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
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我院在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收治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
对照组为腹膜透析,观察组为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
对比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肾功能改善情况更好,发生的并发症几率较低,其与对照组为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能促使患者肾功能的积极改善,保证患者的稳定发展,也能在临床上给予广泛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慢性肾衰竭;应用效果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最为主要的方法是肾脏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但是,在临床上可以发现,腹膜透析方法常常引起患者并发症[1]。
所以,加强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的应用,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具有重要作用[2]。
1临床数据与方法
临床数据
在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我院收治慢性肾衰竭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5例。
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
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为(45.23±3.4)岁。
其中,最短病程为1年,最长病程为5年,平均为(2.3±0.2)年。
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
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为(45.22±3.3)岁。
其中,最短病程为 1.5年,最长病程为4年,平均为(2.2±0.2)年。
对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发现其差异化不明显,无统计学研究意义。
方法
对照组:腹膜透析。
通过手术的方式切开置管,并在腹部的正中线脐下切开
3厘米。
在腹腔的膀肌肠窝内,为其插入双涤纶套腹透管,促使腹膜荷包的严格缝合。
在手术置管完成3天后,执行腹膜透析,持续卧床给予腹膜透析治疗,每天进行两次。
还需要将2000毫升的透析液灌入到腹腔内,确保透析液在腹腔内能保留四个小时。
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如果患者为严重的蛋白血症,心力衰竭,需要马上停止腹膜透析[3]。
观察组:该治疗为7天一个周期。
在以上方法执行下,第七天需要执行血液透析。
其中,使用碳酸氢盐透析,血液能够直接通路。
对于血液透析器的选择,需要将透析的流量速率设置为每分钟500毫升,血液流量需要每分钟200毫升。
每周执行一次,一次4-4.5小时[4]。
1.3 效果判定标准
在治疗前期,需要对患者的Cr(umol/L)、BUN(mmol/L)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使用自动仪器给予免疫检测。
还需要在治疗中对患者的腹膜感染、心绞痛、低蛋白血症情况进行分析,对各个指标进行3次检测,取其中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分析中,采用了SPSS17.0版本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两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以t数值检验,两组并发症情况的对比分析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数值判定标准为p<0.05,证明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对比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和分析,在治疗前期,Cr(umol/L)、BUN (mmol/L)指标不明显,组间对比差异化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为p>0.05。
通过治疗后Cr(umol/L)、BUN(mmol/L)指标分析,发现两组间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的研究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对比分析
组别
例
数
Cr(umol/L)BUN(mmol/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
4
5
813±815582±16817.2±6.212.6±5.1
对照组
4
5
802±196692±17516.7±7.115.6±5.2
T
值
0.0880 2.76520.3558 2.7630
P
值
0.93010.00690.72280.0070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对比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腹膜感染、心绞痛、低蛋白血症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8.8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几率为35.55%。
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化显著,存在p<0.05的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分析(%)
组别
例
数
腹膜感
染
心绞痛低蛋白
血症
并发症发
生率
观察组
4
5
1128.88
对照组
4
5
57435.55
X29.2571
P0.0023 3讨论
肾衰竭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肾脏替代方法,在日常治疗中,主要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其中,血液透析方法是结合患者的半透膜原理,在溶液得到扩散的条件下,能够将体内的大量有害物质、代谢物质或者是多余的部分、过量的电解质排出,保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化,也能发挥有效的血液净化作用[5]。
血液透析方法在总体上的应用效率比较高,小分子有害物质排出效率更高。
在这些治疗中,需要为其构建体外循环系统,但是,治疗前期和治疗后
期,患者体内环境会发生很大转变,还需要为其提供多个措施,维护血液动力的稳定性。
腹膜透析不需要构建血体外循环系统,透析过程中,血容量不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所以,在心血管方面,其发生并发症几率比较低,在对分子物质消除方面更好。
腹膜透析操作手段较为容易,患者能在整体上给予自动操作,避免患者面对较大的经济压力。
所以,加强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结合应用在治疗慢性肾衰竭方面将发挥良好效果,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6]。
通过以上的探究和分析,在治疗前期,Cr(umol/L)、BUN(mmol/L)指标不明显,组间对比差异化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为p>0.05。
通过治疗后Cr (umol/L)、BUN(mmol/L)指标分析,发现两组间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的研究意义(p<0.05)。
对比两组患者腹膜感染、心绞痛、低蛋白血症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8.8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几率为35.55%。
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化显著,存在p<0.05的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使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结合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存率的提升,也能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更高的临床价值,确保患者各个功能指标更健康。
参考文献:
[1] 许琴,赵烨,徐煜, 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2种透析方式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155-156.
[2] 全国儿童常见肾脏病诊治现状调研工作组.慢性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现状调查多中心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3(7):491-494.
[3] 王亚平,霍延红,杨永红, 等.高位结肠清洗、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肾衰竭期的临床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3(4):335-336.
[4] 丁文龙,王京祥,阎世明.结肠透析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中晚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7):1867-1868.
[5] 付水鸽.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5(18):96-97.
[6] 金鑫.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6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