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宿迁市届高三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宿迁市2013届高三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说明: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等,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请将所有答案按照题号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纸)相应的答题处,否则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安徽天柱山是世界地质公园,该山主体部分由花岗岩组成,图1、图2分别是其主峰天柱峰和飞来峰。
读图回答1~2题。
1.该山上的岩石棱角很少,多呈浑圆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变质作用 B.沉积作用 C.搬运作用 D.风化作用
2.图1所示山峰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沉积——断裂——抬升
B.侵入——隆起——侵蚀
C.板块碰撞——火山喷发
D.沉积——褶皱——背斜成山
【答案】1.D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 此题借地貌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解决本题需掌握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安徽黄山、天柱山主要是花岗岩,其球状风化比较典型: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棱角逐渐缩减,最终趋向球形。
这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
变质作用的例子有:花岗岩受变质形成片麻岩,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石英砂岩变质形成石英岩,片岩变质成板岩。
沉积作用分为流水沉积和风力沉积,流水沉积的例子:山区出山口附近形成冲积扇、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形成冲积平原(又称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风力沉积的例子有沙丘、沙垄,黄土高原也是风力沉积形成
的。
搬运作用也分风力搬运(如飞砂走石)和流水搬运(如泥石流的沙石俱下)作用。
2.此题已知山体岩石类型,要推测该山体的形成过程,属推理类试题,掌握此类题要先分析该岩石的形成过程,并掌握板块构造理论和内外力作用对地形形态的影响。
天柱山主体部分由花岗岩组成,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形成后经过地壳运动上升隆起并出露地表,再经过外力侵蚀而形成现在的地貌形态。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第16颗北斗导航星发射升空。
据此回答3~4题。
3.该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时,能正确表示位于美国旧金山(37°48′N,122°25′W )的旗杆竿影(图中MM ′所示)朝向的是( )
4.能够确定城市公共自行车停靠点车辆数量及调配自行车的运输车辆位置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数字地球 ④北斗导航系统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图为欧洲局部区域某月气压分布图(单位:hPa )。
读图完成5~6题。
A B C D
北
M M ′
M
M ′ 北
北
M
M ′
M ′
北
M
5.此时,甲、乙两地相比()
A.风力甲地等于乙地 B.甲地天空中云量多于乙地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D.气温日较差甲地大于乙地6.此图所处的时间不.最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7~8题。
(注: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
7.水的社会循环()
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环 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环
C.对陆地水有更新作用 D.对水的自然循环造成负面影响
8.城市化对水的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②建筑物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增加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增加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图中n和n+4为两个不同纬度,读图完成9~10题。
图 3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温线的温度①<② B.甲地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C.受乙系统影响甲地吹偏北风 D.河口处右岸堆积作用明显
10.有关该河流水文特征和开发利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处河流的含沙量比B处大 B.A处在开发中易产生水污染问题
C.B处因流速慢常形成冲积扇 D.B处以下河段适宜发展航运和灌溉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山地垂直带
12.对该自然带沿海分布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洋流 B.地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读“桂、贵、苏、粤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水平差值百分比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导致图中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14.21世纪中期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①城镇②农村③发达省份④欠发达省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某地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
完成15~16题。
15.有关该地图示时期城市人口与发展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1990年之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乡村人口比重1978年最低
C.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超50%
D.该地目前城市化处于快速增长时期
16.解决该地城市化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①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②发展立体交通,加强交通管理
③加强住宅建设,合理调控房价④加强绿化建设,拓展绿色空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读“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图”,完成17~18题。
17.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由甲地向乙地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技术 B.原料 C.市场 D.劳动力
18.关于该类企业转移,其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①促进转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②导致转出地“用工荒”加剧
③促进转入地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④有利于转出地高新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气温及年均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由图可知()
A.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小于4℃
B.①处气温低于24℃
C.北京的年均降水量多于郑州
D.太原、石家庄年均降水量均小于600 mm
20.影响②处年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有()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地形 D.洋流
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图中数码所示)二氧化硫排放量统计图(图),回答21~22題
21.图示数码标注的省区中()
A.自北向南二氧化硫排放量逐渐减少
B.南方省区较北方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少
C.人口众多区域生活二氧化硫排放多
D.珠江三角洲工业二氧化硫比重高
22.④省生活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水平高 B.集中供暖耗煤多
C.煤炭资源丰富 D.生活耗煤多
【答案】21.BD 22.CD
【解析】
试题分析:
21. 此题主要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并掌握我国南北方的划分,其次考查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根据图中数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山西为124.9万吨,河南为133.9万吨,江西省为55.7万吨,广东省为105.1万吨,故二氧化硫排放量并非自北向南逐渐减少。
我国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从图中有数据的省份不难看出,南方各省区均低于120万吨,而北方各省区均高于120万吨,故南方省区较北方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少。
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在图中为空白区域,据图可知,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人口众多,但广东、上海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并不比河南、山东多。
珠江三角洲生产二氧化硫比重高,主要是工业二氧化硫比重较高的原因所致。
图示意我国某省1990~2009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
读图完成23~24题。
1990年
23.②③④⑤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原因是()
A.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B.农业科技投入增加
C.农田水利设施完善 D.农业人口数量增加
