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 11

合集下载

中东战乱不断的原因有哪些

中东战乱不断的原因有哪些

中东战乱不断的原因有哪些中东(英语:Middle East,阿拉伯语:‎,希伯来语:????? ??????‎)是一个欧洲中心论词汇,意指欧洲以东,并介于远东和近东之间的地区。

为什么中东战乱不断呢?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中东战乱不断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中东战乱不断的原因中东战争的表面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出卖了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将他们的土地交给犹太人建立国家。

而后以色列依靠美国地力量逐步侵占了大片的阿拉伯领土。

中东冲突是必然的,在《圣经》中,上帝应许亚伯拉罕给他一个孩子,由于他等不及,便和一女仆生了一个孩子叫以实玛利(阿拉伯人的祖先),后来上帝赐给他一个孩子,起名以撒(以色列人的祖先)。

由于以撒是上帝应许的,上帝应许把迦南地(即巴勒斯坦)赐给他的后代,他也对亚伯拉罕说:“至于使女的儿子,我也必使他的后裔成立一国,因为他是你所生的。

”上帝对以实玛利母亲的应许是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甚至不可胜数。

”并说:“你如今怀孕要生一个儿子,可以给他起名叫以实玛利,因为耶和华听见了你的苦情(“以实玛利”就是“神听见”的意思)。

他为人必像野驴。

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

他必住在众弟兄的东边。

”(创世纪16章10-12节),这也预言了中东将会战争不断和以色列人终会得胜。

犹太人占领巴勒斯坦的理由是犹太人的祖先在巴勒斯坦生活过,可是这不是犹太人拥有巴勒斯坦的最根本理由,虽然他们数千年前就不是巴勒斯坦的主体民族了,但是《圣经》中上帝对雅各(以色列人的祖先)应许要把这块地给他后人,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生活了几千年。

沙特国王曾经这样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上谁在迫害犹太人?穆斯林吗?既然德国人杀害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简单地说,中东战争主要由三个原因:石油、水、文化。

地理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考点11 中东(西亚)(原卷版)

地理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考点11 中东(西亚)(原卷版)

考点11 中东(西亚)考点梳理考点1 中东的位置和范围1. 中东的范围中东地区主要包括除阿富汗之外的西亚各国,以及北非的埃及。

2.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位置(1)地理事物名称:国家:①伊朗,②伊拉克,③沙特阿拉伯,④科威特⑤阿拉伯联合酋长国⑥埃及。

海域:A. 黑海,B.地中海 C. 红海D.阿拉伯海 E. 波斯湾F.里海。

(2)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大大缩短了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距离。

考点2 世界石油宝库1.丰富的石油资: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1)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等国家;(在图上找出国家位置及首都)(2)中东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东亚、欧洲西部、北美洲,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油输出路线:①运向东亚: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_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东亚②运向欧洲西部、北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③运向欧洲西部、北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考点3 多元的文化1. 宗教:中东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犹太人主要分布在以色列,主要信仰犹太教。

2. 圣城: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麦加、麦地那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

【重难突破】1.中东的地理位置可用“1、2、3、4、5”概括。

“1”是一条运河——苏伊士运河。

“2”是两个大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3”是三大洲——亚洲、非洲和欧洲。

“4”是四个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和曼德海峡。

“5”是指五海——地中海、红海、黑海、里海和阿拉伯海。

中东文化

中东文化

中东文化中东,一般指西亚沿地中海的一些国家和非洲的埃及等地。

历史上长期以来的中东问题的核心就是巴勒斯坦问题。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的远祖希伯来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后因罗马帝国入侵,犹太人被驱逐出该地区,在此后的1000多年间,该地区成为阿拉伯人的长期居住地。

逃往西欧的犹太人饱受压迫,19世纪末兴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想在这里建国。

1947年11月,美国控制下的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以色列建国后,双方冲突不断,多年的战争给巴以双方造成了惨重损失。

进入90年代,在各方努力下,巴尔干和平进程加快。

但由于积怨太深,民族矛盾、领土争端和宗教纷争及超级大国插手干预,使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从地理学科分析:1.该地处于“两洋五海三洲”之地,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

2.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储油区,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

3.重要的位置,丰富的石油,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焦点。

4.该地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降水少,水资源极端缺乏。

约旦河西岸目前80%的淡水资源被以色列人控制和消费,导致巴勒斯坦人生活和生产用水十分紧张。

水资源争夺成为巴以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东地理位置重要,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

