅是知识的输入,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中职学校在进行国学经典教育时,应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如同步听、立体化教材、亲子教育、实践教育等。
要注重将这一文化知识引入到生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吸收文化精髓。
五、建立评价体系要确保中职学校的国学经典教育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监督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评价成绩不仅应考虑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国学经典教育的成果,还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d4a9984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f.png)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中职学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展开讨论。
一、构建国学经典课程体系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首先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国学经典课程体系。
这套课程体系可以包括国学经典导论、论语、孟子、四书五经、史记等经典著作的学习。
通过将国学经典教育融入到中职学校的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职学校还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课程设置,如国学经典讲座、国学经典研讨等,来加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和理解。
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也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建设国学经典教育资源库为了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中职学校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国学经典教育资源库。
这个资源库可以包括国学经典书籍、影视资料、数字化信息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
通过建设这样一个资源库,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国学经典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工作,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国学经典教育资源。
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国学经典的浓厚兴趣和深厚功底。
三、组织国学经典教育活动除了在课程设置和资源建设上下功夫之外,中职学校还可以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国学经典教育活动,如国学经典知识竞赛、国学经典读书会、国学经典演讲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校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国学经典教育,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职学校还可以与社会各界开展合作,举办一些国学经典文化交流活动,如国学经典论坛、国学经典展览等。
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学经典的魅力,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增强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d8408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b.png)
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旨在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和文化修养,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和改革。
国学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国学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成长空间。
一、开展国学教育的背景和意义国学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经典、古代文学、历史、文化艺术等内容。
开展国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和传统文化自觉,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
通过国学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得到重新认识和发掘,国学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高职教育模式的更新与完善。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开展国学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当代价值观念,有利于学校深化文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效益。
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的方式多样,包括课程设置、活动开展、社团组织等多种形式。
在课程设置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将国学教育融入到通识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中,设置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文学》等相关课程,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在活动开展方面,学校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国学活动,如国学讲座、国学实践体验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校还鼓励学生组建国学研习社团,开展国学知识竞赛、国学作文比赛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国学氛围,激发学生对国学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关于国学进入高校课堂的思考
![关于国学进入高校课堂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00cb33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2.png)
关于国学进入高校课堂的思考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思想和汇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精神财富。
中国的高校教育应该为传承和发扬国学大力提供支持和创造条件。
首先,将国学引入高校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增进文化自信。
现在,随着我国的崛起和文化自信的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之迫切,国学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国学课程引领学生深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使青年学生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强化以文化自信为主体的民族文化自觉。