24.导致南部区域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快 B.网络化水平高 C.区域化分工好 D.工业化水平高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市政府驻地位于永兴岛(面积:2.13平方千米)。
图为我国南海诸岛区域图。
完成25~26题。
25.三沙市成立期间()
A.三沙市正处于雨季
B.旧金山(37°N,122°W)温和多雨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D.东非热带草原上的动物向北迁徙
26.关于三沙市自然地理特点和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降水丰富,淡水资源不足,应注意雨水的收集
B.油气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C.建设海洋生态保护区,采用珊瑚礁生产旅游纪念品
D.利用海洋优势,发展海水养殖、远洋捕捞和渔业加工业
第Ⅱ卷 (综合题 共6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7题~第31题),共计60分。
27.读“俄罗斯及大高加索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地形大致以 ▲ 河流为界,以西以平原为主,以东的地形类型主要是山地和 ▲ 。
(2)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是2014年冬奥会举办地,索契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试分析其冬季气候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和的原因 ▲ ;索契地区建设冰雪场有利条件是 ▲ 。
(3)俄罗斯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 ▲ 。
影响俄罗斯工业区形成的共同主要区位因素是 ▲ 。
(4)根据俄罗斯矿产资源状况,中俄两国最适宜在 ▲ 领域加强经贸合作,试分析这种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 。
(3)此题考查俄罗斯的矿产资源,要求仔细读图,并从图中提取各种有用信息。
俄罗斯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分布广。
影响俄罗斯工业区形成的共同主要区位因素是矿产资源丰富。
(4)根据俄罗斯矿产资源状况,中俄两国最适宜在石油(油气、能源)领域加强经贸合作,因为俄罗斯能源丰富,尤其是油气资源,比煤炭运输方便,且燃烧效率较高。
这种合作对双方均有着重要意义,对中国而言,有利于缓解中国石油紧张局面,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俄罗斯离中国近,进口运费较低,途中不经过其他国家,安全性较好。
对俄罗斯而言,可将俄罗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其东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扩大石油出口渠道;降低东部地区石油出口成本。
考点:世界主要国家。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20世纪60年代,墨西哥开始在临近美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电子加工工业区,吸引美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
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图)。
材料二:墨西哥甲、乙两城市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较甲、乙两城市气温、降水特点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
(2)该国城市主要分布在 ▲ ,原因是 ▲ 。
(3)墨西哥北部地区承接和发展电子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的图上甲乙的纬度位置,可知甲乙均位于20ºN 以南,均位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全年高温,结合材料二甲乙两地年等温线也能看出甲乙气温年较差都较小。
由于甲比乙纬度低,海拔低,故甲月均温较乙高,且甲气温年较差比乙小。
由于甲乙均受赤道低压和东北信风交替控制,甲、乙干湿季都分明,均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但由于甲地处沿海,乙地处内陆,故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多。
29.2010年6月22日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公布。
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城
乙城
就业人口/万人
5
山峰及海拔 火山
河流 城镇 国界 首都
城市
图
3150
4054
3703
5700
3846
甲
乙 太
平
洋
20°
28°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一核九带”空间格局示意图(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时期产业重心变化(图)。
(1)请用线条将下列发展带与其发展重点进行相应匹配。
(2)试根据材料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重心变化的两个阶段性的特征并原因▲。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重心的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是▲。
【答案】
(1)
(2)20
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长三角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原因是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较
低,政策支持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l世纪,长三角以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原因是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政策支持等
(3)有利影响:改善大气和水体质量,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不利影响:增加就业压力
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设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即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主要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政策支持等原因。
(3)此题考查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影响,要注意答题的全面性,既有利也有弊。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重心的变化对该地区的影响,有利方面包括改善大气和水体质量,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不利方面有增加就业压力。
考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30.选做题:请在A、B、C、D四题中选定两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前的方框涂满涂黑。
如多做,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
A.【选修:海洋地理】
读某海峡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峡东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是▲,判断理由是▲。
(2)说明海峡西岸的海岸主要特点和开发利用方式是▲。
(3)甲处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盐场之一,其形成的条件是▲。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题首先要根据经纬度进行海峡区域定位,确定该海峡为台湾海峡,其次根据东海岸的海岸线平直,可判断该海岸的主要类型是砂质(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
B.【城乡规划】下左图为“我国某城市建成区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
面积图”。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⑴1988年以来,该城市建成区的主要扩展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影响其扩展的主要因素
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分)
⑵M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园区,其布局理由是。
(3分)
⑶该城市拟在东南方向新建一条高速公路,试分析其原因。
(3)结合两图分析可得,西南方向为城市的主要扩展方向之一;并且重要交通运输线的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沿途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重要意义。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规划中的工业布局和交通设施建设。
C.【旅游地理】下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⑴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
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________价值。
(2分)
⑵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①、②、③三条线路中,_____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
⑶2010年1月4日,国务院确定了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的作用
有。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
(4分)
D.【选修:环境保护】
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
2013年初我国中东部地区灰霾天气的产生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密切相关。
读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答题卡数码代号的横线上,回答图中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
(2)该地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是▲,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是▲。
(3)从交通视角分析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措施▲。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