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基于BIM的项目全过程实际成本快速核算
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工程建设领域也不例外。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字化技术,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维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首先,BIM技术提供了更精确的成本估算和预测能力。
传统的成本预算通常是基于二维图纸和经验公式进行的,容易引发误差。
而BIM技术可以实现三维建模和可视化展示,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和材料信息融入模型中,并结合实时数据和参数,可以更准确地估算每个构件的成本。
这样,工程项目的成本预测将更加准确可靠,有助于项目方及时调整设计和施工计划。
其次,BIM技术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成本浪费。
通过BIM模型,施工方可进行虚拟现实全景漫游,模拟施工过程,找出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BIM模型中,可以检查各个构件的尺寸、位置和关联性,协调各个专业的施工进度,避免误差和碰撞。
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项目中的施工错误和重复工作,提高施工效率,从而降低成本。
第三,BIM技术可以实现材料和设备的数字化管理。
通过将建筑信息模型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和物流系统相连接,可以实现对材料和设备的快速、准确的定位、追踪和管理。
施工方可以实时监控材料和设备的流动,减少材料和设备的盗窃和浪费,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此外,BIM技术还可以提供材料和设备使用的历史数据和性能指标,为后续的工程项目提供数据参考,降低成本。
第四,BIM技术可以帮助项目方进行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
在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阶段,BIM技术可以提供成本模拟和优化方案。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和运维阶段,BIM技术可以提供设备维护和运营成本的数据支持。
通过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项目方可以更好地预测、分配和优化成本,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BIM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成本核算与分析

成本分析概念 成本分析内容 成本分析依据 成本分析方法 综合专项分析
比较法
• 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748800元,实际成本为804636元, 比目标成本增加55836元,资料见表,分析成本增加的原
因素分析法 02 差额计算法
因。
项目 产量 单价 损耗率 成本
单位 m³ 元/m³ % 元
目标 实际 差额
• 施工成本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 – 一是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 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 – 二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施工 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核算概念 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核算内容 成本核算要求 成本核算表格
材料费
机械费
人工费
间接费 措施费
差额计算法 比率法
本期计划 上期实际 企业先进 本期实
对比差异
指标
数
数
水平 际数 与计划比 与上期比 与先进比
节约数额 10000 9500 13000 12000 +2000 +2500 −1000
成本分析概念 成本分析内容 成本分析依据 成本分析方法 综合专项分析
比较法
• 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 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
连环替代计算
差异(元)
因素分析
900×800×1.04
930×800×1.04
24960 由于产量增加30m³,成本增加24960元
930×840×1.04
38688 由于单价提高20元,成本增加38688元
930×840×1.03
-7812 由于损耗率下降1%,成本减少7812元
如何在BIM项目中进行成本估算和控制

如何在BIM项目中进行成本估算和控制在BIM项目中进行成本估算和控制是一个关键且必不可少的环节。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于一体的数字化建模技术,能够为项目团队提供准确、一致和协作的建筑信息。
通过BIM,项目团队能够更好地预估和控制项目的成本,从而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
首先,建立全面的模型。
在进行成本估算和控制之前,项目团队需要建立完整、准确的BIM模型,包括各个建筑组成部分的几何信息、构造信息和材料信息等。
这些信息将成为成本估算和控制的基础,因此必须确保模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确定成本估算的方法和指标。
在BIM项目中,成本估算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如单位造价法、工程量清单法和参数估算法等。
项目团队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估算方法,并确定相应的成本估算指标,如建筑面积、体积、单位工程量等。
这些指标将成为成本估算的依据,因此必须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进行成本估算。
通过BIM模型和成本估算方法,项目团队可以对项目进行成本估算。
在进行成本估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准确收集和计算各项费用。
包括建筑材料、劳动力、设备、运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等。
确保所有的费用都被纳入成本估算的范围内,避免遗漏造成成本的不准确性。
2. 考虑到不同阶段的成本。
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成本估算的侧重点和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项目团队需要针对不同的阶段进行成本估算,并及时更新估算结果,确保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
在成本估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市场价格变动、工程进度延误等。
项目团队需要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处理,确保成本估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进行成本控制。
通过BIM模型和成本估算结果,项目团队可以对项目进行成本控制。
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设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
基于BIM的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分析

・90・价值工程基于BIM的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分析Analysis of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Whole Process Cost Management Based on BIM杜星恩DU Xing-en(湘能卓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长沙410000)(Xiangneng Zhuoxin Project Management Co.,Ltd.,Changsha410000,China)摘要:BIM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将其运用于工程造价管理领域,有利于提高造价管理效率与水平,有助于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提升工程总体效益。
本文首先对BIM技术含义加以分析,明确了BIM技术对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作用;其后具体探讨了基于BIM的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要点,并围绕工程案例展开论述,以期可供参考。
Abstract:BIM technology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Applying it to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will help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level of cost management,help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benefits of the project.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BIM technology and clarifies the role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whole process cost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s;then,it specifically discusses the key points of the whole process cost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s based on BIM,and discusses the engineering cases for reference.关键词:BIM技术;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案例Key words:BIM technology;whole process;cost management;engineering case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21)10-0090-020引言工程建设中造价管理是重要环节和内容。
实现基于BIM的项目全过程实际成本快速核算-杨宝明