其次,国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传统文化重在人文,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所积累的人类智慧和生活哲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的思想精髓。
高校引入国学课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的魅力和生命的深度,增强自我修养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培养出优秀的人文精神和良好的文化品位。
再次,加强国学教育可以促进人文交流。
世界上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在世界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借鉴互补是人类文化进步的必经之路。
高校开展国学教育,正是为了推动各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借鉴,让更多的外国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和尊重,从而构建起各国之间文化交流与多元共融的新格局。
当然,高校在实施国学教育时应注意避免“形式化”,要使国学成为学术研究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国学教育的结合性和实用性。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要一以贯之,使国学教育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课程,既要注意细节,也要把握大局。
而政府对于国学教育的投入和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规范,打造更加完善的国学研究机构,增强国学教育的“生命力”,从而推动全国性的国学教育普及和深入。
国学经典引入职业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国学经典引入职业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尝试](https://img.taocdn.com/s3/m/3fe7ca7ef46527d3240ce012.png)
国学经典引入职业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尝试作者:何玲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都是文言、白话兼擅的。
“文言文”不仅不是文化传播的障碍,反而是一种使文化承继可大可久的设计。
不读文言文,就不能读古典书籍,就永远得不到传统文化的薰习。
这必使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承产生断层,甚至消亡。
而丧失其传统文化教养的人,很容易同时丧失其理性的反省力与创造力,而这种效应已明显见于今日。
而经典的研读正是一面提升语文能力,一面启发理性开拓胸怀的最直截有效的教育。
因为从语文方面说,“经典”正是最优美的文言文,所谓“大文皆自六经来”,有了经典的语文训练,看其他的古文书籍就不在话下了,能读古文,对白话文之欣赏写作必多有帮助。
“经典”也是文化的根源所在,有了根源性的文化教养,很容易开发一个人的理性,而涵养出广阔的心胸和互敬互重的美德。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职业教育工作者,不仅承载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也负担着直接输送社会建设者的使命,让学生学习国学经典,并理解其中的一些内涵,我们的未来可能就会美好许多,本着这种想法,笔者开始在职教课堂中探索能让学生接受又能践行的方式,即使改变不了现在,也想稍稍影响一些未来,经过多年专业教学实践,发现在课堂教学植入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个人素养和境界。
国学经典的涵义“国学”之名,兴起于民国初年,章太炎先生曾作《国学概论》为国学发端,张岱年先生曾解说:国学即中国学术之意,中国之学术即中华国学。
国学文化以诸子百家为经典,其中又以儒、墨、道、法、释为核心代表,这些先圣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后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即使现在大多数中小学没有开设专门的国学课,但这些思想已经变成基因流淌在现代中国人的血脉里,悄无声息地展露在人们的举手投足间,只是还不够系统,更不够精粹。
因此,现代中国出现了“断根”的一代,许多中国人不知诸子百家,不知《四书》《五经》,更不懂《黄帝内经》《易经》,不懂得尊重国学,加以传承。
职业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及路径
![职业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fa514f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d.png)
职业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及路径1. 传承国学文化国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包括儒家思想、经史子集等古代典籍和先贤的文化智慧。
开展国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通过国学教育,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儒家思想和中华文化的精髓,培养对国学的热爱和认同,继承民族文化的血脉,从而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2.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国学教育是一种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教育方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通过学习国学,学生们能够领悟国学的深邃内涵,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从而使他们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更加自信、自豪,并具备更强的综合素质。
3. 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国学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更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开拓国际视野。
通过国学教育,学生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4. 塑造学生成长的价值观国学教育强调民族精神和道德规范,能够对学生成长的道德品质起到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国学,学生们能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行为准则和健康的人格品质,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走上人生的道路。
1. 加大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职业院校可以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上加大对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增加相关的国学经典和文化传承的内容。
通过精心设计的国学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接受国学教育的洗礼和熏陶。
2. 提升国学教育的教学水平职业院校可以加强对国学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提升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准的国学教育师资队伍。
只有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3. 建立国学教育的实践基地职业院校可以与当地的文化机构合作,建立国学教育的实践基地,如博物馆、图书馆、古迹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国学学习环境。
