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苏教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径悲剧(苏教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课题:幽径悲剧(季羡林)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
心。

2、学习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方法:朗读、研读、合作交流
课时计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

当偶像毁灭后,我们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是“痛不欲生”之痛!是“恨之入骨”之恨!燕园中的那条幽径边的古藤,是季羡林老先生人生真的偶象,是他人生美的寄托。

偶象死去,寄托消逝,情感可想而知。

有人说,“悲剧”就是美的毁灭,越美的东西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

让我们认真去面对这场悲剧——“幽径悲剧”。

二、阅读主场
(一)教师范读课文,酝酿学生阅读本文的感情。

(二)问题讨论:写“悲剧”,首先要揭示悲剧主角“古藤萝”的美。

作者是如何突出地写古藤萝之美呢?(理清文章思路,自己思考,小组交流,班上发言。


要点:作者并不是一下笔就写古藤萝之美,而是运用层层铺垫的方法,先写曲径四时之美,为写古藤萝之美蓄势。

(三)学生研读3—6段,弄清作者是如何写四时之美的。

(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先交代幽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的环境,然后从“山上”“湖中”两方面写景物之美。

写山上之美,按时间顺序,从“春天”写到“夏天”,再写到“秋天”,突出“总有翠色在目”。

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绿叶接天,红荷映日”的“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

再分写山上与湖中的春夏秋三季景象的基础上,又用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突出“白雪覆盖”,松柏“绿色更加浓烈”,“还有翠竹相助”的一面,着意表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索”之感。

总的看来,写幽径之美,更注重表现浓烈勃发的生机。

(四)学生研读7—10段,弄清作者是如何写古藤萝之美的。

(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先侧面烘托(与幽径的其他“神奇的东西”相比,与燕园的其他藤萝相比).
再围绕“最有特色”作正面描写:“盘曲而上”之形,“蓦的”扑鼻之香,“万绿丛中一点红”之色,“袭入耳内”的蜜蜂之声。

(有形有色有声,可观可闻可嗅,使藤萝形象立体化呈现在读者面前。


接着议论抒情:它成为“我在悲愤、惆怅之余”的“唯一的一点安慰”。

(无论在客观世界的燕园,还是在主观世界的“我”的心灵,都占据着唯一的不可代替也无可代替的地位。


(五)学生重点研读11—17段。

找出描写古藤悲剧的语句,体会描写中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找出强烈抒情和深刻议论的语句,体会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点拨。


着力描写古藤萝的惨状,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的情景,把悲剧的效果表达得十分强烈。

作者深感社会对于“愚氓”毁灭美丽的现象还没有引起起码的重视,呼吁社会群体爱美护美意识的提高。

“我自己的性格制造了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且将“永远
永远地背下去”,是“我”将永远不放弃揭露悲剧,维护真、善、美的责任,一个倔强的老人,表现了矢志不移的决心。

(六)学习小组根据老师的提示感受本文的主要写法和语言特色,并在班上举例交流。

主要写法:
浓墨重彩的描绘与酣畅淋漓的抒情议论相结合。

语言特色:
精炼、纯粹,通俗而又雅致。

从用词上说,在大量的现代语汇之中,兼用一点文言语汇。

从句式来说,多用对偶和一般整句;即使是一般散句,于变化的句式中,也显出一种严谨。

三、阅读尾声
(一)师生合作研究“探究·练习一、二”
(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词句积累(抄在积累本上)。

等闲视之翠色在目相映成趣凄清潋滟抖擞毛骨悚然猬集浩劫萧条鲁殿灵光万斛闲愁闲情逸致人间沧桑
月白风清林林总总愚氓大千世界
(四)布置作业。

按照家长指定的内容,抄写文中的好词好句。

以“不让幽径悲剧重演”为题,写一段文字。

周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