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南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结论概要
1、衡南县城目前生活垃圾清运量约110t/d,经收集后运输至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卫生填埋,根据湖南省生活垃圾处理“十三五”规划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区域统筹初步规划,衡南县将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统筹处理衡南县和衡阳市南部的生活垃圾。
2、根据厂址综合比选,最终确定衡南县毛塘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南侧为衡南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厂址。
3、衡南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近期服务范围为衡南县域及衡阳市区的雁峰区岳屏镇、珠晖区东阳渡镇、和平乡以及酃湖乡南部地区;远期服务范围为衡南县县域和衡阳市区G322国道以南地区,包括雁南片区、白沙洲片区、黄茶岭片区、东阳渡片区以及G322以南的江东片区和酃湖片区。
4、本项近期2020年建设规模为600t/d,采用2条300t/d的焚烧生产线;远期2030年建设规模为1200t/d,新增1条600t/d的焚烧生产线。
5、本项目焚烧炉推荐采用机械炉排炉工艺;配置2台中温中压(400℃、4.0MPa)余热锅炉,配置1台12MW凝汽式汽轮机。
年发电量70.6×106kW·h/a,年上网电量56.2×106kW·h/a。
6、烟气净化采用“SNCR脱硝+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器”组合工艺,排放标准执行欧盟2000标准;渗沥液处理系统设计规模180m3/d,采用A/O+NF+RO工艺,出水水质达到达到GB/T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和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要求后,回用作为循环冷却补充水;焚烧飞灰经固化/稳定化处理达《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6-2008)浸出毒性标准要求后,送至衡南县填埋场分区填埋;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运输至砖厂制作建材。
7、本项目总征地面积97946㎡(146.85亩),其中厂区用地面积71526㎡(107.24亩)。
8、本项目工程总投资32289.15万元,经测算,垃圾补贴标准为60元/t垃圾,项目内部收益率为6.46%(所得税前)。
目录
1概述 0
1.1项目概况 0
1.2编制依据 0
1.3编制范围 (4)
1.4编制原则 (4)
2城市概况 (6)
2.1衡阳市概况 (6)
2.2衡南县概况 (7)
2.3垃圾处理现状 (11)
2.4相关规划 (16)
3工程建设规模 (20)
3.1服务范围 (20)
3.2服务年限 (24)
3.3垃圾清运量预测 (24)
3.4垃圾成分及热值分析 (31)
4项目建设必要性 (34)
4.1国家生活垃圾处理政策法规的要求 (34)
4.2解决填埋场污染,提高环境保护的需要 (35)
4.3完善衡南县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形象需要 (35)
4.4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6)
5厂址确定与建厂条件 (37)
5.1选址基本要求 (37)
5.2拟选厂址分析与比选 (38)
5.3建厂条件 (49)
6工程方案论证 (52)
6.1垃圾处理论证 (52)
6.2工艺方案论证 (61)
7工程方案设计 (80)
7.1总平面布置 (80)
7.2垃圾接受及上料系统 (82)
7.3焚烧系统设计 (87)
7.4余热锅炉系统 (93)
7.5汽轮发电系统 (97)
7.6烟气净化系统 (102)
7.7炉渣及飞灰处理系统 (108)
7.8给排水系统 (111)
7.9渗沥液处理系统 (119)
7.10通风、除臭系统 (124)
7.11建筑设计 (129)
7.12结构设计 (132)
7.13电气及自控设计 (134)
7.14仪表及自动控制 (140)
8环境保护 (149)
8.1主要污染物分析 (149)
8.2采用环境保护标准 (150)
8.3污染物治理措施 (153)
8.4环境监测 (156)
9节能 (158)
9.1主要能耗 (158)
9.2节能措施 (159)
9.3能耗指标分析 (161)
10消防 (163)
10.1设计依据 (163)
10.2消防设计范围 (163)
10.3主要设计原则 (163)
10.4生产厂房火灾危险类别 (164)
10.5建(构)筑物防火间距 (164)
10.6消防车道 (164)
10.7建筑物的安全疏散 (164)
10.8建筑构造 (164)
10.9消防灭火系统及灭火措施 (165)
10.10火灾自动报警及控制系统 (168)
10.11消防供电 (172)
10.12防烟及排烟 (174)
11水土保持 (175)
11.1水土保持目标 (175)
11.2水土保持措施 (175)
12劳动安全及卫生保护 (177)
12.1主要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177)
12.2劳动卫生措施 (180)
12.3安全卫生机构 (180)
12.4应急措施 (180)
12.5预期效果 (181)
13管理机构、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设想 (182)
13.1管理机构及定员 (182)
13.2建设进度 (184)
1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86)
14.1估算编制依据 (186)
14.2投资估算 (187)
14.3资金筹措 (188)
15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 (194)
15.1编制依据 (194)
15.2基础数据 (194)
15.3财务测算 (195)
15.4财务分析 (197)
15.5财务评价结论及建议 (199)
15.6工程效益分析 (200)
16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202)
16.1编制依据 (202)
16.2风险调查 (202)
16.3风险识别 (204)
16.4风险估计 (205)
16.5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206)
16.6风险分析结论 (207)
17项目招投标 (209)
17.1招投标原则 (209)
17.2招投标安排 (209)
18存在问题和建议 (210)
18.1存在问题 (210)
18.2建议 (210)
19附图 (211)
19.1附图 (211)
1概述
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衡南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衡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建设地点:衡南县云集镇毛塘村庙冲组(衡南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旁)。