在实践基地中,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学文化,感受国学的魅力。
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8ecea2a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2.png)
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广泛,包括道德、哲学、经济、文学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根基。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中的国学教育日渐受到重视,各级教育机构也相继开展了国学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高职院校一直是承担国家职业教育任务的重要机构之一,如何开展国学教育实践,培养职业教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中华文化传统意识,成为高职院校关注的热点话题。
1.弘扬中华文化高职院校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开展国学教育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和传统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国学包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人文精神、修身养性等内涵,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2.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国学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在接受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各种经典著作、名人佳作等,这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3.培养爱国情操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中华文化传统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1.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国学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
例如对于商科专业,可以开设“中国商业文化”课程;对于艺术专业,可以开设“中国传统艺术”课程等。
2.教学方式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时,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校教课、开展学术讲座;可以带领学生前往文化名城、热门景区等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也可以通过线上课程等方式来开展学习。
3.国学文化节高职院校可以举办国学文化节,以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可以举行国学文化讲座、文化展览、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欣赏,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4.阅读俱乐部高职院校可以成立国学阅读俱乐部,定期组织学生一起阅读和讨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59727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7.png)
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日益受到重视,国学教育成为一种热门教育内容。
高职院校也在这个浪潮中跟进,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探索,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传统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所面临的挑战、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类人才的重要场所,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传统价值观念。
开展国学教育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和自信,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出贡献。
二、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实践的热情高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很多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国学教育教师和研究人员。
教学资源不足,影响了国学教育实践的深入开展。
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兴趣不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高职院校在开展国学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些高职院校通过建设国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包括开设国学社团、举办国学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国学教育实践。
一些高职院校通过与国学研究机构和专家进行合作,积极开展国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升了国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些高职院校利用多种媒介和形式,开展国学教育的推广工作,如举办国学知识竞赛、组织参观古迹活动等,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国学教育的教学效果。
为了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国学教育实践取得更大的成就,接下来需要抓住以下几个方向:1.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养更多的国学教育专业人才。
鼓励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提高国学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c29aaf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7.png)
浅谈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的教育体系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传统的国学经典教育在中职学校中也渐渐受到重视,并被纳入到了教学内容中。
国学经典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一种体现,它的实施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路径,以期为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一、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国学经典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了儒家经典、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等内容。
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国学经典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个性养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品德修养。