实现基于BIM的项目全过程实际成本快速核算杨宝明博士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为什么工程项目过程成本核算非常困难?为什么建企信息化难以突破核心业务管理?为什么BIM技术将成为成本核算关键支撑?当前建企转型升级和信息化都举步维艰,年年在抓的问题反而愈来愈严重。
2010年上海胶州路大火和中铁建沙特轻轨项目一举亏损41亿,表明我们的基础管理依然十分薄弱。
特级资质信息化标准实施今年进入申报核定,结论已很清楚:虽然推动了一轮特级建企信息化热潮,但建筑企业核心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却丝毫未能突破,关键问题之一在于缺乏三大基础数据库的支撑。
建筑产品的单一性和单一产品的复杂性,海量数据需要多维度(时间、空间、工序)短周期分析,决定了建企在完成基础数据的信息化、自动化前,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就不可能深入,无法发挥信息化的价值。
何为三大基础数据库工程基础数据种类繁多,本文所指的基础数据是与工程成本直接相关的实物量、价格、消耗量等数据,即工程项目的核心基础数据。
项目管理各条线不能及时准确获取项目核心基础数据是当前国内项目管理的困境所在,也是几十年来建筑业生产力难以提升的根本原因。
基础数据库就是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的信息化系统,是基础数据创建、积累、存取、共享、协同的支撑平台,为实物量、价格、消耗量指标(企业定额)这些关键基础数据建立5D关联工程数据库,将给建筑业信息化带来突破性进展。
这个意义上讲,价格动态数据库、企业定额数据库和BIM数据库,这三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将成为建企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价格动态数据库是基于互联网的材料、机械设备、人工等动态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共享系统。
价格信息积累具有自增长机制,以应对海量的产品种类、品牌种类、供应商数据,能自动分析中准价,有严格的授权控制体系。
企业定额数据库即企业消耗量指标数据库。
消耗量指标体现了一个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每个项目的材料、人工、机械消耗水平,是工程成本重大决定因素之一。
以BIM技术为基础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分析

以BIM技术为基础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分析摘要:目前,很多新技术都被运用到了建筑工业的发展之中。
BIM技术是以三维数字地基为核心的一项技术,在建筑业也被称为“建筑信息模型”。
在当今的建筑业,BIM技术可以在不同的阶段进行时间与数据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反映出项目的整体进度。
由于它的方便,在建筑业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运用BIM技术在施工造价管理过程中可以减少工程造价,从而有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
因此,在BIM技术的应用下,对施工项目的造价进行了浅析,希望能对施工项目的造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引言当前,随着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建筑业也在不断发展。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希望通过该项目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所以,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建设单位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必须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既可以体现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又可以体现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以及工程建设的质量。
BIM技术应用于施工,能使施工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从内部控制上合理地控制造价,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进步。
1BIM技术的概念及内涵BIM技术是建筑信息系统的一种模式,它主要是根据建筑的关键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建模,并采用数字化技术对建筑的真实信息进行标注,具有模拟性、便利性和直觉性,是当前建筑领域的一项革命性技术革新。
利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建设信息、信息采集等方面的问题,提升整个住宅的整体质量;也可以通过与其它建筑软件进行链接,共享数据,并对其进行调整。
2以往建筑过程中很难控制成本的原因2.1信息量巨大因为施工周期比较长,施工的材料和设备也比较多,所以施工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还要专门的施工队伍,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资金。
以前的造价控制,很难精确地计算出每一个项目的造价,这对于一个大型的建筑工程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应用

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bim)技术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并将各种建筑信息组织成一个整体,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
【关键词】bim、4d模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际成本快速预算、核算与成本控制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简称bim)技术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并将各种建筑信息组织成一个整体,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
bim在中国的全面应用将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使工程总承包管理乃至整个工程的质量、施工进度显著提高,使项目成本集约化控制并有效降低,并有效预控了施工安全风险。
bim将直接促使建筑行业各领域的变革和发展;它将使施工行业的思维模式及习惯方法产生深刻变化;使设计、建造和运营的过程产生新的组织方式和新的行业规则。
目前,bim在中国建筑业的应用已经起步,在施工行业中的应用尚处在探索阶段,本文就bim(建筑信息模型)在施工中的几点应用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fvd中国bim门户 - 一、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与工程实体、施工进度在时间、空间、的有机结合形成4d(four dimension)模型,指导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中“做没有意外的施工”。
1、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因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和专业局限性,使图纸会审不能较多地反映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和设计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而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可形成“错漏碰撞”和“协同检查”,为施工单位提供“三维立体多专业整合”模型,使施工单位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设计矛盾和施工矛盾问题。
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方法