中东地区是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且正好位于东半球大陆的中心。

中东周围环绕着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波斯湾等国际海域,这些海域大大便利了中东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沟通上述海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是重要的国际航道,也是扼守这些航道的重要门户。

中东地区这种适中、临海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东方和西方、欧洲经西亚到北非的联系纽带和十字路口,从而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东问题

中东问题

中东问题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阿以冲突。

中东问题是列强争夺的历史产物,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热点问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历史梗概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

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是迦南人。

约四千年前,希伯来人、腓力斯人先后从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和爱琴海沿岸迁至巴勒斯坦。

希伯来人不断与迦南人和腓力斯人作战,于公元前1020年建立了第一个希伯来人的王国。

从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二十世纪初,巴勒斯坦一直处于大国侵略、占领和争夺之中。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将大批犹太人掳到巴比伦。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允许被掳的部分犹太人返巴。

犹太人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

公元135年,犹太人被罗马帝国彻底赶出巴,流散世界各地。

公元637年,巴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人不断移入,形成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在十九世纪末,生活在欧洲的犹太知识分子发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于1897年在赫茨尔领导下在瑞士的巴塞尔城召开犹太复国主义大会,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该组织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正法律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

英国为保住在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并向中东腹地扩张,扶植利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以控制巴勒斯坦地区。

1917年,英发表《贝尔福宣言》,“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

1922年7月,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

此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开始不断地移居巴勒斯坦。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以33票同意、13票反对、10票弃权通过了分治巴勒斯坦的181号决议。

该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两个独立国家,将巴勒斯坦2.7万平方公里土地中的1.52万平方公里划归以色列国。

巴勒斯坦国的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

因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耶城国际化,由联合国托管,面积为158平方公里。

中东的五次战争

中东的五次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形势图(点击看大图)
以色列阵营代表人物
本·古里安
梅厄夫人
斯大林
阿拉伯阵营代表人物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
埃及国王法鲁克
英国首相艾德礼
巴勒斯坦战争:建国第二天就面临亡国威胁的以色列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犹混合的城镇,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武装冲突,这被称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战争”的开始。之后,在1948年1月—3月,双方不断发生冲突。15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在英国支持下,阿拉伯联盟的正规军拥有大炮、坦克、飞机和英国教官,而新生的以色列只有相比之下少得可怜的游击队和在纳粹屠刀下逃生并得以建立自己国家的兴奋。【查看详情】
以色列阵营代表人物
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
阿拉伯阵营代表人物
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
黎巴嫩战争:交战双方都在别国的领土上厮杀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而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自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黎以战争的起因,总的说来,仍是巴勒斯坦问题争端的继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政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 【查看详情】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伞兵拉开了闪击战序幕为达成突然性,以色列采取了欺骗措施。开战在即,以色列总理和驻美大使还在信誓旦旦声明,说以色列不会发动任何侵略战争。沙龙上校(后任以色列总理)率领的202伞兵旅向约旦边境做虚张声势的调动,摆出一副要进攻约旦的架势,但在10月29日晨,沙龙却突然掉头南进,迅速穿过内格夫沙漠,进逼埃及边境。突破防御之后,沙龙也发现自己陷于绝地之中,前有米特拉山口阻拦,后无援军,北面埃及援军源源不断,于是他置总参谋部的命令不顾,向米特拉山口进发,最终在遭受严重伤亡后,夺下了这一要点。然而,除这次战略冒险外,以色列军队的进展并不顺利。 【查看详情】

11 区域地理 中东和埃及

11 区域地理 中东和埃及

耶路撒冷
伊斯兰教圣城:麦

阿拉伯世界和伊斯兰教
2、交通
(1)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古代的“丝绸之路” 现代的东西方海、陆、空交通要冲
(2)交通要道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 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与地中海 霍尔木兹海峡---沟通波斯湾与印度洋(石油海峡) 曼德海峡---沟通红海与印度洋
• 宗教之争(如:耶路撒冷之争)
• 领土之争(如:巴以冲突)
高考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 杨文琴
知识结构
位置 位置与范围
海陆位置
交通位置
古代:丝绸之路
现代:“五海三洲”之地 经纬度位置:20°N—40°N;10°E—70°E
组成国家:西亚20个,北非5个
西 亚 与 北 非
地形 自然环境
气候
高原为主,高原边缘有山岭 平原狭小: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 本区最低点:死海(-400米),断陷湖
直布罗陀 海峡
西欧 、北美
三、人文地理概况
1、人口 (1)本区人口有四亿、 白 色 人种、
(2)民族和语言:多民族(阿拉伯、波斯、格鲁吉亚);阿拉伯人 占 阿拉伯 语; 半数、通用________
(3)宗教:大多数信奉 伊斯兰 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发祥地;
三教圣城: 耶路撒冷
三教圣城:
认 识 中 东 主 要 的 国 家 以色列
土耳其 伊 拉 克
伊朗
埃及

