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秋季温带气旋的雨雪天气过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秋季温带气旋的雨雪天气过程分析
王东海;端义宏;刘英;梁钊明;柳崇健;赵艳风;张雨微;尹金方;王洪
【期刊名称】《气象学报》
【年(卷),期】2013(071)004
【摘要】2012年11月3-5日,受强冷空气和气旋发展的影响,华北地区出现了秋冬之交首场雨雪过程.此次雨雪天气过程具有降水强度大、雨雪范围广、初雪时间早、降水相态多变以及雨雪降温大风并存等特点.着重分析了过程的多尺度相互作用及其成因机理等,得到以下结果:(1)通过对北极涛动指数变化的分析发现,此次过程前期由于北极涛动指数负位相出现的时间较早,并且强度大,维持时间长,对应当年秋冬之交首场雨雪天气出现亦时间早、强度大.(2)此次过程前期华北地区西风带上游长波波数趋于减少,导致后期位于华北地区受其引导的相应低压系统稳定少动.(3)东亚-西太平洋地区建立的“Ω”形阻塞形势阻挡了其上游西风带槽的东移,特别是后期此阻塞高压南部迅速生成的低值系统与阻塞高压的高值中心构成了十分稳定的对偶之势,阻断了其上游西风带槽的东移,导致相应地面气旋系统长时间稳定维持在北京及其邻近地区,从而促使该地区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强降水事件.(4)该过程涡度平流和温度平流对锋前上升运动的形成和气旋的发展演变有重要的影响,这次天气过程的气旋发展机制与经典的第二类温带气旋发生、发展机制不尽相同.(5)此次过程中水汽条件极为有利,特别是在气旋发展后期,来自海上的水汽源源不断流入移动缓慢的气旋区域,为该区域的罕见强降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水汽条件.(6)在整体大气稳定层结环境下,锋面前沿的水汽输送和抬升在低层形成了大气不稳定层结,有利于低层上升运动的触发,锋面加强引起的风垂直切变加强促进了大气不稳定层结之上的
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区向上扩展,并与高层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区连通,从而为低层触发的上升运动向高层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页数】22页(P606-627)
【作者】王东海;端义宏;刘英;梁钊明;柳崇健;赵艳风;张雨微;尹金方;王洪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35
【相关文献】
1.辽阳地区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分析 [J], 芦晓彤;董飞;韩冬;杨丹宁;高凌峰
2.2018年4月乌鲁木齐市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分析 [J], 张鑫; 王智楷; 楼俊伟; 许浩翊
3.2016年10月11-19日东南太平洋一次温带气旋过程分析 [J], 李秀镇; 宋盛凯; 郭文明; 钟剑; 李博
4.2011年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分析 [J], 刘俊贤
5.广州市一次秋季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J], 雷蕾;张金谱;裴成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