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分析
葛阳隆
作者简介:葛阳隆(1992-),男,汉族,湖南邵阳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
广州510006)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投资产业结构逐渐升级,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具体分析市场寻求型、自然资源寻求型、技术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提出政府应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国内应该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有力的金融与信息环境,合理选择对外投资产业方向,防止产业“空心化”等建议。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影响机制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和现状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时间是从1979年开始的,国务院颁布了15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然而这都不算有实质意义的对外直接投资。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外直接投资。

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时候,我国只有一小批的对外经贸企业在海外设立窗口,都是小规模发展的。

后来一直到198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公司就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起来了。

尽管国内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过小,联合国投资报告却把我国列为了从1992年起就是新兴的对外直接国家了。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直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绕开贸易壁垒,从而推动本国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国产品的输出。

另外,通过参股控股境外的企业可以有效的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保障国内紧缺的原材料供应:而且,对外直接投资同时也能引入国外优秀的生产技术以及创新的管理方式,可以启发我国企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擅长管理和经营公司的人才;最后,对外直接投资还有助于缓解人民币上行压力,从而有效解决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国家也一直大力保护农业。

我国有近半数的农村人口,目前农村人口获得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靠种植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等或者企业政府提供的就业收入,但是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水平书较低的,农村人口普遍的受教育水平也不高,这就制约了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产业指的是电力、能源、工业、化工等产业,这部分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一直是最大的。

在我国经济发展兴盛时期,我国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方案,坚持去库存和去杠杆,使得我国第二产业中产能过剩产业的比例大大下降,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第三产业起步较晚。

餐饮业、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在第三产业占的比例最大。

我国在构建全面小康社会,因此第三产业快速蓬勃地发展。

随着科技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例还会继续上升。

三、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制分析
按照驱动机制划分,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分为市场寻求型、自然资源寻求型、技术导向型三种类型。

(一)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机制
在考虑了投资国市场规模和潜力后,为了躲开贸易壁垒以及释放本国的产能,市场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就是在投资国建立一系列的生产部门以及销售机构,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利润。

在影响机制上,通过避开出口贸易壁垒,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出口规模和企业产品的出口结构,最终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优
化本国的产业结构。

(二)自然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机制
为了获取国外丰富而本国缺少甚至是稀缺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型对外直接投资就由此产生了。

自然资源寻求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是通过对外直接资,在国外获得的资源通过合法途径返销中国,保持国内短缺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从而改善我国产业结构。

(三)技术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机制
为了学习国外优秀先进的技术,技术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就由此产生了。

其影响机制是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避开了技术壁垒,直接获取投资国的先进技术,然后将技术带回本国,从而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四、政策建议
首先,政府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

对外直接投资只有在政府扶持及其它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促进企业克服走出去的障碍,进而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但也要同时注意“度”的问题。

其次,国内应该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有力的金融与信息环境。

我国国内部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面临着融资难以及商情信息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时效性的问题。

国内应建立对外直投融资支持体系,税收补贴及提高银行系统对稳健民营企业的融资额度;同时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及对外投资中介机构等,及时准确地发布国内外的市场信息并提供服务与支持;
最后,合理选择对外投资产业方向,防止产业“空心化”。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必须我国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若操之过急,很可能导致国内产业结构空心化,其表现为国内供给力与需求力的不平衡,需求日益依赖进出口且国内大量资本外流。

参考文献:

1]毛丹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D ].南京财经大学,2012
[2]王康.《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升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D ].天津财经大学,2012/17
[3]杨万平.《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
[D ].重庆师范大学,2012/33.
[4]黄皓骥马骧王梦月.《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以
华为、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差异为例》[D ]
.时代经贸,2009/06
[5]郭晋松.《政府引导基金助推产业结构优化机理分析》[D ].
时代经贸,2017/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