沙特阿拉伯
科威特
巴勒斯坦
中 东 的 大 城 市
伊斯 坦布 尔 耶路撒冷 开 罗
德黑兰
巴格达
利雅得
2.中东的海陆位置
土耳其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被遗忘的战争——中苏中东路武装冲突

被遗忘的战争——中苏中东路武装冲突

被遗忘的战争——中俄中东路武装冲突“我跟俄国人打仗,是很自不量力呀”,1990年春天,张学良在台北北投寓所以及亚都饭店,向华裔史学家唐德刚讲述了自己的一生,这一生用他的口述历史表现出来,只有7万多字,因为他说“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

(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遭蒋中正软禁,是年36岁)在这7万多字中,他留给自己28岁那年震惊中外的“中东路事件”只有区区139个字。

也许他不知道正是这段被他以139个字简述的,被今人以各种原因不愿提及故意“遗忘”的事件,作为一个拐点对之后中国民国史以及抗日史的走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借着《少帅》的热播,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张学良1929年那段被遗忘的血与火的记忆。

中东路的前世“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又称东省铁路,是近代沙皇俄国政府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的产物。

由沙皇俄国政府修建,包括满洲里经哈尔滨到绥芬河的中东铁路主线和哈尔滨经长春、沈阳到大连的中东铁路支线。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沙皇俄国战败,将中东铁路长春至旅大一段转让给日本。

日本控制的长春以南的路段,一般称为“南满铁路”。

长春以北的路段则继续被俄国控制,俄国在其沿线的驻军一度高达十余万人。

1917年十月革命后,刚刚成立的赤俄政权出于摆脱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的不利处境、打破国际帝国主义联合进攻的外交考虑,先后三次发表宣言,承诺废除中俄不平等条约,放弃在中国攫取的领土和侵略权益。

并于1924年5月31日与中方代表顾维钧签署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根据协议,中俄共管中东路。

但在实际执行中,赤俄并未履行该协议,实权仍掌握在其手中。

这种状况引起中方特别是东北地方当局的不满和愤怒,积怨日深。

当时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断绝了与赤俄的外交关系。

在日本“满蒙”政策的刺激下,特别是慑于中国日益高涨的收回中东路主权的强烈呼声,为保持其在中东路的实际利益不受侵害,赤俄政府准备把中东路转让给日本。

西亚中东战争

西亚中东战争

奥斯曼土耳其被削弱,世界大战爆发后。

相比之下,一直在外流浪的犹太民族,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便具有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阿拉伯人的围攻下生存下来,除了美国及西方大国的大力援助之外,自身的忧患意识也迫使犹太人努力发展国防科技和寻求外援。

因为犹太人把他们自己看作一支特殊的、生存时刻受到威胁的民族,如今以色列国防军已成为中东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并有了同阿拉伯国家局部抗衡的能力。

另外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

直接起因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

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

苏联出于争取以色列执政的工党的考虑,一改从帝俄时期就固有的反犹态度,为以色列建国出了大力,并对以色列国的建立和巩固给予了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

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葛罗米柯在联大一番感人的演讲,对181号决议的顺利通过起了重要作用。

而曾在《贝尔福宣言》中信誓旦旦地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的英国,却在此时投了弃权票。

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

更令阿拉伯人难以容忍的是,阿拉伯国的领土支离破碎,互不相连,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

犹太国则不然,犹太人虽仅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1/3,然而其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大部分又位处沿海地带,土地肥沃。

2023年中考地理训练专题11 中东(西亚)和欧洲西部(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中考地理训练专题11  中东(西亚)和欧洲西部(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中考地理专题训练专题11 中东(西亚)和欧洲西部一、选择题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将于当年11月21日在多哈开幕,而决赛将在12月18日进行,这是首次在“冬季”举办世界杯。