编制单位: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工程性质:新建工程。
项目类别:市政工程。
编制依据
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院令101号1992);
(3)
(4)《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157号2007.7);
(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 120号);
(6)《湖南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应用技术导引》(2009)。
基础资料
(1)《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3年修改);
(2)《衡南县县城(云集镇)总体规划(2009-2030);
(3)《湖南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区域统筹规划(初稿)》2016年;
(4)衡南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拟建厂址1:500地形图;
(5)《衡南县2013~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6)衡南县生活垃圾成分、热值及元素分析检测报告;
(7)建设单位提供的与本工程相关的其它基础资料。
主要标准与规范
1、工艺专业
(1)《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
(2)《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42-2010);
(3)《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GB/T 18750-2008);
(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
(5)《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
(6)《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2005);
(7)《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规范》(CJJ150-2010);
(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
(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版)》(GB50014-2006);(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1)《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
(1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4)《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2、建筑专业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53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3);
(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13);
(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T50345-2012);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1993);
(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版);(8)《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7107-2002);(9)《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2006);
(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3、结构专业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J79-2012));
(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BJ94-2008);
(1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3)《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 5022-2012);(14)《火力发电厂主厂房荷载设计技术规程》(DL/T 5095-2007);(15)《空间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 7-2010);
(16)《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2002);
(1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2);
(18)《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02);
(19)国家、中南地区及湖南省通用标准图集,行业标准。
4、电气及自控专业
(1)《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
(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2011);
(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4)《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
(5)《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6)《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052-2009);
(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1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1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7)《控制室设计规定》(HG/T20508-2000);
(18)《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19)《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20)《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HG/T20507-2000);
(21)《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T20512-2000)。
