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史诗《夺牛记》的女性主义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12
胡丽丽
爱尔兰史诗《夺牛记》可以说是西方文学中最早的方言史诗。

《夺牛记》描写了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的凯尔特社会,成为人们了解当时社会状况的宝贵材料。

故事创作于六到八世纪,用盖尔语写成,是任何《爱尔兰文学史》都无法略而不谈的盖尔语经典作品。

《夺牛记》叙述了前基督时代康诺特王国为夺取一头棕色公牛而联合兰斯特和曼斯特王国共同进攻厄尔斯特王国的故事。

故事描述了众多男性角色。

受民众深深爱戴的厄尔斯特国王康丘佛,保卫厄尔斯特的孤胆英雄库丘林,在单挑中死去的库丘林的义弟费迪亚以及为三国联军指路的前厄尔斯特国王弗格斯。

但《夺牛记》最大的成就很可能在于那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她们鲜明而各异的个性时常成为情节发展的中心:麦德伍、德祖、玛恰、娜斯、爱娃。

在通篇的战争暴力中,她们无疑是最真实的,她们身上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她们展现出自己的力量,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夺牛记》中的主要女性角色。

着重分析她们强烈的女性意识,这体现在她们对男权社会压迫的反抗以及追求与男性在经济,社会生活,婚姻和爱情中同样的权利。

一.《夺牛记》中女性的被压迫地位
西方社会对女性的压迫由来已久。

考古学家在五世纪的希腊文学中都发现了众多受到歧视的女性,特洛伊的海伦就是这种典型的女性形象,她在埃斯库罗斯(Aeschylus)的《阿伽门农》(Agamannon)中被描写成“男人的祸害,航船的祸害,城邦的祸害”(Harris,1995:
498)。

欧洲社会对妇女的歧视现象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四世
纪。

法国的启蒙时代也开启了对妇女的敌对态度。

而作为西方文学
爱尔兰史诗《夺牛记
》的女性主义解读内容摘要:爱尔兰史诗《夺牛记》刻画了一群形象鲜明的女性角色,如麦德伍,德祖,斯卡萨奇等。

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
夺牛记》中的主要女性角色。

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受压迫地位促使她们奋起反抗,追求在经济,社会生活,爱情与婚姻中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体现了她们强烈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夺牛记
》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
092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2.12
史诗经典的《夺牛记》更是忠实地记录了这一点。

《夺牛记》以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的爱尔兰社会为背景。

当时的爱尔兰处于原始社会的尾期,奴隶社会的初期。

母权制社会让位于父权制社会,女性的地位岌岌可危。

马克思女性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探索了女性受压迫的根源。

马克思女性主义认为妇女所受的压迫是由阶级压迫和社会压迫所带来的。

它进一步说明带来经济不平等以及政治动乱的私有制是造成两性关系失衡以及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这就解释了《夺牛记》中的妇女为何受到了压迫与歧视。

当时的爱尔兰社会,阶级和私有制开始产生。

巫师属于特权阶级,国王和王后属于统治阶级,在他们之下,地位由高到低依次是:勇士,平民和奴隶。

巫师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国王。

在故事中作为厄尔斯特的国王,“没有人在康丘佛面前说话”但“康丘佛也不能在那三个巫师教徒面前说话”(金赛拉,2008:215)。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催生了私有制的产生。

处于奴隶社会的爱尔兰畜牧业发达,牛群被视为重要的财富。

三国联军攻打厄尔斯特正是为了夺取一头棕色公牛。

在战争中,麦德伍向库丘林提出以牛群作为休战的条件,但这却被库丘林一口拒绝:“假如把奶牛劫走了,我们就没有牛奶充饥了,冬天还要靠奶牛获得肉食”(ibid:117)。

可见牛群在当时人们生活中作为私有财产的重要性。

西蒙·德·波伏娃曾说“一个
人不是天生成为女人,而是变成
女人的。

是整个文明造就了这一
产物,处于男性和阉人之间,它
被描绘成女性”(1952:249)。

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里,
妇女被设定为附属物和私有品,
她们无法逃避被压抑和奴役的命
运。