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方法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通过数字建模技术来创建、管理和交换建筑项目信息的方法。
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方法是利用BIM技术来实现工程项目的数量及费用计算的方法。
BIM模型可以包含建筑项目中的各种信息,如结构、设备、材料等,同时也可以包含造价方面的信息。
通过在BIM模型中添加参数和属性,可以很方便地提取出建筑元素的数量和属性数据。
1. 建立BIM模型: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BIM模型,包括项目中的所有建筑元素和相关信息。
可以通过建模软件,如Revit、Archicad等来创建BIM模型。
2. 添加参数和属性:在BIM模型中,需要为每个建筑元素添加相应的参数和属性,如长度、面积、体积、材料等。
这些参数和属性可以通过BIM软件的工具来添加和编辑。
3. 数量提取:根据需求,可以通过BIM软件来提取出项目中各个建筑元素的数量数据。
这些数量数据可以直接从BIM模型中获取,而不需要手动测量和计算。
4. 材料计算:基于BIM模型中的材料信息,可以计算出项目中所需的各种材料的用量和成本。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预估项目的造价,并进行采购和供应链管理。
1. 精确度高: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和计价可以大大提高精确度,避免了传统手工测量和计算的误差。
3. 数据共享: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和计价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方便项目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4. 预测能力:通过BIM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可以进行更准确的项目成本预测和风险评估。
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确度,减少人力成本,实现数据共享和预测能力,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以BIM技术为基础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分析

以BIM技术为基础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分析摘要:BIM 技术的应用为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为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带来了深刻且长远的影响。
在如今的建筑行业中,通过BIM技术可以使在建筑中各个阶段的时间和数据之间实现一定的交互,进而能够形象具体地展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这种便捷性也因此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行业的不同阶段。
在建筑成本的管理流程中通过使用BIM应用技术,能够降低一定的成本,进而便于开展成本管理工作。
对此,文章以分析BIM技术的相关功能为基础,重点研究以BIM技术为基础的建筑工程成本分析,望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引言成本管理、控制,是指在施工全过程中,由项目承包单位,通过合理调配、调度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以达到降低施工总费用目的的过程,此项工作的实施不仅能有效改善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能极大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减少施工中的不必要的材料浪费、经济损耗。
1BIM技术的相关功能从日常的实践中可以看出BIM技术有很多种功能特性,协调性、可视化、模拟性以及精准性是其主要的特性。
其中协调性主要表现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将各种建模中出现的参数进行合理的协调,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反复设计,进而提升了施工的效率;可视化是指在建筑工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以及包括细节都能通过这种技术展现在大家面前;模拟性主要表现在通过三维模拟技术对施工的过程进行实时的模拟,让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能够对施工的过程进行详细的了解,进而便于开展后期建筑工程过程中的管理制度,这种技术在四维模型中,能够将整个建筑施工的用料进行直观的展示,各个环节的管理方式都能够通过数据直接地表达出来。
BIM技术的运用,不但能够精准地预算整个建筑施工的总费用,还能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初步的预估,这样能够使整个工程在后期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地提升。
2BIM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2.1成本计划中的应用①协同工作。
以BIM为基础的路桥工程全过程造价管控

