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英语5b-Lesson1Paris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范英语》(5b-L1 )教课参照
Paris Adventure
教课参照的目的在于为实验课供给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框架,帮助实验教师更好地掌握课题理念。

课题组鼓舞实验教师联合学生的实质状况适合做出调整,将实验课上出特点。

一、教课目的
1.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录音;能够栩栩如生地独立朗诵故事;能够理解故事情节;能够依据图片和重点词复述故事;能够用英语就埃菲尔铁塔的出生睁开议论发布自己的看法;能够对故事结局睁开想象并试试续写。

2.非语言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埃菲尔铁塔的历史与巴黎这座城市;经过采访培育学生
主动发掘与思虑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经过议论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展望能力。

二、课时安排
每周许多于两课时,1-2 个课时达成一个故事。

要修业生课前频频听录音跟读。

三、教师要求
1.教师课前须熟读故事,认识故事内容。

2.对于较难的单词,教师可板书,并配合动作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

3.全英文讲课。

四、教课器具
多媒体设施、CD机、课件(课题组供给)、故事图片(见复述环节)。

五、讲堂教课基本步骤
1.导入( Lead-in ):观看一段对于埃菲尔铁塔的视频,引入故事情境
经过播放一段埃菲尔铁塔(见课件),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对于巴黎与法国的议论,为
进入故事情境做铺垫。

第一,教师播放视频:
Before we start the new story, I would like to show you a video clip.
以后,教师就视频发问与学生互动:
What is the video about?(the Eiffel Tower)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iffel Tower?(学生自由作答)
Where was the Eiffel Tower?(Paris, Franc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Paris/France?
展现故事图片1,引入故事。

Look! Mrs May and the children were doing a project on France. What did they
know about France? What would happen? Would the children go to France for an adventure? Let ’s learn the story.
2.听录音( Listening to the Story ):听懂录音并认识故事背景,感觉孩子们对法国与
巴黎的兴趣
教师播放故事图片 1-6 的录音(见课件),指引学生听录音,认识故事背景。

提示学生注
意语音语调,感觉孩子们对法国与巴黎的兴趣。

学生听完录音后,教师可请其回答以下问题:
What did the children do for the project on France?
Did they like the project and France?
Where would the magic key take them to?
3.看图讲故事( Storytelling):理解故事情节,领会孩子们找寻埃菲尔铁塔的急迫
心情
教师利用课件播放故事图片7-11 ,并用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英文和适合的肢体语言给
学生栩栩如生地讲故事,指引学生察看图片。

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感觉孩子们急迫地找寻
埃菲尔铁塔的心情。

(Picture 7 ) The magic took them back in time.
It took them to a busy town.
Where was it?
(Picture 8 ) It was Paris. They were in Paris.
How did they know it?
They saw the flag. (指向图片中的法国国旗) It
was the national flag of France.
How did the children feel?(请学生自由作答)
What did they want to do?
They wanted to look for the Eiffel Tower.
(Picture 9,10 ) They asked a policeman and a lady. Did
anyone know where the Eiffel tower was? No
one knew it.
“ The Eiffel Tower! There is no such thing.” they all said.
Why couldn ’ t they find the Eiffel Tower?
What would happen then?
4.朗诵故事(Reading Dramatically):学会栩栩如生地朗诵故事,朗诵与理解相结

承接讲故事环节,指引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诵,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抓住故事主要情节。

朗诵时,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长词难词的发音。

请学生疏组朗诵图片11-20 ,而后回答以下问题:
Did the children find the Eiffel Tower at last?
Who did they meet?
How was the Eiffel Tower invented?
在朗诵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对较长的单词,如 competition, Monsieur 对朗诵有困难或有问题的学生应赐予指导和示范。

假如学生课前预习成效不好,上适合安排听录音模拟环节。

等的发音。

教师需在课
5.复述故事( Retelling ):深入理解,学会自己组织语言归纳故事粗心
教师经过问题指引学生梳理故事主线,深入对故事的理解。

再请学生鉴于问答,联合部分故事图片复述故事主要情节,培育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1)图片排序,梳理故事情节
教师在黑板上展现故事图片12、13、16、 17、 18、 19,请学生依据故事内容排序。

教师依据图片提出问题,指引学生梳理故事情节。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将部分重点
词板书在图片下方。

问题与重点词参照以下:
(图片 12、 13) What was the man ’s model like at first? What was his idea?
(torch, taller than all the houses in Paris)
(图片 16) What happened to the man’s big torch?(blew off,fell over with
a crash (图片

17) How did the man feel? What was Anneena’ s idea?(upset, lift
the broken torch)

