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技术中微化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精细化工中化工技术的应用

精细化工中化工技术的应用摘要:将绿色化工技术应用于其中,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有效控制化工生产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化工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为了发挥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作用,本文对绿色精细化工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绿色化工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希望能为化工生产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
关键词:精细化工;化学技术;app应用引言虽然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我国加工工业发展现状相对较好,发展趋势极为广阔,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其精细化工仍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在节能减排方面。
1精细化工中应用绿色化工技术的方法1.1微化学技术微化工技术是在技术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形成的新技术。
这项技术需要建立在微型设备的基础上,微型设备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类型的系统,包括微型系统和微型反应系统。
微化工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它提高了化工产品的生产效率,使化工系统向微型化发展。
微化工技术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同时具有抑制副反应、提高反应速率、增加产率、提高选择性的过程特性。
而且与传统的间歇反应器生产工艺相比,微化工技术可以使物料碰撞混合更加均匀,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该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传统生产工作中反应不完全、易爆炸的技术难题,而微化工技术应用了传感器、卫星装置、物联网技术等设备,与传感器有很强的关联性,有效优化了生产的安全性。
1.2绿色催化技术不同类型的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而大部分化学反应都需要以催化剂为基础。
催化剂本身具有促进化学物质分解和生成的目的,可以加速化学反应,提高化工产品的生产效率。
但目前使用的催化剂大多含有有毒物质,会污染环境,威胁人体健康。
绿色化学技术的首要原则是绿色生产。
利用绿色催化技术生产化工产品,可以满足环保的特点,提高生产效率,保护人民生活,控制环境污染。
1.3计算机分子设计技术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比较快。
利用计算机分子技术生产化工产品,可以提高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效率,满足环保的实际需求。
化学反应工程的新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化学反应工程的新技术应用案例分析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机理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优化和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在化学反应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提高反应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对化学反应工程中的新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一、微通道反应技术微通道反应技术是一种在微米尺度通道内进行化学反应的新技术。
与传统的间歇式或连续式反应釜相比,微通道反应器具有比表面积大、传热传质效率高、反应时间短、安全性好等优点。
例如,在制药行业中,合成某种药物中间体的传统方法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时间长,副产物多,收率低。
而采用微通道反应技术后,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和流速等,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转化,大大提高了反应的选择性和收率,同时减少了副产物的生成和废物的排放。
在精细化工领域,微通道反应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生产某种香料的过程中,传统工艺存在反应不均匀、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利用微通道反应器,能够实现反应物的均匀混合和快速反应,从而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一致性。
二、催化反应技术的创新应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近年来,催化反应技术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催化剂和催化反应体系。
以酶催化反应为例,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专一、温和的催化特性。
在食品工业中,利用酶催化技术可以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果糖等甜味剂,不仅反应条件温和,而且产品质量高、安全性好。
在环保领域,光催化技术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例如,利用二氧化钛等光催化剂,可以在光照条件下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为废水处理和空气净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此外,纳米催化剂的出现也为化学反应工程带来了新的机遇。
纳米级的催化剂颗粒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能够显著提高催化效率。
浅析微化工技术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技术应用与研究Chenmical Intermediate当代化工研究2016·0233浅析微化工技术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进展OO彭OOO川(四川晨光工程设计院OO四川成都OO610041)摘要:微化工技术是现代化学项目范围的研究前沿和热点。
由于特点尺度的微型化,增强表面作用,传递功能相对常规尺度的设备提升了2~3个数量级。
展开微化工技术研究旨在加强化工过程安全性、推动过程加强与化工体系小型化,提升能源、资源运用效率,达到节能降耗之目的;其顺利开发和运用将对化学化工区域形成重大影响。
关键词:微化工技术;微反应器;微通道中图分类号:T 文献标识码:ABrief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Microchemical Technologyin Chemical ReactionPeng chuan(Szechwan Morning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Sichuan Cheng d u 610041)Abstract :Microchemical technology is the research front and hotspot in modern chemistry. As for the micromation of chararacter andscale,increasing surface function and transmission function have increased by 2-3 levels comparing to the conventional scale. The aim of taking microchemical technology research is to increase chemical process safety,promote the process and chemical system miniaturization,increase energy and resources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achieve the aim of energy-saving and cost-reducing. This technology’s success exploitation and application will bring great good influence on chemistry area.Key words: microchemical technology ;microreactor ;microchannels一、微反应器和常规釜式反应器1.常规釜式反应器在传统化工工业中,很多在间歇或半间歇釜式反应器内实施制药、精细化学品与化工中间体的合成,具备灵活操作、容易适应不一样的条件操作,一般适用于批量小、类别多的产品,在精细化学品和生物工程产品的生产中有较强的优势。
微反应器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微反应器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微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反应器的设计和制备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新型的微结构、材料和制备方法,以满足不同化工工艺的需求。
同时,结合计算模拟和实验验证,深入研究微反应器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推动了微反应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微反应器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反应器;化工工艺;设计和制备一、引言微反应器是一种相对较小的反应器,其尺寸通常介于微米和毫米之间。
相比传统的宏观反应器,微反应器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化工工艺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微反应器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条件、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以及提升反应过程的安全性,微反应器为化工领域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因此,对微反应器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微反应器的概念和原理(一)微反应器的概念微反应器是一种小型化的反应器,其尺寸通常在微米至毫米之间。
与传统的宏观反应器相比,微反应器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大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以及更高的传热和传质效率。
微反应器通过在微通道内进行反应,利用微观尺度上的流体动力学效应和界面效应,实现对反应过程的精确控制和优化。
微反应器借助微流控技术,将反应物通过微通道引入,并在微通道中与催化剂或其他反应物发生反应[1]。
微通道的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包括通道形状、尺寸、流动模式等,以满足特定反映的需求。
微反应器的微通道可采用不同材料制成,例如玻璃、金属或聚合物等。
微反应器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由于微反应器体积小且具有高比表面积与体积比,从而实现了高效的传热和传质。
这使得微反应器能够快速均匀地加热或冷却反应物,并促进反应物之间的混合,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其次,微反应器的小尺寸有助于实现反应条件的精确控制。
由于微通道的尺寸小,反映物在通道内的停留时间短,可以更好地控制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反映参数。
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