以BIM为基础的路桥工程全过程造价管控BIM是基于信息模型的建筑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整合建筑工程全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实现建筑项目的全面、高效管理。
在路桥工程中,BIM可以有效地帮助实现全过程的造价管控。
在设计阶段,BIM可以通过数字建模的方式,将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等信息一体化管理。
设计师可以使用BIM软件进行设计,在建模过程中直接获取材料、构件等的参数和数量,自动生成工程量清单。
这样,建筑师和工程师可以在设计阶段就对工程造价进行初步的估算和优化。
在施工阶段,BIM可以帮助进行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理。
施工单位可以在BIM模型中模拟施工过程,通过虚拟实景的方式提前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BIM模型中可以标注施工图纸、施工工艺、施工队伍等信息,有利于施工单位进行资源调度、进度控制和质量管理。
在运维阶段,BIM可以实现设备及设施管理。
通过将设备的参数、维修记录等信息录入BIM模型,可以实现设备的在线监控、故障诊断和维护管理。
这样可以减少运维工作的难度和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整个工程过程中,BIM可以实现施工现场与后勤保障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BIM模型,可以实时掌握施工现场的物资消耗、人员安排、进度执行等情况,有利于项目经理进行整体的管控和决策。
BIM模型还可以与供应商、代理商等进行数字化协同,实现物资采购、销售、运输等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以BIM为基础的路桥工程全过程造价管控可以实现设计阶段的成本优化,施工阶段的资源调度和进度控制,运维阶段的设备管理和维护,以及整体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预算全过程控制分析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预算全过程控制分析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一种以数字化建模为基础,涵盖了设计、施工、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技术。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预算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控制工程造价,从而使得建筑行业高效、经济、环保的发展成为可能。
BIM在工程造价预算中的应用,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实现了建筑信息的完整记录和共享,使得建筑行业专业人员能够在更精准、快速、系统化的基础上掌握建筑信息,从而达到全过程控制的目的。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基于BIM的工程造价预算全过程控制。
一、BIM在工程初期预算阶段的应用工程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预算的首要控制阶段,采用BIM技术建模,可以使得工程设计在三维、数字化、模拟化的环境中进行,专业人员能够在此基础上精准、快速地确定工程材料、机械、人力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得出工程初期预算。
并且,BIM技术能够实现细化工程材料、机械、人力等成本单价,对各种成本单价进行汇总,得出工程的总承包价。
如此,BIM技术应用能够实现对工程预算的全面精准控制。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预算的应用能够实现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建筑模型的精准数据对比,进而产生对工程成本的相关调整、修正。
通过BIM模型中的分析,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设备、材料等方面成本进行精确核算,全过程掌握施工成本信息,从而更好地控制工程的造价预算。
工程建设完成之后,BIM技术依然可以用于对整个工程的后期运营进行控制。
将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数据记录于建筑模型之中,后期进行维修、维护、升级等工程运营环节时,传统的手工记录难以保证准确性。
而利用BIM技术记录的建筑模型,则能够对工程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实时监管,从而对工程运营成本进行全方位掌控。
总的来说,基于BIM的工程造价预算全过程控制能够实现对工程的多角度、全面覆盖的信息记录与包括施工、后期运营在内的全过程控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预算全过程控制分析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预算全过程控制分析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集成信息管理的工具,可以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用于设计、建造和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造价预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对项目成本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预算全过程控制分析可以更有效地管理项目的成本,并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预算。
在BIM的应用下,工程造价预算可以从设计阶段开始进行控制。
通过BIM软件,建筑师可以根据设计方案生成模型,并提供详细的建筑元素信息,如材料、尺寸、数量等。
这些信息可以直接用于预算编制,减少了手工测量和计算的错误风险。
在预算编制阶段,BIM可以提供实时的成本信息和变化预测。
通过模型的更新和调整,预算师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变化和成本数据来调整预算,确保预算与设计保持一致,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成本问题。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预算全过程控制还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和承包商的信息共享来实现更好的成本管理。
BIM模型可以用于与供应商和承包商共享,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和预算要求,并提供更准确的报价和预算调整。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误差和沟通成本,并提高整个项目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施工阶段,基于BIM的工程造价预算全过程控制可以帮助监理和施工单位对成本进行控制和监督。
BIM模型可以与施工进度和质量进行集成,提供实时的成本信息和预警,帮助相关人员及时调整并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预算全过程控制可以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提供全面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它通过整合信息和数据,提供准确的成本预测和调整,有效地减少误差和风险,并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这将有助于项目的成功实施,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经验。
BIM在工程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分析

BIM在工程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分析摘要:BIM技术其核心是建立工程项目的三维模型,同时使用数字化技术,为该模型提供真实、详尽的工程项目信息库。
该信息库广泛涵盖工程项目构件的尺寸、材质、供应商状态等物理信息,还涵盖了施工过程、运用维护等动态信息。
在工程信息库的支持下,这个包含完整工程项目信息的三维模型创造了一个可视化工程信息的共享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工程项目的信息集成化程度,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关键词:BIM;工程成本核算;应用引言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为了进一步提高项目整体效益,有必要提高对工程管理和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加强BIM技术应用,提高不同各大数据准确性及成本管控科学性。
当前,工程管理与成本控制期间,BIM技术身为一项重要技术,具体实践期间,一定要加强对该项技术研究,确保其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充分发挥实际效用。
1 BIM 技术的相关简介所谓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中所出现的各种信息作为基础,结合信息进行整合构建建筑模型,从而对建筑工程中的真实状况进行反映,它能够使多个层次的信息进行交互,对建筑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合理的运算和出图进行深入的分析,相比于传统的技术,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提高信息交互的效率,加强综合的统计。
尤其在建筑项目成本管控方面,发挥BIM技术的估算预算能力。
其次,BIM技术能够加强专业协同对数据进行快速的查询,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对建筑工程的流程进行梳理,利用软件构建三维模型,覆盖建筑工程的所有数据,加强数据的共享,从而降低成本,促进软件与数据的融合。
2BIM技术在成本核算中的应用2.1BIM 模型实现各专业协同与数据共享为了更好地实现BIM 技术的实际应用,工作人员可以在工程造价前期运用造价软件自行开展计算模型的建立工作。
与此同时,造价工程师也可以在结构工程师建立好BIM 模型的基础之上,采用BIM 软件或者是excel导出建筑所需要的工程量,再根据导出的数据情况进行后续的整理工作,整个工作流程见图4。
BIM的价值与成本核算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BIM的价值与成本核算的困难及解决方案!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提升项目生产效率、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
具体体现在:三维渲染,宣传展示三维渲染动画,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
建好的BIM模型可以作为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大大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与效率,给小业主简单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提升中标几率。
快速算量,精度提升BIM数据库的创建,通过建立5D关联数据库,可以准确迅速计算工程量,提升施工年度预算的预算精度与效率。
由于BIM索引的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可以快速提供支撑项目各条线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如何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BIM技术能自动感应式计算工程实物量,这个严格来说属于较传统的算量硬件的功能,在国内此项应用案例非常多。
精确计划,减少浪费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很难实现根本原因的根本原因在于海量的工程数据,无法快速准确获取以提供支持资源计划,致使经验主义盛行。
而BIM的出现可以让相关管理条线快速准确地获得工程清晰基础数据,为施工企业制定专案精确人材计划提供有效支撑,大大减少了资源、物流和仓储环节的浪费资源,为实现限额领料、消耗控制提供控制技术支撑。
多算对比,持续性有效管控管理的支撑是数据,项目管理的基础就是工程基础数据的,及时、相关人员准确地获取相关工程数据就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BIM数据库可以实现任一时何以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快速获取,通过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单价、数据库分项合价等数据的多算对比,可以投进去有效了解项目运营是盈是亏,消耗量有无超标,进货分包单价有无失控著火等等问题,实现防堵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
虚拟施工,有效协同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成功进行虚拟施工。
随时随地直观快速施工现场地将施工开发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房主情况了如指掌。
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计划、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环境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基于BIM的项目成本管理