国学经典教育还可以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国学经典教育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思想道德建设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中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课程设置中职学校要加强国学经典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增设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导读、国学经典比赛等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国学经典,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具有深厚国学底蕴的老师来担任这些课程的讲师,通过他们的讲解和引导,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2.文化活动中职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国学经典文化活动来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比如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国学经典讲座、国学经典展示会等活动。
通过这些文化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度。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与到国学经典教育中来,比如组织国学经典研究小组、国学经典表演团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和锻炼。
关于开展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思考
![关于开展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0016d3d5a8102d276a22f70.png)
关于开展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思考【摘要】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应设置适合高职生特点的国学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授课形式,拓展国学教育课外实践,营造国学氛围。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学教育思考国学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一门学问,国学精髓在弘扬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促进高职生构建心灵世界、提升自身品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部分高职院校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开设有国学教育的选修课,本文就开展高职院校国学教育作初步思考。
一、国学教育是高职生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在博大精深的国学中有取之不尽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和源头。
例如,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和为贵”等人伦价值,“仁、义、礼、智、信”的人性品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价值;道家文化中的“自然”等心性学理论,传统诗歌、音乐和绘画中蕴涵的丰富审美情趣等。
以这些国学精华熏陶高职生,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成为品格健全的人。
高职教育是高校教育,同时又是职业教育,要求培养的人才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技能的培养由各专业课程承担,高素质则是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国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涵养、生活品位、道德品质以及文化认同感等方面有其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理念比较单一,没有统一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课程的设计以学生最大限度掌握专业技能为主,比较偏重学生的知识教育和职业能力的教育,国学教育仅设置选修课,讲授的内容由授课教师自定,授课内容由老师对国学的理解来决定,没有统一的规范,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设置课程的初衷。
(二)高职生忽视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国学教育不是一门课程一个学期10多个课时就能学好,它是一种如春风化雨、滴水穿石般逐渐熏陶浸润的完整过程。
同时,国学的学习不是立竿见影,它不像其他专业如理工医科类专业,没有直接地产生物质和经济效益。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2fb1dc4b14e852458fb573c.png)
[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国学教育 ; 教材建设
[ 中图分类号 ] G l l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1 0 0 8 — 4 6 4 9 ( 2 0 1 4 ) 0 4— 0 0 3 6— 0 2
国学从上 世纪八 九 十年代 再度 复苏 以来 , 时至 今 日, 其 中优 秀的思 想文化 对 当代人 行为 的匡 正和引 导作
二、 高职国学教材 内容的依据
作 为高职 基础课 的 国学 , 其 在高 职教 育 中的课程 目标定 位 , 决 定 了 国学 教材 内容 的选 取 。那 么 , 国学 课
[ 收稿 日期 ]2 0 1 4—1 0— 0 9
[ 作者简 介] 1 、 田会云( 1 9 6 4 一
) , 女, 陕西省 渭南市富平县人 ,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2 、 张秦龙( 1 9 6 4 一
) , 陕西
省 渭 南 市 富平 县 人 , 陕 西 财经 职 业 技术 学院 副教 授 。3 、 陈 玉芳 ( 1 9 7 6 一
) , 女, 西 安 市 阎 良区人 , 陕西 财经 职 业 技 术 学 院讲 师。
[ 基金项 目]本 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高职院校 国学教 育课程建设研 究” ( 编 号: S G H 1 3 5 2 3 ) 阶段性成果。
3 6
田会 云, 等. 关 于高职院校 国学教材 内容 的思考 [ J ]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 0 1 4 , ( 4 )
程 的教 学 目标 是什 么 呢?从 国学 与现 代社 会 和学术 的角 度讲 , 国学对青 年 学生 的价值 主要 体 现在 四个方 面 : 1 . 为往 圣继 绝 学。传 承 民族 文化 。
论职业院校国学经典课程开设的探索与实践
![论职业院校国学经典课程开设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453ad0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4c.png)
①本文系安徽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质量工程项目“职业院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创新性研究”(项目负责人:李元元;项目编号:2014bzjyxm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元元(1986—),男,安徽蒙城人,硕士,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和职业教育。