读下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关于图中区域的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B.沟通红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道是霍尔木兹海峡C.大多为热带草原景观D.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2.关于图中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居民大多为白色人种,多信奉伊斯兰教。

B.是佛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C.该地区石油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D.人口城市多沿海、沿河分布。

【答案】1.A 2.B【解析】1.由图的经纬度的轮廓可知,该区域是西亚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A正确;沟通红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咽喉要道是苏伊士运河,B错误;大多为热带荒漠景观,C错误;降水少,干旱,河流湖泊少,D错误。

故选A。

2.西亚的居民大多为白色人种,多信奉伊斯兰教,A正确;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B错误;该地区石油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C正确;人口城市多沿海、沿河分布,因水源充足,D正确。

根据题意,故选B。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将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多哈举办,比赛首次放在冬天举行。

这里的足球场地安装有大量镜子收集某种清洁能源,供给于冷却系统,让来这里的球员和观众处于舒适的环境中。

读图并依据材料完成下面3-4小题。

3.卡塔尔世界杯举办时间为11月21日到12月18日,原因是()A.多哈位于南半球,此时是冬季B.此时欧洲球迷有大量闲暇时间来看比赛C.多哈冬季降水多,有利于球场草皮维护D.多哈冬季气温介于20℃~30℃之间,气温比较适宜4.卡塔尔使用的这种清洁能源最有可能是以下哪一种()A.煤炭B.水能C.太阳能D.石油【答案】3.D 4.C【解析】3.卡塔尔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世界杯举办时间为11月21日到12月18日主要是此时气温介于20℃~30℃之间,气温比较适宜,D正确;多哈是位于北半球的城市,A错误;欧洲球迷是否有闲暇时间与本日期无关,B错误;多哈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稀少,C错误,故排除ABC,选择D。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专题11 中东(西亚)和欧洲西部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专题11  中东(西亚)和欧洲西部

2023年中考地理必背内容专题11 中东(中东)和欧洲西部➼考点一中东(中东)一、位置和范围1、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2)经度位置:27°E--62°E。

(3)纬度位置:①范围:12°N--42°N。

②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地跨热带和北温带。

(4)海陆位置:中东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介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最大的咸水湖)之间,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2、范围:中东=中东-阿富汗+埃及非洲部分+土耳其欧洲部分。

3、重要海上交通要道:1、地形(1)中东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2)主要地形区有伊朗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叫两河平原,它是由有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冲积而成,是中东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2、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仅有一小部分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3、河流:因降水量稀少,阿拉伯半岛上河流稀少,很多国家被称为“无流国”。

主要河流有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等。

4、匮乏的水资源(1)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河流稀少。

②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加。

(2)影响:影响中东地区各国人民的生产及生活,成为引起地区冲突、战争的因素之一。

(3)对策:海水淡化(沙特阿拉伯)、人工降雨、发展节水农业(以色列)四、中东的人文环境1、中东气候炎热十燥,沙漠面积广大。

很多地区午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

在十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中东的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别具特色。

2、中东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

畜牧业是中东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

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以及阿富汗、伊朗的地毯等畜产品都很有名。

3、两河平原是中东主要的灌溉农业区,绿洲农业代表性植物是枣椰树。

以色列节水农业成就大,采用滴灌和喷灌技术。

4、民族:中东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

中东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中东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中东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是自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

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

“9·11〞事件后,因肇事者多为伊斯兰教信仰者,有人将它与“文明冲突〞相联系。

因此,中东问题更加为世人所关注。

这里从历史角度提供一些背景情况,并对此作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历史回忆关于中东问题的历史沿革,不妨以“一、二、三、四〞概而言之,那就是: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一个祖先,两个民族。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其居民称迦南人,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

约公元前11世纪,爱琴海沿岸的腓力斯丁人移居迦南。

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称该地区为“巴勒斯坦〞,即希腊语“腓力斯丁人的土地〞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

据?圣经?所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

后犹太人逃亡埃及,摩西率众出埃及返迦南,一直到二战后建立以色列国,都是源于这一支系。

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易司马仪,因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半岛北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是其后裔。

2002年11月,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国中东特使后,针对以色列外长内塔尼亚胡威胁要把他赶走,冲动地对记者说:“我是阿拉法特,我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三次流散。

约公元前1025年第一个希伯来人国家—希伯来王国在迦南建立。

公元前930年王国一分为二,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大王国。

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灭以色列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灭犹大王国,两国数万臣民连同君主都被掳往战胜国,史称“失踪的10个以色列部落〞和“巴比伦之囚〞。

