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井下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1、及时报告灾情
2、积极抢救
3、安全撤离
4、妥善避灾
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

如果停止呼吸不久,大都能用人工呼吸方法进行抢救。

在施行人工呼吸前,先要将伤员运送到安全、通风良好的地方,将领口解开,腰带放松,注意保护体温。

仰卧时腰背部要垫上软的衣服等,使胸部张开。

应消除口中脏物,把舌头拉出或压住,防止堵住喉咙,妨碍呼吸。

(一)口对口吹气法,操作前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用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入(最好放二层纱布或手帕再吹),造成吸气。

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

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吹14~16次.在抢救过程中,救护者须有耐心,有时需坚持1-2小时之久,不能灰心.因此,人工呼吸一般由两人轮流进行。

(二)仰卧压胸法伤员仰卧,救护者跨跪在伤员大腿两侧,两手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向外伸开,平放在其胸部两侧乳头之下,借上半身重力压伤员胸部,挤出肺内空气。

然后,救护者身体后仰,除去压力,伤员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因而空气入肺。

如此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约16~20次。

(三)俯卧压背法伤员俯卧,头偏一侧,两臂前伸,或一臂前伸、头枕在另一弯曲的手臂上.救护者骑跨在伤员大腿部,两臂伸直,俯身向前,用稳定的压力稍向前推,向下压,把空气从肺部排出。

然后,救护者两手放松,伤员胸部自然舒张,空气吸入肺中。

如此反复,每分钟约14~16次。

此法对溺水急救较为适合,因便于排出肺内积水,但背部、肋部受伤者不能用。

三、止血
创伤一般会出血,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管损伤,出血过多,使伤员脸色苍白,出冷汗,手脚发凉,呼吸急促,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这种伤员,首先要争分夺秒、准确有效地进行止血,然后再采取其它急救处理措施。

出血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动脉出血,血液是鲜红的,随心脏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跳动的频数从伤口向外喷射,速度也快,危害性很大;二是静脉出血,血液是暗红或紫红色的,徐缓均匀地从伤口流出;三是毛细血管出血,血液是红色的,像水珠样地从伤口流出,多能自身凝固止血。

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一般用纱布、绷带包扎好伤口,就可以止血。

大的静脉和动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法止血.
(一)指压止血法在伤口的上方(近心端),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以阻断血流。

采用此法,不宜过久,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暂时性止血等。

所以,在指压止血的同时,应立即寻找材料,准备换用其它止血方法。

1--手掌压迫止血;2--屈指加压止血:3—-指出血的压迫;4——舷骨动脉压迫及其止血区域;5-—手掌出血压迫及其止血区域;6-—足部出血压迫及其止血区域;7—-股动脉压迫及其止血区域;8—-前头部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9--后头部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10——面部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11-—锁骨下动脉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12——颈动脉止血压点及其止血区域。

(二)加压包扎止血法这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适用于全身各部。

操作方法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布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三角巾或布带系紧、缠紧,并将肢体抬高。

也可在肢体的弯曲处加垫,然后用绷带缠好.
(三)止血带止血法通常用橡皮止血带,也可用大三角巾、绷带、手帕、布腰带等布止血带代替,但禁止用电线或绳子。

止血带可以把血管压住,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

但必须注意,上止血带的部位要先衬垫上布块或绑在衣服外面,以免损伤皮下
神经。

同时,松紧要适宜,以摸不到远端脉搏和停止出血为度,止血时间不能过长,时间过长可造成缺血,或皮肤容易坏死.
四、包扎
伤口是细菌侵入人体的入口。

如果受伤矿工伤口被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脓感染、气体性疽及破伤风等病症,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受伤以后,在井下无法做清创手术的条件下,必须先进行包扎。

包扎的材料有橡皮膏、绷带、三角巾等。

现场没有上述包扎材料时,可用手帕、毛巾、衣服等代用。

(一)螺旋包扎法1.通常是先做环形缠绕开头的一端,再斜向上绕,每圈盖住前圈的1/3或2/3。

此法适用于四肢、胸部、腰部等处。

2.螺旋反折包扎法先用环形法包扎开头一端,再螺旋上升缠绕,每圈反折一次。

此法适用于小腿、前臂等处。

(二)“8”字环形包扎法一圈向上,一圈向下,成“8”字形来回包扎,每圈在中间和前圈相交,并根据需要与前圈重叠或压盖一半。

此法适用于关节部位。

五、骨折临时固定
现场急救时常用的方法有:
(一)上臂骨折固定包扎法肘关节屈曲成900,在臂内、外侧各置夹板一块,放好衬垫,用绷带将骨折上下端固定.用三角巾将前臂吊于胸前,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固定于胸部。

无夹板时,用一宽布带将上臂固定于胸部.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二)前臂骨折固定包扎法两块夹板分别放置在前臂及手的掌侧和背侧,加垫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肘关节屈曲成900,用三角巾将前臂吊于前胸。

(三)小腿骨折固定包扎法从大腿中部至足根的夹板两块,置于小腿内、外侧,加垫后分段固定.无夹板时,也可用健肢固定.
六、受伤矿工的运送
伤员经过现场急救处理后,需要搬运升井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救治.如果运送不当,可能造成神经、血管损伤,甚至造成终身残废或死亡。

运送受伤矿工时,常用的方法有:(一)担架运送法担架可用特制的担架,也可用临时制作的简易担架,如绳索做成的简易担架,衣服做成的简易担架,毛毯做成的简易担架.
担架运送伤员时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是:
1.由3—4人合成一组,小心谨慎地将伤员移上担架。

2。

伤员头部在后,以便后面抬担架的人随时观察伤员的变化。

3。

抬担架的人脚步要一致。

4。

向高处抬时(如走上坡),前面的人要放低,后面的人要抬高,以便伤员保持水平状.走下坡时相反.
(二)单人徒手运送法
1。

扶持法:伤势较轻者可扶着走。

2.背负法:救护者背向伤员,让伤员伏在背上,双手绕颈交叉下垂;救护者用两手自伤员大腿下抱住伤员大腿.
3。

肩负法:把伤员的腹部搭在右肩上,右手抱住双腿,左手握住伤员右手,或以右手将伤员双腿与右手一并抱住。

4.抱持法:救护者一手扶伤员的脊背,一手放在伤员的大腿后面,
将伤员抱起来前进.
(三)双人徒手运送法使伤员坐在两个救护者互相交叉成井字形的手上,伤员双手扶住救护者的肩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