蒋刘妹(1979—),男,安徽怀宁人,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张亮(1973—),男,安徽亳州人,讲师,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论职业院校国学经典课程开设的探索与实践①李元元,蒋刘妹,张亮(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在弘扬民族文化、坚守民族精神、捍卫民族尊严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共识;作为每个个体在修身立德、处世哲学、为人之道等方面受国学经典价值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转变成他们不可或缺的精神旨归。
但是,职业院校语文课时量普遍偏少,部分学校甚至没有开设,“国学经典进课堂”的教学更多情况下无人问津也是显著的事实。
职业院校注重实践操作,倡导“工匠”精神,在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平衡方面往往偏向于前者,再加上学生的文化能力和知识储备相对欠缺,以至于古老文化的精髓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消化吸收。
困难如此,我们更要清晰认识到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校如果能够很好地接受国学经典的教育,那么,在他们走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后,其在国学教育中接受的关于诚信、慎独、明辨是非、戒骄戒躁及拼搏进取等处世哲学就必然会对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和思想渗透往往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一、国学经典课程进入职业院校的校园需考虑的因素笔者作为职业院校一线语文教师,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访谈,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及同行的意见,认为国学经典课程进入职业院校的校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较短,通常只有两年的在校课时安排,如何保证学生在专业课程繁忙的学习中,还能投入一定的精力和兴趣去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这都要求在课程安排及课程形式设置方面,需要所有国学经典参与者的智慧和努力。
浅议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议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问题与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b37bc741711cc7931b7162b.png)
不能不说大学生变得越来越空虚 ,他 专指教育机构进而转变为学术领域里 文精神、民族意识以及健全人格为主
们 的精神 家 园在 某 些 方面 的缺 失 。不 的 学术 研 究 。在 近 代 , 国学 概 念 的界 要 目标 的教 育 。 国学 教 育也 可 以有 广 能 不 说 由 于学 科 的细 化 和 市 场经 济 的 定一 直 也 存在 诸 多 分 歧 。一 些 学者 认 义 和狭 义 之 分 ,广 义 的 国学 教 育包 含 负 面影 响 ,大 学生 的专 业素质 在增 强 , 为 : 国学是 指 反 专 制主 义 和 反 民族 压 了各种 类 型 各 级层 次 的 国 学教 育 ,包
从 而提 出可供借鉴 的途径、对策 。 目的在 于在 高职 院校 中有 效的开展 国学教 育 ,培养 高职 院校 学生的基 本素养 ,使他们 成为
具有知识、技 能 、素质的合格的现代化 的人 才。 【 关键词 】 国学 ; 国学教 育 ; 现状 ; 问题 ; 解决对策
在 经 济 技 术 迅速 发 展 的 今天 , 人 初 , 在与 西 学 冲 突 的境 遇 中及 民族 文 想文化 ,它是 中 国 国学 的核 心与 精髓 ,
现象 的发生,不能说与我们忽视 国学 过去 的历史文化, 都是我们的 ‘ 国故’ 。 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高等教育 教 育没有关系 。尤其在一些高职院校 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 的学 问, 阶段的国学教育以及成人继续教育阶
中 ,他们 更 注 重 技 能 的培 养 , 忽略 学 就 是 ‘ 国故 学 ’,简 称 ‘ 国学 ’;还 段 的 国 学教 育 等 ) 。而狭 义 的国 学教
一
学 ” 的定 义 , 学术 界 也 说法 不 统 一 。
我 们这 里 所 讨论 的是狭 义 的 国学
中职学校进行国学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学校进行国学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04577c2caaedd3382c4d361.png)
学经典的精妙,接受国学文化熏陶。3.通过学唱国学 经 典 歌 曲、观看国学讲堂视频、阅读国学书籍 等 形 式,让 学 生 体 验 到 国学文化的魅力,轻松快乐学习国学文化。4.举行国 学 成 果 汇报 演 出,展 示 国 学 学 习 的 阶 段 性 成 果,通 过 演、唱、吟、诵、 歌 、舞 等 各 种 形 式 展 示 国 学 文 化 。
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由于生源问 题、市 场 经 济 影 响、离 异 单亲家庭环境等因 素 影 响,普 遍 出 现 人 文 素 质 下 降,道 德 滑 坡的现象 。中职生 通 常 学 习 兴 趣 不 高,纪 律 散 漫,自 制 力 不 强。厌学、网络成瘾、打架斗殴、早恋等 现 象 在 中 职 学 校 里 此 起彼伏,给 中 职 教 育 管 理 者 带 来 艰 巨 挑 战 。 为 了 管 理 好 学 生,中职学校纷纷提出诸多教育理念,如 军 事 化 管 理、制 度 化 管理 、严格量化管理 等,这 些 管 理 制 度 虽 然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能 约束学生的行为,但是并不能从内心 上 感 化、教 化 学 生,起 到 的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效果。
(三)营造国 学 文 化 氛 围,弘 扬 中 华 民 族 传 统 文 化。 在 校园里营造浓厚国学文化氛围,让学生耳 濡 目 染 地 感 受 到 传 统文化的敦厚,接受 国 学 经 典 的 熏 陶。1.墙 体 文 化 的 塑 造。 充分利用教学楼、宿舍楼走廊、墙体及 校 园 宣 传 墙,建 立 国 学 文化长廊、国学文化专栏、国学文化的 黑 板 报,以 丰 富 学 校 墙 体文化,增 强 文 化 氛 围。2.信 息 文 化 的 打 造。 通 过 校 园 网 站、校园广播站、校 园 LED 等 信 息 化 媒 体,宣 传 国 学 文 化,营 造校园国学文化氛围。校园广播站可以开设有国学歌曲欣 赏、国学故事专栏、国学小讲坛等,让学 生 沐 浴 在 国 学 文 化 的 熏陶中。3.社团文化的营造。成立各种传统文化社 团,将 国 学经典寓 教 于 乐 ,形 成 传 统 文 化 快 乐 的 学 习 天 地。 如 国 画 课 、剪 纸 课、书 法 课、古 琴 课 …… 学 生 可 以 根 据 自 己 兴 趣,参 加 学 校 的 传 统 社 团 活 动 ,提 高 国 学 文 化 修 养 。 三 、关 于 中 职 学 校 国 学 文 化 教 育 实 践 的 几 点 思 考
中职学校开展国学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中职学校开展国学活动的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f66a04283d049649a66583b.png)
中职学校开展国学活动的实践与探索摘要:近年来,国学活动的兴起与蔓延已经是社会的一个焦点话题,我们在感受国学精髓的同时,也环视自己的周围,在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诸多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逐步发掘国学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国学职业教育社会职能人才培养人文素质一、利用国学活动拓展职业教育的社会职能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1)树立以“礼、义、廉、耻”立身的意识。
学生们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然后才是成才,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无论他们将来干什么,做人都是第一位的。
(2)引导责任教育,完善人生观、价值观。