基于BIM的项目成本管理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建设项目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建设项目日趋大型化、复杂化。
成本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三大目标之一,造价专业贯穿在整个项目周期中,因此,有必要将建设领域革命性的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引入到大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中来。
BIM的引入,对项目成本管理有了革命性的帮助。
为实现整个建筑全生命周期可预测、可控制提供了平台,从而推动建筑业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费用管理;造价;算量成本费用管理是项目管理三大目标之一,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各参与方的直接利益,所以尤其重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现代建设项目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建设项目日趋大型化、复杂化,传统的造价管理软件和方法存在体制落后、开展方式过于局限、技术不够完善等问题,已逐渐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大型建设项目的管理要求。
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将建设领域革命性的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引入十分有必要。
BIM应用实现了对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后期运营维护全方面的控制,有助于降低工程造价,提升造价管理效应,提高工程管理与建设的进度要求及质量要求,为项目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一、目前传统的工程造价的特点1、工程造价管理协调方式不完善造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配合完成。
需要把从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和拆除等各个环节的所有参与部门的数据都联系起来,目前的管理方式是由统一部门管理,根据工程进展各阶段对造价管理人员任务进行划分,深入到基层开展工作。
建设工程各个项目的建设内容不同,但是由于管理人员对施工内容不了解,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会因为时间、空间上的差异而使资源出现偏差,工作开展时会浪费大量时间,各部门负责人由于缺少制度约束也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2、工程造价确定方法静态滞后工程概预算是基于工程项目不同阶段所能提供的工程图纸,然后将图纸计算出的的工程材料使用量结合人、材、机等价格做出计算完成的,施工周期、雇工费用以及设备使用情况也都是结合图纸计算的。
基于BIM的工程成本核算理论及实施方法

0引言对工程项目而言,预算超支现象十分普遍,有研究表明,有多达2/3的项目的竣工决算是超过预算标准的。
造成预算超支的原因很多,其中造价工程师因缺乏充分的时间来精确计算工程量和了解造价信息而导致成本计算不准确,是造成成本超支的重要原因[1,2]。
造价工程师在进行成本计算时,要么需手工计算工程量,要么将图纸导入工程量计算软件中计算,但不管哪一种方式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有关研究表明:工程量计算的时间在整个造价计算过程占到了50%~80%[3]。
工程量计算软件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造价工程师的工作强度,但造价工程师在计算过程中同样需要将图纸重新输入算量软件中,这种工作方式常常会因人为错误而增加风险1建筑信息模型近些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无论是作为一种新的理念还是一种新的生产工具都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很多人认为它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事物,但实际上,BIM的思想由来已久。
早在1975年,被誉为“BIM之父”的ChuckEastman教授就提出未来将会出现可以对建筑物进行智能模拟的计算机系统,并将这种系统命名为“BuildingDescriptionSystem”。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BIM的研究受到CAD的冲击,但学术界对BIM的研究并未中断。
在芬兰,一些学者对基于计算机的智能模型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将这种系统称之为“ProductInformationModel”。
1986年,美国学者RobertAish提出了“BuildingModeling”的概念,这一概念与现在业内广泛接受的BIM概念非常接近;在“BuildingModeling”概念提出不久,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概念就被提出。
但当时受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水平的限制,BIM还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无法在实践中应用。
进入21世纪以后,得益于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迅速发展,BIM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全球三大建筑软件开发商Autodesk、Bently及Graphisoft都推出了自己的BIM软件产品,并在全球多个项目上进行了试用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
基于BIM的成本核算方法