5、环境保护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6)《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6、劳动保护及职业卫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3);
(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节能、通风、采暖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10);
(2)《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3)《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11年);
(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5)《湖南省用水定额标准》(DB43/T388-2008);
(6)《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发2010年第6号);
(7)《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8)《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15587-2008)。
编制范围
根据《湖南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区域统筹规划》,本项目服务范围为:近期:衡南县县域,共21镇1乡2街道;衡阳市区的雁峰区岳屏镇、珠晖区东阳渡镇、和平乡以及酃湖乡南部地区;
远期:衡南县县域、衡阳市区G322国道以南地区,包括雁南片区、白沙洲片区、黄茶岭片区、东阳渡片区以及G322以南的江东片区和酃湖片区。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着重研究以下内容:
(1)衡南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问题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必要性;
(2)衡南县生活垃圾产量预测及工程建设规模论证,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3)衡南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厂址比选及建厂条件分析;
(4)论证焚烧炉工艺、烟气处理工艺、渗沥液处理工艺及炉渣飞灰处理工艺,推荐本项目最适宜的工艺路线。
(5)针对焚烧炉、余热锅炉、洗涤塔及布袋除尘器等关键设备,提出技术参数要求,确保设备先进、可靠,处理效果达标。
(6)根据工艺方案对整个厂区进行工程方案布置。
(7)工程项目投资估算、经济分析,风险分析,并对本项目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作出评价。
编制原则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是城市环境治理项目,其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吸收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成熟经验,结合衡南县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厂址、处理工艺,并相应严格控制二次污染。
据此,可行性研究报告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编制: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工程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确保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置,防治二次污染产生。
(2)从衡南县实际出发,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使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的发挥工程效
益,以垃圾无害化为基本出发点,并尽量做到减量化和资源化;
(3)结合衡南县域各乡镇情况,采取集中处置,避免重复建设,突出规模效益;
(4)结合衡南县总体规划,衡南县气候特点、城市生活水平、消费结构等,合理论证城市垃圾产量,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实施计划;
(5)根据衡南县城市特点和生活垃圾相关特性,选择适合衡南县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使所选工艺技术成熟、经济合理、工程投资较少且日常管理费用低,以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应尽量提高垃圾收运及处理操作的机械化水平,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垃圾运输实现密闭化,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并相应实现清洁生产;
(7)在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征地范围内,合理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绿化面积,使厂区环境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避免扰民现象。
2城市概况
衡阳市概况
衡阳市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地处南岳衡山之南,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辖雁峰区、石鼓区、珠晖区、蒸湘区、南岳区5个市辖区和衡阳县、衡南县、衡山县、衡东县、祁东县5个县以及耒阳市、常宁市2个市,市域总面积15310km2。
截止至201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733.75万人,居全省第2位。
衡阳是中南地区重要工业城市,2015年GDP已达2601.57亿元,城市定位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全国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
衡阳现为全国现代物流枢纽城市,是中南地区区域性物流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成为湖南省唯一连续获此殊荣的城市。
衡阳市
图2.1 衡阳市区域位置图
衡南县概况
地理位置
衡南县属于衡阳市下辖县,位于衡阳市南部,湘江中游。
地控粤桂,域连楚荆,衡南三面环抱衡阳市区。
与雁峰区、蒸湘区、珠晖区、石鼓区四个城区相连,衡阳、衡山县、衡东、安仁、耒阳、常宁、祁东等8个县为邻。
地跨东经112°16′—113°08′,北纬26°32′—26°58′。
南为百粤门户,北为三楚咽喉,县域面积为2620km2。
2015年,根据衡南县乡镇区划调整方案,调整后下辖21镇1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