(图片 18) What did the children do?(turned the torch upside down)(图片 19) What did the torch look like at last?(the Eiffel Tower)( 2)图文联合,复述故事骨干
利用黑板上展现的图片与重点词,请学生简单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教师可将学生疏成若4 人小组,先在小组内进行复述,而后再请2-3 个小组展现。

6.采访( Interview ):主动发掘故事,锻炼学生的发问与表达能力
指引学生主动发掘故事,培育学生的总结发问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1)确立角色
任选 4 位同学来饰演故事中的Anneena, Biff, Nadim, Chip,登台接受班上同学的采
访。

( 2)采接见答
请其余同学选择采访对象,鉴于故事发问。

教师要注意提示学生,所发问题一定鉴于故事。

尽量鼓舞学生就四位小主人公的旅途中的遭受和心情提出“ how”,“ why”等问题。

如学生不可以理解,教师可先给出示范。

如:
Biff, how did you know you were in Paris? Anneena, how did you know that the man Whycouldn ’ t you find
’ s name was Eiffel?
the Eiffel Tower?
7.议论( Discussion ):发挥想象力,就埃菲尔铁塔的出生睁开议论,展望故事结局
的同时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
教师利用 PPT 展现问题,指引学生就埃菲尔铁塔的出生睁开分组议论,
展望故事结局的
同时培育学生的想象力与文化意识。

Who do you think would win the competition?
Do you believe that’ s how the Eiffel Tower was invented?
Can you make your own version of how the Eiffel Tower was invented?
学生议论以后,教师可给学生简单介绍埃菲尔铁塔的历史(见课件,亦可参照附录中的
文化背景知识),并要修业生课后自己去查找资料,进一步认识埃菲尔铁塔。

教师要鼓舞学生各抒己见,提示学生议论规则:( 1)每一个人都要有说话的时机;(2)别人发言时仔细聆听;( 3)能够增补别人的看法。

8.家庭作业(Homework)
( 1)鉴于议论,续写或改写故事。

( 2)去图书室或网上查找资料,做自己的Eiffel Tower Project。

如:模拟故事图2
中的图片做一个poster ,或找一些有关Eiffel Tower的小故事等。

六、教师自我反省
1.教课理念
能否表现了“以意义为中心”、“整进整出”的教课理念;能否将整体教课、启迪式教
课等方法贯串于讲堂教课之中。

2.教课目的
能否实现了本课所提出的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等目标,如:学生能否能读懂故事情节;
能否能用标准的语音语调独立朗诵故事;学生可否理解故事情节;能否能够依据故事图片和重点
词复述故事;能否能发挥想象力创建自己的故事等。

3.讲堂操作
( 1)发问
教师设置的问题能否切合学生水平,可否惹起学生的兴趣并启迪学生思虑;学生可否经过教
师发问的指引察看图片并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 2)听
学生能否真实听懂了录音以及教师的问题和指令,并做出正确的反响;教师能否仔细倾
听了学生的反应;能否发现了学生在朗诵与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competition, Monsieur 等长词或难词的发音)。

( 3)说
教师说得多仍是学生说得多;教师能否给了学生表达的时机;教师能否在学生回答后给
出了反应;学生能否能依据故事提出问题或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能否能用英语埃菲尔铁塔的出
生睁开议论并发布自己的看法。

( 4)思虑
讲堂环节连接能否流利;教师语言能否易于理解;教师能否帮助学生认识了有关的文化背
景知识;采访环节学生参加能否踊跃,发问能否鉴于故事;议论环节的问题能否能启迪学生;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否有优秀、有效的互动;下一次讲堂设计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

附:本课有关文化背景知识
1.埃菲尔铁塔(The Eiffel Tower)
和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同样,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地标性建筑。


是为了庆贺1889 年世界展览会而落成的(基本信息能够在故事的第二幅图中看到),施工完整
依据设计进行,半途没有进行任何变动,所用每个零件预先都严格编号,在装置时没出一点差错,
可见当初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准。

听说铁塔对地面的压强只有一个正常成年人坐在椅子上那么
大。

铁塔共分三层,第一层高57 米,第二层高115 米,第三层高274 米。

除了第三层平台没有
空隙外,其余部分所有为镂空构造。

铁塔一、二层设有酒吧和餐厅,三层建有观景台,晴空万里
时能够看到巴黎市里70 公里范围的全景。

2.爱德华?马奈(é douard Manet)
第十幅图是模拟马奈的名画《女神游玩场的酒吧间》( A Bar at the Folies-Bergère )而画。

爱德华 ?马奈( 1832-1883 )是 19 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定人之一,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改革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影响了莫奈、塞尚、凡高等画家。

他的代表作有:《草地上
的午饭》、《奥林匹亚》、《吹笛少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