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冰求鲤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卧冰求鲤读后感
卧冰求鲤读后感(通用21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卧冰求鲤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1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读了《卧冰求鲤》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叫王祥的孩子,他的母亲因病去世了,后来,他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
王祥的母亲对他很不好,但是王祥却很孝顺她。
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鱼,王祥就每天去弄鱼给她吃。
又一次冬天,天气十分寒冷,王祥却趴在冰面上摸鱼给她吃。
从中可以看出王祥是多么孝顺的人啊!现在能够趴在冰面上摸鱼给母亲吃的人已经很少了,更何况是继母,由此可见王祥是多么的感人啊!
现在的人大多数都不知道孝顺老人。
小时候,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养大,他们长大后却不知道来孝顺老人,连老人生病了也不问事。
有的人还买老鼠药给他们的父母吃,只是为了省口粮食。
这样的人真的是不孝啊,王祥对继母都能够很有孝心,而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却这样,真是不配做人啊!
从这个故事中,我感受到,我们只有真诚的去孝顺父母,这样,我们才配当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才不枉费父母把我们养大,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2
《卧冰求鲤》主要讲述了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他的亲生母亲早就去世了,继母对他很坏,经常在父亲面前说坏话。
有一次,继母生病了,她说想要鲤鱼吃。
于是,王祥去外面捕鱼。
那天天气特别冷,西北风呼呼地吹着,河面结了厚厚的冰,王祥为了能捕到鱼,竟然脱下衣服,赤身在冰上,想用身体把冰花开。
这时,冰突然裂开了,露出了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把鱼煮给继母吃。
几天后,继母的病好了。
也是因为孝心,感动了原本
冷酷的继母。
从此,她改变了对王祥的态度。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3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卧冰求鲤”,讲的是在我国晋朝时期,有一个大孝子叫王祥。
他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又娶了一位继母,继母不喜欢王祥,经常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
时间一长,父亲也不喜欢他了。
但是有一天王祥的继母病了,想吃鲜活的鲤鱼。
于是王祥独自来到河边,想为继母捉活鱼。
可是河水已经结冰,为了捉到活鱼,王祥竟然脱掉衣服卧在冰面上,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层捕鱼。
王祥的这种行为感动了继母,从此以后,继母把王祥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来对待。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很感动,王祥为了能让对自己不好的继母吃上鲜鱼,不惜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层捕鱼,用自己的真心获得了继母的爱。
现在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是多么的爱啊,他们的爱无处不在,他们批评、教育我都是为了让我更加茁壮的成长。
我们都要孝敬父母,关爱长辈,对人要有宽爱之心,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整个世界都会因此而美好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4
在晋国,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很善良。
他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爸爸又给他娶了一位新妈妈。
小王祥对新妈妈很孝顺,新妈妈并不喜欢他,经常叫他做家务活。
但总是鸡蛋里挑骨头,在他爸爸面前说三道四,他的爸爸对他渐渐冷淡起来。
寒冷的冬天,一天,继母想吃鲤鱼,叫小王祥去捉两条鲤鱼。
那天的天气很冷,河上都结冰了,冰足有三尺厚。
小王祥脱下衣服,躺在冰上,身体都冻红了,冰也没有融化。
突然,冰上裂开了一条缝跳出了两条鲤鱼,这样,他继母吃上了鲤鱼。
小王祥的行为感动了上天,继母对他也变好了,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我觉得小王祥很孝顺他的母亲,即使他母亲对他不好,他也很孝顺她。
我们应该向小王祥学习,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让父母少担心。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5
最近,我读了《卧冰求鲤》一文,此文深深触动了我。
《卧冰求鲤》的主人公叫王祥,他亲生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继母很厌恶他,常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以至于父亲也讨厌他了。