衡南县境内有京广、湘桂铁路;泉南、京港澳、京港澳复线,衡大、衡炎等高速公路左右延伸;322与107国道南北纵横。
衡南县
图 2.2 衡南县区位图
行政区划
衡南县隶属衡阳市,下辖21个镇、1个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
分别为:云集镇、廖田镇、茶市镇、冠市镇、江口镇、宝盖镇、花桥镇、铁丝塘镇、泉溪镇、
洪山镇、三塘镇、谭子山镇、鸡笼镇、泉湖镇、柞市镇、茅市镇、硫市镇、栗江镇、近尾洲镇、咸塘镇、松江镇、相市乡、川口办事处、岐山办事处。
县人民政府驻云集镇。
历史沿革
衡南县因地处南岳衡山以南而得名。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建酃县。
至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析衡阳县东南境置清泉县,立郡设州,析县置府,分区建市,几易其名。
衡南县始建于1952年7月,虽时间不长,然溯源稽古,历史悠久。
2000年,衡南县辖21个镇、3个乡。
2001年4月4日,将衡南县的雨母山乡划归衡阳市蒸湘区管辖。
2004年1月19日,民政部批准同意衡南县人民政府驻地由衡阳市石鼓区中山北路迁至衡南县云集镇。
2008年底,衡南县辖23个镇、2个乡、2个办事处。
2005年8月设立岐山办事处。
2010年,从花桥镇析出川口等20个行政村、萤石矿等2个居委会,设立川口乡。
衡南县辖23个镇、3个乡、1个办事处。
2015年11月18日,省民政厅(湘民行发38号)批复同意:车江、向阳、云集3个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云集镇。
洲市乡、三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三塘镇。
川口乡、花桥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花桥镇。
调整后,全县辖21个镇、1个乡、2个办事处。
人口与社会经济
2015年末全县常住人口97.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6.22万人,农村人口61.72万人,城镇化率达37.0%。
人口出生率12.97‰,死亡率6.36‰,人口自然增长率6.61‰。
2015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GDP)287.85亿元,增长8.2%。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5.1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7.52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5.15亿元,增长15%。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23.7%、48.8%、27.5%调整为22.6%、44.3%、33.1%,第一产业比重降低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5.6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
10.2%、39.0%和50.8%,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6.3%。
2015年末全县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06.85亿元,增长3.9%,全县实有耕地面积70.33千公顷,增长6.95%,其中水田65.62千公顷,旱地4.71千公顷;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8.85千公顷,增长 2.2%。
2015年末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9.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4.6亿元,增长5.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5亿元,实现利润10.99亿元,产品产销率99.8%。
2015年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36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34元,增长9.0%;家庭人均消费总支出12169元,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1858元,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达15.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6.3平方米。
自然条件
(1)气象与气候
衡南县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丰富,无霜期长,雨量适中。
年平均气温17.8℃,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3℃,最热月平均气温29.8℃。
晴天117-182天,雨天177-183,无霜期287天,年日照数为53天。
多年平均降水量1268.8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38.7毫米,大于周期多年年均降水量。
冬天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2米/秒。
(2)水文
衡南县属长江水系、湘江流域,地处湘江流域的中下游,河流以湘江为骨干,呈羽状分布,共有4条较大的河流汇入,目前衡南县境内有河流5条,即湘江、耒水、蒸水、舂陵水和沙河,其中衡南县境内湘江长约65.68km,耒水长约71.56km,蒸水长约43.14km,沙河长约21.24km,舂陵水约15.16km,境内共有大小支流61条,其中一级支流有耒水、蒸水、舂陵水、栗江、车江等河流11条,二级支流有25条,三级条流有19条,四级支流有6条。
还有欧阳海灌区东、西干渠。
湘江从该区南部流入,从西部流出,年平均流量1370m³/s,平均径流量433亿立方米,水量丰富。
洪水一般发生在4-6月。
(3)地质构造
1、地质构造
据区域构造资料,区内地处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洞庭凹陷以南,衡阳断陷盆地中部。
区域重磁资料表明,该区盆地基底稳定,无深大断裂穿过,地质构造简单,总体为—近南北向的隐伏平缓向斜构造通过区内,向斜西翼地层向北东—东,倾角5-8º,东翼地层倾向西—南西,倾角5-10º。
区内断裂构造活动不强烈,未见大的区域性断裂,主要表现为风化节理裂隙,将岩体切割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岩块。
2、地层及岩性
区内出露地层有新生界下第三系霞流市组茶山坳段和第四系冲积层,大部分地区为第四系覆盖,第三系出露面积较小。
各地层岩性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下第三系霞流市组茶山坳段(Ezx1)分布于区内北部及东部边缘。
下部为青灰色泥岩夹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和白色长石石英砂岩;上部紫红色泥岩增多,与青灰色泥岩互层,钙泥质胶结,薄至中厚层状构造,厚100-950mm。