基于BIM的成本核算方法总价工程师可以途径从很多途径应用BIM来进行工程量的计算,但没有哪一种BIM工具工具可以提供全套的造价计算服务。
因此,技术顾问造价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方法,一般来说主要包括有以下3种方法:(1)利用应用领域程序接口(API)在BIM软件和成本预算软件中建立连接,这里的应用程序接口是BIM软件系统和成本支出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约定。
这些方法通过成本系统预算系统与BIM系统之间直接的API接口,将所需要获取的工程量信息从BIM软件中导入到造价软件,公司和Innovaya公司等厂商推出的成本核算软件就是采用这一类方法进行成本计算。
(2)利用开放式知识库连接(ODBC)直接访问BIM软件数据库。
作为一种经过现代科技实践验证的技术手段,ODBC对于以数据为中心的交互式应用非常集成适用。
这种方法一般而言使用ODBC来访问建筑模型中的数据内部信息,然后根据需要从BIM数据库中提取所须要的计算信息,并根据成本预算解决方案中的计算方法对这些再度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得到工程量信息。
与上述利用API在BIM软件和成本预算软件中建立连接的方式各有不同不同的是,采用ODBC方式访问BIM软件的成本预算软件需要有对所访问的BIM数据库的结构有清晰的了解,而采用API进行连接的成本预算软件则不需要了解BIM计算机系统本身的数据结构。
所以目前采用ODBC方式与BIM软件进行集成的成本集成预算软件(如CostX 或ITALSOFT)都会选择一种比较通用的BIM软件(如Revit)作为集成对象。
(3)输出到Excel。
目前,大部分BIM软件都具有自动算量功能,同时,这些软件也可以将计算的工程量按照某种格式导出。
目前,造价工程师工程师最常指的就是将BIM软件提取的工程量复制到Excel 表中进行汇总计算结果。
与上面提到的许多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加实用,也便于操作。
但是,要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计算就必须保证BIM的建模过程非常标准,对各种构件都要有非常相当明确的定义,只有这样才能才能保证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基于BIM工程造价大数据下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基于 BIM工程造价大数据下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摘要:在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渐进步与创新,我国整体的国民经济在不断提高,对于各方面的发展也有了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工作也有了一些工作要求和目标,我国国民经济的水平随着建筑行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也在不断的提升。
目前,随着“经济化”工作要求的提出,有效地控制建筑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很有必要的一项工作内容。
随着BIM设计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整个工程项目更加靠近“低风险、低成本、高效率”的施工目标,其中的BIM工程造价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加有助于成本控制的相关工作的开展,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以及项目工程标准的同时,能尽可能地降低整个工程项目的项目成本。
关键词:工程施工质量;BIM工程造价技术;项目成本1.引言在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的条件下,建筑企业的相关工作内容也在大力发展和改进,在改善中不断提高质量标准,从而追求“低风险、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作原则。
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施工项目也随之不断发展,不仅工作内容涉及领域较多,而且消耗的成本也是比较巨大。
国家统计局曾在《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发布过一组数据:2019年我国的生产总值是990865.1亿元,其中建筑企业的总产值是70904.3亿元。
由此也能看出建筑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因此,在建筑企业的相关工作,也要重视其工程成本和资源的利用。
1.目前施工项目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1.成本数据的数量较多,收集效率较低建筑企业发展至今,其项目工程逐渐完善,工作内容较多,在工程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机器设备、工艺技术以及资源都比较复杂、繁多,而施工项目也随着这些项目内容的增加,其成本数据也逐渐增多,在传统的收集工程项目成本数据的工作中,成本构件的计算工作主要是通过累加统计的方式预估,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工程开展过程中,项目工程的实际支出是以阶段和分包商的情况分别支出的,在此过程中偶尔出现一些额外的成本支出,因此,在整个工程开展过程中,实际的成本支出很少按照固定标准进行的,这些复杂的、可变的数据的计算主要是利用专门额计算方式或者根据经验进行数据估算,这些情况都影响了项目工程的施工成本数据的收集和计算。
如何利用BIM技术解决成本核算

如何利用BIM技术解决成本核算1. 创建基于BIM的实际成本数据库。
建立成本的5D(3D实体、时间、工序)关系数据库,让实际成本数据及时进入5D关系数据库,成本汇总、统计、拆分对应瞬间可得。
以各WBS单位工程量人材机单价为主要数据进入实际成本BIM中。
未有合同确定单价的项目,按预算价先进入。
有实际成本数据后,及时按实际数据替换掉。
2. 实际成本数据及时进入数据库一开始实际成本BIM中成本数据以采取合同价和企业定额消耗量为依据。
随着进度进展,实际消耗量与定额消耗量会有差异,要及时调整。
每月对实际消耗进行盘点,调整实际成本数据。
化整为零,动态维护实际成本BIM,大幅减少一次性工作量,并有利于保证数据准确性。
材料实际成本。
要以实际消耗为最终调整数据,而不能以财务付款为标准,材料费的财务支付有多种情况:未订合同进场的、进场未付款的、付款未进场的按财务付款为成本统计方法将无法反映实际情况,会出现严重误差。
仓库应每月盘点一次,将入库材料的消耗情况详细列出清单向成本经济师提交,成本经济师按时调整每个WBS材料实际消耗。
人工费实际成本。
同材料实际成本。
按合同实际完成项目和签证工作量调整实际成本数据,一个劳务队可能对应多个WBS,要按合同和用工情况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WBS。
机械周转材料实际成本。
要注意各WBS分摊,有的可按措施费单独立项。
管理费实际成本。
由财务部门每月盘点,提供给成本经济师,调整预算成本为实际成本,实际成本不确定的项目仍按预算成本进入实际成本。
按本文方案,过程工作量大为减少,做好基础数据工作后,各种成本分析报表瞬间可得。
3. 快速实行多维度(时间、空间、WBS)成本分析建立实际成本BIM模型,周期性(月、季)按时调整维护好该模型,统计分析工作就很轻松,软件强大的统计分析能力可轻松满足我们各种成本分析需求。
基于BIM的实际成本核算方法,较传统方法具有极大优势:快速。
由于建立基于BIM的5D实际成本数据库,汇总分析能力大大加强,速度快,短周期成本分析不再困难,工作量小、效率高。
bim全过程应用的结算方式