可是,王祥并没有记恨双亲。
几年后,继母和父亲相继患病,王祥衣不解带地照料他们。
有一天,病中的继母说想吃鲤鱼,当时正值天寒地冻的冬天,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
上哪儿去弄鲤鱼?王祥心里非常着急,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卧冰求鲤。
他解开衣带,赤卧在冰上,用体温将冰融化,终于求得了鲤鱼,满足了继母的愿望。
后来,王祥治好了双亲的病。
读了这篇文章后,让我明白:一个没有爱的人,就是一个不完整的人。
所以,我们要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社会为我们成长所做的一切。
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6
前几天,老师让我们看了卧冰求鲤的故事,讲得是,王祥的后母对他很是不好,可王祥一心想孝顺后母。
后母生病了,他就去河边钓鱼,可冰太厚,他就脱下衣服,爬在冰上,让冰融化。
神仙见了,就送了他两条大鲤鱼。
故事中的王祥很孝顺父母,为了后母可以不顾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也在日夜操劳,我们都好像父母的掌上明珠,拖着怕碎了,包着怕化了。
我们的生活靠父母,我们以后要好好对待父母。
我要向王祥学习,长大了也孝顺父母。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7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本意是说:父母喜爱我们,我们做到孝顺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不喜欢我们,我们依然能用心孝顺,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在晋朝有个叫王祥的人,幼时丧母,继母对他恶言恶语,父亲慢
慢地也不喜欢他了。
但王祥仍然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
有年寒冬,继母有病不想吃东西,可是非常想吃鲜活的鲤鱼。
王祥为了不让继母失望,来到冰冻的河上,赤身卧在冰上,想用体温化冰捉鱼。
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帝,突然,冰裂开了缝,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跳了出来,他喜出望外,提着鲤鱼回家了。
他的孝行也感动了继母,从此以后,继母对他也开始好起来了。
这篇《臥冰求鲤》的故事深深地教育了我,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父母每天上班忙忙碌碌,回来还要照顾我的学习和生活,我又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地搞好学习,让父母放心;孝敬父母,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尊敬长辈、关爱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8
我翻着布满灰尘的旧书柜,里面全是小时候买的课外书,但书里全是小故事大道理。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卧冰求鲤》。
故事说的是晋朝的王祥,生母去世后,父亲给他找了个后母朱氏。
后母不喜欢王祥,可是,王祥很听后母的话,继母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
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煮鱼汤给后母吃。
看了这故事,我不由得想起我妈妈。
我妈妈和爸爸离婚了,我与爸爸一起住,但她会经常帮我买了好东西,给我零用钱,她希望我很优秀,希望我有很多特长,希望我成绩好,希望我什么都强……我对妈妈有很多的意见,总怪她不理解我,不了解我需要什么,不了解我的感受。
但看到王祥赤身卧冰捉鱼时,我不禁惊讶了。
继母并不喜欢他,他为什么这么做?他的举动引起我的深思,我不禁审视起我和妈妈的关系来。
妈妈虽然很唠叨,很烦人,但毕竟是我的亲妈妈。
打是亲,骂是爱,她的批评是为了让我改正缺点,给压力是为了我有进步……想到这,我打算试着去了解和关心妈妈。
有天晚上,突然狂风大作,天空划过几道闪电,接着下起了倾盆
大雨,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给妈妈,告诉她我关心她。
可是打了好几次都没人接,到底出了什么事呢?我一下子就急了,真恨不得马上冲到妈妈身边保护她。
我不断的打电话,后来妈妈总算接了电话,这时我的心才平静了下来,连忙说:“妈妈,下雨了记得带伞,还要记得加衣服噢,路滑,开车小心点……”之后我和妈妈都沉默了许久才挂电话。
此刻,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9
读了《卧冰求鲤》的故事后,我非常感动。
故事中,晋代王祥冒着寒风,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由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我想到了很多很多,想到了古人的以孝为先,以德为重,也由此想到近段时间爸爸对奶奶的孝顺。
最近,奶奶做了双膝关节置换手术,双腿动弹不得,一动就疼得大汗淋漓。
为防止肌肉萎缩,爸爸不停地给奶奶按摩腿,每隔几分钟爸爸就小心翼翼地抱着奶奶,托住奶奶的肩膀和腰,让奶奶以一个舒服的姿势躺下。
每帮奶奶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爸爸总是憋得脸通红,生怕弄疼奶奶。
夜里,奶奶疼得睡不着,爸爸整夜陪着,时不时地询问、按摩、翻身……几天下来,爸爸累得感冒了,眼圈黑黑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可爸爸没说一声累,仍然尽心尽力地照顾奶奶。
王祥卧冰求鲤孝顺继母,爸爸病床前尽力照顾奶奶……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
