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药科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吉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中国药科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吉林)
小编为方便您今年的报考工作,特意为您收集整理了2010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更多更详细的高考资讯,尽在高考频道。
如果您有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我们新增了高考满分作文频道,欢迎您进入。
本页内容主要有2010年吉林地区中国药科大学理科高考分数线信息。
为您作为今年的高考报考提供尽所能及的帮助。
谢谢您的访问!最后,预祝各位考生在今年的高考中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中国药科大学在吉林地区录取分数线--文科
专业类型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录取批次
中药学550 572 -- 第一批
药物制剂592 616 -- 第一批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608 608 -- 第一批
环境科学556 563 -- 第一批
经济学546 554 -- 第一批
英语561 573 -- 第一批
药学587 598 -- 第一批
中药资源与开发556 560 -- 第一批
临床药学576 579 -- 第一批
生物工程587 594 -- 第一批
生物技术572 576 -- 第一批
食品质量与安全533 533 -- 第一批
海洋药学572 581 -- 第一批
市场营销544 556 -- 第一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53 565 -- 第一批
制药工程583 591 -- 第一批
基础药学基地班609 611 -- 第一批查看:2013吉林高考分数线中国药科大学录取分数线 2010吉林高考分数线
专题:全国历年高考理科分数线汇总全国历年高考文科分数线汇总
中国药科大学介绍:
中国药科大学始建于1936年,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中国药科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药学院校。
经过近70年的励精图治和锐意进取,学校已发展成为以药学为特色,理、工、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专科、
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教育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主校区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由玄武门校区、燕子矶校区和镇江校区三部分组成。
玄武门校区重点是研究生教育,坐落在风景如画的玄武湖畔,校园内花木扶疏,绿草如茵;燕子矶校区重点是本科生教育,位于北临万里长江的燕子矶脚下,校园内依山建房,错落有致,药草满园,风景秀丽,颇具园林建筑风格;镇江校区重点是高等职业教育,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的东部文化教育区。
2003年7月经批准,学校征地2439亩建立江宁新校区,设计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
新校区将建成为网络化、数字化、人文化、园林式的现代大学校园。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61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
在校研究生1380余人(其中博士生约占1/3),全日制本专科生75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生130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荟萃着众多的药学专家、教授。
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专任教师61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1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45%,51名教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有70余人分别担任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委、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际和国内学术团体的领导、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及全国性、国际性期刊杂志的正副主编,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学校下设药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医药商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基础部、社会科学部、体育部、外语系等10个院、部、系及6个研究所。
有23个博士点,其中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3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点,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学学科是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设有药学博士后流动站,
14个学科专业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有26个硕士点;设置18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高职)专业。
学校是教育部指定接收药学学科外国来华留学生、进修生和高级访问学者的唯一基地,也是教育部批准可以接受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定点院校之一。
学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15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
学校加强就业指导,毕业生一直保持高就业率。
一方面,毕业生以其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综合素质好,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
另一方面,医药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社会对药学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列江苏省高校就业率的榜首,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率最高的院校之一。
如:2003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列教育部直属高校和江苏省高校第一名。
2004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99.54%;其中,研究生就业率100%;本科生就业率99.82%;专科生就业率98.10%。
学校科学研究立足国际前沿,充分发挥药学、中药学学科齐全的优势,通过学科群建设,促进了学科的交叉、渗透,显著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0多项,获得新药证书100多本,一类新药证书近10本,已申请专利150余项,不少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徐国钧教授主持的“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98年至今,承担的“863”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数,在国内同类院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前列。
图书馆藏书70万册,有中外期刊5000余种。
近年来,加强以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服务为特征、以药学为特色的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建设,着力建设数字图书馆。
学校建有校园计算机网络,有一批装备精良的本专科生教学实验
室。
还有制药有限公司、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符合GMP要求的实训基地等教学实践基地。
在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的一些著名医药企业建立了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国际学术交流频繁活跃,先后与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比利时、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所学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校际学术交流协议,还同德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瑞士、瑞典、加拿大、香港、澳门等30多个国家的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上的联系,为世界34个国家培养了博士、硕士、本科生和进修生400多人。