bim全过程应用的结算方式BIM全过程应用的结算方式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与管理方法被广泛应用。
在建筑全过程中,结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围绕BIM全过程应用的结算方式展开讨论。
一、传统结算方式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建筑行业中,结算工作通常由施工单位提交纸质或电子版的工程量清单,再由业主或监理单位进行审核和核算。
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信息不准确:传统结算方式依赖于人工测量和手动记录,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和遗漏,导致结算结果不准确。
2.工作量大:传统结算方式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进行工程量的测量和核算,效率低下。
3.难以追溯:传统结算方式无法追溯每个工程量清单的来源和变更情况,不利于后期的审计和管理。
二、BIM全过程应用的结算方式BIM技术的应用为解决传统结算方式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BIM全过程应用的结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模型量取:BIM模型可以直接提供各构件的准确尺寸和数量信息,避免了传统结算方式中的测量和记录工作。
结算人员只需从BIM模型中提取相关数据,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并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2.自动计算:BIM软件具有自动计算功能,可以根据模型中的构件信息自动生成工程量清单和计算结果。
结算人员只需设定相应的规则和参数,系统会自动进行计算,并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图表,大大提高了结算的效率。
3.可视化对比:BIM模型可以与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对比,通过模型的可视化展示,可以直观地了解每个构件的变更情况,从而准确计算变更工程量和费用。
4.数据共享:BIM模型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工作,结算人员可以与设计师、施工方和监理单位共同使用同一个BIM模型,实时更新和交换数据。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的重复输入和传递,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可追溯性:BIM模型记录了每个构件的详细信息和变更情况,可以实现对结算数据的全面追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基于BIM的项目全过程实际成本快速核算
杨宝明博士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为什么工程项目过程成本核算非常困难?
为什么建企信息化难以突破核心业务管理?
为什么BIM技术将成为成本核算关键支撑?
当前建企转型升级和信息化都举步维艰,年年在抓的问题反而愈来愈严重。
2010年上海胶州路大火和中铁建沙特轻轨项目一举亏损41亿,表明我们的基础管理依然十分薄弱。
特级资质信息化标准实施今年进入申报核定,结论已很清楚:虽然推动了一轮特级建企信息化热潮,但建筑企业核心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却丝毫未能突破,关键问题之一在于缺乏三大基础数据库的支撑。
建筑产品的单一性和单一产品的复杂性,海量数据需要多维度(时间、空间、工序)短周期分析,决定了建企在完成基础数据的信息化、自动化前,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就不可能深入,无法发挥信息化的价值。
何为三大基础数据库
工程基础数据种类繁多,本文所指的基础数据是与工程成本直接相关的实物量、价格、消耗量等数据,即工程项目的核心基础数据。
项目管理各条线不能及时准确获取项目核心基础数据是当前国内项目管理的困境所在,也是几十年来建筑业生产力难以提升的根本原因。
基础数据库就是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的信息化系统,是基础数据创建、积累、存取、共享、协同的支撑平台,为实物量、价格、消耗量指标(企业定额)这些关键基础数据建立5D关联工程数据库,将给建筑业信息化带来突破性进展。
这个意义上讲,价格动态数据库、企业定额数据库和BIM数据库,这三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将成为建企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价格动态数据库是基于互联网的材料、机械设备、人工等动态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共享系统。
价格信息积累具有自增长机制,以应对海量的产品种类、品牌种类、供应商数据,能自动分析中准价,有严格的授权控制体系。
企业定额数据库即企业消耗量指标数据库。
消耗量指标体现了一个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每个项目的材料、人工、机械消耗水平,是工程成本重大决定因素之一。
企业定额数据库也是基于互联网动态数据库,能及时动态创建、管理维护和共享,能不断维护更新和增加数据以应对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
BIM数据库是管理每个具体项目海量数据创建、承载、管理、共享支撑的平台。
企业将每个工程项目BIM模型集成在一个数据库中,即形成了企业级的BIM数据库。
BIM技术能自动计算工程实物量,因此BIM 数据库自然包含量的数据。
不仅如此,BIM数据库可承载工程全生命周期几乎所有的工程信息,并且能建立起5D(3D实体+1D时间+1DWBS)关联关系数据库,这样的技术平台将真正带来项目管理的革命。
三大基础数据库的价值
没有实时动态的三大基础数据库,建企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和管理突破性提升都是不可能的,这是由建筑业信息化的本质和三大基础数据库的巨大价值所决定的。
