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8:第2课 湘夫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湘夫人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

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
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空前绝后
....的创新。

B.中华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如果我们不记下同代人的雪泥鸿爪,后人就难免要
雾里看花
....了。

C.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是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
....了。

D.没想到我忙了很长时间,到头来只是海底捞针
....一场空,这种傻事我以后再也不干了。

答案 B
解析B项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眼花,看东西模糊,后也形容对事物的真相或本质看不清楚。

使用正确。

A项空前绝后: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多用来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

不合语境。

C项言为心声:言语是思想感情的表达。

不合语意。

D项海底捞针:比喻极难找到。

应为“海底捞月”。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

B.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C.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能力,为其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

D.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答案 A
解析B项“创造的”应改为“创造了”。

C项应为“提升它们对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的接受能力”。

D项有歧义,是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还是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语意表达模糊。

二、阅读理解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橘颂
屈原
后皇①嘉树,橘徕②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③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兮。

纷缊④宜脩,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⑤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注①后皇:后土、皇天,指地和天。

②徕:通“来”。

③剡(yǎn):锋利。

④纷缊:即“氤氲”,此处指橘子的香气四溢。

⑤淑离:美丽。

(1)诗歌从哪些方面写了“橘”的外在美?这些外在美又表现了“橘”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从叶、花、枝、棘、果等方面写了“橘”的外在美。

②“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闭心自慎”“淑离不淫”“梗其有理”,说明了“橘”淡泊宁静、疏远浊世、超然自立、豁达正直的精神品质。

(2)请从诗歌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本诗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技巧。

作者巧妙抓住了橘树的形态和习性,它幼年时,就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

诗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两句,突然揽入作者自己,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

橘的崇高精神全部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

参考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

根深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

枝儿层层,刺儿锋利,圆满的果实。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

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

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

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

特立独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

你有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

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

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

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

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

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

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做人们的良师。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做我为人的榜样。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屈原庙
梁辰鱼①
寒云掩映庙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②。

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③昼舞白霓旛。

龙舆已逐峰头梦④,鱼腹空埋水底魂。

斑竹丛丛杂芳杜⑤,鹧鸪飞处欲黄昏。

注①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臣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

②水蘩: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

③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形象。

④峰头梦: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

⑤杜:杜蘅,香草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寒云”“秋来”描绘了庙前的凄冷萧条。

B.“荐水蘩”的意思是前来观光的游客给屈原供上了祭品。

C.“山鬼”“吹青殿火”及“灵儿”“舞白霓旛”描写了屈原庙的神秘色彩。

D.颈联采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屈原之死的惋惜,也表达了对荒淫昏庸的统治者的愤恨。

答案 C
解析C项描写进一步烘托了屈原庙荒凉恐怖的氛围。

(2)诗的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这样结尾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诗的尾联描绘了屈原庙周围萧索凄凉的景色:那泪痕点点的丛丛斑竹仿佛对着香草杜蘅低泣,那哀怨声声的深山鹧鸪好像对着黄昏落日悲啼。

②作用:与首联相呼应,进一步渲染和烘托了旅客纷纷前来瞻仰拜谒屈原庙的情感氛围;以景结情,情寓景中,给人无尽的情思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屈原悲剧的同情和对时世的忧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