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持续涌现出各种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
这些创新技术和应用不仅推动了工业的进步,还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文将介绍几个在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
1. 清洁生产技术在化工行业的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是一种以降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为目标的技术。
在化工行业中,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通过采用新型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优化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废气的高效净化和废水的有效处理,从而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
2. 先进催化技术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催化技术在石化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先进催化技术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和选择性,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减少催化剂的使用量和废物的产生。
例如,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可以大幅提高石化工业生产的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量,同时还能提高产品质量。
3. 生物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来开发和生产药物的技术。
在制药工业中,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工具。
通过利用生物技术,研发新型药物和生产生物制剂可以更加高效和精确。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药物的纯度和功效,加快新药的研发进程,极大地促进了医药产业的发展。
4. 微观流体技术在微化工领域的应用微观流体技术是一种研究微小空间中流体行为和控制的技术。
在微化工领域,微观流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微小反应器的精确控制和高效利用。
例如,微观流体技术可以用于微反应器的设计和制造,实现对反应条件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案例层出不穷。
清洁生产技术、先进催化技术、生物技术和微观流体技术等在化工行业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在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化学工程领域的新技术与应用

化学工程领域的新技术与应用化学工程是指应用化学、物理、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工程和技术问题的科学和技术领域。
它不仅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也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
在化学工程领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不断提高了化学工程的效率,并且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微反应器技术微反应器是一种微型化的化学反应器,能够利用微流体技术将反应器缩小到微米或毫米级别。
与传统化学反应器不同的是,微反应器具有小型、高效、快速响应、精确控制、低耗能、易于自动化等优势。
微反应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环保等多个领域。
其中,微反应器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被认为是将具有突破性作用的技术之一。
例如,通过微反应器设备,可以快速构建更小、更便捷的药物筛选平台。
而微流控技术的兴起,也使得微反应器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二、超临界流体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是一种在超临界状态下进行化学反应和处理的技术。
在超临界的状态下,流体具有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能够发挥出一些传统溶剂无法比拟的性能。
超临界流体技术具有溶解性强、反应速度快、压力和温度可控、产品纯度高等优势,并且在环境保护、新材料、能源开发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环保领域,超临界流体技术可应用于废水的处理和清洗,可以高效降解废物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
而在新材料领域,超临界流体技术还可以用于制备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等。
三、热电材料技术热电材料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或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材料。
热电材料技术是应用热电材料进行热电转换的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
热电材料技术具有高效、稳定、经济、环保等优势,并且可以应用于废热回收、太阳能发电、汽车排气热能回收等方面。
例如,在废热回收中,热电材料技术具有回收效率高、节能减排等优点;而在太阳能发电领域,热电材料技术也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热电转换,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四、生物发酵技术生物发酵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或酵母菌等发酵能力,进行生物合成、发酵、分离等多个方面的技术。
化学反应工程的新进展与应用

化学反应工程的新进展与应用化学反应工程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学科。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反应工程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本文中,将主要探讨化学反应工程的新进展和应用。
一、微反应器技术微反应器技术是一种将反应器和微机电系统(MEMS)相结合的新型反应工艺。
采取微反应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气、废液和废物的产生,大幅度地降低了能耗和生产成本。
同时,微反应器还有很好的流体控制能力和精细的温度控制能力,能够为化学反应提供更加优化的环境,使反应速率更快,产品质量更高。
二、晶体化学反应晶体化学反应是利用晶体的成长过程,使分子彼此相遇并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种新型化学反应。
此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变化学反应的程度和速率,同时具有极高的选择性,适合于那些需要高度纯净和高度复杂的化合物的制备。
晶体化学反应还可以应用在基因测序、药物研发等领域。
三、生物催化剂生物催化剂是指可以促进化学反应发生,同时还可以重复使用,并且不破坏反应物的生物体。
生物催化剂可以极大地降低能耗和源的消耗,同时具有更高的废物降解效率和反应温度控制能力。
生物催化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染料、食品、医药等领域。
四、多相反应多相反应是一种将反应物与催化剂的物理状态尽可能地加以区分和隔离的化学反应,例如气体与液体、固体与液体等。
多相反应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反应物彼此隔离,从而加速反应速率,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多相反应也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及新能源开发等领域。
五、绿色化学合成绿色化学合成是一种以环保、低风险、节能和高效为基础的化学合成技术。
绿色化学合成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降低毒性和危险性,并且在化学合成过程中的能量和原材料消耗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
绿色化学合成在精细化学品、药品、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随着新技术和新理念不断涌现,化学反应工程正在不断地向高效、绿色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将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带来更多的人类福祉。
微化工技术