在厄尔斯特,新娘都必须和
国王康丘佛度过初夜,就连为厄
尔斯特立下汗马功劳的库丘林的
妻子爱娃都不能幸免这项规定。

女性和物品一样,被当做男人的
私有财产并随意处置,得不到任
何尊重。

为了鼓励勇士们和库丘
林决斗,康诺特的国王把自己的
女儿芬娜瓦尔当做诱饵,许诺和
库丘林决斗胜利的武士可以与自
己的女儿结婚。

就连女王麦伍德
也遭到弗格斯的嘲笑,他把夺牛
大战的失败归因于麦伍德的女性
身份:“我们追随的是一个将人
引入歧途的女人的臀部,一群牲
畜由母马领头,踏上歧途,走向
毁灭,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儿”
(金赛拉,2008:245)。

女性在
当时社会中受到压迫和歧视,她
们为社会所做的贡献更没有受到
应有的重视。

马克思女性主义理
论认为男性的竞争与统治被看做
是与社会价值观相符合的,而女
性的所从事的繁殖和养育工作则
没有受到重视,这一点是不公平
的,因为“男性也生殖,女性也
劳动”(麦金农,2007:6)。

《夺牛记》中的男性对于怀孕中
的女性极不尊重。

贤妻良母玛恰
在即将生产的情况下被残忍地要
求和国王的马车赛跑。

费里卫德
怀孕的妻子因肚子孩子发出尖叫
而被称为贱人。

这不仅是对女性
的歧视,更是侮辱。

二.《夺牛记》中强烈的女
性意识
从上文分析可知,《夺牛
记》中的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受到
了不公正的对待,饱受屈辱,这
迫使她们奋起反抗。

她们没有忍
气吞声,而是用自己的方式维护
自己的女性尊严。

上文中的玛恰
在即将生产的情况下被要求和国
王马车赛跑,她苦苦哀求先让她
生下孩子,却遭到了拒绝。

这让
她后来选择用诅咒的方式维护自
己的尊严,这也是为什么厄尔斯
特的男人们会遭阵痛之苦。

而被
当做战争诱饵的芬娜瓦尔最后以
死维护自己的女性自主性。

以上
这两位女性以极端的方式对抗男
权社会,维护了自己的女性尊
严,这也更加揭示了父权制社会
对待女性的残忍和不人道。

下文
将着重分析《夺牛记》中的女性
追求在经济,社会生活以及婚姻
和爱情中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彰
显了她们强烈的女性意识。

《夺牛记》中的女性敢爱敢
恨,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爱情和婚
姻。

康诺特的女王麦德伍亲自挑
选丈夫,并明确的知晓自己想要
什么样的丈夫,“我向爱尔兰男
人提出的聘礼比先前任何女人要
求的都苛刻——
—不得有丝毫吝
啬、嫉妒和担心”(ibid:53)。

