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文昌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考试卷带解析.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文昌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考试卷带解析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8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 .O2
B .N2
C .H2O
D .C02
【答案】【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则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
故选:B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
难度:容易 知识点:空气
2.绿色能源不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以下属于绿色能源色是( )
A .氢气 B
.煤 C .石油 D .天然气
【答案】【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根据绿色能源的含义判断,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
【解答】解:A 、氢能是绿色能源,氢气燃烧的产物是不污染环境的水,属于绿色能源,故A 正确;
B 、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属于绿色能源,故B 错误;
C 、石油也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污染物,不属于绿色能源,故C 错误;
D 、天然气燃烧也会产生少量空气污染物及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较清洁的能源,但不能说是绿色能源,故D 错误.
故选A .
【点评】能源、信息、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在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主要侧重能源的分类、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新能源开发的技术和前景等.
难度:容易 知识点: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
3.高温煅烧石灰石可生成生石灰(Ca0),从物质分类来看,CaO 属于( )
A .酸
B .碱
C .氧化物
D .盐
【答案】【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根据氧化钙的组成元素、物质的分类中的有关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而氧化钙中不含氢离子,不属于酸,故选项错误.
B、碱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而氧化钙中不含氢氧根离子,不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C、Ca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钙中不含酸根离子,不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断,掌握常见的氧化物、酸、碱、盐的特征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4.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酒精挥发 C.冰雪融化 D.蜡烛燃烧
【答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石蜡和氧气反应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石墨烯(C60)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三种碳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
D.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发生了物理变化
【答案】【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颜色考虑;B、根据三者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考虑;C、根据元素组成考虑燃烧的生成物;D、根据石墨和石墨烯的区别考虑.
【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故A说法错误;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物理性质不同,主
要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说法正确;
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故C说法正确;
D、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
故选A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颜色,组成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
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6.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uO+H2Cu+H2OB.C+O2CO2
C.HCl+NaOH═NaCl+H2O D.H2CO3═CO2↑+H2O
【答案】【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反应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且两种反应物相互交换成分.
【解答】解:
A、氧化铜和氢气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钠和水,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正确;
D、碳酸受热分解属于分解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熟悉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能根据反应特征来判断一个反应的类型.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7.在抽取地下水为饮用水的处理中,不恰当的是()
A.杀菌消毒 B.静置沉淀 C.煮沸 D.直接饮用
【答案】【考点】水的净化.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净化水的方法有静置沉淀、吸附、过滤、煮沸、蒸馏、杀菌消毒等.
【解答】解:A、杀菌消毒能杀死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等,正确;
B、静置沉淀可使杂质沉降并分层,除去一些不溶性杂质,正确;
C、煮沸可杀死水中的细菌、微生物,并降低水的硬度,正确;
D、抽取的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及细菌等,不处理直接饮用是不恰当的,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的认识,难度不大.
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净化
8.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阴离子的是()
A.2ClB.2S2﹣ C.Fe2+D.O2
【答案】【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A、2Cl表示:2个氯原子;故A不符合题意;
B、2S2﹣表示:两个负电荷硫离子;故B符合题意;
C、Fe2+表示:带2个正电荷的亚铁阳离子;
D、O2表示:1个氧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9.2011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曝光:双汇火腿肠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瘦肉精,下列对瘦肉精(Cl2H19Cl3N2O)的说法正确的是()
A.瘦肉精属于有机化合物
B.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C.瘦肉精是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
【答案】【考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根据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l2H19Cl3N2O来分析其组成和构成,并利于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元素的质量比.
【解答】解:A、由化学式Cl2H19Cl3N2O可知瘦肉精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则瘦肉精分子中不存在氮分子,故B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1个分子中含有12个C原子、19个H原子、1个O原子、2个N原子、3个Cl原子,共37个原子,即1个瘦肉精分子由37个原子构成,故C错误;
D、瘦肉精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16=9:1,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式来分析组成和构成,学生应抓住信息中物质的化学式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10.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其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物是PET材料,该材料的化学式是(COC6 H4COOCH2CH2O )n.PET材料是()
A.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
C.非金属材料D.无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PET材料的化学式是(COC6 H4COOCH2CH2O)n可知是高分子化合物进行解答.
【解答】解:PET材料的化学式是(COC6 H4COOCH2CH2O)n可知是高分子化合物,同时含有碳元素,所以PET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故选:B.
【点评】合成材料的使用主要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三大合成材料的利用.材料分为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11.某校组织进行户外活动,所带的食品有:牛奶、临武鸭、东江湖鱼、矿泉水、蔬菜,食品中缺少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B.油脂 C.维生素D.糖类
【答案】【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
【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根据常见的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分析.
【解答】解:牛奶、临武鸭、东江湖鱼、矿泉水、蔬菜,食品中主要含有营养素是: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主要缺少糖类,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了解常见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素,要均衡的摄入营养.