这是犹太人的第一次大流散。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再灭受波斯帝国支持的犹太国家,犹太人流散到南欧、地中海诸岛、北非及中亚地区,这是第二次大流散。

红星博报 _ 国际时政 _ 中东之乱 _ 02-12-11

红星博报 _ 国际时政 _ 中东之乱 _ 02-12-11

一批约旦民众撑起国旗在首都安曼参加示威游行。

因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数千人举行集会,要求总理里法伊(Samir Rifai)下台。

几十名抗议者在驱逐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的暴乱中死亡。

从上周五起,突尼斯为这些丧生抗议者举行为期三天的悼念活动。

图为突尼斯士兵传递一束鲜花。

抗议者在突尼斯总理加努希(Mohamed Ghannouchi)位于该国首都的办公室外举行示威活动。

在前总统本·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被驱逐后,抗议民众要求加努希也下台。

近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出的“巴勒斯坦秘密文件”(Palestinian Papers)曝光了巴勒斯坦在过去10年内与以色列秘密和谈过程中向以色列做出了巨大让步。

图为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Mahmud Abbas)的支持者在西岸城市拉马拉举行集会。

突尼斯抗议者与警察在该国首都发生冲突。

图为抗议者救助一名受伤男子。

与此同时,突尼斯当局以非法将资金转移至境外的罪名,对流亡的前总统本·阿里(Zine al-Abidine Ben Ali)及其六名亲属发出国际通缉令。

埃及首都开罗的抗议者违抗集会禁令继续游行,防暴警察严阵以待。

警察动用催泪瓦斯和武力镇压要求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下台的示威者。

埃及苏伊士城,要求埃及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下台的抗议者向警察投掷燃烧弹。

穆巴拉克领导的执政党说愿意与抗议者举行对话,但未做出让步。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学生举行示威,反对保守的亲伊斯兰政府,图为防护严密的防暴警察与抗议学生对峙。

学生们自去年11月就开始抗议。

开罗解放广场,一名反穆巴拉克抗议者睡在一辆坦克的轮胎间。

随着反政府起义进入第三周,却没有迹象表明抗议者们在要求埃及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下台的努力中取得了进展,抗议者人数开始减少。

中东已有11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银联卡业务

中东已有11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银联卡业务

龙源期刊网
中东已有11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银联卡业务
作者:
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07期
从中国银联获悉,目前中东已有11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银联卡业务。

其中,阿联酋的银联卡受理环境比较完善;卡塔尔半数以上POS终端及近四成ATM受理银联卡,基本覆盖百货商场、免税店、酒店、餐馆等游客常到之处。

银联国际当日宣布与阿联酋金融服务集团(MINT)合作发行当地首张银联芯片卡,这也是阿联酋首次发行银联品牌的工资卡。

双方约定,未来三年将累计发行40万张银联卡,为阿联酋居民提供安全、便捷、优惠的支付服务。

MINT是阿联酋重要的薪酬服务和预付卡发行公司,已经发行了超过40万张工资卡。

此次银联国际与其合作,不仅将逐步把部分存量卡换发成银联卡,也将推动大规模发行新卡。

这些卡片都是国际支付卡,可以在包括阿联酋在内的银联全球受理网络使用。

银联芯片卡是符合国际EMV标准(由国际三大银行卡组织欧陆卡、万事达卡和维萨共同发起制定的银行卡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转移的技术标准)的金融IC卡,具有多重安全保障、复制难度较高,能有效避免侧录、伪卡、盗刷等风险。

