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描述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外构造描述方法
一、褶皱描述
一般描述内容包括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地理位置及其所在区域构造位置;分布延伸情况;核部位置及组合地层;两翼地层产状及转折端形态;轴面及枢纽产状;次级褶皱分布及特征及褶皱被断层或侵入岩体破坏情况等。

举例:大两会背斜,位于汉王山复式向斜南侧,西起于彭家沟,往东经大两会,于王家坪倾伏,长约49km;背斜走向近东西,开阔对称,两翼地层产状约50°—60°;枢纽具波状起伏,倾伏角约3°—15°。

核部在大两会一带出露寒武系至三叠系岩层。

在东、西两端枢纽倾伏处,次级褶皱发育,成指状分支,延伸不远,一般8—9km,随主褶皱一起逐渐倾伏消失。

二、断层的描述
一条断层的描述内容主要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符号)、位置、延伸方向、通过的主要地点、延伸长度、断层面产状、断层两盘出露的地层及其产状、以及地层重复、缺失和地质界线错开等特征;还包括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和断距大小;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断层的形成时代及其力学成因等。

举例:奇峰—玉峰纵向逆冲断层,位于奇峰与玉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北东—南西,两端分别延伸出图外,图内全长18km。

断层面倾向北西,倾角20°—30°。

上盘(即上升盘)为组成奇峰与玉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系和上石
炭系地层。

构成不完整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冲于下二叠系和上石炭系地层之上。

地层短距约800m。

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直,为一纵向断层。

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

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河逆冲断层相同,即中三叠系T2之后,早白垩系K1之前。

两条断层构成叠瓦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