难度:容易知识点: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2.“黄金有价,白玉无价”,白玉的主要成分是NaAlSiO4,其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3C.+4D.+5
【答案】【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NaAlSiO4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1)+(+3)+x+(﹣2)×4=0,则x=+4,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化合物中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13.下列试剂不能用来确定Zn和Cu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是()
A.稀H2SO4B.CuSO4溶液 C.FeSO4溶液 D.AgNO3溶液
【答案】【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A、Zn>H>Cu,故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现象不同,
可以使用稀硫酸确定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
B、锌在铜的前面,锌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可以使用锌与硫酸铜溶液确定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
C、Zn>Fe>Cu,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而铜不与硫酸亚铁反应,故使用硫酸亚铁溶液可以确定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
D、锌能与硫酸银反应,铜能与硫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现象相同,不可以使用硫酸银溶液确定锌和铜的活动性强弱;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同学们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难度:容易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14.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B.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钾溶液 D.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
【答案】【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和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15.X物质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为原料按下列反应Sb2O3+2H2O2=X+2H2O可制取X物质,试确定X的化学式()
A.Sb2O5 B.SbO2 C.HSbO3 D.H3SbO4
【答案】【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答题.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方程式中的已知条件可得,X的化学式中,锑原子的个数应为2,氧原子的个数应为3+2×2﹣2×1=5,氢原子的个数应为2×2﹣2×2=0.故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Sb2O5.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肥料
16.下试剂不能一次性鉴别稀HCl、NaCl溶液、Ca(OH)2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 B.无色酚酞 C.pH试纸D.Na2CO3
【答案】【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A、根据紫色石蕊在酸碱盐中的显色不同进行分析;
B、根据酚酞在酸性和中性的溶液中都不变色进行分析;
C、根据三种溶液的pH不l故选B.
【点评】在鉴别三种物质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所呈现的现象必须不相同才能鉴别开.
难度:容易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
17.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和液氧都可作助燃剂﹣﹣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 mL﹣﹣分子间有间隔
D.水烧开后把壶盖掀起﹣﹣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
【答案】【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氧气和液氧都可作助燃剂,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C、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 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烧开后把壶盖掀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难度:容易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18.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12gB.24gC.36gD.48g
【答案】【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与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的溶质只有硫酸镁,再根据镁元素的质量守恒来解答.
【解答】解:因Mg(OH)2+H2SO4═MgSO4+2H2O,MgO+H2SO4═MgSO4+H2O,
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等于MgSO4中镁元素的质量,
设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MgSO4的质量为x,则
Mg~MgSO424120
10g×48%x
解得x=24g
故选B.
【点评】学生应根据混合物中镁的质量分数计算镁元素的质量,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得出镁元素的质量的关系是解答关键,注意元素守恒思想的应用.
难度:中等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二、未分类(共2题)
1.从科学、安全角度来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的病人服用氢氧化钠
B.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
C.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D.用硫磺熏制腊肉
【答案】【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
【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A、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可服用;
B、根据碳酸盐和有机酸会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甲醛可破坏蛋白质的结构性质考虑判断;
D、根据硫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可服用,故A错误;
B、碳酸盐和有机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使焙制的面包疏松多孔,故B正确;
C、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C错误;
D、硫燃烧会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所以用硫磺熏制腊肉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的物质有一氧化碳、甲醛、二氧化硫等需要识记.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根据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判断,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不是白色固体,故A不正确.
B、硫在空气中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B不正确.
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现象正确,故C正确.
D、白雾是液体的小液滴,白烟是固体的小颗粒,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故D说法不正确.所以选C.
【点评】准确掌握铁、硫、一氧化碳、磷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注意比较区分;
三、填空题(共7题)
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_____;
(2)5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__;
(3)3个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
(4)+3价的铁元素__________________;
(5)烧碱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 2N,故答案为:2N;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水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H2O,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5个水分子可表示为5H2O,故答案为:5H2O;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整体带2个单元位的正电荷,表示为Mg2+,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答案为3Mg2+;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
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3价的铁元素,故可表示为:
(5)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NaOH ;
所以本题答案为:(1)2N;(2)5H2O;(3)3Mg2+;(4);(5)NaOH;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2.用下列常见的气体物质进行填空(2014•祁阳县校级模拟)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等质量的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A__________________C(填“)”、“<”、“=”)
(3)t3℃时,将60克A物质加入到lO0克水中.充分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g
(4)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t1℃,析出固体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无析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进行解答;
(2)根据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进行解答;
(3)根据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进行解答;
(4)根据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大较大,而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进行解答.
【解答】解:(1)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故填:C >B>A;
(2)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所以t2℃时,等质量的A和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故填:=;
(3)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在t3℃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A物质,所以t3℃时,将60克A 物质加入到lO0克水中.充分搅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50g=150g;故填:150;
(4)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大较大,而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t1℃,析出固体最多的物质是A,无析出的是C.故填:A;C.
【点评】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的理解,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
3.现有过磷酸钙、硝酸铵、氯化钾三种化肥,其中能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化肥是
__________________;从外观上来看,根据颜色能识别出的化肥是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熟石灰混合并研磨,能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化肥是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此种化肥不能与__________________物质混合使用.__________________(举一种)属于复合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