微化工技术中化新网讯让反应时间从几小时~几十小时缩短到几十秒,甚至几秒,让体积庞大的传统反应容器瘦身至以升、毫升为单位的微反应器,这样的科技探索已经有了初步成功实践。
问世仅20余年的微化工技术以它独有的魅力让我们对未来的化工生产充满遐想:利用可直接放大、安全性高、反应过程易控的技术改变化学工业污染重、能耗高和安全性差的传统形象,实现化工生产过程的强化、微型化和绿色化,大幅提高化工生产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微化工技术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能显著缩短反应时间和缩小反应系统的体积。
德国默克公司曾通过微化工技术将格利雅试剂酮还原反应时间从数小时降至几秒钟。
在我国,中石化公司催化剂长岭分公司工业运行2年的磷酸二氢铵生产微化工系统产能可达8万吨,但系统中各设备的体积均不足6升。
这些案例完美展示了微化工技术激动人心的一面。
化学工业中的许多反应属强放热过程,存在爆炸危险。
“而采用微反应技术能够提高过程反应的效率,改善过程反应的安全性。
”据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光文研究员介绍,微化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将会改变现有化工设备的性能、体积、能耗和物耗,对化学工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目前工业应用的烃类硝化反应时间一般在数十分钟至数小时,但在微反应器内可采用绝热硝化并同时改变工艺条件,将反应时间缩短至数秒。
由于微化工设备的内部通道特征尺度通常在几十微米至几百微米,可实现反应物料间的超快速微观混合;流体与器壁间有很大的接触面积,能显著提高流体间的换热效率,可实现反应过程的原位高效换热,其传热、传质能力较常规尺度提高1~3个数量级。
另外,由于通道特征尺度小于火焰传播的临界尺度且微反应器内反应物持有量小,因而具有内在安全性,将其应用于快速混合、强放热及易燃易爆的反应过程,能显著提高过程的安全性,并可实现连续化操作。
此外,由于微化工设备结构的模块化,易于实现直接放大(设备单元并联),可快速推进实验室成果的实用化进程。
由此可见,采用微反应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反应过程中的资源和能量的利用效率,减小过程系统的体积或提高单位体积的生产能力,实现化工生产过程安全、过程强化、微型化和绿色化。
微化工技术研究进展

微化工技术研究进展1. 本文概述2. 微化工技术的历史发展微化工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Tuckerman和Pease首次提出了“微通道散热器”的概念,解决了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化所面临的“热障”问题。
1985年,Swift等人研制出用于两种流体热交换的微尺度换热器。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微反应技术”的概念迅速引起了发达国家研究机构和大公司的关注。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研究机构、高校以及许多大化工公司(如DuPont、Bayer、BASF、UOP等)相继开展了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的研究。
在国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于2000年开始进行微化工技术研究,并成立了微化工技术课题组和微加工中心。
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开展了与微化工技术相关的研究。
1997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以“微反应技术”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2003年4月,召开了首届“微通道和小通道”国际会议。
DuPont公司的中心研究室于1993年利用微电子加工技术制造了首个芯片反应器,用于生产甲基异氰酸甲酯(MIC)和氰氢酸等有毒物质。
总体而言,微化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概念提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化工、制药、材料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3. 微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微反应器,作为微化工技术的核心组件,其设计原理基于在微观尺度上对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精确控制。
与传统的宏观反应器相比,微反应器具有体积小、传质快、热量传递效率高等特点。
在设计微反应器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的流动特性、混合效果、温度和压力的控制等因素。
微反应器的设计还需符合反应的化学特性,如反应动力学、热效应等。
微反应器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实验设计(DoE)和优化算法。
CFD模拟能够预测流体在微通道中的流动行为,帮助设计师优化通道结构以实现更好的混合和反应效果。
DoE 则用于系统地研究不同设计参数对反应性能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佳的设计方案。
微化工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分析