虽然我们现在年纪还小,不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更应懂得,百善孝为先的真谛。
孝,就是父母下班回家后,我们递上的一杯热茶;孝,就是父母累的时候,我们一句安慰的话语;孝,就是我们为父母端上的一盆洗脚水;孝,就是我们让父母看到我们的良好成绩。
让我们来想一想,父母努力工作,操持家务,尽心帮助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我们有美好的前程,有好的学习环境,有美好的生活,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用行动来孝敬父母吗?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孝敬父母吧!端上一杯热茶,经常给父母洗洗脚、捶捶背,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孝心,
把中国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10
最近几天我读了《卧冰求鲤》一文,我被主人公王祥的孝心感动了,我想到了很多很多。
这篇文章讲的是晋朝有个叫王祥的年轻人,他的继母不仅不慈爱他,而且对他非常苛刻。
还经常在他的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搬弄是非,因此,王祥也得不到父亲的疼爱。
有一次,王祥的继母生病了,没有胃口,却非常想吃新鲜的鲤鱼。
那时正值深冬,天寒地冻的,河面上结满了厚厚的冰。
为了能给继母捉到新鲜的鲤鱼,王祥不畏严寒,脱去衣服躺在冰面上,想用自己身体的温度把冰雪融化,这样就能捉到新鲜的鲤鱼给继母吃。
据说是河神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忽然间河面上的冰裂开了一条缝,接着从裂缝中跳出来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
王祥欣喜地捉住了这两条新鲜的鲤鱼,带着回家了,准备做给继母吃。
从文中可以看出,王祥对继母非常宽容。
对于继母以前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并没有以牙还牙,不为之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而耿耿于怀。
也让我看到了他是一个心地善良,宽容大度,孝敬父母的人。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我们要学会宽容父母的小过错,原谅父母的不完美,我们要懂得尊敬长辈,要懂得感恩。
同时也受到了一个启发: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孝敬父母,也可以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会关心父母的日常生活。
与周围的人相处时,也要有宽容的心,不能斤斤计较。
要善待身边所有的人。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11
今天我读了《卧冰求鲤》的故事,故事讲的是晋朝的王祥,母亲生病没有胃口,只想吃鱼。
时值腊月寒冬,王祥脱去衣服趴在冰面上,结果冰忽然自动解开,两条鲤鱼蹦了出来。
故事虽然很短小,但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同时也想起了自己远在老家的母亲。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王祥因家贫而卧冰求鲤,我们又为母亲做了什么?惭愧的很,因为我们连回家的机会都越来越少了。
不免想起了高中时代,母亲起早贪黑为我做饭,平时有点好吃的
都不忘留给我。
母亲辛苦操劳的身影早已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想起,总是鼻子一阵发酸,眼泪都要流出来。
不知不觉工作已有6个年头,我的小孩也有7个多月了。
养个孩子很不容易,我彻底体会到了。
每当看到娇嫩的儿子躺在妈妈怀里吃奶、嬉闹,我总会联想到我的小时候,母亲是怎样的看护于我,“养儿方知父母恩”啊!我不免捏捏儿子的小脸蛋,说“小子你大了不孝顺你妈看我抽不死你”。
母亲已经55岁了,仔细想想,自己还没让母亲想过什么福,心中甚为愧疚。
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回过老家了,一方面由于工作繁忙,一方面也是由于自己的懒惰。
一想起“尽孝当尽早”这句话,心中不免一丝恐慌,我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是啊,时间都是自己安排的,挤挤总会有的啊。
周末,决定回老家,买两条大鱼。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12
自从读了24孝故事,我才知道了“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这首诗的来历。
故事的名字叫《卧冰求鲤》。
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王祥,他心底非常善良。
因为很小母亲就去世了,所以他的父亲又为他取了一个继母。
继母朱氏对王祥很不好,还经常在他的父亲面前搬弄是非,因此父亲渐渐也对儿子冷淡了。
有一年的冬天,王祥的继母生了重病,非常想吃鲤鱼,王祥不计前嫌,冒着风雪去河里捉鲤鱼。
为了能捉到鲤鱼,他赤身卧在冰上,全身冻得通红,但仍然在冰上祷告求到鲤鱼。
突然,在他正祷告的时候冰面裂开了,里面跳出来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
王祥喜出望外,马上跑回家把两条鲤鱼供奉给了继母。
通过这件事,继母也痛改前非,待王祥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
后来,王祥又努力学习,做了大官,造福一方百姓,被民间传为佳话。
大家看,王祥不仅有一颗纯洁的孝心,我觉得他还有宽宏大度的品质。
他的继母对他对么不好,而王祥还总是孝敬她、尊敬她,为了继母的爱好,大冬天卧冰求鲤鱼,他的这种精神令我敬佩!