有了这三大基础数据库的支撑,建企将从当前项目管理的靠经验、依赖人升级到靠数据、依赖系统(包
含人,不仅是人)的水平层次,精细化管理才有了实施可能。
毫无疑问,三大基础数据库将成为建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价格动态数据库。
材料、机械设备、人工动态数据库,决定了建企采购成本控制能力。
当前的市场价格波动极快,没有一个及时、全面、准确的价格信息数据库平台,企业的处境是十分危险的:一不能准确报价,从起跑线就输掉了。
报高了不能中标,报低了有亏损风险。
中铁建沙特轻轨项目41亿巨亏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未能准确掌握当地市场行情,轻率报价。
二将缺乏采购成本控制能力。
采购成本控制何等重要,连工地民工也十分清楚,但国内建企几乎没有企业从总部到项目经理能掌握较全面采购成本。
采购漏洞很多、很大,一般都只能管住几个大项,甚至几个大项都缺乏管控能力。
除以上两点重要意义外,一个良好的价格动态数据库还能发挥出以下价值:
一是大幅提升采购员工工作效率。
其中历史价格、供应商数据库、产品数据库都给采购人员极大的工作效率提升,一对多的询价工具可提高询价工作效率数倍提高。
二是历史数据库共享、带来企业巨大增值。
建企大量存在这样情形,同一种材料某个项目采购到的既便宜质量又好,而另一个项目花了很多精力找供应商,买进的价格又贵,质量又差。
从这里我们不难体验到,数据是一种生产力,数据的共享能创造巨大收益。
企业定额数据库。
企业消耗量指标体现了企业项目管理水平,也是造价分析的核心依据,是体现价格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可叹的是国内建企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有这样性能良好,数据全面且动态维护的数据库存在。
企业定额数据库在以下两方面作用极其重要:
一是投标组价分析。
当前很多建企还靠上世纪90年代的政府定额分析成本,组价投标,从外行人角度看,简直无法想象,而我们已习以为常了。
企业竞争力无从体现,恶性竞争因此得以加剧,因不清楚实际成本消耗盲目压价比比皆是。
二是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应该如何签订分包价格,人和物消耗、损耗和成本控制如何制定标准,没有依据就处于盲目之中。
BIM数据库。
传统的项目管理,有预算员分析计算数据,数据在计算稿上,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出来一些汇总数,数据粒度、数据及时性、短周期多维度方面都难以满足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BIM数据库的创建完全改变了这一现状,通过建立5D关联数据库,引发项目管理与企业管理革命性的进步:
●支撑项目各条线及时准确获取管理所需数据,数据粒度达到构件级;
●全企业范围内快速统计分析管理所需数据,实现单项目和多项目的多算对比;
●实现各管理部门对各项目基础数据的协同和共享;
●大大加强总部对各项目的掌控能力;
●为ERP提供准确基础数据,提升ERP系统价值。
如何建设三大基础数据库
随着项目管理理论的成熟,特别是近年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如当前获得巨大成功的SNS (社会网络服务)、BNS(商业网络服务)、Wiki(维基)等,给建筑业管理和信息化带来重大启发和借鉴。
在其他领域的成功实践和互联网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应用到建筑业,经过二次创新后可以解决建筑业一直棘手的问题。
如上面的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的问题,是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在建筑业的良好移植与应用。
随着BIM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普及,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在技术和方法论上的障碍已不存在,真正的障碍在于企业家思维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企业家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建企转型升级和信息化该如何实施和落地。
鲁班软件长期以来专注于研究工程基础数据解决方案,从理论和软件系统都已日渐完善,在业界处于领先的地位,更与主流ERP厂商形成战略联盟,打通了基础数据和过程数据的对比接口值得企业家充分重视。
挑战
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挑战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
一是建企长期存在的鸵鸟思维(不透明思维)。
长期以来建企的效益主要依赖于运作甲方,通过高估冒算,而不是内部的精细化管理。
因而建企害怕新技术、新系统普及促进行业的透明化,自己的利益会被侵害,从而对管理技术进步产生消极应对,以为自己搞不太清楚,或没能力搞清楚,业主方也就不可能搞清楚。
这是一种典型的鸵鸟思维,建企必须要应对的一个现实是,你自己搞不清楚,业主方倒搞得很清楚了,此时你会面临什么困境。
业主方和聘用的顾问方,先进技术的采用要快得多。
自己因搞不清楚,管理漏洞百出,收入高估冒算会越来越难,大量存在的高比例(3~9%)漏算却难以挽回,这种思维代价越来越大。
行业透明化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建企必须建立新思维,将漏算降到最低,通过精确算量基础上的投标策略和二次经营(合同管理,主要不是量)提升效益,通过精细化管理减少利润漏洞。
停留在以糊涂对糊涂、靠公关、依赖人、碰运气的思维来管理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二是企业内部的利益博弈。
管理信息化、透明化在企业内部是一个利益重分配过程,阻力会相当大,没有一把手和企业高层的强力推动,实施确实很困难,如果企业高层的利益参与其中,问题的复杂程度更难以想象。
总之,加快建设三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已时不我待,已成为建企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立即行动,犹未为晚。
发表于《施工企业管理》、《新鲁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