微化工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分析许广华(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四川彭州611930)摘要:微化工技术是在微米或亚微米设备内进行化学反应和化工分离过程的技术,核心是微设备,其小尺寸、大比表面积、流动有序等特征赋予了微化工反应工程高效传质传热、窄温度分布和停留时间控制、本质安全地进行化学反应、低成本和易于检修维护和工业化放大等优点,但在石油化工领域应用案例较少。
文中主要从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高纯环氧乙烷气相冷凝、碱水洗、吸收/解吸系统等石油化工行业工艺过程控制存在问题入手,对微化工技术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展开分析,并探讨了微化工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及待解决问题。
关键词:微化工;特点;石油化工;应用;可行性;发展中图分类号:TQ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962(2023)02-0001-04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microchemical engineering andtechnology inpetrochemical fieldXu Guanghua(PetroChina Sichuan Petrochemical CompanyPengzhou611930,China)Abstract:micro chemical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technology for chemical reaction and chemical separation process in micron or sub-micron equipment.The core is micro-equipment.It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mall size,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orderly flow gave micro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efficient mass and heat transfer,narrow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nd retention time control,inherently safe chemical reaction,low cost and easy maintenance and industrial amplification.However,there were few application cases in the field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process control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such as ethylene oxidation to ethylene oxide,gas condensation of high purity ethylene oxide,alkaline water washing,absorption/desorption system,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of micro chemical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olutions,and discussed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icro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Keywords:micro chemical industry;characteristic;petrochemical industry;application;feasibility;development微化工技术是指在微米或亚微米设备内进行化学反应和化工分离过程的技术,其中微设备是微化工技术的核心,按其功能主要包括微反应器、微混合器、微换热器、微分散器和微型检测器[1]。
浅析微化工技术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4 . 1硝 化 反 应
2 . 1强 放 热 自由基 聚 合 反 应 为 了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证 微 反 应 系 统 和 常 规 尺 度 反 应 器 是 否 对 自由 基 聚 合
反应 . 科研 人员 1 w a s a k i 等 在 大 量 研 究 的基 础 上 , 曾 经 设 计 了 一 个 关 于 自由基 聚 合 反 应 在 微 反 应 系 统 和 常 规 尺度 反 应 器 中 的 聚 合 度 分 布 的 实 验 。微 反 应 系 统 以 丙烯 酸 丁酯 的 聚合 反 应 为 例 , 着 重 研 究 了微 反 应 系统 内强 放 热 自由基 聚 合 反 应 的 反 应 特 征 。在 实验过程 中 。 由于 微 反 应 器 良好 的 传 热 性 能 , 导致 反 应 几 乎 能 够 保 持 在 恒 温 条 件 下进 行 。最 终 的 实 验 结果 表 明 , 较 之 常规 尺 度 反 应器 , 在 实 验 中采 用 微 反 应 器 , 不 但 使 最 终 的聚 合 度 分 布 窄 , 而 且 该 反 应 器 中 的 高 聚 合 度 物 质 大 量减 少 。避 免 了 反 应 器 堵 塞 问
一
1微 反 应 器
化 工 单 元操 作所 需要 的混 合器 、 换热器 、 吸收器 、 萃取器 、 反 应 器 和 控 制 系 统 等 一 起 构 成 了 微 化 工 系 统 。 在 整 个 微 化 工 技 术 中. 微 反 应 器 占据 着 核心 地 位 。学 术 上更 确切 地 应 称 之 为 微 尺度 或 微结 构反 应 器 . 它 的 流动 具 有 微 流 动 特征 。微 化 工 器 件 的 内部 通 道 特 征 尺 度 一 般 处 于 微 尺 度 范 围( 1 0 ~ 5 0 0 m ) , 在 尺 寸 上 远 不 如传统反应器。然而 , 较 之分 子水 平 的 反应 , 该 尺 度 则 显 得 非 常 大. 所 以我 们 便 得 到 这样 的结 论 : 利 用 微 反 应 器 并 不 能 改 变 反 应 机 理 和 本 征 动 力 学 特 性 .然 而 微 反 应 器 则 可 以通 过 改 变 流 体 的 传热 、 传 质 及 流 动 特 性 来 强化 化 工 过 程 的 。如 果 与 常规 尺 度 反 应 器 进 行 比较 .特 征 尺 度 的微 微 细 化 便 足 以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改 善 微 反应 系统 . 如 大 比表 面 积 、 大 比相界 面积 、 体 积小 、 直 接 并 行 放 大、 过程连续 、 高度 集 成 、 混合 时 间短 、 能耗 低 、 工 艺绿 色 化 等 。
湿法磷酸高值化与清洁生产的微化工技术及应用

一、概述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资源利用的日益紧张,清洁生产和高值化利用成为了磷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通过微化工技术实现高值化利用和清洁生产已成为磷酸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湿法磷酸高值化利用与清洁生产的微化工技术及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湿法磷酸生产现状和问题1. 湿法磷酸生产工艺概述湿法磷酸生产是指以磷矿石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精制,最终得到磷酸盐产品的生产工艺。
其主要工艺包括酸解、破碎分级、浸出精制、结晶干燥等步骤。
2. 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原料资源浪费、产生大量废水废渣、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等问题,制约了其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微化工技术在湿法磷酸高值化利用中的作用1. 微化工技术概述微化工是一种在微观尺度下进行化学反应、物质传输和能量转换的工程技术,具有反应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能耗低等优点。
2. 应用于湿法磷酸生产的微化工技术通过微化工技术可以实现湿法磷酸生产中的资源高值化利用和清洁生产,包括微反应器、微流控技术、微结构材料等方面。
四、湿法磷酸清洁生产的微化工技术实践案例1. 微反应器在湿法磷酸精制中的应用通过微反应器技术,可以实现湿法磷酸精制过程中反应效率的提高,产物纯度的提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降低废水排放。
2. 微流控技术在湿法磷酸结晶中的应用微流控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湿法磷酸结晶过程中的温度、浓度等参数,实现晶体尺寸和形貌的精准控制,提高产品质量。
五、湿法磷酸高值化与清洁生产的微化工技术发展前景1. 技术创新随着微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将有望在湿法磷酸生产中实现更多的清洁生产和高值化利用。
2. 产业应用微化工技术将逐渐在湿法磷酸生产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推动整个行业向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六、结论湿法磷酸高值化利用与清洁生产的微化工技术是磷酸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微化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和生产的清洁化,有望推动整个行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浅谈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

浅谈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化学工程生产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
而且人么对于化工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化工行业也必须加快生产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它可以提高化学生产的效率,大幅度的节约生产时间,在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化工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
本文主要介绍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作用,希望能够促进化学工程技术的发展,从而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化学工程技术化学生产应用一、化学工程技术的概述化学工程技术主要研究化学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研究开发,同时也需要设计和管理反应装置,因此它是一门集合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综合性技术。
在化学生产中运用化学工程生产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时间,同时还可以大幅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成本和原材料的消耗,对于产品的开发以及技术的改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我国的科学水平不断进步,化学工程技术越来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化学生产中。
化学生产关系着全社会对化工产品呢的需求,也影响着我国其他产业的生产发展。
化学工程技术在化学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必要,对于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其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新型反应技术1.绿色化学反应技术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尤为重要,而绿色化学就是指不会污染环境的,可以保护环境的化学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采用化学方法和技术来减少甚至消除潜在污染源,比如那些妨碍社会安全、对人类健康有害、影响生态环境的原材料都可以通过这种技术加以治理,从而减少环境污染,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而且绿色化学技术可以将污染从源头就加以消除和治理,因此,对环境治理非常彻底。
此外,绿色化学技术还可以生产出对环境有利的材料,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等,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超临界化学反应技术所谓的超临界液体就是指具有液体和气体双重性质的物质。
当压力和温度都位于临界点之上时,其状态也位于气体和液体间。
微化工技术在化学反应的应用的论文.doc

