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课时跟踪检测(二)留侯论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 留 侯 论
(时间:40分钟 分值:55分)
一、基础达标(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其间不能容发.
发:头发 B .观其所以微见.
其意者 见:看见 C .卒.
然临之而不惊 卒:同“猝”,突然 D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鲜:少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常以.
身翼蔽沛公 B.⎩⎪⎨⎪⎧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C.⎩⎪⎨⎪⎧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客之.
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
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B .慈父见背
C .是以见放
D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故深折.
其少年刚锐之气 B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C .晋军.
函陵,秦军氾南 D .其君能下.
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刘邦、项羽成败的原因只在于“能忍”和“不能忍”之间,而张良促进了刘邦的“忍”。

B .文章的结尾转向对张良外貌的评说,这进一步点明了题旨。

C .张良能够“忍小忿而就大谋”,得益于黄石公对他的考验。

D .黄石公送给张良的那本书,对提高张良的谋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拓展(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贾谊论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①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②大,则必有所忍。

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③,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④,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⑤,犹且.以不用死。

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

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⑥,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⑦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⑧!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有远举⑨之志。

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夫谋之一不见用,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哲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亦使人君得如贾谊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⑩,不能复振。

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注]①所取者:指功业、抱负。

②所就者:也指功业。

③可致之才:能够实现功业、抱负的才能。

④贾生之论:指贾谊向汉文帝提出的《治安策》。

⑤汉文:汉文帝刘恒。

⑥“夫绛侯亲握天子玺”句:绛侯,即周勃,汉初大臣。

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刘邦旧臣,诛杀企图夺取刘家天下的吕产、吕禄等人,迎立文帝。

文帝刘恒回京城路过渭桥时,周勃向他跪献天子玺。

⑦优游:从容不迫的样子。

浸渍:渐渐渗透的样子。

⑧遽为人痛哭哉:指贾谊在《治安策》的序中所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遽,急速,骤然。

⑨趯然:跳跃的样子。

趯,同“跃”。

远举:原指远走高飞,这里比喻退隐山林。

⑩病沮:困顿灰心。

沮,灰心失望。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试:尝试,这里指游说
B.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穷:贫穷的困境
C.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备:完备,详细
D.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谨:谨慎地对待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犹且.以不用死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B.君子之.欲得其君子房以盖世之.才
C.夫如此而.不用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D.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作《师说》以.贻之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贾谊“不能自用其才”的一组是()
①优游浸渍而深交之②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
③萦纡郁闷,趯然有远举之志④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⑤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⑥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A.①③⑤B.①②④
C.②③④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认为是贾谊在政治上不得志,是“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气量狭小,操之过急。

B.本文引古据今,设身处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指出才智之士应不怕挫折,胸怀要宽阔。

C.苏轼认为贾谊如果往上能取得君主的信任,在下能与大臣们深交,逐渐影响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那么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改革政治的理想。

D.苏轼引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的这个反面事例,意在深切悲叹人才“不能自用其才”的悲剧古已有之。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谋之一不见用,安知终不复用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哲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10分)
1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补写对联。

(4分)
四川乐山凌云寺,相传是苏轼年轻时读书之处,据说苏轼少年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博览群书,常受人称赞,因此不免年少气盛,曾在门前贴下一副对联道:“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不久,有一白发老人持一小书前来请教,苏轼接过书一看,不觉一惊,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

老翁笑着说:“还望博学的小苏赐教。

”苏轼面红耳赤,连连说道:“请老前辈原谅,小生一时狂兴。

”苏轼赶紧在原对联上下联的前边分别加了两个字,使得这副对联的思想境界和情趣绝然两样。

苏轼是补的哪几个字呢?请你也来改一改,补全这副对联,表述苏轼后来想表达的意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三组排比句。

(6分)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一道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道风景。

可是你知道,聪明的你就是一道风景:虽然你没有惊涛拍岸的雄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你有青春的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选B B项,见:同“现”,表现。

2.选A A项,均为介词,用。

B项,介词,从;介词,对。

C项,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3.选B B项为宾语前臵句,其他三项为被动句。

4.选A A项为使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5.选D D项,“决定性的作用”表述不当,老人的用意并不在那本书上。

6.(1)古代所谓的豪杰之士,必定有超过常人的节操。

一般人在生活中,有时会碰到无法容忍的事情。

(2)他的身体值得珍惜,死在盗贼之手不值得。

(3)这样,当然是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怕,而项羽也不能使他暴怒了。

7.选B B项,穷:不得志的困境。

8.选D A项,①尚且,还,②况且;B项,①取独,②结构助词,的;C项,①却,②并且;D项,均为表目的连词。

9.选C①“优游浸渍而深交之”是绛侯、灌婴等人的作为;⑤⑥是作者的议论,而非贾谊的表现。

10.选D D项,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是正面事例,意在阐明睿智之君对贤臣的信任利于社稷。

11.(1)他们这种君臣之间相互信任的情分,哪里只是父子兄弟般的亲密关系呢?
(2)谋划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
(3)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

因此没有聪明通达、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12.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意思对且符合对联要求即可)
13.东风裁柳碧如丝绦(小荷初露涓涓清泉)没有东风裁柳的多情没有小荷初露的恬美你有抵御艰难的柔韧你有闪光的心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