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教学
文摘在如今的教学活动中,由传播图象、声音、多种信息传输的综合使用—电教媒体,为学生们提供了形式多样,功效各异的学习材料。
这样先进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气氛,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意识,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等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电教媒体学习兴趣培养水平开发智力
当前,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信息所使用的媒介物也在持续发生变化,录音、录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作为电教媒体已普遍为教学服务,他们向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功效各异的学习材料。
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形式,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推向课堂主体的位置,开发智力,培养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
对于我们的教学对象—小学生,他们的年龄一般都在6—12岁左右,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走向抽象思维和更高级的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
根据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学生的学习往往要借助很多直观的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电教媒体将图片、影象、文
字、动画、声音、资料、习题库等都能一一鲜明地体现在孩子们面前,并可随时调用,反复查阅,真是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方法,极大地促动了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
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电教媒体的一些体会。
一.身临其境,理解课文内容
初读课文时,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范读学生听,或是学生读教师听,学生如此被动地接受新课,自然丧失了较大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一些课文内容离学生们的实际生活比较远,那他们理解起来就更难了,但假如用上录音、录象、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的电教媒体,那情形可就大不一样了。
比方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优势,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奇异的境界,伴随着悦耳的朗读,播放海面、海底、海滩等美丽景观的录象。
孩子们从计算机屏幕中看到了瑰丽无比的海水、品种繁多的水产、各种各样的海鱼、笨重的乌龟……学生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起来了,积极主动探求,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气氛。
另外,学生还有了很多感性的理解,更爱学了,更想学了,更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通过如此生动、具体、形象的感知,对课文的理解水准自然深刻多了。
在教学《小镇的早晨》、《惊弓之鸟》、《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时,我分别使用了适当的电教媒体,发现孩子们都能较深刻地理解课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提供直观景物,协助理解语言文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词句光靠教师用语言描绘,学生难以理
解,假如利用电教媒体让学生亲眼目睹真物实景后,在感官上留下强烈的印象,将为理解语言文字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教学《大禹治水》这个课时, “洪水”对于很多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语,但它对于全文的学习又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讲解这个词时,我先为学生放一段录象,让他们亲眼目睹一个个美丽的村庄,一座座漂亮的房屋和成群结队的牛羊被大水冲走、淹没的凄惨场面,孩子们个个目瞪口呆,神情严肃,甚至有一个小女孩竟伤心得失声痛哭了起来。
这时我告诉学生们,这,就是洪水!学生们对洪水有了深刻的理解,真实地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
接着我又引导:对于这样凶猛无情的洪水我们应该怎么办?有的学生义愤填膺地说:“洪水这样凶恶,给人类带来了如此巨大的伤害,不把它治理好可不行!”也有的孩子说:“洪水这样凶猛,治理起来一定很不容易。
”而后我又为学生放映了一段现代新修防汛工程的录象,让学生们明白现在的科学技术如此发达,但治理洪水还是十分艰苦,十分危险的工作,更何况是两千多年前呀!至此,学生们深刻地理解到了大禹治理洪水的必要性和治水过程的艰难,经过对课文进一步的学习后,大禹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真真正正的大英雄。
三.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电教媒体的使用能够给学生以思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会营造出一种民主、和平、愉快、平等竞争的学习气氛。
如我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后,利用课件为学生播放课文动画剧,协助他
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动画在齐威王目瞪口呆的表情上定格。
此时,我再引导学生想象:比赛结束了,齐威王和田忌各胜一场,他们之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同学们编读故事。
顿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学生们跃跃欲试,先分小组交流讨论,然后请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
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再联系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想象出多种生动的情景,有的说:“齐威王输了以后,心中很不服气,约田忌再赛一场,田忌仍然用智慧战胜了齐威王,并告诉齐威王,智慧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齐威王输得心服口服。
从此他也养成了遇事动脑筋的好习惯,成了一个聪明的好皇帝。
”有的同学说:“田忌胜了第二场比赛后,十分骄傲自大,到处吹嘘自己,而齐威王呢?回去后认真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终于,他弄明白了田忌取胜的方法。
于是,他约田忌实行第三场比赛,田忌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比赛时田忌仍然用上次的方法,而齐威王并不轻举妄动,他先看准田忌出哪一个等级的马,然后自己再派上同一等级的马,结果三场比赛大获全胜,这次轮到田忌目瞪口呆了。
齐威王对田忌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样,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了,最后,我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结尾写下来,实行续写练习,事半功倍,大大地提升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水平。
电教媒体的使用既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使用语言文字的水平,这是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能达到的。
四.体现美景,渗透美育素质
生活离不开美,缺乏美感的人生是不完善的人生。
所以,美育必
须从小抓起。
在教学中,电教媒体能协助学生再现实践的原貌、过程,引导他们用语言文字表达美、创造美,利用电教媒体实行创造美的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能充分发挥语文课实行美育的功能。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化、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美文、古诗,谴词造句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教学中巧妙地使用电教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这样便可尽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诱发他们积极学习的情绪。
如我在教学古诗《早发白帝城》时,诗人所要表达的心情完全寓于水天一色的景象之中,教学时我选用播放了与所教古诗意境相协调的古筝曲,那舒缓清幽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很多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古老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山水环绕的境界之中。
孩子们仿佛看到了诗仙李白傲立船头,衣衫飘飘,小船儿顺风而下,逐步地消失在水天之间。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中,感受到了难以言状的美,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
总之,语文教学不光要靠教师讲,学生学,还需要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来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要做到教学内容不同,媒体组合不同;教学对象不同,选择媒体不同;教学重难点不同,使用媒体的次数时间不同。
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媒体优化组合,对教学质量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 参考书目: 《中小学教材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