微化工技术在化学反响的应用的论文微化工是一种多领域学科相互穿插、综合而形成的科学技术工程,它将原有的一些化学和化工的根底原理同微机电子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和精密集成电路来提高对各类化学反响的监测和分析能力,从而找到科学的技术方法来促进和增强各类化学反响发生的速率和整个反响过程,还可以利用其系统体系和特殊的微化工设备仪器来分析化学反响中的一些科学规律和具体特点。
因此要加大对微化工的技术研发和应用重视程度。
2.1满足反响过程中各类物质配比的准确性与合理性要求在很多以往所开展的化学研究中,化学反响之所以出现很多不符合预期试验目标的异常情况,大多都是因为参与反响过程的各类物质元素的搭配比例不合理,在具体用量上无法到达规定的准确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反响最终结果就会出现很多难以确定的因素。
而微化工的技术应用可以满足其配比比例和用量上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需求,对于物质的称重将更为精准,使得测量以及最终结果的误差率大大降低,还可以加速整个反响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2.2降低反响过程中的平安风险系数化学的反响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如果配比和操作方式等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误或者疏忽,就很可能酿成平安事故。
而微化工这种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够迅速有效地对可能出现的隐患和事故进行合理的管控,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反响过程中的平安风险系数和事故发生几率。
2.3强化化学反响化学反响的不充分是传统化学试验和技术应用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化学反响结束以后,工作人员会发现容器内会残留很多原材料化学物质,这就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也提高了化学反响研究和技术实践所需要的本钱。
微化工技术方法能够切实加快反响的速度,而且起到了关键的强化性作用,让化学反响进行的更加充分,如此就大大降低了资源的消耗程度。
3.1均相反响均相反响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自由基的聚合反响;第二方面,中间体以及药物的合成。
在自由基聚合反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温度的恒定性。
微生物技术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技术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研究微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命体内的微生物来进行生产、制造或处理的技术。
它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包括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农业和环境保护等。
其中,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生物催化、微生物发酵和微生物降解三个方面来详细探讨微生物技术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1.生物催化技术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生物催化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其产物对生物转化化学过程进行催化和促进的技术。
它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特异性高和产物选择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化工工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微生物酶的应用微生物酶是微生物体内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利用微生物酶来催化化学反应,可以大大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例如,利用微生物酶来催化合成或降解有机物,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获得高产率和高纯度的产物,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目前常用的微生物酶有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
这些酶能够广泛应用于化工工艺中的催化反应,如废水处理、有机物合成等。
(2)微生物酶的改造与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微生物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和优化。
例如,通过对酶基因进行突变,可以获得具有更高催化活性或特定产物选择性的突变酶。
另外,也可以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对酶进行结构改造,例如改变酶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等,从而改善酶的性能和催化效果。
这些改造和优化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微生物酶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效果。
2.微生物发酵技术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研究微生物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酶、酸、醇、氨、色素等物质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技术。
它具有资源丰富、操作简便和过程可控等优点,因此在化工工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产通过对不同微生物菌株进行筛选和培养条件的优化,可以实现对特定代谢产物的高效生产。
例如,利用发酵技术生产酒精、酮糖酮、有机酸等化学品,可以取代传统的合成方法,降低制备成本和环境污染。
化工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

化工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绿色化工技术是指应用环保、经济和社会可行的方法,实现化学品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出现是为了响应全球环境保护的呼吁,同时也为了适应资源的趋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求。
在化工工程领域,绿色化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
为了推广其应用,以下将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绿色化工技术如下:1. 微生物工程技术微生物工程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生长代谢特性完成化学反应的技术。
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生产食品、医药、生物材料以及环保领域的新材料等。
在化工工程中,通过微生物工程技术可以生产化学品,实现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回收。
2. 低污染物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传统的催化剂对环境污染较大,而绿色催化剂则具有高活性、效率和选择性,并且能低污染、低能耗,易于回收。
因此绿色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是绿色化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以天然资源中的海藻酸盐制备催化剂,有效减少了催化剂对环境的污染。
3. 无溶剂反应技术无溶剂反应技术是指在反应中不使用传统溶液,改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剪切作用下形成溶媒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减少化学废弃物、降低能耗和操作风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绿色溶剂技术是一种以水或绿色溶剂作为替代有机溶剂的技术。
其优点是能够减少化学反应中产生的异味、避免环境、人体的污染,大幅降低设备投资成本。
5. 核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技术是指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现象,通过分析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来进行化学分析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不依赖化学分离和前处理步骤,避免化学处理过程中的损失和污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综上所述,绿色化工技术是化工工艺中的一种创新和变革,是一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通过应用的不断推广和完善,绿色化工技术将会走向成熟,推动化学工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的保护环境。
化学工程中的可持续化工技术

