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赏析煤的对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青诗选赏析煤的对话诗歌原文
你住在那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选自《旷野》,重庆生活书店1942年版
诗歌赏析
这首诗写人和煤的一番对话。

人煤对话,这是永远也不会发生的事情;然而,读了这首诗后,每个人都会承认对话的内容是符合自然发展史的实际的,并会由此引起深沉的思索。

诗人笔下的煤是一个历尽沧桑巨变的历史老人形象。

亿万年前,他是一棵树木,所以他的年龄比山大、比岩石大。

自从恐龙统治了森林,地壳第一次震动后,树木倒下了,最终被埋到地层深处,变成了今日的煤。

诗人借煤的形成,写出了一部自然变迁史,这是合乎科学事实的。

树木变成了煤,并不意味着树木的死亡,而不过是物质存在方式的一种变换,因为它原来的物质属性——燃烧并没有丧失,这点也是符合自然科学的物质不灭定律的。

不过,请不要误会诗人是在写“科学诗”。

在诗人的笔下,煤已经从自然界走到了人类社会,它具备人的感情,也具备人的理智。

它会沉默,它会怨愤,甚至还有希望和祈求。

煤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后,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了地层深
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它只能沉默无言,怨愤不已。

然而,其心不死,其志不灭,它渴望着火的到来,它要把黑暗的底层焚毁,让光明照遍周围世界,同时也使自己在烈火中获得再生。

由此可以证明,这是一首含义深刻的变相的咏物诗,它所咏所礼赞的不是煤,而是人;礼赞的是人的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

那么,这个“人”是抽象的吗?不,这个人就是中华民族。

我们的民族有着煤一样悠久的历史,经历过如煤所遭受过的灾难,像煤一样地长久地沉默、怨愤过,更像煤一样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并和煤一样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所以可以断言,诗中的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如果我们知道这首诗是作于1937年春天,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就更会明白诗的主旨所在了。

诗作的思想容量如此之大,但诗人赋予它的篇幅却如此之小(只有十二行),这是因为诗人找到了最能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载体(煤)、表现手法(拟人化)和表现形式(对话)。

就对话而言,发问者的问话是如此冷静,不露痕迹,而所得到的回答却是炽烈如火,喷薄而出,两者构成了强烈的反差,激起了感情的波澜,显得更富艺术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