目前,全球已累计发行超过20亿张银联芯片卡,境外银联受理网络的芯片化改造正在全面推进,基于银联芯片卡的创新应用也不断丰富。

据悉,银联国际正加大与中东地区各金融主流机构的合作,持续拓展银联卡受理范围,扩大发卡规模,并在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创新业务方面取得突破。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巴勒斯坦战争)
爆发时间: 1948.5.15 交战国: 以色列 VS 黎巴嫩 叙利亚 伊拉克 约旦 埃及
黎巴嫩 叙利亚 伊 拉 克
约旦 埃及
15
第一次中东战争简况
战争 战局 原因 影响
这次战争 阿军:有共同的民族情感;总兵 第一阶段 没有解决 力占优势;火力更强。 阿胜 以色列和 以军:武器装备处于劣势。 阿拉伯各 国的矛盾, 第二阶段 美苏等国要求, 反而引起 停火 联合国安理会停火令 了新的领 阿军:军事上没有形成统一部署 土纷争, 和指挥,战场上缺乏协同与配合。 为以后中 第三阶段 各国分歧增加、各自为战、缺乏 东地区都 以胜 协调。 动荡埋下 以军:抢运武器,招募志愿兵, 了隐患。 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
2.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犹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但他们仍然固执地坚持 着他们的犹太教义,保持着他们的文化,形成一支独 特的、没有自己土地、没有自己祖国的民族。 因为犹太人无法融入西方基督教社会,被当作异 教徒备受迫害和歧视。犹太人逐渐意识到,要改变犹 太人的悲惨命运,只有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犹太复 国主义运动兴起,大批的犹太人迁到巴勒斯坦地区, 想在这里恢复曾经的犹太国。大量犹太人渗入,势必 给当地的阿拉伯人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冲击。 这就使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日益尖锐。
这就加剧了巴以之间的矛盾 影响:“贝尔福宣言”为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 立犹太国提供了依据,也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 伯人之间的纠纷和冲突的祸根。
(四)联大决议 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 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 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 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 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 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 年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 生。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1949:生存巴勒斯坦战争:建国第二天就面临亡国威胁的以色列1947年11月30日清晨,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犹混合的城镇,爆发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激烈武装冲突,这被称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战争”的开始。

之后,在1948年1月—3月,双方不断发生冲突。

15日,阿拉伯联盟国家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相继进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战争正式开始。

在英国支持下,阿拉伯联盟的正规军拥有大炮、坦克、飞机和英国教官,而新生的以色列只有相比之下少得可怜的游击队和在纳粹屠刀下逃生并得以建立自己国家的兴奋。

1948年6月11日:美苏联手为以色列送来4周休战期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对比以色列优势明显,势如破竹。

5月17日,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

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

英国最初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

但不久,英国又同意了美国的建议,并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

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1949年7月20日:以色列和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与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

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

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

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联合国所规定的巴勒斯坦国始终未能建立。

从此之后,中东地区战乱不断。

战争的胜负有时并不需要看战场除却美苏对以色列的支持之外,以阿双方本身也有着种种差距。

被称为以色列“建国之母”的梅厄夫人在纽约犹太人大会上呼吁:现在掌声和哭声对以色列人都没有用,现在以色列需要钱,美国的犹太财团马上筹集了8000万美元支援以色列。

中东问题

中东问题
甲,阿拉伯国:土地为112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88%。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1万人。
乙,犹太国:土地为149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4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
另外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管理。
这个分治决议的实质,是分裂巴勒斯坦,并使犹太复国主义的统治取得合法地位。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约有120多万,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强,但"分治决议"拟议中的"阿拉伯国"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而且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几个大小碎块,大部分是丘陵和贫瘠地区;而犹太人只有60万,不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拟议中的"犹太国"的领土却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而且大部分是肥沃的沿海地带。犹太人接受了分治计划,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
中东问题是现在世界上最棘手的国际纠纷,威胁着世界和平,人们对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各持己见,但总的来说应该有两个:其一,是欧洲基督徒对犹太人的迫害。假如欧洲人对犹太人宽容一些,也就不会有犹太复国运动,就不会导致现在的阿以冲突了;其二,是犹太人对在巴勒斯坦复国的执着。地球这么大,他们却选择了一块大家都争着抢着的肥肉——巴勒斯坦来复国,这冲突就难免会很激烈了。假如他们能选择到人烟稀少的地区复国,冲突可能会小很多。
二战以后,中东问题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问题之一,中东问题亦是导致前不久美国“9·11”恐怖主义爆炸事件的导火线。面对中东地区无尽的战火,我们不禁要问:中东问题的起因何在?又是谁之过?这还要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历史了。
3000年前,几乎在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的同时,亚细亚大陆的西边(即现在的巴勒斯坦),也诞生了一个新兴的希伯来王国,这是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前身。几百年后,又诞生了一个强大的罗马帝国,它侵入耶路撒冷,占领了巴勒斯坦。犹太人在多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罗马人驱逐出境,失去了自己的国土与家园。佛曰:众生平等。但在当时那种弱肉强食、取而代之的时代,他们只能无奈地面对这一切,而那种背井离乡、无家可归的苦难,是我们所难以想象的。