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像王祥那样的人。
父母的爱贯穿我的整个生命,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最能体会到的是妈妈的爱,是那样的细腻,那样的锁碎,那样的无微不致......可我对妈妈的回报却是很少很少……在
以后的日子里,让我多付出一点爱,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吧!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13
最近,我读了《卧冰求鲤》的寓言故事,此文深深地触动了我。
从前,有一个人叫王祥,亲生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继母对他很不好,常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到后来连他父亲都讨厌他了。
可是王祥并没有记恨双亲。
几年后,继母和父亲相继患病,王祥衣不懈怠地照料他们。
有一天,病中的继母想吃鲤鱼。
当时正值严冬,天寒地冻。
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上哪儿去弄鲤鱼呢?王祥心里非常着急,后来他终于想了一个办法:他解开衣带,赤身卧在冰面上,用体温将冰融化……他终于求得了鲤鱼,满足了继母的愿望。
故事中王祥的继母对他恶语相加,可是他却以德报怨,在继母病重时,细心照料为其治病,以至于在寒冷的冬天卧冰求鲤感动天地!
我突然想到了自己,有时因为妈妈没有满足我的一些无理的要求,就跟妈妈生气;有时不努力学习,让妈妈伤心难过……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心里很不是滋味。
孝,为人之本也!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双亲,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他们交流,不要认为父母帮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他们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地为我们付出,我们不能一味地索求。
学会感恩吧,感谢父母给予的一点一滴。
一个不懂得去爱的人,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所以我们要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社会为我们成长所做的一切。
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14
卧冰求鲤,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卧冰求鲤,我国古代有一位叫王祥的人,他的亲生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他的继母又对他不好,可是他对继母朱氏却非常孝顺。
有一年冬天,他的继母想要为难他,于是对他提出要吃活鱼。
当时天气非常的冷,河面上都结了冰,根本打不到活鱼,可是为了满足母亲,王祥就去跑到河边,脱下衣服,光着身子躺到了冰上,像用体温把冰焐化,为母亲打鱼。
这个时候,冰块忽然自己裂开了,从里面跃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来。
王祥一见,赶忙把鱼抓住,高兴地带回了家,做好了给母亲吃。
当时的人们都说,谁也没见过在大冬天能有人凿开这么厚的冰河捕活鱼的,这是因为王祥的孝心感动了天上的神仙啊!于是,在民间,便留下了“卧冰求鲤”的美谈。
王祥出于对父母的孝心,做家务从不叫苦叫累,对待父母也从来都是恭恭敬敬地。
如果父母生病了,他还整天衣不解带地左右伺候,汤药熬好了,他必定先亲口尝一尝温度,然后才服侍父母吃药。
王祥的弟弟王览是继母朱氏亲生的儿子。
由于哥哥的影响,他从小便很懂事,每次母亲打哥哥的时候,他就抱着哥哥哭,不让母亲打哥哥。
等他长大些了,他对母亲说哥哥的种种好处,让母亲对哥哥好些。
朱氏见王览和王祥总是同甘共苦,最后终于悔悟,对王祥就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
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如果连这种品德都不具备,即使掌握了再多的知识,也没有办法成为一个真正德才兼备的人,这一点,王祥和他的弟弟王览都做到了。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15
在这几天,我读了许多感恩的故事,有怀橘遗亲,芦衣顺母,鹿乳奉亲等。
令我叹以观止,从他们身上一个个都涌现出了知恩图报,孝敬长辈等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要数卧冰求鲤了,它的主人公是:王祥,字休征,琅琊临沂西晋大臣。
他的大概内容是:古时候,有一个叫王祥的小孩子,他的生母去世了,父亲再娶了一个妻子,就是王祥的后母。
后母不喜欢王祥,可是,王祥很听后母的话,后母叫他做的事,他都尽力做好。
一个寒冷的冬日,后母生了病,想吃活鱼,要王祥到河捉鱼。
天下着大雪,北风呼呼地吹着,河水早已结冰,哪有鱼呢?
