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场营销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市场营销的概念
任何企业都与市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企业作为市场系统中的一个单位,只有同市场系统保持输入输出关系,进行物质的、劳务的、信息的交换或置换,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市场不仅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是企业与外界建立协作关系、竞争关系的传导和媒介,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功与失败的评判者。
认识市场,适应市场,驾驭市场,使企业活动与社会需要协调起来,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核心与关键。
一、市场营销的概念
在西方国家,不仅认为企业存在着市场营销活动,而且认为社会、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的组织和团体的活动也与市场营销有着共同之处,市场营销学的应用事实上已经超出了经济活动的范围。
这样,"市场营销”就有了一个最一般的定义:任何以营利或不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或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以及对变化着的环境做出反应的动态过程.根据这一定义来认识企业的市场营销是无不可,但未免过于抽象,流于一般。
现代市场营销学认为,推销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推销是企业营销人员的职能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职能;如果企业搞好市场营销研究,了解购买者的需要,按照购买者的需要来设计和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合理定价,做好渠道选择、销售促进等市场营销工作,那么这些产品就能顺利地销售出去。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定义委员会1960年给市场营销下过这样的一个定义:"市场营销是引导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或用户的企业商务活动过程”这一解释尽管较之"营销=销售(推销)"的认识进了一步,但仍然是
失之于偏狭,仍不能全面概括和准确表述现代企业营销活动的全过程。
事实上,为了占领市场,扩大销售,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企业不只是要进行引导流向消费者或用户这一段的经济活动,而是还要进行”产前活动"(如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和"售后活动"(如售后服务、收集反映).这就是说,市场营销活动既包括企业在流通过程结束后的售后活动,不仅要以顾客为全过程的终点,更重要的是以顾客为全过程的起点。
由此看来,所谓市场营销,就是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包括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开发、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产品促销、产品储存和运输、产品销售、提供服务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业务经营活动。
市场营销去过程的质的规定性,则是商品交换过程。
理解市场营销的定义要把握以下几点:
1. 营销活动的主题是营销者即企业.企业是交换的主动者和积极的一方,千方百计促成交换。
也就是说企业在千方百计地想把产品销售出去,而不是消费者千方百计想购买.
2. 消费者和用户是企业营销的对象,营销活动的核心.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谋划"、”筹划"的核心问题是识别、确定并满足消费者和客户的需要。
这是市场营销的最主要、最精微的含义,也是企业经营的目标。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企业把消费者称为"上帝"。
一、营销的定义
美国著名的营销学者菲利浦·科特勒对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进行了如下的描述:“市场营销是个人或群体通过创造,提供并同他人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以满
足各自的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在这个核心概念中包含了: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或提供物;价值和满意;交换和交易;关系和网络;市场;营销和营销者等一系列的概念.
市场交换活动的基本动因是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欲望,“需要”(needs)是指人们生理上、精神上或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无明确指向性的满足欲,就如饥饿了想寻找“食物”,但并未指向是“面包”、“米饭”还是“馒头”;而当这一指向一旦得到明确,“需要”就变成了“欲望”(wands);有购买能力的“欲望”才是有意义的,才真正能构成对企业产品的“需求"(demands)。
因此,对企业而言,迎合消费者的需要,满足其购买欲望,不超过其支付能力的产品是绝对畅销的。
二、营销计划
营销计划是指,在对企业市场营销环境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企业及各业务单位的对营销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应采取的策略、措施和步骤的明确规定和详细说明.
根据美国学者威廉科恩在《营销计划》中的详细步骤,大致可概括为:策划营销计划→环境分析→确立目标和目的→制定营销战略→制定营销战术→营销计划预测(预案)→管理执行。
三、细分市场
虽然市场营销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以客户需要的满足为导向,但是任何一种单一的产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对客户的购买行为进行细分。
客户的购买行为不仅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即使具有同样类型需求的客户,购买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客户的购买过程大致为:问题的认知→信息收集→购买方案的比较→购买决策→购买后的反应.
客户的购买行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其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基础之上的,影响购买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认知、学习、态度和信念等各个方面.根据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论”说明了需要和动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侧重点是不同的,当我们分析客户购买商品的动机时就应当弄清楚,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住需要,还是为了投资,以满足财富升值的需要。
因为对于不同的需要,营销的策略和方法是很不一样的.
认知是一种人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外界的刺激,没有刺激认知就没有对象,二是人们的反应,没有反应,刺激就不能发挥作用.消费者的大多数购买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通过学习消费者获得了商品知识和购买经验,并用之于未来的购买行为。
态度是消费者对有关事物的概括性评估,是以持续的赞成或不赞成的方法表现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倾向。
态度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它往往是思考和判断的结果。
信念是在态度得到不断强化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稳定认识和倾向性评价,在信念指导下的行为往往不再进行认真的思考,而成为一种惯性,甚至出现永久性记忆.
细分市场的目的在于选择目标市场,从而进行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指对潜在客户的心理进行一种创造性活动,将产品在客户心中确定一个适当的位置,也就是鉴别类别产品身份。
通常,顾客对市场上的产品有自己的认知和价值判断,提到一类产品,他们会在内心按自己认为重要的产品属性将他们认知的产品进行
描述和排序。
市场定位的方法主要有:1)与榜样做比较;2)差别化定位;3)差异化定位;4)竞争定位(领导者、追随者、取代者、补缺者).
四、4P—4C
4P是指: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意味着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适当的传播促销推广手段,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行为。
4C是指:消费者(Cus to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沟通(Communication),它强调企业首先应该把追求顾客满意放在第一位,产品必须满足顾客需求,同时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产品和服务在研发时就要充分考虑客户的购买力,然后要充分注意到顾客购买过程中的便利性,最后还应以消费者为中心实施有效的营销沟通。
4P到4C,也就意味着从卖方导向转向消费者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