中国的中东西部划分

中国的中东西部划分
中国的中东西部划分东部地区11省份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8省份山西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吉林除延边地区外湖北除鄂西地区外湖南除湘西区外西部地区12省份3地区四川重庆贵州西藏云南陕西广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吉林的延边地区湖北的鄂西地区湖南的湘西地区
中国的中东西部划分
东部地区(11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辽宁上海ຫໍສະໝຸດ 江苏浙江福建
山东
广东
海南
中部地区(8省份)
山西
黑龙江
安徽
江西
河南
吉林(除延边地区外)
湖北(除鄂西地区外)
湖南(除湘西区外)
西部地区(12省份+3地区)
四川
重庆
贵州
西藏
云南
陕西
广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吉林的延边地区
湖北的鄂西地区
湖南的湘西地区

中东问题特点(二)

中东问题特点(二)

当代中东恐怖主义的特点9·11以来,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恐怖主义危害的严重性,而中东地区则是当代国际恐怖主义主要的孽生与泛滥之地。

中东恐怖主义不仅危害当地,也波及西方大国,非洲、中亚、东南亚都受到影响,同时还伸展到我国的新疆,新疆的“东突”分子就与中东恐怖组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中东恐怖主义的持续性中东的恐怖主义历史悠久,早在一世纪前后,犹太人在反对罗马人的侵略与统治中,就出现了一些激进分子,采用暗杀、投毒等恐怖方式。

其中用短刀专门从事暗杀、行刺者被称为“西卡尼(意为持短刀的人)”。

11世纪,从伊斯玛仪派中分裂出主张暗杀的“阿萨辛”派。

1952年,伊朗国王纳赛尔丁(1848~1896)遭巴布教徒行刺,1896年被民族主义分子刺死……古往今来,中东地区发生的大大小小恐怖事件就无法统计了。

在战后的50多年的各个阶段中,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持续不断,高潮迭起。

1945~1967年间,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建国过程中,中东一些国家的激进分子采用恐怖手段,如犹太复国主义的秘密组织“伊尔贡”、“哈加纳”等都曾采用过恐怖手段,特别是伊尔贡在1946年制造的针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大卫王饭店”爆炸事件。

轰动一时。

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斯特干帮被认为是最后一个公开宣称实施恐怖主义的组织”。

从1948年起,犹太复国主义极端分子制造了一系列恐怖事件,企图以此迫使阿拉伯人出逃,单在迪尔·亚辛村就屠杀了245名巴勒斯坦人。

同一时期,在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等地也频繁地发生暗杀、爆炸等恐怖事件。

1968~1991年是中东恐怖主义的第二阶段。

1968年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始点。

在1967年的六五战争中阿拉伯人战败,使许多阿拉伯人在失望之余倾向于采用极端方式,“人阵”、“民阵”等组织制造了多起劫机事件。

1972年,巴勒斯坦激进分子绑架杀害了以色列参加奥运会运动员事件、1981年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身亡事件、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持续的恐怖绑架与袭击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 1,中东处在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位置极其重要。(亚 洲,欧洲,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2.石油资源丰富,为石油而战!(石油分布地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3.匮乏的水资源。为水而战!(主要原因:气候干燥,河流稀少) 4.多元的文化,也是导致战争频繁的原因。(基督教,优太教,伊斯兰 教的发源地)
主要产 油国有哪 些呢?
波斯湾及其沿岸
中东有什么—— 丰富的石油资源
比对找市场
万吨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消费量 产量
0 西欧 俄罗斯 中国 日本 美国
中东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 东亚 、 欧洲西部 和 北美洲 。
中东有什么—— 丰富的石油资源
判图识路线
经过的主要的海洋、海峡和运 河 到达的地区
百花齐放 基督教
三教圣地
耶路撒冷
圣城
伊斯兰教
麦加
犹太教
少数教徒 阿拉伯人 波斯人 土耳其人 犹太人
what----信什么 多元文化
百家争鸣
埃及开罗当地时间2013年7月3日晚9点 左西职终大斋恐闯 的 闯右 为 酿权马节怖西 入位, 首 成,2士 祈 主2南 者于0以 的 了穆0革 祷 义1角 发耶13埃 军斯8参 活 ,3年月的 生路年及方林加动力81阿 激撒1武发兄月4了。争2克烈冷日装动弟8月阿表在萨冲东日的部政会1纳示数清突区,日流队变成斯将月真。旧叙上血总,员继内·本寺城利午冲司剥天续结·,东亚,马突令夺天用束穆部总犹利。、总上“国斯沙统太克国统街铁 内林里巴定清防穆游拳 宗学夫沙居真部 尔行” 教生内尔者寺长 西,铲 冲与院在强开塞 的最除 突。
线路C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 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东亚
中东有什么——丰富的石油资源
判图识路线
思考: A线是从印度洋到大西洋最近的线路,为什 么还要绕道非洲南段的好望角呢?
what----缺什么 匮乏的淡水
追根溯源
终年高温 少雨,气 候干燥
what----缺什么 匮乏的淡水