化学工程中的可持续化工技术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增加,可持续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可持续化工技术旨在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提高能源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探讨可持续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可持续化工技术的定义及意义可持续化工技术是将环境友好性、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可行性相结合的技术。
在传统化工生产中,许多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并浪费资源。
可持续化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化工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提高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和形象。
另一方面,可持续化工技术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可持续化工技术的应用领域1. 绿色溶剂绿色溶剂是一种对环境友好且资源利用效率高的溶剂。
传统溶剂如苯、甲苯等对环境具有较大污染风险,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易挥发、易燃。
而绿色溶剂如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等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良好的溶解性能,能够实现对有机废物的高效溶解和回收利用。
2. 微生物降解技术微生物降解技术是一种将微生物应用于废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
微生物可以通过降解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微生物降解技术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包括生物反应器、生物浸出和生物转化等,能够高效处理废水和废弃物,为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3. 新型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并提高反应速率。
传统催化剂如酸碱催化剂往往具有较高的能耗和环境污染风险。
新型催化剂采用可再生材料或可再生能源作为原料,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新型催化剂在可持续化工技术中的应用有望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化工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

化工工程工艺中的绿色化工技术近年来,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工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旨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等。
绿色化工技术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生产过程、废弃物处理和产品使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化工工程中常见的绿色化工技术。
1. 原料替代绿色化工技术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原料替代。
传统的化工生产通常使用非可再生的原材料,如石油和煤。
这些原材料对环境不利,相应的生产过程也会产生大量污染物。
绿色化工技术寻求使用可再生的原材料,如植物和废弃物,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可降解的替代品绿色化工技术还鼓励使用可降解的替代品来替代传统的化学品。
一些传统的化学品可能使用或排放后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可降解的替代品可以在使用后自然地降解,提供更环保的选择。
3. 高效反应绿色化工技术还提倡使用高效的反应方式来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
传统的化学反应通常耗时、低效,并且产生大量废物。
与传统的反应方式相比,绿色化工技术可以减少反应时间,并实现更高的产率。
4. 无机催化剂传统的化学生产通常使用有机催化剂来促进化学反应。
这些催化剂通常耗时、昂贵,并且产生大量废物和污染物。
绿色化工技术鼓励使用无机催化剂,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环境影响。
5. 微生物处理微生物处理是一种绿色化工技术,它可以用来处理废弃物和处理有毒化学品。
微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能力,将有害化学品转化为更安全的化学品。
它比传统的化学废弃物处理方法更环保,因为它不会产生更多的废物或污染物。
6. 再生能源绿色化工技术鼓励使用再生能源来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如煤和石油的依赖。
例如,使用太阳能或风能作为化学生产过程的能源来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使用。
总之,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工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可以保护环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创造更安全的工作环境。
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还在不断发展和演变,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解决方案。
化学工程中的精细化工与特种化工

化学工程中的精细化工与特种化工精细化工与特种化工是化学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们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应用和发展趋势。
精细化工精细化工,也被称为高性能化学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技术手段,以少量原料合成或改性制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品。
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是分子量小、附加值高、功能性强、用途广泛。
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食品、环保、农业等领域。
例如,在电子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可以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光电子器件等;在医药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可以用于制造药物、疫苗、生物制品等;在食品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可以用于制造食品添加剂、营养补充剂等。
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包括绿色化、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
绿色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能源消耗;高性能化是指提高产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功能,使其在特定领域具有更好的性能;多功能化是指将多种功能集成到一种产品中,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智能化是指产品的智能化控制和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特种化工特种化工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使用特殊的化学反应和工艺生产的化学品。
特种化工产品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功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石油、环保等领域。
特种化工产品包括高性能塑料、高性能橡胶、高性能纤维、高性能复合材料等。
例如,在航空领域,特种化工产品可以用于制造飞机轮胎、飞机翼材料等;在石油领域,特种化工产品可以用于制造炼油催化剂、钻井液等。
特种化工的发展趋势包括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绿色化。
高性能化是指提高产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功能,使其在特定领域具有更好的性能;多功能化是指将多种功能集成到一种产品中,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智能化是指产品的智能化控制和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绿色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能源消耗。
精细化工和特种化工是化学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们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精细化工中化工技术的应用