国学中的伦理纲常、人伦道德、孝悌谨慎、待人接物都是精神的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事实上,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如何,情商怎样,对于个人成长来说其实是更为关键的因素。
(3)融合社会教育和职场教育,让学生认清理想与现实,逐步建立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素质,完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国学作品大多渗透着对人的励志教育,从自省、自信、自强到见贤思齐,学生们在充满信心地面向未来,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了解社会,认识到什么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条件与机遇,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准确地认识自我及就业形势,确立恰当的就业目标,努力适应社会的大环境。
(4)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中“感恩”的精神。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智慧。
可利用每一个节日,抓住契机进行教育,让学生通过对长辈、父母表达自己的心意,对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歌颂,懂得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习感恩,感谢长辈、父母、辛勤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同时教会他们懂得爱与奉献。
2.引导学生珍视传统文化,提升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古人曰:“欲灭一国,必先灭其文化。
”国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完善健全的人格,指导人生之路,增强学习动力,培育四有新人。
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思考
![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de6eb3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4.png)
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思考
李瑛
【期刊名称】《中国冶金教育》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在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国学教育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在高职进行国学教育,对于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和职业后续发展潜力具有积极意义.【总页数】3页(P67-69)
【作者】李瑛
【作者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 13202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职院校国学教育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3.国学教育“四三二一”模式探索——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国学教育的思考
4.关于开展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思考
5.国学教育热背景下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性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 a c t i c e a nd Thi n k i ng o f Si no l o g y Ed uc a t i o n i n Hi g h e r Vo c a t i o na l Co l l e g e: Ta in k g S ha a n x i Te c h ni c a l Co l l e g e o f Fi na nc e a nd Ec o no mi c s f o r Ex a m pl e
确定高职 国学教育 目标 、 教学 内容 、 教 学方法、 考核形 式。 [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国学教育 ; 实践 ; 思考
[ 中图分 类号] ( ; 7 1 8 .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0 0 8- 4 6 4 9 ( 2 0 1 5 ) 0 2—0 0 6 3— 0 4
mu s t b e b u i l t o n i n h e r i t i n g nd a d e v e l o p i n g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or f a n a t i o n .Al t h o u g h Ch i n a c r e a t e d a s p l e n d i d n a —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i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p r o c e s s o f i f v e t h o u s a n d y e a r s ,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l a l e a r n i n g h a s e v e r b e e n i n t e r — r u p t e d d u e t o b i a s e d u n d e st r a n d i n g o f t r a d i t i o n l a c u h u r e .W i t h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f o r t r a d i t i o n l a c u l —
2 01 5—0 6 一l 5
陕 西 广播 电视 大学 学 报
S HAANXI RT VU J OURNAL
J u n. 1 5, 2 01 5
V0 I _ 1 7 No . 2
第l 7卷 第 2 期
【 中国文化】
高职 院 校 国 学教 育 进 课 堂 的 实践 与 思 考
以陕西 财 经 职 业技 术 学 院为例
田会云 。 张秦龙 , 陈玉芳
( 陕西 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 咸阳 7 1 2 0 0 0)
[ 摘 要] 民族 文化是 一个 民族 的思维方式、 生存方式。而 一个 民族 的民族文化 , 是在继 承和发展传 统 文化的基 础
上构建 的。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 中创造 了辉 煌的 民族 文化 , 可 曾经对传 统文化 的偏 颇理 解, 导致传 统文 化作 为传 统文化主要 内容 的国学受到 了普遍 的重视 , 国学不 同程度地走进 了各级各 类学校 的课 堂, 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作为高职 国学教 育 , 应依据高 职人 才培养方 案,
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 s t u d i e s o b j e c t i v e s ,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s , t e a c h i n g m e t h o d s
T i a n H u i y u n , Z h a n g Q i n l o n g, C h e n Y u f a n g
Sh a an x i Te c h ni c a l Co l l e g e o f Fi na n c e & Ec o n o mi c s
Abs t r a c t :Na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i s t h e wa y o f t h i n k i n g a nd t h e wa y o f l i v i ng f o r a n a t i o n. W h i l e n a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