巴勒斯坦、以色列: 巴勒斯坦地区的水
中东பைடு நூலகம்
二中 蒲公英
课前思考
中东为什么长期是世界热点地区?
中东在世界的位置
中东的范围
辨图识范围
中东=西亚-阿富汗+埃及
两洋三洲
B乙 甲
丙 A
请问甲乙丙分别是哪些大洲?AB是哪些大洋?
中东与三大洲的分界线
土耳其海峡
看图述位置
苏伊士运河
跨洲
所跨
国家
大洲
埃及 亚洲、非洲
土耳其 亚洲、欧洲
阿拜 塞僵
亚洲、欧洲
随堂训练
1.(2013•广安)有关中东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B.该地区水资源丰富 C.该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佛教 D.该地区大多数人讲英语 2.(2012•广安)中东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其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 D ) A.地中海 B.阿拉伯海 C.黑海 D.里海
五海
B A
D
看图述位置
1.请你找出左图 的水域A、B、C、D、E, 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其中哪个海 不是海是湖泊?
3:五海是相通的吗?
两洋三洲五海
土耳其海峡

西
地中 海
黑海

苏伊士运河 红 阿拉伯 海 海
印 度

中东有什么—— 丰富的石油资源
读图判分布
读图, 说出中东 石油主要 集中分布 在哪?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
线路A -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
欧洲西部、 北美洲
中东有什么——丰富的石油资源
判图识路线
经过的主要的海洋、海峡和运 河 到达的地区
线路B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 北美洲、
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欧洲西部
中东有什么——丰富的石油资源
判图识路线
经过的主要的海洋、海峡和运 河 到达的地区
探究影响
what----缺什么 匮乏的淡水
探究影响
what----缺什么 匮乏的淡水
探究影响
“屋顶上的旅馆”
what----缺什么 匮乏的淡水
探究影响
“沙漠之舟”—骆驼
what----缺什么 匮乏的淡水
人定胜天
what----缺什么 匮乏的淡水
人定胜天
以色列喷灌、滴灌节水农业
what----信什么 多元文化
3.(2011•益阳)中东地区是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
对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B.地处两洋两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重要
C.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
D.东西文化在这里交流,多种民族在这里汇聚
随堂训练
4.(2012•枣庄)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运用图2资料, 请分别说出中东石油的生产和出口情况:产量最高和出口量最多。 (2)中东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炎热干燥 ,地面河流稀少, 所以 水 资源匮乏。 (3)中东除伊朗、土耳其、 以色列等国家外,其他国家 的居民主要是 阿拉伯(民族) 人。 (4)中东大多数居民信奉 伊斯兰教。
洲西部最短航线必经( A )
A.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好望角
随堂训练
1.(2010•湛江)被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共同
视为圣地的城市是( C )
A.罗马 B.巴格达 C.耶路撒冷 D.雅典
2.(2013•云南)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信仰( B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印度教

资源

以色列、黎巴嫩:

利塔尼河水
土耳其、叙利亚、 伊拉克:幼发拉 底河水
叙利亚、以色列: 太巴列湖水
约旦、以色列: 约旦河水
分布不均,多国共用
what----缺什么 匮乏的淡水
探究影响


炎热干燥的 自然环境


what----缺什么 匮乏的淡水
衣服以白色为主, 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 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 白色长袍。
随堂训练
3.(2012•葫芦岛)中东地区最丰富的矿产是( C )
A.金矿 B.金刚石 C.石油 D.稀土矿
4.(2011•曲靖)一艘满载石油的轮船从波斯湾到我
国上海,最短航线必经的海峡( A )
A.马六甲海峡
B.德雷克海峡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5.(2013•云南)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的石油运往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