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奇异的克隆牛_小数加减法第2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课件青岛版六三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算出生时体长多少米。
0.76-0.1 = 0.66 (米)
返回
答:“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0.66米。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画线段图分析:
满月时的体长比出生时 增加了0.1米。
百天时的体长是0.98米, 比满月时增加了0.22米
百天时的体长是0.98米
我的身高 是3.62米。
我比大象高 是2.05米。
我比长颈鹿 矮3.52米。
3.62+ 2.05 - 3.52=2.15(米)
3.62 + 2.05
5.67 - 3.52
2.15
答:马的身高是2.15米
作业
请完成教材第85~86页 自主练习第3,4,5,6 题。
编后语
有的同学听课时容易走神,常常听着听着心思就不知道溜到哪里去了;有的学生,虽然留心听讲,却常常“跟不上步伐”,思维落后在老师的讲解后。这两种情况都 不能达到理想的听课效果。听课最重要的是紧跟老师的思路,否则,教师讲得再好,新知识也无法接受。如何跟上老师饭思路呢?以下的听课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1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从左 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这节课你有哪 些收获?
1.用竖式计算。 159-(62.39+58)=38.61 72.8+(72.8-8.25)=137.35
62.39 + 58
120.39
159 - 120.39
38.61
能合写成一个竖式吗?
72.8 - 8.25 64.55 + 72.8 137.35
2. 水果区原有橘子5.83千克,售出 4.79千克后,又运来3.6千克。现在 有多少千克橘子? 5.83-4.79+3.6= 4.64(千克)
5.83 - 4.79
1.04 + 3.6
4.64
答:现在有4.64千克橘子。
3. 马的身高是多少米?
5.83 + 3.6
9.43 - 4.79
4.64
9.75 - 1.53
8.22 + 8.53
16.75
想一想,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0.98 - (0.22+)0.1 =0.98- 0.32 =0.66(米) 0.98-0.22-0.1= 0.66(米) 0.81+ 0.16 - 0.78=0.19(米)
64.45 - 14.3
50.15 - 32.19
17.96
3.28 + 2.76
6.04 + 3.04
9.08
“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出生时身高0.78米。 满月时身高0.81米。 百天时比满月时多0.16米
你会解答吗?试试看。
分步 减加
试一试
“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出生时体长?米
一共增加的米数
先算从出生到百天一共增加了多少米,再算出生时体长多少米。
0.22+ 0.1 =0.32(米) 0.98-0.32 =0.66(米)
还可以写成: 0.98 - ( 0.22+)0.1
=0.98- 0.32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0.66(米)
返回
答:“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0.66米。
七 奇异的克隆牛 ——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我出生了。
满月时的体长比出生时 增加了0.1米。 百天时的体长是0.98米, 比满月时增加了0.22米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 是多少米?
今天我满月,我
过百天了,我的体
的体长比出生时
长是0.98米,比
增加了0.1米。
满月时增加了
克隆牛“蓓蓓”身高情0况.2记2录米。
出生时
满月时
百天时
身高
0.78米
0.81米 比满月时多1.16米
从根图据中 这,些你信知息道,了你哪能些提数出学什信么息问?题?
出生时的身高是0.78米,
满月时的身高是0.81米, 百天时的身高比满月时 多1.16米。
“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 出生时增加了多少?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满月时的体长比出生时 增加了0.1米。 百天时的体长是0.98米, 比满月时增加了0.22米
尖子生好方法:听课时应该始终跟着老师的节奏,要善于抓住老师讲解中的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老师讲课的间隙,猜想老师还会讲什么,会怎样讲, 怎样讲会更好,如果让我来讲,我会怎样讲。这种方法适合于听课容易分心的同学。
2019/6/29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0
thank
you!
2019/6/29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 对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先算百天时的身高,再算百天时 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出生时身高0.78米。
满月时身高0.81米。 百天时比满月时多0.16米
0.81+ 0.16 - 0.78= 0.19(米)
0.81
+ 0.16
0.97 - 0.78
0.19
返回
答:“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0.19米。
试一试
用竖式计算 。 5.83+3.6-4.79 = 4.64 9.75–1.53+8.53 =16.75
老师没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就应当立即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寻找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通过超前思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难点”的理 解上,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避免了没有重点的泛泛而听。通过将自己的思考跟老师的讲解做比较,还可以发现自己对新知识理解的不妥之处,及时消除知 识的“隐患”。
先算百天时的身高。 0.81 + 0.16 =0.97(米)
出生时身高0.78米。
满月时身高0.81米。 百天时比满月时多0.16米
再算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0.97-0.78 =0.19(米)
答:“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0.19米。
返回
“蓓蓓”百天时的身高比出生时增加了多少米?
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老师讲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同学们应马上举手提问,争取让老师解释得在透彻些、明白些。
如果“卡壳”的内容是公式、定理、定律,而接下去就要用它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大家应当先承认老师给出的结论(公式或定律)并非继续听下去,先把问题 记下来,到课后再慢慢弄懂它。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画线段图分析:
满月时的体长比出生时 增加了0.1米。
百天时的体长是0.98米, 比满月时增加了0.22米
百天时的体长是0.98米
满月时
百天时
增加0.1米 增加0.22米
出生时体长?米
满月时的体长
先算满月时体长是多少米, 再算出生时体长多少米。 0.98 - 0.22 - 0.1
你会解答吗?试试看。
减加
连减
继续
“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多少米? 画线段图分析:
满月时的体长比出生时 增加了0.1米。
百天时的体长是0.98米, 比满月时增加了0.22米
百天时的体长是0.98米
满月时
百天时
增加0.1米 增加0.22米
出生时体长?米
满月时的体长
先算满月时体长是多少米, 0.98-0.22 = 0.76(米)
怎样用一个竖式计算连减问题呢?
怎样用一个竖式计算连减问题呢? 0.98-0.22-0.1=0.66(米)
0.98 - 0.22
0.76
0.76 - 0.1
0.66
0.98 - 0.22
0.76 - 0.1
0.66
返回
答:“蓓蓓”出生时的体长是0.66米。
试一试
用竖式计算 。 64.45-14.3-32.19 =17.96 3.28+2.76+3.04 =9.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