在她看来婚姻中的男女应该是平
等的,她需要一个和她相互般
配,同等富有,同等慷慨,同等
勇敢的丈夫。

最后她选定了兰斯
特王国的阿利尔,因为他不贪
婪,不嫉妒,不呆滞。

093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2.12
同样勇敢选择自己伴侣的还有德祖。

她在还没出生时就被巫师卡斯瓦德预言会成为红颜祸水,但国王康丘佛坚持要请人把女孩抚养长大,然后到时自己享用。

如预言所言德祖出落成为全爱尔兰最可爱的女人。

和王后麦德伍一样,她清楚自己想要找什么样的爱人,“我要的男人要有这三种色彩:头发黑得像渡鸦,面颊红润如牛血,身体洁净似白雪”(ibid:13)。

而这个男人就是伊鲁德的儿子诺伊修。

对于自己的所爱,德祖勇敢追求。

诺伊修顾虑到德祖是国王的女人而婉转拒绝了她。

但德祖并不放弃说道:“在两者之间,我宁愿选择您这样年轻的斗牛”(ibid: 13)。

德祖和诺伊修为避免康丘佛的迫害而开始了流亡生活。

即使生活动荡,只要能和所爱在一起,德祖无怨无悔。

德祖和诺伊修的逃亡让康丘佛大怒,他使用计谋,派尤刚杀了诺伊修。

诺伊修死后,德祖被康丘佛占有了一年,期间她从无笑容,从没有吃饱睡足。

不论康丘佛如何取悦于她,她都不为所动,坚守对诺伊修的爱。

康丘佛大怒之下把德祖送给了杀害她丈夫的尤刚。

不堪受此屈辱,德祖撞石而死,用死捍卫了自己忠贞的爱情和女性的尊严。

《夺牛记》中的女性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追求体现了她们的女性意识。

但要彻底改变女性命运,更为重要的是改变女性的经济与社会地位。

经济地位才是社会地位的最终衡量标准。

《夺牛记》的女性们追求经济上的独立和社会生活的参与权。

麦德伍就是这
样一位女性,她高举女性解放的
大旗,要求在社会生活和经济中
享有与丈夫阿利尔同等的权利。

作为爱尔兰国王六个女儿中最高
贵的一个,她继承了父亲的王
位,被称为“库阿羌的麦德伍”,
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她的丈
夫阿利尔曾说:“在爱尔兰全
国,除了这个王国,我从未听说
有哪个王国是女人统治的”
(ibid:53)。

麦德伍同时坚持与
丈夫实现经济上的平等,这也是
为什么在故事的一开始她和丈夫
比较财富多寡。

两人比较了各自
的金质物品,布匹,羊群,马
群,猪猡,在这些方面,两人旗
鼓相当,不相上下,直到麦德伍
发现了自己比丈夫少了一头白角
公牛。

她“感到情绪低落,仿佛
自己不文一名了”(ibid:54),
让麦德伍更为失落的是这头公牛
是她牛群中的母牛所产,可是它
不愿意让女人牵着,因此跑到了
国王的牛群中。

她决定向厄尔斯
特租借棕色公牛,租借受拒后,
她发动了对厄尔斯特的战争。


德伍发动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为
了夺取公牛,更是为了维护自己
作为女性的尊严以及追求与男性
同等的经济地位。

女性争取与男性同样的权利
还体现女性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这体现在当时的武士文化中,女
勇士所拥有的技艺丝毫不逊色于
男武士。

斯卡萨奇被爱娃的父亲
佛葛尔称为“黑影之神”。

伟大
的勇士库丘林就是师从于她,向
她学习了包括雷霆功,尾绳标枪
功,盖·博尔葛短矛功,呼气功
等在内的十八般武艺。

库丘林日
后的丰功伟绩和斯卡萨奇的倾囊
相授不无关系,也正是她教授的
盖·博尔葛短矛功使库丘林在单
挑中险胜自己的义弟费迪亚。


样身怀绝技的还有女勇士伊芙,
就连斯卡萨奇也认为她是世界上
最难对付的女人。

在和库丘林的
战斗中,若不是后者使用诡计,
取得胜利的一定会是她。

三.结语
《夺牛记》是爱尔兰最古
老、最重要的神话故事,有着巨
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作为
通向爱尔兰早期社会的窗口,它
向读者展示了一群具有强烈女性
意识的女性角色。

她们对于爱情
婚姻的看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并敢于追求与男性在经济和社会
生活中同等的权利。

这些无疑使
她们在充满战争和厮杀的故事中
显得尤为动人,真实可感。

参考文献:
曹波.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的策略及
转向——
—评爱尔兰《夺牛记》英译[J].
译林2009(4):212-214.
陈恕.爱尔兰文学[M].北京:外语
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0.
梁巧娜.性别意识和女性形象[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李丹.丑陋的文化,优雅的文明——

论爱尔兰史诗库丘林中的艺术反差性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1):
143.
佩吉·麦克拉肯.主编.女权主义理论
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托马斯·金赛拉.夺牛记[M].曹波译.长
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胡丽丽,女,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

094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