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拗九节的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关于拗九节的作文
在拗九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拗九节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拗九节
农历正月廿九是我们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目——拗九节。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甜甜的拗丸粥给家人吃,或送给远方的亲朋好友,以表示感恩之情。
据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他常给关在牢房里的母亲送食物,可每次都被看守的狱卒吃掉了。
后来他想了个办法,用荸荠、桂圆、红枣、红糖等混合煮成甜粥,再洒上把芝麻送给母亲,他自称这粥是“拗垢”。
狱卒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了,因此,这粥才送到母亲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因为目连孝顺母亲,所以又叫“孝九粥”从此流传下
来。
今天早上,妈妈一大早就忙着煮又香又好吃的拗九粥,还未端上桌,味道早已飘到了我们心里,端上来,全家人围坐在桌前,品尝着美味的拗九粥,粥里的食物真丰富呀:有花生、桂圆、红枣和其它各种各样好吃的的食物。
我吃着甜甜的拗九粥,心中充满了对妈妈感恩之情。
心里想:“妈妈辛辛苦苦把我养育长大,给我了无微不至的关爱,现在,我也该回报父母的爱了;我是多么的想也煮一碗拗九粥给他们吃呀!
古代的圣人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今天,坛力九节己经演变成尊老、敬老、崇尚孝顺的社会风尚,这种习俗在福州也将越来越行,并且会一代代继续发扬光大。
第二篇:拗九节
今天是正月二十九,每年的这一天在我们这儿称为拗九,每到这个时候儿女们都要为父母送去一碗拗九粥,表示对父母的
孝敬和祝愿,因此拗九节也叫孝顺节。
关于拗九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但最流行的版本是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去逝了,儿子痛不欲生,每天都要带上母亲生前最喜欢吃的食物到母亲的坟前祭拜。
就这样年复一年。
有一天儿子梦见母亲对他说,每年的正月二十九这一天总是会有一群饿鬼来抢食,母亲人老体衰斗不过他们,就只好饿着肚子。
儿子听了伤心不已。
醒来后,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知道母亲爱吃糯米做的甜食,于是就用糯米、花生、芝麻、红豆、红枣、桂园等放在一起熬成粥,并在粥里加入红糖,正月二十九这天带到母亲的坟前。
第二天,母亲又来托梦说,那些饿鬼又来抢食了,但看见儿子装瓦罐里的又粘又黑上面还有不少说不清是什么象小虫子似的东西,饿鬼们都不敢吃,母亲终于没有饿着肚子,母亲还说儿子送来的粥很好吃,她很喜欢。
从此每年的正月二十九儿子总会熬上一锅母亲爱吃的拗九粥送给母亲。
人们感叹儿子的孝行,渐渐的这种习俗在民间传开了,每年拗九儿女们都会为父母送上一碗拗九粥,表达到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祝愿父母平平安安、健康长寿。
“拗九节”是要做拗九粥的,听妈妈说,以糯米为主料,加入荸荠、
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同煮至九成熟后,再加入红糖搅拌成粥起锅即可食用。
注意可将花生、莲子可先行浸泡或先煮到半熟后再加入。
这样配比煮出来的粥甜度适中,清甜爽口。
我曾经吃过几回,挺好吃的。
第三篇:拗九节
发黄的灯光,流露着几分单薄,如同一缕残风。
屋檐上的蜘蛛,牵着一丝白线,在编织着生活的幸福。
黑夜在外面,慢慢地向万家灯火,伸手。
万籁俱寂,几次低沉的狗吠声,悠悠然。
一堆番薯藤,两个萝筐,母亲的一双膝盖。
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一篇《“抢”奶奶》的文章,“勾”住了他的视线,停止了他的手。
文章叙述了一位奶奶生病了,害怕没有人到病床前嘘寒问暖而忧心冲冲,可意想不到的是子女们都抢着要把奶奶留在自己家里,令奶奶热泪盈眶。
看着,看着,他思绪万千,抬起头,望着灯下两鬓斑白的母亲,只见她的双手,还在捋着番薯叶。
明天就是“拗九节”了!可明天他又要去玩……这时,犹如一块块尖锐的刀片插在他的心间,百般绞痛,仿佛有哽在喉,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决定明天一定要尽一尽当儿子的孝心,他失“约”了。
为了报达母亲阳光般无微不至地关怀,他决定“当”一次家。
第二天,母亲由于过度地劳累,辛苦地忙碌,居然爬不起床来了!他顿时大惊失色,脸型慢慢扭曲,手忙脚乱地给母亲喂饭,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心中“容纳”了难受,今天本来是他尽孝心的机会,可怎么会……只好这样做了。
他忙里忙外,任劳任怨,却毫无怨言。
母亲不能自理,所以大事小事、点点滴滴,全靠他来料理,全靠他来“支撑”。
他一面给母亲捶背,一面还要叠被子,他的时间表填得比明星还忙:为母亲洗脸穿衣,帮母亲喂饭喂药,接着倒痰盂,然后搞按摩……一滴滴、一串串豆大的汗珠接二连三地从他的头里冒出来。
中午,他要做中饭;饭后,他要给母亲量体温,他忙得大汗淋漓。
就是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说
小草能“归还”得了阳光的巨大恩赐?谁说儿女能报达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儿子的手指没有停下过。
到了傍晚,母亲竟然径自从床上爬了起来,这一系列举动着实令儿子大吃一惊!儿子恍然大悟,原来,这只是一次考验……
我们都赤裸裸而来,没有谁天生富有,没有谁天生贫穷,人生的旅途中,是攫取是放弃,是拒绝是接受,全在父母的指引,心灵的抉择。
有人信奉“百善孝为先”,有人格守“一闯教义生死关”。
有人善待父母,有人拒绝赡老,美与丑,善与恶,全在一念之间,系于一瞬。
为父母,为自己,捧出一颗清纯、孝敬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