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动物之四川大熊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它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

始熊猫的主支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并逐渐向亚热带扩展。

在扩展过程中,始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开始以竹子为食。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的哺乳动物,头躯长1.2~1.8米,
生活指南
神奇动物之四川大熊猫
■张 丹
天津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动物学硕士研究生
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

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的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

这个“拇指”由一节腕骨进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子的作用。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特点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以竹子为生,在其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

大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它们并不在乎在什么地方,也不在乎姿势,无论坐着、平躺还是侧倚,它们都在不停地剥竹竿、吃竹叶。

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因此只能采取大量进食、快速排出
的方式来获得足够能量。

大熊猫非常聪明,这表现在它们优良的采食策略上。

它们选择区域内营养价值最高的竹子,而且还优先选择营养价值最高的部位,采食
的顺序为竹笋、嫩竹。

嗜睡是大熊猫的一大特点。

每天除去一半时间用于进食,剩下的一半时间便多数是在睡梦中度过。

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作为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大熊猫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十分讨人喜欢。

它们常把自己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如用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的性情是十分温顺的,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

它们很少主动攻击其他动物,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

不过大熊猫一旦当上了妈妈,熊猫宝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其他熊猫关怀看望,也会使得熊猫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

因为熊猫长期生活于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视觉极不发达。

36
生活指南
大熊猫的交流大多是通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

当它们想见面的时候,就会通过气味标记找到彼此。

一旦见面,就转为声音交流。

沉默也是它们的交流方式之一——当大熊猫在玩耍,或是简单地表示友好,没有交配或打斗想法的时候,它们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大熊猫的“婚姻”是多雄多雌制。

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

圈养条件下雌性大熊猫4岁左右,雄性大熊猫6岁左右进入性成熟期,野外大熊猫性成熟稍晚。

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发情时期通常在每年的3~5月。

大熊猫除发情交配季节,其他时候一般是单独生活,各有各的活动区域。

大熊猫繁育最奇特的一点就是新生儿在出生时发育相当不成熟,体重仅仅是母亲体重的千分之一。

照顾幼年熊猫对于雌性大熊猫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常需历时18个月,有时甚至长达两年,直到她的下一个孩子出生。

由于熊猫生殖能力和育幼行为两方面的高度特化,使熊猫的种群数量增长十分缓慢。

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
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动
物,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
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其中当属四川成都的大熊猫
最负盛名。

成都建有4个大
熊猫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
离大熊猫核心栖息地最近的
特大城市(仅70余公里),也
是世界上唯一既有野生大熊
猫又有圈养大熊猫的城市,
是名副其实的大熊猫乐园。

成都自古就和大熊猫结下了
不解之缘,从化石发现来看,
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野生
大熊猫分布在此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
基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
市北郊斧头山,距市区10
公里,总占地面积为1530
亩,目前已成为全球著名的
集大熊猫科研繁育、公众教
育和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大
熊猫等珍稀濒危动物保护
研究机构和最佳旅游目的
地,被中外游客誉为“国宝
的自然天堂”“人类的世外
桃源”。

成都基地在开展大
熊猫繁育研究的同时,遵循
将整个熊猫基地看作一个
大博物馆的理念,建立了大
熊猫博物馆、熊猫活体与环
境展示场、园区说明牌、互
动讲解站、熊猫魅力剧场以
及互联网等宣传教育设施,
向来自世界各国的嘉宾、游
客、广大中小学生传播生态
保护的新知识、新理念。

“大熊猫科学探秘馆”
展示面积1200平方米,采
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互动地
向游客展示熊猫基地在大
熊猫繁殖、育幼、遗传、内分
泌研究以及生物多样性保
护方面所做的各项研究工
作。

其中“熊猫医院”展示
面积150平方米,有大熊
猫寄生虫标本、大熊猫常用
药品以及各种大熊猫致病
菌浮雕、展板等。

“大熊猫
厨房”展示了各种大熊猫食
用竹、水果及大熊猫窝窝头
制作原料、流程。

在大熊猫
产房、幼年熊猫居所、大熊
猫展区设立互动讲解站,配
备专职讲解人员以中英文
向游客介绍大熊猫知识,并
辅以各种展示道具、模型、
图片等。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
地全年开放,因为大熊猫中
午要午休,建议您去基地最
好的观赏时间是上午11点
之前和下午2点以后。

选择
一个晴朗的天气,想要一睹
大熊猫憨态的您一定可以满
意而归!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