精细化工中化工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工行业已经从传统的粗放式生产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生产模式。
精细化工与工农业、国防、人民生活和尖端科学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行业,是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精细化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过去在精细化工设计过程中更加重视得到的产品,忽略了对人类以及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在对于精细化工产业产品设计分析研究时,就需要对于绿色化学产品有一定的了解,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分析出所设计的化学品对环境以及能源带来的影响。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精细化工中化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精细化工;化工技术;应用分析引言精细化工是一类综合性极强的化工工业,涉及到的生产程序体现出复杂性的特点,与其他大产量化工生产相比,该类生产具有特殊性,且自动化程度高、安全隐患多,对此,需加大精细化工生产作业的管理力度。
但现阶段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生产管理质量达不到预期标准,需化工企业加强重视并予以解决。
1精细化工的概念目前,具有以下特点的化工产品一般被称为精细化工产品,即:(1)品种多,更新快;(2)产量小,多为批量生产;(3)功能或最终用途特殊;(4)很多产品是复杂产品,产品性能由配方等技术决定;(5)产品质量要求高;(6)商品性强,大部分以商品名称销售;(7)技术密集度高,需要不断进行新产品技术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注重技术服务;(8)小型设备投资;(9)高附加值率。
作为当下新兴的领域之一,精细化工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
精细化工拥有着多种多样的产品,其不仅附加的商业价值比较高,还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产品直接应用于我国的高尖端科技领域。
因此,精细化工的水平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
在我国,随着各种政策的出台,大量科研人才投入精细化工工艺安全设计的研究中来,为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精细化工管理存在问题2.1缺乏完善管理制度一些化工企业开展化工生产作业时,缺乏健全且完善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与管控,且未针对各生产环节设置专项管理人员,实际生产时,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一类 : 瞬 间反 应 。 反应 半衰 期小于 1 s , 这类 反 应主要 受微 观混 合效 果控 制, 即受 传质 过程 控 制 , 如 氯化 、硝化 、溴化 、 磺化, 氟化、 金 属有 机 反 应和 生成 微一 纳 米颗粒 的反 应等 ; 由于 传质效果 较差 , 故 在 传统尺 度反 应器 内进行 时, 过程难 以控 制 , 且产 品质量 较差 。 第二 类 : 快 反应 。 反应 半衰 期 介于 I s -l 0 r f l i n 之间, 处于 传 质过程 和 本征 动 力学共 同控 制 区域 , 混合 效果 对这 类反 应的 影响较 小 、 甚至 可忽 略不 计 ; 但 当这 类 反应的生 成焓较 大时 。 采用常 规尺度 反应器 一般 不能及 时把 热量移 出 ,
放。 要 达到这 一 目标 , 既可 以从 化学 反应 本身着 手 , 通过 采用 新的 催化剂 或 合
率高 达 8 7 %, 而一 氧化 产 物和 二氧 化 产物 的 选择 性 分 别为 5 3 %和 3 0 %。 4 液 一液 反应 4 . 1 纳米粉体 制备
成路线来 实现 , 即化学 的方法 ; 又可 以从化学工程 角度 出发, 采用新 的设备或 技 术, 通 过强 化化 工生 产 过程 来实 现 , 即工程 的方 法 ( 过程 强 化) 。 2 0 世纪 9 O 年 代初 , 顺应 可持 续与高技 术 发展 的需要 催生 了微化工 技术 的发展 , 其主 要研 究
率逐渐升 高 ; 随着酸相 和有机相 体积 比的增加 , 硝化 反应速率 会有一 定降低 , 但 有机 物的转 化率却有 所提高 与传统 间歇 釜式 反应器 相 比 , 强化 了互 不相溶 两 相 间传递 速率 , 增 加了硝化反 应速率 , 增加 了反应产 物的选择 性 . 尤 其是副产 物 酚含 量极 大地减 少 , 增 加了反 应过 程 的安全 性 。
即化工 过程微 型化 。 参考文献 :
第三类 : 慢 反应 。 反 应半衰 期大于 1 0 mm, 处于本 征动 力学 控制 区域 , 此类 反应理应更适 合于 间歇或半 间歇釜式 反应器 ; 但对于 仅在苛刻 反应条件 下才能
发生 的反 应 , 如: 反应在高 温 、 高压 条 件下 , 反应 物 、 产物 均为 剧毒 物质 或反 应 放 热剧烈 的反应等 , 若 从生产过程 安全 角度 考虑 , 则 适于在微 反应器 内进 行 , 可 极 大地 提高 过程安 全性 能 。 3气 一液 反 应
通过控制 操作条 件 , 使两 互不相 溶流 体形成 弹状 流或 间断流 , 利用两 流体
问的相互作用强化混合效果 , 合成了C a C O , Mn 。 N L ( C 2 O ) 2 H O 和B a T i O 3
纳 米粉体 , 与 传统间 歇反应 器合 成的产 物相 比 , 这 种微 通道 反应器 的产 物具有 更 小的粒 径分布 、 更 规则的 形貌 以及更 高的 纯度 , 如采 用微通 道反 应器 合成的
增加 到 5 4 %。 3 . 2氧 化反 应
在 室温 下 , 以乙 腈为溶 剂 , F 2 / N2 作为 氧化 剂 , 在气 液两 相连 续流 动微 反 应器 内进行 了环 己醇 的 氧化 研究 , 得 到 了8 4 % 的转 化 率和 7 4 %的选择性 ; 使用 同样 的方法 , 进行1 , 2 - 环 己二醇 的部 分氧化 , 结果表 明l , 2 - 环 己二醇 的转 化 3 2 6 l 科 技 博 览