王祥想:我可以用体温使冰块溶化啊!他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关打颤,全身颤抖,但他仍然强忍着、忍着……突然间,他身体下的冰块裂开了,两条鲤鱼跳了上来。
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煮鱼汤给后母吃。
这则故事中,表现了虽然继母对王祥不好,但王祥在关键时刻,不仅没有坐视不管,反而不计前嫌,在冰天雪地里也用自己的体温融化了河面,取得了鲤鱼。
他这种牺牲自己,毫不保留的孝敬父母,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呀,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呀!读了故事,再来想想我们自己,想到自己,我不禁要脸红了。
记得有一次,妈妈上了一天的班,回来非常累,可她还是顾不了休息,拖着疲惫的身体又开始做晚饭,做好晚饭以后,妈妈发现没开水了,便让我去冲两瓶开水,可是我不仅没有去,反而说道:“开水又不该我冲,凭什么让我去冲!”这句话一说,虽然妈妈没有作声,但我也知道妈妈肯定又伤心了。
她毕竟忙了一天了,但我什么都不干。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许多道理。
《弟子规》里还说过:父母呼,应呼唤,父母命,行勿懒。
所以我明白了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绝不可以不应答,父母让我们做事时,更不可以拒绝。
孝敬长辈更要从小做起。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16
读了卧冰求鲤这篇文章,我被主人公——王祥的孝心感动了。
这篇文章讲了在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里,王祥的继母想吃新鲜的鲤鱼。
王祥便立即穿上一件破烂的旧棉袄,来到了河边。
王祥顿时傻眼了:河面已是万里冰封,哪里还有鲤鱼?没办法,王祥只好试着用体温将冰融化。
可是,冰只融化了一点,王祥已经冷得瑟瑟发抖。
这时,冰突然自行裂开,出现一个写,洞里跃出两条鲤鱼。
王祥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带着鲤鱼回家给继母吃……
用体温将冰融化,那是多么不可思议啊!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天的情形。
前几天,我们这里气温骤降,下了一踌毛般的大雪。
我穿了两件羊绒衣,一件羽绒服,还是觉得冷,不敢伸出手写字。
可王祥呢?竟然赤裸着上身趴在冰面上!是什么力量使王祥的意志力这么坚强呢?我想:应该是他对继母的那份爱和孝顺吧!想到这里,我的眼前浮现
出我的奶奶。
我是奶奶带大的。
小时候,我还不会走路,奶奶总是抱着我,从一楼爬到五楼,又从五楼走到一楼,带着我到处玩耍,给我带来无尽的快乐。
后来,奶奶抱不动我了,便吃力地背着我,一刻也不离开我。
我渐渐长大,上了幼儿园、小学,奶奶头发已斑白,皱纹布满了额头,可她还在为我煮饭,洗衣、整理、打扫……不停地忙碌着,毫无怨言。
可我呢?洗脚前总是把袜子扔得老高老远,东一只,西一只,害得奶奶跑来跑去弯下腰去捡;有时我还故意不说明天吃什么早餐,把奶奶急得团团转,自己却在一旁偷笑。
我和王祥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虽然,现在的生活并不需要我们像王祥那样“卧冰求鲤”,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尊敬、孝敬长辈。
我可以为爷爷奶奶收拾碗筷,可以帮奶奶打扫卫生,还可以为奶奶捶捶背。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只要我们用心去做,长辈们也一定会感受到的,不是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王祥用自己的行动作了回答。
卧冰求鲤这个故事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卧冰求鲤读后感篇17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流传至今,关于孝的故事不计其数,其中让我看了最为感动的就属《卧冰求鲤》这个故事了。
故事中的王祥为人十分孝顺,但他的继母却十分嫌弃他,成天到晚故意刁难他。
一天,继母生了一场病,大夫说要喝活鲤鱼汤才能治好。
于是,王祥来到江边,解开身上的衣服,用自己的体温融化了冰面,捉了两条大鲤鱼回家炖给继母喝。
继母的病好了后,为自己过去的做法感到羞愧,从此改变了对王祥的看法。
是啊,虽然继母对王祥不好,但王祥并没有报复,而是一如既往地照顾继母,并最终改变了继母对他的态度。
这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面对父母长辈,要孝顺,帮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不要因为父母的一句话一个行为而生气。
当我们做错事的时候,父母总是会包容我们。
我们也要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这个故事也让我学会了感恩。
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来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其实,孝,无需你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体现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