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二+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时期+知识提纲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时间图轴
二、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封建国家分裂、民族交融,是中华文明曲折发展并孕育大一统条件的时期。

隋唐时期(581-907年),多民族封建国家统一发展,封建经济文化繁荣,是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阶段。

政治上:封建国家从鼎立对峙到统一盛世;行政体制从制度创新到日臻完善;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

三省制雏形出现,九品中正制推行,士族势力强大。

隋唐时期,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社会安定,制度创新,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

经济上:南方经济从初步开发到重心南移;封建经济从曲折发展到日趋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北魏均田制形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

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隋唐时期,农耕经济繁荣,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民族关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从边陲内迁到民族交融;隋唐时期从边疆管理到联系密切。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交融局面;隋朝结束分裂,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边疆的开发,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思想文化上:宗教儒学从三教并行到三教归儒;文学艺术从成就突出到新的高峰。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呈现多元化特征,体现了民族交融的特
色;科技成就较为突出。

隋唐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政策开明,中外经济交流频繁,推动了“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的形成。

三、主干知识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理线索——归纳主要特征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线索: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1)政治上,社会分裂与士族专权。

由于武将专权、地方割据和民族政权并立,国家陷入分裂。

门阀士族由东汉豪强地主发展而来,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2)民族关系上,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出现了民族交融局面,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多民族交融成为魏晋时期的重要社会特征。

(3)经济上,江南经济获得开发。

这一时期,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也加速了当地经济发展。

选择性必修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曹魏:220年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初期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士人,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后期只看家世,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魏晋:律令儒家化,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分为州、郡、县三级制
【经济与社会生活】
(1)南朝:陶瓷业工具:匣钵。

(2)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3)魏晋南北朝:灌钢法和坞堡的出现
【文化交流与传播】
(1)西晋:国子监是古代中国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2)魏晋南北朝:儒、佛、道出现交融汇通的景象
(二)隋唐时期
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线索: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再次分裂——隋唐五代时期(581—960年)
(1)隋唐盛世局面。

隋朝于589年统一南北,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隋唐时代。

隋朝盛极一时,虽短命而亡,但影响深远。

唐前朝出现盛世局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2)唐代衰亡与五代十国。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了强烈的挑战,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强敌环伺,唐朝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况。

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短暂分裂时期。

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线索:封建制度的成熟时期——隋唐时期(581—907年)
(1)封建政治制度走向成熟。

魏晋时期三省制雏形出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并得到发展;魏晋南北朝在察举制基础上创建九品中正制,隋唐实行科举制。

(2)赋税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由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征税标准发生重大变化,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选择性必修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御史台为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589年,百越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为治理岭南起到重要作用;在边疆推行郡县制,由以往的豪酋大姓担任郡守、县令;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

(2)唐朝:唐初实行州、县两级制;后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

唐太宗划分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颁布《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提倡礼治,颁行《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者;唐政府与周边地方政权关系密切,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入藏,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
【经济与社会生活】
(1)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

(2)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文化交流与传播】
(1)隋唐:海上丝绸之路。

(2)唐朝:基层教育主要为学塾、村学和蒙学;日本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出现雕版印刷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