3 . 1氯 化反 应
【 1 】陈光 文 . 微 化工 技 术研 究进 展【 J 】 . 现 代化 工 . 2 0 1 0 ( 1 0 ) .
在 降膜 微 反应 器 内进行 2 , 4 -甲苯二 异氰 酸 酯( T DI ) 的光 氯化 研究 。 常规 尺度 反应器 内 , T D I 转 化率 为6 5 %时 , 目的产 物选 择性 仅为 4 5 %, 副 产物 选择性 高 达5 0 %, 时空 收率 仅为 1 . 3 mo l / h 。 在 降膜 微反 应器 内 , T DI 转 化率为 5 5 %时 , 目的 产物 选择 性仍高 达8 0 * / , , 而 副产 物选 择性 仅为 5 %, 时空收 率高 达4 0 0 mo l J h- 进一 步研 究 发现 , 当停 留 时间 由5 s 提高 到 1 4 s 时, 目的 产 物的产 率 可 由2 4 %
工 业 技 术
I ■
C h i n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J e w
化 学 工程 技 术 中微 化 工 技 术 的应 用研 究
韩 钢 宋 晶
( 沈 阳万 益安全 科 技有 限公 司 辽宁 沈阳 l 1 0 0 1 5 )
器、 反 应器和 控制 系统 等 。 作为 微化工 技术 核心 部件 的微 反应器 , 更确 切地 应 称 为微 尺 度或 微结 构 反应 器 , 其流动 具有 微 流动 特 征 。 与常 规尺 度反 应 器相 比, 特征 尺度 的微微 细化为 微反 应系 统带来 了一 系列 优点 :
( 1 ) 体积 小 。 由于 微通道 线尺 度的 缩小 , 微 系统的 内部 体积急 剧减 小 , 对 微 分析或微 反应器 系统 而言 , 典型值 可达几 个微升 , 由此可减 少构 造材料 的用量 及分析试 剂的 用量 。 微反 应器 内部 体积 的缩小 不但有 利于 传热 , 而且 能够 加强
速率增 加更快 , 可 能由于 流速 的增大 , 使 反应 受到传 质控制 作用 更加 明显 的原 因; 随着 微通道 长度 的增加 和停 留时 间的延长 , 产 物 中硝 基苯 含量均 有一 定程
度的提高 , 所以可断 定反应主要 发生在 微通道 内 , 随着 温度 的升 高 , 硝化 反应速
式, 因而具 有 较高的 时空 收率 , 这种效 果在 金属有 机合 成反 应 中得 到 了验证 。
2适合 微反 应器 的反 应类型
在微反 应器 内对 芳烃( 苯和 甲苯 昆 酸 硝化 过程进行 较为 系统的研 究 , 通 过 控 制操作条 件使互不相 溶油水两 相形成 弹状流 , 由于 弹状 体与微通道 壁面 的剪 切作用和两相 界面作用 , 使得 被限 制在 通道 内的液 体弹状体 能够产生 高频 的内 部循环 , 从 而强化 传质 。 结果表 明 : 微通 道管 径 越小 , 硝 化速率 越大 ; 相 同 流速
对象为特 征尺度在 数微米到数 百微米间 的微化工 系统 , 由于 系统 尺度的微 细化 使得 各种化 工流体 的传热 、 传质 性能 与常规 系统相 比有较 大程度 的提高 , 即系 统微 型化 可实现 化工 过程强 化这一 目标 。
1徽 反应 器 微 化 工 系统包 含化 工 单元 操作 所需 要 的混 合器 、 换 热器 、 吸收 器 、 萃 取
烯醇 ( P VA ) 溶 液混 合后 , 升 温到 9 0 " C, 最后 形成 了粒 径 大于5 0 um的聚 二 乙烯 基 苯微球 , 由此法 制得 的产 物粒 径分 布较 窄 。 终止 自由基 链增长 , 拓宽反应 的安全操 作范 围, 由于 内部 体积 的缩小 使 自由基易 于在微 通道 壁面 上湮灭 , 避 免爆 炸 的发生 。 ( 2 ) 过程连 续 。 对于 受 传递 控制 的快速反 应过程 , 利用微 反应器可 实现连 续 操作 , 可有 效地 缩短 停 留时间 , 提高 反应速 率 , 使之 接近 其本 征动 力学 控制 范 围, 可有 效抑 制副 反应 , 提高转 化率 和 目的产 物的 选择 性 , 实现 高空速 操 作模
化 和过程 集成化 。 微化 工技 术兼具 设备 小型化 与过 程集 成化两 者之 特长 , 自7 0
世 纪9 0  ̄ ̄ t 以来 , 迅速成 为化 工过程 强化 领域 的一支 主力 军 , 甚 至可 以说在 某 种 程度上 , 微化 工技术 已成为 独立 于过程 强化 领域 之外 的一 个新兴研 究领 域 ,
[ 摘
要] 微 化工 技术 是 当前化 学 工程 领域 的研 究 前 沿与 热点 。 本 文就 微化 工 技术 在气 一 液 和 液一 液 两相 反 应 体系 中 的应 用 , 阐释微 反应 器 内进 行 化学 反
应 的可行性 。
[ 关键 词] 微化 学 工程 微 化工 技术 微反 应器 中图分 类号 : T Q 5 1 7 文献标 识码 : A
结 语
易 造成 局部温 度过高 . 最 终导致 反应过程 失控 和副反 应的 发生 , 使反 应选择性
和产 率降低 ; 而利 用微 反应器 的高效传 热性能则 可 以使 反应在较低 温度梯 度下 平 稳进 行 , 反应过程 易 控 , 可提高 目的产 物 的选择 性和 产率 。
化 工过 程强 化是2 1 世纪 化学 工程 的 发展方 向 , 其主 要 内容包 括设 备小 型
文章 编号 : 1 0 0 9 —9 1 4 X( 2 0 1 2 ) 3 4 — 0 3 2 6 — 0 1
2 l 世 纪化学 工 业发 展 的一 个趋 势就 是安 全 、 清洁、 高效、 节 能和 可持 续 性, 尽 可能地 将原材 料全部 转化为 符合要求 的最 终产 品 , 实 现生产 过程 的零排
B a T i O, 比表 面积 为 4 0 m / g, 粒径 为 3 O h m, 而最 好 的商 品 B a Ti O 比表 面 积 只
有1 7 mZ / g , 粒 径 为6 O h m, 进 一 步研 究表 明 , 使用 微 反应器 产物 性质 稳定 , 为 大 批量 连续化生 产提 供了 强有 力的 依据 。 4 . 2 聚合物微 粒 的制备
聚合 物微粒 由于其 规则 的粒径 形貌 , 被 广泛 使用于诸 多 领域 . 如 离子交 换 树脂 、 色谱柱 的填 料等 , 其制 备也 引起 研究 者的 极大 关注 。 利用 微通 道乳 化技 术, 在 尺 度为 3 O um ×1 6 m 的微 通道 内 , 以二 乙烯 基 苯 单体 和过 氧化 苯 甲 酰引 发剂 为分散相 , 十二烷基 磺酸钠 溶液为 连续相 , 形成乳 液 , 将该 乳液与聚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