2)第四系(Q)
其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按时代和岩性不同分为更新统和全新统。
(1)更新统(QPel+dl):为区内出露面积最大的地层,河流冲积形成,分布于II级、III级阶地上。
下部为白色、黄色砾石层;上部为蠕虫状红黄色粘性土,厚8-25m。
(2)全新统(Qhal+pl):分布于低洼处及湘江沿岸的I级阶地、河漫滩上。
下部为砂、沙卵层;上部为粘土、亚粘土及亚砂土,厚4.2-1.8m。
3)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县城区域自上而下分三个工程地质层:
(1)网纹状粉质粘土层:分布于区内中部湘江西岸I级阶地,由冲洪积层构成,坚硬—硬塑状,稍湿,厚4-18m。
(2)砂卵石层:分布于I、II级阶地,黄色,卵石成分为石英,直径20-40mm,磨园度好,分选性较差。
结构紧密—中密,透水性好,力学强度较高,承载力标准值600Kpa左右,层厚0.73-26m,变化较大。
(3)粉砂质泥岩、泥岩层:受构造剥蚀,分布于本区北部及东部边缘,为下第三系霞流市组茶山坳段。
岩石抗风化能力弱,遇水易软化,干燥易破碎并很快呈土状。
层厚(控制)>15m。
3、土壤
全县土壤有4个土类,主要为红土壤类(土层较厚,有机质偏低)、山地黄土壤类(土壤疏松肥沃,潜在养分含量丰富)、紫色土类(肥力中等,磷钾含量高,但水土流失严重,改造利用难度大)、潮土土类(土层较厚,多石灰反应,铁锰沉积明显)。
(4)植被
衡南县属中亚热带绿阔叶林区,原生植被已不存在,今为天然次生林人工植物。
乔、灌木有86科250余种,主要树科有蔷薇、壳斗、大戟、蝶形花、樟、竹、马鞭革、芸香、桑、杉、松、杨柳、苏木、木兰、木樨等。
(5)作物与畜牧
衡南县自古以农业著称,是湖南省生产粮食的主要县份之一,素称“鱼米之乡”。
农业主要有水稻、红薯、豆类、小麦、油菜、花生、茶叶、棉花等。
畜牧业主要生产猪、牛、兔等家禽,被列为湖南省生猪生产基地县,淡水养鱼总点县之一。
(6)矿产资源
衡南境内矿藏丰富,己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余种,以储量大、品位高而驰名中外。
矿产资源主要有锰、铜、钨、铁、铀、铝、莹石、重晶石、煤、铅、锌、芒硝、黄金、高岭土等,其中芒硝储量较大。
特别是驰名中外的萤石,储量700万吨以上,平均品位达到50%;重晶石储量300多万吨,含硫酸钡94.8%以上。
垃圾处理现状
垃圾收运及处理现状
1、县城垃圾收运体系
目前衡南县县城主要采取定点混合收集清运的方式。
目前衡南县城垃圾收运详细流程为:居民、各单位或者工厂小作坊等将生活垃圾自行混合投放至垃圾收集点(果皮箱或垃圾斗),或者居住小区组织人员或环卫工人收集垃圾,通过人力车运送至收集点,然后利用垃圾运输车将垃圾直接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理。
卫生填埋场
投放
人力车
运输车
运输车
垃圾产生源
固定收集点
固定收集站
投放
图 2.3 衡南县城生活垃圾收运流程现状
图 2.4 衡南县城生活收集设施
图 2.5 衡南县城生活垃圾运输设施
目前衡南县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尚不够完善,垃圾收集点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导致垃圾收集率低;收集站工艺落后,缺乏统一管理,垃圾运输效率低,环境卫生条件差。
据不完全统计,衡南县县城共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约350个,生活垃圾收集站23座,收集车辆为人工板车,运输车共6辆。
2、县城垃圾处理体系
(1)填埋场简介
目前衡南县县城日产生活垃圾120t,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统一运输至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处理。
图 2.6 衡南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与县城位置关系图衡南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位于衡南县云集镇茅塘村。
填埋场占地154亩,设计库容为150万m3,日处理生活垃圾100t/d,于2011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已填埋垃圾量约20万吨,累计使用库容约25万m³。
目前该填埋场主要承担整个衡南县县城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处置,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填埋库区
渗沥液处理区
图2.7 垃圾填埋场现状卫星图(2016年6月)
(2)作业方式
该卫生填埋场的作业方式拟实行分区分单元填埋,每天收集的垃圾经地磅房计量后进入填埋场内,垃圾按指定的单元作业点卸下,卸车后用推土机推铺,再用压实机碾压。
分层压实达到一定高度后,再在上面覆盖粘土或聚乙烯膜,并重复上述的卸料、摊铺、压实和覆盖的过程。
图 2.8 填埋作业工艺流程图
(3)渗沥液处理
衡南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规模为50m³/d,选用“两级DTRO”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执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
GB16889-2008中表2规定的水污染排放浓度限值,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图 2.9 渗沥液处理工艺流程图
3、乡镇收运体系
衡南县各乡镇生活垃圾主要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其收运系统和处理处置极不完善,大部分乡镇尤其是农村生活垃圾未进行有效的收集,乡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率均不足30%。
由于乡镇均未设置垃圾收集站、转运站或者无害化处理场所,大部分生活垃圾由居民直接混合投放,随意堆埋或者自行焚烧,较少数乡镇由承包的环卫工人通过人力车集中至垃圾收集点(小型垃圾箱或者垃圾围),然后通过小型垃圾收集车(多为农用翻斗车)运至简易垃圾堆场直接堆放处理。
乡镇农村生活垃圾没有纳入收运体系,一般是由村民自行焚烧或者堆填。
投放
人力车
小型垃圾收集车
垃圾产生源收集点简易填埋场
图2.10 乡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现状图
图2.11 乡镇及农村垃圾收集围
图2.12 乡镇及农村垃圾运输车
衡南县乡镇生活垃圾收集设施,无垃圾桶、无压缩式收集站,无大型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收集点主要以露天式小型垃圾围为主,覆盖率很低,分布不均,布局不合理,设备陈旧,加上无专人管理,清运不及时,环境卫生条件较差。
由于资金投入与人员管理等问题,乡镇收运车辆主要是人工板车、拖拉机或者翻斗车,收运效率较低,密闭效果差,“滴、渗、漏”现象严重,二次污染大。
4、乡镇垃圾处理体系
目前衡南县仅仅少部分乡镇生活垃圾已进入衡南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大部分乡镇生活垃圾未进行卫生填埋处理,一部分居民随意堆埋或者自行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